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林业科技推广在镇雄乡村振兴中的运用

2022-06-13王万元吴仕齐

现代农业研究 2022年6期
关键词:镇雄县方竹镇雄

王 焘,王万元*,吴仕齐

(镇雄县林业和草原局 云南,昭通 657200)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指出“乡村振兴要靠产业,产业发展要有特色”。乡村最突出的优势是生态,最适合发展的产业是林业。林业是把“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重要载体,是规模、潜力最大的绿色经济,是涵盖范围广、产业链条长、产品种类多、就业容量大的产业门类。发展林业产业是促进农民增收、实现农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生活富裕的重要途径。

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要振兴。林业产业振兴离不开林业科技的推广和应用。只有通过科学管理和经营,搞好林产品种植、加工与销售,在产品种植规模、产品质量上进行改良提升,在宣传方式、推广渠道上创新突破,打造符合当地特色的林业产业,产业才能兴旺。

自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号召以来,镇雄县委政府高度重视林业科技在林产业建设中的作用,林业科学技术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性逐渐显现出来,抓好林业科技推广工作,对镇雄美丽乡村建设和林业产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 镇雄县林业产业发展状况

随着新一轮退耕还林、林业产业等重点工程项目的实施,镇雄县林产业基地面积逐年增加,除竹子、核桃、板栗三大林产业发展面积较大外,其他面积较小的产业如花椒、白茶、枇杷、果桑等特色产业已初具规模,依靠林业科学技术的推广运用,镇雄的林地质量得到提高,产业结构得到优化,林业效益不断提高,核桃、竹子、板栗等主要林业产业在乡村振兴中的地位逐渐体现出来。林产业是促进农村生态美、农民富的有力抓手,也是实现乡村振兴和绿水青山的有效途径。

1.1 竹产业现状

镇雄县境内现有竹子种类11属29种,竹林面积78.5万亩,其中:材用竹6万亩,笋用竹72.5万亩。投产面积达17.5 万亩,鲜笋产量2 万吨,竹材产量8000 吨,总产值2.5亿元。

现有竹笋精深加工企业两家,产能达1 万吨,产品有清水笋、即食笋、干笋三大系列20多款产品,公司注册了“云笋”品牌,并通过了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HACCP认证、中国有机产品认证,荣获“省级重点龙头企业”、“优秀民营企业”、“质量走廊示范单位”、等荣誉证书。

1.2 核桃产业现状

镇雄核桃主要栽培品种有本地泡核桃、新疆核桃、云新系列核桃、漾濞泡核桃(深纹核桃)等品种。全县核桃保存面积16.6万亩,年产干果1200吨,产值2880万元。

现有核桃精深加工企业一家,可年产各种核桃乳产品3000 吨,主要产品有核桃乳、核桃牛奶等产品,产品销往云南、广西、四川等地,产值已达3000 万元。有核桃初加工企业一家,公司有基地1.5 万亩,主要从事核桃初加工和销售,公司注册的“友贻”牌七彩乌米有机核桃深受广大客户喜欢。

1.3 板栗产业现状

镇雄种植板栗面积13.4 万亩,投产面积3 万亩,产量900吨,产值900万元。镇雄于2014年引进板栗精深加工企业镇雄滇龙生态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已建设完成标准化板栗种植基地11000 余亩,拥有年产1800 吨的全自动智能化速食板栗仁生产线和5000 立方米的冷库;公司拥有注册商标49项,核心专利22项;公司是云南省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云南省科技型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全国首批CAQS-GAP 试点单位;公司生产的“云栗”系列产品已通过有机食品转换期、绿色食品认定,是云南名牌产品和优质农产品。

2 林业科技推广在镇雄乡村振兴中的运用

2.1 林业科技推广主要措施

2.1.1 林业科技成果及标准化推广应用“云南核桃全产业链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成果的研发与应用。“云南核桃全产业链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项目由云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院联合昆明理工大学、云南摩尔农庄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等15家科研院所、学校和企业,围绕云南核桃产业发展关键技术需求开展。项目突破良种创制、高效栽培、精深加工等一系列核桃全产业链关键技术,经第三方评估,成果总体达国际先进水平。其中,深纹核桃种质挖掘与良种创制、精深加工技术达国际领先水平。截至目前,成果累计全省推广面积1207.44 万亩,近两年新增销售额168.99亿元。“云南核桃全产业链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成果在核桃产业上实现了三方面的重大突破。首先,选育出特殊区域及加工专用型系列良种。针对云南特殊区域良种需求,全面调查核桃资源3076份,收集评价2005份(其中,深纹核桃1931份),建成全球深纹核桃数量最多的种质基因库。选育出避晚霜、加工专用、适宜低海拔发展良种37个,解决了冷凉区核桃频繁遭受晚霜灾害的重大难题,填补了中低海拔区无良种栽培空白,有效推动核桃良种升级换代,降低栽培风险,经济收益显著提高。其次,构建了核桃高效栽培技术体系。针对云南核桃专用肥缺乏、病虫危害风险高、投产晚、见效慢、采后处理技术落后等重大问题,研制出生物有机肥及配套设备;摸清病虫害种类、分布和天敌资源,形成重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发明早实早丰树体调控技术,收益期提早5年;探索出高效复合经营体系,综合效益每亩提高2000 元以上;发明采收及采后标准化处理系列技术,云南全省40%以上实现标准化干燥,产品质量明显改善,价格提高1.5-3 元/kg,增产幅度达36.87%。此外,突破核桃精深加工关键技术。针对云南核桃精深加工关键技术的迫切需求,首次阐明核桃多酚降脂、降糖功效及其作用机制,提出核桃产品利用新途径;研制出高得率控温冷榨、高效磨浆和超声微波水酶等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装备;开发出蜜制核桃仁、粉末核桃油、核桃蛋白肽、核桃降脂减肥粉等新产品,建立核桃产品质量控制及掺伪定量检测新方法,建成生产线9 条,产品覆盖黑龙江外的其他33个省(市、区)市场,并远销东南亚及中东国家,有力促进了云南核桃产业转型升级,确立了我国核桃药用价值、精深加工及产业研发技术的国际引领地位。该技术在镇雄推广核桃面积15 万余亩,推广成果吸引云南摩尔农庄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于2018年在镇雄县注册成立镇雄磨浆农业有限公司,立足镇雄,以镇雄核桃为基础,对核桃产品实行精深加工,提高了镇雄核桃的综合价值,促进镇雄核桃产业健康稳定发展。

“泡核桃品种资源创新及提质增效技术研究与示范”成果应用。该成果由云南省林业技术推广总站主持完成,在国家林业科技推广成果库管理信息系统中的成果号为:17100428,项目应用本成果中泡核桃增产增效综合技术。主要内容一是核桃规范化种植技术。规范化种植与一般种植一年后成活率、保存率、茎生长、高生长分别提高13.4%、21.9%、17.1%、33%,效果明显;二是品种改良和栽培管理关键技术。对低产低效核桃林实施高枝换接改良,对核桃实施扩树盘、除草、施肥、树干涂白、病虫害防治为主的抚育管理措施。在曲靖市富源县、保山市昌宁县、玉溪市华宁县开展大树高枝换接改良试验,改接后2-3年均试花试果,实施品种改良后6-8年,连续3年调查产量,3个点平均每亩干果产量分别是未改良的7.9倍、7.1倍、7.1 倍,每亩产量提高46.8kg、79.2kg、49.1kg。在保山市、楚雄州、昆明市建示范林1.62万亩,推广应用面积93.2万亩,示范推广效果显著,可在全省核桃种植区推广应用。

该项研究成果具有创新性、先进性和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极大地支撑了镇雄县核桃产业的发展,在同类研究中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云南竹亚科种质资源及大型丛生竹开发利用基础性研究”和“退化小径竹林(白夹竹和方竹)复壮技术试验研究”等成果应用转化。本项目技术来源于重庆市林业科学研究院科技成果“退化小径竹林(白夹竹和方竹)复壮技术试验研究”,系重庆市林业科技成果,在国家林业科技推广成果库管理信息系统中的成果库号为:16020430。该项目运用成果中的白夹竹低产用材林复壮技术、方竹笋用竹复壮技术,运用林地覆盖、调整立竹、施肥、垦复、病虫害防治等一系列复壮技术措施,使白夹竹产量达到1122.4kg/亩年,比对照提高134%;方竹笋产量达到443.5kg/亩年,比对照提高177%。对促进当地的林农增收致富有着明显的示范带动作用。该项研究成果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极大地支撑了竹产业的科学发展。该成果在同类研究中达到国内领先水平。项目的运用提高了镇雄竹产业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云南省地方标准《笋用方竹高效培育技术规程》的应用。《笋用方竹高效培育技术规程》作为技术规范用于指导全县方竹的育苗、栽植、病虫害防治、竹林田间管理及方竹笋等笋产品的加工等工作,已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2.1.2 多渠道引进科技示范资金,层层办示范点2019 年6 月,云南省林业和草原技术推广总站编制了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项目《镇雄县方竹提质增效技术推广示范实施方案(2019-2021年)》,利用竹林结构调控、竹林病虫害防治、林冠层保护等技术在镇雄县碗厂镇庆坝村环路、坝子村民组实施“镇雄县方竹提质增效技术推广示范”项目,建立500亩方竹提质增效技术示范林,辐射和带动碗厂、杉树等乡(镇)17.6 万亩方竹林丰产管理技术的运用。2021 年1 月,镇雄县林业草原科技推广站的中央财政林草科技推广项目《镇雄县金佛山方竹提质增效技术推广示范实施方案(2021-2023 年)》,在镇雄县果珠乡高坡村纳支寨村民组实施“镇雄县金佛山方竹提质增效技术推广示范”项目,建立500亩方竹提质增效示范林,项目推广辐射带动果珠乡等地5000亩金佛山方竹的科技成果转化。

2020 年8 月,云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院编制了云南省省级财政林业科技推广项目《方竹栽培技术示范与推广实施方案(2020—2021年)》,在镇雄县泼机镇摆落村田坝村民组建设方竹栽培技术示范基地400亩,辐射带动当地农户种植方竹2000 亩,其示范点建设和产业促进了林业科技成果向产业发展的转化。

2018年,云南省林业技术推广总站依托“云南核桃全产业链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成果编制了《2018年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项目镇雄县核桃提质增效技术示范项目实施方案(2018-2020 年)》,利用上述成果在镇雄县泼机镇大院子村等地负责具体实施“镇雄县核桃提质增效技术示范”项目,建成“镇核2号核桃优良无性系”良种新植和品种改良示范林510亩,并用此成果在果珠乡拉埃村麻地坡村民组建立“镇核2号”核桃采穗圃300亩,用于辐射带动沷机、中屯、场坝、以古等乡镇15000亩核桃的品种改良工作。

2.1.3 加快林业特色林产业科技基地建设 严格按照“一县一业、一乡一品”的规划,在退耕还林、天保工程造林等国家重点工程项目建设中,重点支持边远贫困山区种植竹子、核桃、板栗等特色经济林,通过培训等科学技术措施,大力发展方竹、白茶、核桃、板栗等林产业基地。

2.1.4 建立与完善林业科技推广组织体系 镇雄县已由镇雄县林业草原科技推广站牵头,成立7个林业科技推广培训组,所有林业产业的技术培训都由这7个组负责组织和实施,统一方法,统一技术规范,统一培训到乡(镇)、到村、到组、到人,手把手教会林农技术,并运用到乡村振兴和产业发展中。

2.1.5 建立与完善林业科技推广人才队伍 自镇雄县从云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院、西南林业大学等科研院所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进行授课培训,把先进的林业科技送到产业基地;充分利用云南省科技厅下派科技特派员的优势和作用,在各乡镇建立专家人才工作站,从根本上解决了林业产业发展、林农和企业不懂林业技术的问题。

镇雄县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成立“万名人才兴万村”行动林业专家咨询委员会,强化产业科技支撑,推动专业人才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各专业技术人才主动作为,深入乡村、产业基地、田间地头,帮助查找林业产业发展中的瓶颈问题,提出解决措施和对策,推动各项林业科技措施的落实。

2.1.6 引进龙头企业带动林业科技的发展 镇雄现已成功引进镇雄县黑颈鹤生物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镇雄磨浆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镇雄滇龙生态科技有限公司、镇雄江融商贸有限公司、镇雄坤农白茶业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镇雄乌蒙印象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对镇雄的竹子、核桃、板栗、白茶、果桑等林产品进行深加工,创建“云笋”“云栗”“坤农白茶”等品牌产品,远销国内外市场,提升了林产品的附加值,增加了贫困地区农户的收入,同时,这些龙头企业投入资金,引进技术,办理一定规模的示范点,对企业项目覆盖区内的林农进行林产品贮藏、初加工等进行投资和培训,让他们掌握好这些技术,用以提升林特产品的质量。

2.2 效应分析

2018-2021 年,林业科技推广成果引进5 个,实施项目5个,投入资金400 万元,引进企业6家,科技成果覆盖全县30个乡镇(街道)、惠及农户117732户56.58万人,人均增收500元以上。

3 结论

林业产业的发展,需要加强对林业科技推广的重视,提高林业生产的现代化、科学化水平,才能对生态文明与社会经济建设,起到更大的促进和保障作用。通过林业科技在乡村振兴、产业发展中的运用,做到让科技人员真正把论文写在山头地块,让林农真正把存款存在青山上,真正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使镇雄县真正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

猜你喜欢

镇雄县方竹镇雄
关于方竹丰产栽培技术要点研究
镇雄县坡头镇海塘历史遗留硫磺冶炼废渣综合处置及生态恢复工程通过初步验收
合江方竹的研究综述及展望
中国方竹种质资源库建设探讨
朴镇雄:共同促进鲁韩交流合作
热情的镇雄
站好外交官生涯最后一班岗——访韩国驻青岛总领事朴镇雄
镇雄传统民族刺绣的演变及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