APP下载

农业创新人才教育模式探索

2022-06-14曹亮张玉先赵蕊王孟雪

安徽农学通报 2022年9期
关键词:创新人才教育模式新时代

曹亮 张玉先 赵蕊 王孟雪

摘 要:根据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推进新时代下农业高质量发展,大力发展农业科技与现代种植业,培养造就新时代高素质人才队伍等目标,研究推进新时代下高校教学深度开展,推动高校农业创新人才教育模式探索已成为重中之重。该文以培养新时代下集聚科技创新素养和社会实践服务能力的农业专业型创新人才为主题,探讨了农业创新人才教育模式,旨在提高中国农业高等教育软实力,满足新时代下教育改革对农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新需求。

关键词:农业高等教育;创新人才;教育模式;新时代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22)09-0168-03

Exploration of Educational Mode of Agricultural Innovative Talents

CAO Liang   ZHANG Yuxian  ZHAO Rui  WANG Mengxue

(College of Agriculture, Heilongjiang Bay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Daqing 163319, China)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outline of the 14th five year plan, it has become a top priority to promote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in the new era, vigorously develop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modern planting industry, cultivate and cultivate a high-quality talent team in the new era, study and promote the in-depth development of college Teaching in the new era, and promote the exploration of the education mode of agricultural innovative talen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ith the theme of cultivating agricultural professional innovative talents with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literacy and social practice service ability in the new era, this paper aims to improve the soft power of China′s agricultural higher education and promote the new demand of educational reform for the cultivation of innovative talents in agricultur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new era.

Key words: Agricultural education; Innovative talents; Educational mode; New era

“三农”问题是实现我国新时代农业现代化、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核心,而解决该问题的根本是农业创新人才教育,这要求我国农业院校必须加强农业创新人才的培养。所谓新时代农业创新人才,即对本专业有深度了解,具有创新思维,能应用本专业知识获得社会认同并且解决生活与工作中所面对的问题[1]。高等教育应努力把科技创新的优势转化为人才培养的优势,把教师的学术研究能力转化为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不仅体现在顶尖的创新人才培养和一流的原始成果输出上,也体现在整体创新精神、学生创新能力的塑造和提升上[2]。而我国高等教育创新发展的理念提出相对较晚,对创新的认识还不够深刻,许多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依然以学术型为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没有得到充分开发,学生并没有深刻理解其中含义,不能从根本上提高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

近年来,教育部发布了《关于狠抓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的通知》《关于加强农科教结合实施卓越农业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明确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农业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组建高等农业院校慕课联盟”,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激发大学生的创造力,推动高校毕业生成为更高质量创新人才[3]。因此,本研究以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为例,研究通过构建新时代农业创新人才教育教学模式、制定个性化教学和服务,提升农业院校专业创新型人才发展新模式。

1 现阶段高校农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的必要性及其现状

1.1 必要性 随着新时代的蓬勃发展,我国对于农业人才教育的需求不断增加。创立农业人才培养新模式以满足新时代进步规律和国家客观需求的人才培育形式[4],已成为促进我国农业教育进步的必然要求。农业创新人才作为农业科技创新中最积极的要素,是国家核心竞争力争夺的主要对象。近年来,创新人才的规模与质量已成为衡量国家参与世界科学和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5]。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对此,建立高校农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对于满足新时代国家农业战略发展目标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1.2 高校農业创新人才教育现状 从宏观角度出发,我国高校农业人才培养模式中传统模式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在此基础上许多高校开始探索更加科学的培养模式,例如校企联合、理论与实践融合等。这些新的农业人才培养模式更加符合时代的需求,也有利于高水平农业创新人才的培养[6]。传统农业人才培养模式是指以理论课程讲授为主的填鸭培养方式,这也是目前我国高校教育的主导培养模式[7]。传统模式下,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学生更多表现为被动接受,相应的课程也采用室内授课为主的方式,此种模式下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并不强,并且相应的授课方式也比较枯燥。另外,传统农业人才培养模式下,对于农业案例的分享也存在滞后性,对于农业问题的讲授也缺乏广谱性,因此效果并不理想。一些高校之所以采用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因为教学资源投入有限,并未建立相应的实训基地,或者未建立与企业的密切联系,无法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现阶段,高校虽然不能完全抛弃传统农业人才培养模式,但是也应充分认识到传统模式的弊端,在此基础上不断探索创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持续提升人才培养效果。

2 新时代高校农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发展困境

2.1 课程体系不完善 当前我国农业教育的教学方式缺乏创新。部分教师对于农业人才创新教育的理念窄化理解,实际授课的内容仍只停留在课堂上,并未内化于实践,没有形成一套成体系的教学方式,缺乏农业创新教育应用于实践方面的相关知识,没有因时因事融入新知识、新体系,致使农业人才创新教育与实际割裂[8]。学生无法真正将知识付诸于实践,出现纸上谈兵的负面趋势。

2.2 师资队伍薄弱 农业创新人才教育的复合型师资缺乏,质量参差不齐。部分教师属于“半路出家”,知识结构相对单一,缺乏相关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在教育实施过程中存在教学内容粘合度不强的现象,这些都直接制约着高校农业教育质量的提升。

2.3 人才意识淡薄、动力不足 当前,大多高校学生在校期间主要精力并未在学业上,而是将目光关注在参加学生会、社团、外出兼职等方面,认为“当官”在评奖评优时可以加分,这直接导致了部分学生不是完全基于纯粹的信仰目的去学习,而是“别有所图”。其功利性的目的必然降低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参差不齐的素质使得农业创新人才在质量与信仰方面存在瑕疵[9-10]。

3 新時代高校农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对策

3.1 搭建农业创新人才实训模块,逐步完善相关教育体系 高校教育工作者要将农业创新人才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社会实践进行有机结合。农业创新人才的教学活动不应该只存在于课堂上和理论上。开展教学活动时,高校教育工作者必须要结合社会实际,对新时代下的农业形势具备现实性的了解,明确当前农业的需求。教育工作者要立足于当前形势,对农业创新人才的相关课程内容进行修改,让其紧贴农业实践;同时立足新时代下的国情,对前沿问题开展教学和实地考察研究,增强农业创新人才毕业后对当前时代需要的契合性[11-13]。

3.2 构建农业创新人才教育与农学专业教育有机融合的“多元化”师资队伍 新时代下高校要组建农业创新人才的优质教师团队。对于新时代下农业创新人才的教育活动来讲,教师在其中充当着关键性和决定性的角色[14]。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素养直接关乎着教学活动质量的提升,也直接关乎着农业创新人才的有效培养。首先,高校要为大学教育工作者提供相关的学习机会和实践机会,增强农业创新人才教育工作者的专业素养,提升其实践经历,并鼓励教师采用信息化教学技术,定期组织教师进行农业知识培训,转变学习态度和方式,增加对农业前沿信息的掌握,有效提高教学与当前实际的契合性[15]。其次,高校相关部门要加强对教育工作者的教学招聘和教学筛选,提升农业创新人才教育的招聘标准,加强对大学农业创新人才教育工作者的考核力度,筛选出具备高专业素质和高教学水平的教育工作者。再次,营造取长补短、协作共赢、和谐融洽的良好氛围,通过构建良好的学习交流平台,激发教师兢兢业业的工作热情和不进则退的斗志,提高专业素养,激发教师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

3.3 增加实地考察教学活动 众所周知,高校一直以来都是以为国家输送高素质人才为教学目标。高素质人才的标准不仅指学生需要掌握相关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而且能够引导学生顺利踏上祖国的农业建设道路,并且在岗位上能够发挥自身价值,为社会发展做贡献[16]。所以,高校的实地考察教学活动也是高校农业创新人才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真正让农学人“接地气”在田间劳动,融会贯通在课堂中学习到的知识,并在实践中进行考察,这直接关乎高校为社会输送农业创新人才的质量,间接关乎我国未来农业发展和农业建设。在高校农业创新人才教育体系中有效融入生产实践,能够对我国高校农业创新人才教育体系进行完善,也能够有效促进高校农业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3.4 增强农业创新人才思想建设,树立良好价值观 如何增强农业创新人才思想建设,其核心都体现在“思想”二字上。树立良好价值观是为了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帮助学生在大学时代形成良好且正确的价值观,全面提高农业创新人才培养质量,实现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伟大目标[17]。农业创新人才思想建设要紧紧围绕坚定学生理想信念,以爱党、爱国、爱专业为主线,围绕政治认同、家国情怀、专业素养、道德修养等重点,优化农业创新人才相关课程,系统进行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与专业教育[18]。通过农业创新人才思想建设,让学生坚定社会主义道路,培养属于自己的价值观并付诸实践,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理想[19]。

4 结语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通过构建农业创新人才教育模式探索、体制改革等方式制定个性化教学和服务多维度高度融合,一方面可以突破传统农业教育教学的窘境,促进农业创新人才教育的顺利开展;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参加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农业创新能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真正实现农业创新人才教育模式的新格局。但农业创新人才教育模式的实施与提高不是一蹴而就,创新教育生态链的构建需要农业院校自主积极争取资源,政府、企业和社会多方合作,设立农业创新人才教育基金,建立健全各项制度,保障及相关政策的落实,共同构建利益共同体。

参考文献

[1]刘彬.新时代高校“三全育人”的实践路径创新——评《普通高等学校“三全育人”研究》[J].中国高校科技,2021(06):97.

[2]李玲,郭先根.新时代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社团的育人功能探微[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21,34(04):121-123,127.

[3]张钟,张建康,杨世先,等.在“互联网+”背景下的农业人才培养[J].农业科技通讯,2018(03):14-15.

[4]许世卫,李灯华,陈威.“互联网+”现代农业进展与展望[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8(06):1-7.

[5]朱尔果,沈愈,吕瑶磊.乡村振兴视角下高校实训实践教育的实行和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21(44):14-17.

[6]胡玲,杨博.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效果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2016—2018年我國150所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的数据[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0,38(12):64-75.

[7]吕艳娇,姜君.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价值、困境与路径[J].当代教育论坛,2021(04):116-124.

[8]白云华.浅析“广谱式”创新创业教育的体系架构与理论价值[J].教育教学论坛,2019(34):82-83.

[9]沈雪峰,郑殿峰,赵黎明,等.新农科建设背景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以广东海洋大学农学专业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21(06):101-104.

[10]黄兆信,罗志敏.多元理论视角下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策略研究[J].教育研究,2016,37(11):58-64.

[11]梅月平.实现劳动教育与创业教育的同力同行[J].人民论坛,2020(30):60-61.

[12]曲霞,刘向兵.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内涵辨析与体系建构[J].中国高教研究,2019(02):73-77.

[13]王宇,李成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途径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9(10):138-141.

[14]郭静,袁艺标,袁栎.新时代创新创业教育与医学教育深度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1(03):296-299.

[15]唐文帮,张桂莲.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湖南农业大学“新农科”[J].教育教学论坛,2020(36):20-21.

[16]陆士桢.新时代,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榜样教育——再谈青少年榜样教育[J].人民教育,2021(07):27-30.

[17]丁洁,范丽娜,肖闯.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现实困境与实施路径[J].当代教育论坛,2021(05):109-115.

[18]何源.高校专业课教师的课程思政能力表现及其培育路径[J].江苏高教,2018(11):80-84.

[19]刘希良.我国当前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研究的类型及概况[J].当代教育论坛,2016(1):28-34.

(责编:徐世红)

猜你喜欢

创新人才教育模式新时代
基于MOOC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浅论古代斯巴达的教育模式
西部高校信息学科的成人高等教育模式研究
中职音乐欣赏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高校全员育人的三级管理体系新探
电子信息类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研究
当代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