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爱因斯坦跨时空的对话

2022-06-12董洁林

南风窗 2022年11期
关键词:麦克斯韦以太爱因斯坦

董洁林

科研活动的精华,在于研究者与其他科学家对话。科学家可以从科学成就海洋中发现和提出问题,然后思考并试图解决这些问题。爱因斯坦从牛顿和麦克斯韦理论中发现了瑕疵,修改完善他们的理论成为他的终身追求。可以说,他最重要的对话对象是早已作古的牛顿和麦克斯韦。

17世纪牛顿眼里的自然界,或大如太阳、或小如尘埃、甚至光亮,都是一粒粒“质点”,它们在均匀的空间和时间中遵循牛顿运动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而运动,质点之间的力是超距而瞬时的。由于牛顿理论非常成功地解释和预测了很多自然现象,牛顿这个并不直观却机械有序的自然观逐渐被人们接受了,并成为一种美景。

19世纪的麦克斯韦看见的宇宙充满以太,认为光不是粒子而是电磁波,以有限速度在以太中传播,物体间的电磁作用力也并非超距的,他写了一组偏微分方程来描述电磁场及其传播规律。通过几十年的研究,后人逐步理解了复杂的麦克斯韦方程,并一再发现该理论可以正确解释和预测很多自然现象。很多发明家基于麦克斯韦等人的电磁和光理论,构建出宏大的电力体系和精彩纷呈的电磁产品。

20世纪初,爱因斯坦在科学界横空出世,他看见的宇宙与麦克斯韦和牛顿都有所不同。他说,时间和运动都是相对的,而光速在不同惯性系是不变的;引力、电磁力都是场;宇宙中没有以太,但電磁波在真空中仍然以光速传播,引力将导致空间弯曲……基于新物理想象和对自然现象的诠释,他构建了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前者拓展了麦克斯韦方程,后者拓展了牛顿理论。

文学家萧伯纳说,历史上提出了宇宙观的科学家有三位,托勒密、牛顿和爱因斯坦。其中托勒密理论统治了一千多年,牛顿理论统治了三百年,爱因斯坦理论能够统治多长时间仍然是未知数。可见,傲慢的萧伯纳对爱因斯坦是何等推崇。

爱因斯坦的一辈子有很多思想朋友,大多数是科学家,也有不少其他领域的人士。他的文章和信件充满对朋友们诚挚而温情的赞美,但本质上他是一个孤独的人。在写于1931年的“我的世界观”一文中,他说:“我是一个真正的独行者,从未全心全意地属于过我的国家、我的家乡、我的朋友,乃至我最亲近的家人。面对这些关系,我从未消除那种疏离感,以及对孤独的需求—这种感觉随着岁月的流逝与日俱增。一方面,它能让人清楚地意识到,自己与他人的相互理解和支持受到限制,但我毫无遗憾。这样的人无疑要失去一些天真无邪。但另一方面,他们能在很大程度上独立于其他人的意见、习惯和判断,避免让自己内心的平衡置于一些不稳固的基础之上。”

他还说:“我从未试图在任何场合取悦别人。”这是何等洒脱和奢侈的人生态度!

阅读爱因斯坦的文章和传记,我时常想起孟子说过的一段话:“一乡之善士斯友一乡之善士,一国之善士斯友一国之善士,天下之善士斯友天下之善士。以友天下之善士为未足,又尚论古之人。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

就与人的思想交流而言,爱因斯坦做到了极致。从少年至老暮,他不仅与当时世界各地最卓越的“善士”结交,还每每追溯古代“善士”,研读他们的著作、了解他们看世界的心境和角度,跨越时空成为古代伟人的精神朋友。爱因斯坦不属于某个国家或某个民族,他似乎曾悄悄站在上帝身边,俯瞰和研究宇宙与人间。

猜你喜欢

麦克斯韦以太爱因斯坦
以太极为旗,开启新时代“黄河大合唱”
Maxwell Loses a Tooth 麦克斯韦掉牙了
爱因斯坦的梦
双麦克斯韦分布下极区中层尘埃粒子带电研究
车易链:做汽车业的“以太坊”
『老师,您写错了!』
成功来自谦虚
勤奋努力的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怎么庆祝生日
百通推出入门级快速工业以太网络交换器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