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政下“六位一体”教学模式在机械制造工艺学中的应用

2022-06-14刘淑香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2年22期
关键词:六位一体一体思政

[摘           要]  为响应国家号召,践行“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做到以学生为中心,提出了思政下“看、听、说、练、行、思”“六位一体”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并阐述了“看、听、说、练、行、思”在机械制造工艺学教学中具体的实施情况,实施中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貫穿于整个教学环节,以此来培养具有一颗“红色匠心”的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关    键   词]  “六位一体”;机械制造工艺学;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22-0121-03

随着我国制造业“由制造大国变成制造强国”发展战略的确定,以发展机械制造技术为核心的目标更加明确。理工类专业人才的培养,不仅要注重专业知识教育,更要注重思想德育教育。《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因此,机械制造工艺学教学要适应科技发展和党的号召,践行“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实现从“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的转变,以学生为中心,以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方式,立足“思政育人”和“知识传授”。

一、思政下“六位一体”教学模式的含义

为了适应我国制造业迅速发展的需求,响应国家“课程思政”的号召,培养大批素质高、应用能力与实践能力较强的综合型人才,机械类核心专业课程机械制造工艺学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要不断改革、不断创新,任课教师要不断充实自己、挑战自己,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于是本论文提出了思政下“六位一体”的教学模式。所谓思政下“六位一体”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中心,将“看、听、说、练、行、思”六位一体,“思”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并在线上和线下的教学环节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机械制造工艺学本身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课程,教授过程中要理论联系生产实际,需要观看相关加工视频,讲解大量的生产案例,还要进行生产实习等。“六位一体”教学模式就是根据课程本身的特点,将各个教学环节进行组合,并在组合中创新形成了自己的教学特色。“六位一体”教学模式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模式的核心是学生,要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辅助教学,把控整个学习过程,师生协作共同完成整个教学育人的环节。整个教学环节其实是一个循环的过程,环节中的“思”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它贯穿全过程。

二、思政下“六位一体”教学模式在机械制造工艺学教学中的实施

(一)“看”

“看”从教学角度来说是一个预习的过程。“看”的教学实施过程如图1所示。本校的机械制造工艺学采用的是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教学中充分利用了学习通、智慧树和MOOC等上的优质课程资源,课前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的进度和内容,提前准备好预习资料(课件、视频链接、预习题或讨论题等),利用QQ群、雨课堂或学习通发布预习任务和资料,学生根据教师发布的任务,自主完成预习任务(观看视频和课件、与同学讨论、线上答题自测等),预习中发现问题并进行自我评价,然后学生带着问题再学习,试着自行解决问题。解决不了的问题线上反馈给任课教师[1]。通过“看”这个教学环节可以培养学生主动思考、主动探索和主动获取新知识的能力[2]。

这里的“看”不只是预习的过程,也是实现课程思政的重要环节。由于课时有限,教师可以利用这个环节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学中。教师课前向学生推送优秀的文章和视频,学习强国就是一个很好的思政平台,可以借助学习强国中的“看人物”“看科技”和“看文化”等模块来弘扬中国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些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魄。”通过学习强国中的劳模故事、劳动故事、工匠故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激发学生的技能报国之心[3]。

(二)“听”

“听”是一个教的过程。“听”实施过程如图2所示。教师根据学生的预习反馈情况,简单知识一笔带过,重难点知识重点讲解。线上以雨课堂答题和观看学习通本校优秀课程教学视频为主。教师根据课上学生反馈和雨课堂线上答题反馈出的难点,采用交互式教学,学生课上分组讨论,教师协助指导,最后进行总结评价。机械制造工艺学项目(案例)教学同样采用交互式教学,以分组讨论为主。

课堂教学和线上教学都应重视专业知识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思政元素的挖掘对教师是一个很大的考验,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知识、价值理念以及精神追求等,思政元素既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又要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教师授课过程中将挖掘出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通过“三寓三式”方式无痕融入相应的课程教学内容中,以此培养学生在爱党爱国基础上的职业认同感、职业责任感、职业道德、职业规范和时代使命感[4]。将思政融入教学才能真正做到让“爱国、爱党、爱人民、爱自己”的思想入学生的脑、入学生的心。

机械制造工艺学挖掘出的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如表1所示,课堂思政具体实施途径有:(1)引用历史及经典故事、名句。(2)具体的加工案例。(3)学习强国学习、优质课程、网络等线上的视频及文章。

以机械加工表面质量为例,此章挖掘出的思想政治元素如下所述。

1.冷却和润滑,可提高表面质量。但切削液和润滑液会对人的健康和环境造成影响,以此要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健康意识和法律意识。

2.热处理,会影响表层金属物理力学性能。但热处理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加热对环境造成影响,以此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

3.振动和噪音,对人和环境不利,以此要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和环保意识。

4.高速切削和合理的刀具参数会影响加工表面质量,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安全意识。

5.提高机械加工表面质量的措施。措施很多,可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说”

“说”就是让学生发声,是一个教学反馈的过程。依据教学内容,教师可安排课前讨论、课中讨论或课后讨论,学生根据教师给定的讨论题目或自己提出的问题,自行分组讨论,5人左右一组,在讨论中学生各抒己见,组长记录讨论结果,课上按组进行汇报,汇报后教师进行讲解和点评,讨论也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讨论可以在课上进行,也可以课后通过QQ、雨课堂、学习通等平台线上进行,但是线上讨论时教师要及时给予回复和指导。讨论加深了学生对难点的理解和掌握,激发了学习兴趣、表现欲,增加了勇气和自信心,增强了分析问题的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以零件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为例,对机械制造工艺学讨论课的实施情况做以下简要说明。

1.讨论课内容:在熟悉各种常见加工方法的基础上,为指定零件的各个表面选择合适的加工方案及所使用的机床、刀具和夹具等。

2.讨论课实施途径:将全班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成员不超过5人,每组一个题目,组内成员协作讨论,共同完成讨论任务。

3.讨论课成绩评定方式:每人编写一份讨论报告书,按组答辩。

(四)“练”

“练”是一个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过程,同样也是一个教学反馈的过程。“练”的是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主要包括课前预习线上自测、课堂雨课堂答题、项目(案例)教学、学习通单元测试、期中测验、期末测验和课后作业等,如图1、图2所示。教师通过“练”对学生进行多样化的评价,评价结果可以用分数或等级表示,用此来检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练”也是教师自身评价的一种方式,能让教师发现教学中的不足,及时调整课程的教学计划和方法,更好地做到以学生为中心。

(五)“行”

“行”是一个实践的过程,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是“练”的升華。“行”主要指项目设计、课程设计、校内(外)实训等。机械制造工艺学的“行”就是利用工艺理论解决实际生产中的问题,实施情况如下。

1.机械制造工艺学项目设计:设计某零件指定工序所使用的专用夹具。

2.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设计某典型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3.机械制造工艺学实训:校内实训中心和校外工厂。

项目设计和课程设计学生分组进行,教师集中指导,组内分工协作,按照设计任务要求提交相应资料,结束前以小组进行答辩。实训基地分为校内实训中心和校外工厂,学生在校内实训中心完成课程的实践活动与动手操作活动,还要去企业实习,熟悉不同产品的生产过程,验证专业知识,增强自己的学习能力与实践能力[5]。

“行”的实施过程中要穿插思政教育。例如,在实训教学过程中教导学生严格按照操作规范和流程进行(工具摆放、使用和借还,工作场地的布置和打扫等)。通过“行”培养学生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使学生具备一丝不苟、精益求精、踏实肯干、吃苦耐劳的作风和敬业的精神;具备务实、求真,不断进取,敢于创新挑战和超越自我的精神;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沟通协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

(六)“思”

“思”就是思考,它是一个求知、探索的过程,它存在于“看”“听”“说”“练”和“行”的每个环节,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如图1所示。“思”是学习活动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它能增强学生的思考力,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教师在教学中使学生产生疑难,通过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学习不断进行,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结语

“六位一体”教学模式突出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主动探索能力和合作能力的培养,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做好组织者、引导者即可,让学生从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从被迫学习变成爱学习,让学生具有终身学习能力。改革后的课程更适应工科教育发展的需求,在思政条件下,机械制造工艺学的教学不仅要培养具有扎实的机械制造工艺理论专业知识的技术技能人才,更要培养具有一颗“红色匠心”的新时代人才。“看、听、说、练、行、思”“六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在培养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中将发挥重要的作用,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输出更多优秀工匠,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

参考文献:

[1]任旭虎,李芳,刘润华,等.“五位一体”的电类基础课自主性、研究性教学模式探究[J].高等理科教育,2017(2):107-111.

[2]徐海丽.信息化背景下“五位一体”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职教通讯,2018(24):22-25.

[3]昝西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特色案例的构建:以建筑类专业为例[J].现代职业教育,2022(12):100-102.

[4]曹英.“1+X”为引领下“思、课、证、训、赛”五位一体教学模式改革探索[J].中外企业文化,2021(10):186-187.

[5]卞伟.“五位一体”教学法在中职农业机械专业教学中的运用初探[J].当代农机,2021(11):75-77.

作者简介:刘淑香(1982—),女,汉族,山东临沂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机械设计及制造。

猜你喜欢

六位一体一体思政
评价赋能: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的必然向度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一体推进“三不”体制机制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雄浑豪迈于一体灵秀磅礴熔一炉
中学语文“六位一体”课堂教学模式构建刍议
群众路线视域下高校“六位一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模式探讨
民办高校“六位一体”学生工作机制探究
传祺GS4200T手自一体豪华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