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本土红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实践探讨

2022-06-12李珠琼

民族文汇 2022年28期
关键词:实践探讨

李珠琼

摘要: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主要就是加强对小学生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指导,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缺乏对红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使得小学德育教学存在一定的缺失。因此,教师应该抓住小学生思想意识养成的这一主要时期,通过在教学中渗透本土红色资源来帮助幼儿养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基于此,本文针对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有效开发和利用本土红色资源的实践策略做进一步探究分析,有效发挥出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学科优势。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本土红色资源;开发和利用;实践探讨

小学生正处于良好行为和思想意识的养成阶段,因此,教师应该积极挖掘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有利教学资源,深入挖掘本土红色资源,其中红色文化是我国的优良传统文化,是我国文化软实力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学生本身的道德品质加以培养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结合教材内容有效整合各种红色资源,促使同学们对本土红色资源有更深入的了解,加深小学生对红色革命事迹的认识,使其受红色革命精神的感染和熏陶,自觉肩负起自身的历史责任与历史使命。

一、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本土红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重要性

(一)树立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在小学教育教学中,道德与法治的学习对于帮助小学生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树立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此门课程主要就是通过为同学们进行一些名人事迹的讲解,为其树立一个学习的榜样,使学生能拥有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促使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养成。将本土的红色资源和道德与法治的教学相融合,从而给同学们带来更直观深刻的感受,辅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二)提升学生对红色文化的了解

通常来说,小学生对于我国红色文化的了解大都不够深刻,有的甚至了解得很少,因此,教师在进行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时要多进行红色文化的讲解,加强对学生爱国意识的培养。教师在教学时,要将红色文化资源和道德与法治教学进行有效的融合,这对于完善道德与法治课堂和提高小学生革命意识的帮助是非常大的,通过红色文化的学习能使小学生对其有更多和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能使学生更加了解历史,提高其红色意识。

(三)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培养

小学生的思想正处于萌芽期,而对于爱国主义精神来说,其并不是与生俱来的,是需要教师或家长在学习和生活中不断对其进行引导的,是通过此过程逐渐形成的。因此,教师在开展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时,更应该把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放在首要位置。把本土的红色资源充分的运用到道德与法治的课堂上,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本土红色资源,在为同学们讲述书本内的红色文化时,也可以运用视频图片等多媒体形式与之配合,使小学生能更好地体会爱国主义精神,使其获得强烈的民族归属感,有效培养其爱国主义精神。

二、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本土红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有效实践策略

(一)深入挖掘整合教材中的本土红色资源

小学生本身对于民族斗争、革命经历、国家历史了解的就较少,对国内许多革命先烈们的光荣事迹了解的更是极其有限,所以教师在进行道德与法治教学时就要充分利用本土红色资源进行教学,使小学生可以通过学习红色资源对中国的革命历史了解得更为透彻。对于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内与红色资源有关的内容,教师在对其进行整合时,需要对其进行深度的挖掘,并在教学时将这些红色资源和教学活动进行融合,为课堂营造充满正能量的气氛,在潜移默化中不断对小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逐步培养小学生的红色革命意识,使学生充分体会红色教育的重要性[1]

例如,在进行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爱心的传递者》的教学时,这节教学内容主要是培养同学们的价值观和情感态度,使同学们能够在与他人相处的过程中感受并发现他人对自己的关爱和爱心,以及学会关爱他人,愿意主动奉献出自己的一片爱心,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相互关爱的社会氛围。此时,道德与法治教师便可以积极挖掘教材,整合本土红色资源对同学们进行教学渗透,教师可以借助“雷锋精神”的党史教育案例进行红色教育,可以为同学们讲有关解雷锋叔叔所做的好人好事。雷锋叔叔是一位极其有爱心又细心的人,有一次雷锋叔叔坐火车出去工作时,他在车上会主动给老人让座。主动帮列车员倒开水、擦玻璃、扫地,下车还主动帮旅客拿东西,而且还帮助弄丢车票的大婶买车票等等,许多身边的小事他都考虑得特别周到。通过雷锋叔叔的故事讲解,让同学们感受和学习雷锋精神,争做“爱心的传递者”,做一个关爱他人、无私奉献的高品质小学生。同时学习和感受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雪中送炭的伟大革命精神,积极传承和弘扬红色“红色雷锋精神”。

(二)借助多媒体技术开展红色教学

本土红色资源是很丰富的,对于小学生来说有很大的学习空间,因此教师在进行道德与法治教学时应该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需求进行知识的扩展。在以往的课堂上,教师授课采取的大都是填鸭式的讲述模式,对于本土红色资源利用的不是很充分。如果教师想让学生能够亲身感受红色教育,就应该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积极创新教学模式,可以应用现今先进的多媒体设备,将教材中较为抽象的知识点,通过图像、音频、视频等生动形象的方式展现出来。拓展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的本土红色资源,通过视觉和听觉的刺激,使同学们产生情感方面的共鸣,从而使其能够对红色资源有更深入的理解[2]

例如,进行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四通八达的交通》的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为同学们播放我国从古至今交通工具的变化情况,感受各种不同形式的交通方式都有什么特点。让同学们进一步感受现代便捷、发达的交通,以及由于交通的变化给人们的生活和家乡带来了哪些改变,进而让同学们感受到我国交通建设工程的辉煌成就,激发同学们的民族自豪感。在此过程中,教师便可以进行本土紅色资源的渗透教育,教师可以为同学们播放、讲解一些有关“最早的交通运输执法队伍——苏区护路队”的有关革命红色故事,其讲述了在1931年9月在第三次反“围剿”获得胜利期间,由红三军军长黄公略带领全军向瑞金方向前进途中遭遇国民党飞机的突袭。黄公略带领队伍进行疏散时,由于稻草堆堵在狭长的路口,影响了红军部队的疏散工作,在清理道路的过程中,黄公略军长被炮弹击中后牺牲。由于毛主席特别倚重黄公略将领,还曾在诗词中给予其高度的评价。另外又因毛主席在外地调查回来时听说,一位热心支前模范杨香娣老大娘,在给苏埃政府送草鞋的过程中,在傍晚过独木桥时不慎掉入河中丧生的悲痛事件。由于这两件事给毛主席很大的打击,于是毛主席组织建立了护路队。通过对红色教育的渗透,让同学们能够知晓,现今国内发达的交通背后,也蕴含着许许多多革命先辈们的艰苦建设和无私奉献。使同学们能够在享受各种交通方式带来便利条件的同时,还要记得交通建设过程中的先辈们和工作人员的辛苦付出和辛勤劳动。78F11C7B-5226-4B6B-9A22-22053D4CDDA7

(三)通过生活实践拓宽红色资源渠道

对于小学生来说,想让其自主学习,相对来说是比较困难的,因为对于他们来说,不仅缺乏自主学习的意识,而且对学习的兴趣也不高,所以在进行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的学习时,教师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其不仅要在课堂上向同学们灌输红色文化知识,同时也要有效地利用同学们的课余时间,使同学们对本土红色资源能够有更深刻的认知。了解其中蕴含的红色文化,教师可以组织一些有关红色文化的活动,比如,主题演讲、主题班会、主题征文等,还可以在课余时间带领学生去革命圣地接受红色文化教育,或者去周边的红色景点进行参观。通过这些实践活动,教师可以结合教学需求,针对性地对小学生进行引导,使小学生能够通过实践完善对红色教育的认知,促进思想的升华[3]

例如,在进行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请到我的家乡来》的教学时,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同学们对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风土人情、历史文化等内容有进一步的了解。此时道德与法治教师就可以借此机会来加强本土红色资源的教育引导工作,思政教师可带领同学们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大家一起参观家乡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历史纪念馆、红色遗址遗迹等,另外还可以带领同学们一起去祭拜革命烈士墓园。通过教师或各位基地管理员讲解一些革命先烈们的光荣事迹,使同学们在本土红色资源文化的熏陶下进一步感受革命先烈们为了国家、为了家乡作出巨大贡献,并积极学习革命先烈们无私奉献、有责任、有担当的爱国主义情怀。通过教师的积极引导使同学们在循序渐进中理解红色精神,帮助小学生树立爱祖国、爱中国共产党、爱家乡的意识,将本土红色资源与同学们的责任担当意识进行紧密融合教育,并引导同学们树立个人远大的目标。努力学习,将来报效祖国、建设家乡、守护家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争做一位新时代的良好少年。

三、结束语

为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小学生,教师应该摒弃以往过分重视智育的思维方式,加强对小学生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通过红色资源的开发和运用来弥补目前小学生红色文化教育欠缺的问题,使小学生身心得以健康发展。在此过程中,教师应该深入挖掘教学素材,积极革新教学形式,组织红色文化教学实践活动,使同学们在循序渐进中接受红色文化的熏陶。强化小学生的红色革命意识,积极传承和弘扬我国特有的红色文化精神。

参考文献:

[1]王圣红.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本土红色资源的開发与应用[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03):261-262.

[2]夏健君. 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本土红色资源开发和应用[J]. 小学教学参考,2020(21):88-89.

[3]魏继贤. 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本土红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J].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1(12):105-106..78F11C7B-5226-4B6B-9A22-22053D4CDDA7

猜你喜欢

实践探讨
培养高中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实践探讨
新形势下公司融资技巧的实践探讨
数理化课程分层次教学模式的实践探讨
煤矿地质勘探技术的实践探讨
高中体育教学中学生个性发展的实践探讨S
关于企业党建工作“互联网+”的实践探讨
初中英语语法教学理念分析及实践探讨
《边界层气象学》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探讨
建筑装饰材料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