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小学语文拓展性作业的设计方法

2022-06-11林素美

当代家庭教育 2022年17期
关键词:策略探究小学语文

林素美

摘 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课堂反应能力,通过及时的教学评价,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课堂学习水平,帮助学生学会主动学习。而优化课堂作业形式,可以有效巩固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设计拓展性作业,能发散学生的思维。

关键词:小学语文;扩展性作业;策略探究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2)17-0137-04

Exploring the Design Method of Primary School Chinese Expansion Homework

LIN Sumei (Huafeng Central Primary School, Hua'an County, Fujian Province, China)

【Abstract】 In classroom teaching, teachers need to pay attention to students' classroom response ability, and understand students' mastery of knowledge through timely teaching evaluation, so as to further improve students' classroom learning level and help students learn to learn actively. Optimizing the form of classroom work can effectively consolidate students' classroom learning effect. Designing extended homework can spread students' thinking.

【Keywords】 Primary school Chinese; Extended homework; Strategy exploration

在核心素養教学背景下,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有了新的要求,教师要改变思想,突破传统应试化的教学思想,主动以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为目标,课堂要侧重提质增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作业是学生巩固知识、应用知识的重要载体,教师要通过作业设计提升教学效果,使学生能够在完成作业中更好地理解知识、应用知识,以此实现核心素养的提升。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要减少机械性作业的设计,以提质增效为原则,通过作业设计培养学生的思维,而不是以重复性的作业增加学生的负担,使学生对作业不感兴趣,甚至无法按时完成作业,导致作业应付了事。为此,设计拓展性作业能够激活学生的语文学习热情,使学生的能力得到提升。相关作业的布置也要给学生留有一定的空间,让学生能够主动发挥个人的学习能力,主动进行问题的探究,通过课堂作业与自己的实际生活建立联系,从而借助作业促进学生的成长。

1.小学语文作业布置现状的问题分析

现阶段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应试化问题严重,学生课堂学习缺乏主动性,更多的是以教师的讲解为主,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教师课堂教学没有给学生营造良好的氛围,容易给学生造成一定的心理负担,对于课堂作业布置,许多教师依旧更多地进行机械化的作业布置,缺乏让学生主动思考的问题设置。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各种知识学习没有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教师课堂教学也比较单一,学生的思维容易受到拘束,认知水平停留在识记和理解层面,难以进行知识的应用、分析和评价,限制了学生的发展和进步,没有让学生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从而让学生在学习中容易感觉到疲惫感,这也进一步抑制了学生的进步和发展。课堂作业布置更多的是关注学生知识的学习和巩固,缺乏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思维受到拘束,不利于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作业形式比较单一,对于语文学科作业更多的也是让学生进行抄写和背诵,不利于学生的进一步发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缺乏教学模式的优化,没有体现分层教学,无法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够获得发展和进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实际需要,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课堂教学,不断优化课堂教学模式,从而提升学生的课堂学习质量。

随着“双减”政策的不断落实,教育要求给学生提质增效,降低学生的学业负担和压力,通过培养学生主动进行课堂知识的探究学习,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问题探究。这有助于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树立良好的学习态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布置作业,优化作业形式,增加实践性作业,提高学生动手操作实践能力,引导学生主动进行思考和学习,从而帮助学生理解课堂内容。作业布置要体现创造性特点,并且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分层教学,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获得最好的发展,保持学生的语文学习热情。同时通过扩展性作业的布置,扩展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扩展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能够在接下来的学习过程中主动进行知识的应用学习,从而提升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和质量。

2.小学语文拓展性作业的设计方法

(1)明确课堂教学目标,提高学生课堂学习质量

作业布置以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为基础,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明确课堂学习目标,让学生掌握课堂学习的重难点,提高学生的课堂知识学习能力,进一步帮助学生学会进行知识的深入探究学习,能够对相关知识学习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只有让学生发表个人的看法,才能体现学生的深入思考,才能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从而帮助学生不断总结学习的经验,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课堂学习质量和效果。教师作业的布置可以基于课堂教学目标进行,各种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方法要能够符合学生的接受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作业以学习目标为导向,可以保证学生作业学习的质量,起到对课堂知识的巩固作用。

例如,在学习《爬山虎的脚》一课时,教师在课堂中首先要帮助学生进行课文知识结构的梳理,让学生能够明确课文结构内容。其次让学生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帮助学生建立文章知识框架。课堂教学也要引导学生细致分析每一个部分,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语言运用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本节课学习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紧密,作者通过长期仔细的观察写出了这篇具有代表性的文章,它是学生进行习作的重要范本,通过课堂学习,教师要渗透写作方法,使学生能够掌握对某一植物进行有效观察的方法,并学会运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教师在作业布置时可以引导学生自己观察某一植物,并且在观察过程中做好记录。如观察三角梅,学生可以通过观察三角梅的形状、树干的特点、树叶的颜色、开花的过程等,通过持续性的观察,获得更多关于三角梅的植物特点,并以我和三角梅之间的故事进行习作。在习作中,有的学生通过种植三角梅、管护三角梅为写作内容,如观察三角梅开花的特点,以观察日记为切入点,通过一天一天的观察细致地写出三角梅开花的过程,这个过程其实也是学生增长科学知识的重要过程,它巧妙地将科学与习作无痕对接起来,而生活“链接”的通道,它是学生丰富课余生活的重要载体,学生在观察记录中感受到了生活的乐趣,体会了观察的快乐。在观察中,学生用语言记录了生活的点滴,习作能力也在不断训练中得到提升。可以说,拓展性作业离不开生活载体的支持,生活使作业变得更加感性,作业因生活而变得丰富多彩。

(2)优化作业布置模式,巩固学生课堂学习效果

语文作业的布置需要教师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作业分析,丰富各种作业课堂模式,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热情。同时作业也要注意减少机械化的形式,减少相应的抄写和背诵作业,尽可能让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进行相关问题的解决,保证课堂教学提质增效,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作业形式要灵活多样,以提高学生的知识储备为基础,丰富作业形式,扩展作业内容,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提高学生相关知识的理解能力,从而引导学生学会学习。通过引入各种实践性的作业,让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也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例如,在学习《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课时,本节课教学需要对学生的思想起到一定的教育作用,不仅需要学生掌握生字词以及句型句式,更需要学生疏通文章内容,理解文章所要传达的思想,提升学生思想认识。教师在作业布置上,可以引导学生借助多媒体收集有关周恩来总理的相关人物事迹,让学生加深对周总理的理解,从而能够对课堂所学知识进行反馈,提高学生的知识理解能力,进一步帮助学生在思想上意识到学习的真正意义。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课外阅读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体会周恩来远大志向产生背后的原因,进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使学生从小树立远大志向。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为什么读书”这一主题交流会,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借助自己课前所收集的各种资料,提升学生的资料整理和应用能力,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帮助学生主动进行相关问题的分析,让学生学会运用自己所学知识深入进行问题分析。

(3)丰富课堂作业内容,扩展学生课外知识视野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进行扩展性作业的设计,不仅要优化作业的模式,更需要教师扩展语文作业的内容,可以扩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充分利用家庭作业这一有利条件,扩展学生的知识视野,让学生在各种课外资料的学习过程中不断提升个人的核心素养,从而保证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在进行作业內容的扩展时,教师需要注意必须结合学生的实际需要以及学生生活经验给学生安排多样化的作业,同时也要能够深入挖掘教材内容,组织学生进行深入学习,让学生能够主动进行思考,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主动思考和知识积累的习惯,真正让语文作业对学生的能力和思维都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例如,在学习《观潮》一课时,教师在课堂教学首先可以使用多媒体教学形式,给学生播放有关潮水的视频,唤醒学生的记忆。同时通过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提问学生是否见过大海?许多学生都纷纷回答见过,教师可以顺势提问学生自己见到的是怎样的场面,充分地将学生引入本节课学习中来,调动学生本节课学习的积极性。与此同时,教师可以与接下来所学内容进行连接,进行知识的巧妙过渡。在进行本节课作业布置上,教师可以设置一个随堂小练笔作业,通过本节课知识学习让学生了解到作者眼中的观潮景象,学生可以在课后通过回忆自己的经历和经验进行相关片段的描写,从而增强对本节课知识和内容的理解以及提高语文知识运用和写作能力。只有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主动进行思考,才能有效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质量,引导学生学会进行深入思考和学习。

(4)创设分层作业形式,帮助所有学生全面发展

教师在作业布置上可以采用分层布置的形式,尊重学生个体发展的差异性,根据每位学生的实际情况分层设置各类作业,帮助学生理解课堂知识。每一个个体都有自己的独特特点,不论是日常学习还是生活,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接受能力和特点,教师不能使用整齐划一的教学方式,在作业布置上也不能采用一刀切的作业形式,因为难以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达到最好的发展,甚至限制学生的进步和成长。通过分层作业的布置,让学生主动进行作业的选择,提供给学生多种多样的作业形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以及课堂所学知识选择自己喜欢的作业形式开展学习。不仅能够使作业适合学生的发展需要,而且能够提升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让学生能够在愉悦的心情下完成各类作业。

例如,在学习《蟋蟀的住宅》一课时,教师可以通过文章作者的细节描写组织学生进行语言分析,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丰富学生的语言知识储备。课堂教学也要传授学生学习方法,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并且能够主动进行知识的运用。教师在作业布置上可以让学生自己选择观察某一种昆虫,通过观察其习性和外貌特征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学生观察过后,教师在课堂中可以组织一场交流会,分别让学生谈一谈自己观察的成果。学生的观察过程不能一蹴而就,需要经过长期仔细的观察,才能有自己独特的发现。这正是本节课需要培养学生的情感目标,让学生学会善于观察生活,并且能够在观察过程中保持坚持不懈的精神,提高个人对自然的热爱情感。

(5)结合学生实际生活,增强学生的作业生活体验

作业需要学生在课后或家庭中完成的一种教学环节,而不仅仅是让学生在作业中掌握基本的内容,因为知识与生活是紧密联系的,生活是知识应用的大舞台。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巧妙地将生活与作业相融合,通过设计生活化的作业,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可以将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促使学生思考,发展语言思维、培养语言能力。语文学习离不开生活,教师可以通过生活化作业培养学生学会观察生活、感悟生活、理解生活,通过生活化的作业,有效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从生活中发现人生哲理,体验生活百态,提高学生的情感认识。

例如,在学习《落花生》一课时,对于花生学生在生活中都有接触到,教师在课前可以布置学生观察花生,了解花生生长的过程,从而帮助学生在课堂知识学习过程中可以有效地提高自己的理解和接受能力。在正式课堂中,教师要给学生分段落进行讲解,着重分析文章中落花生的片段,进而升华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通过课堂学习感悟人生道理。课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自己进行花生的种植,让学生体验花生生长的整个过程,从而加深学生对文章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教师也可以通过微课视频的方式,帮助学生巩固本节课所学的基本内容,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质量,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6)增加创新实践作业,提升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教师在作业布置上需要注重创新精神,改变传统应试化教育下作业的呆板形式,主动进行现代化作业形式的创新。课堂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围绕学生的问题开展课堂教学研究,通过对课堂创造性问题的分析教学,可以更好地完成课堂教学目标,各种创新性问题有时更具课堂研究价值。课堂各环节的设计,要紧扣课堂教学目标,能够对学生的思维起到一定的逻辑指导作用,帮助学生学会进行课文内容的分析,体验语言文字的魅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知识理解能力。

例如,在学习《少年闰土》一课时,在作业布置上,教师要紧扣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同时也要发散思维,借助大单元教学,将多项学科知识融入课堂,使跨学科教学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对于本节课的学习,需要学生进行人物形象的分析,着重掌握文章的重点内容,帮助学生理解鲁迅先生所要表达的情感,让学生不断地走近鲁迅先生,感受鲁迅先生的人格魅力,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在作业布置上,可以让学生自己查找鲁迅先生所处时代戴小毡帽的人处于社会哪一阶层,让学生了解鲁迅先生的故乡,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本节课的内容,可以解答学生课堂中的疑虑。比如,關于“猹”这一生物的了解,许多教师甚至都不熟悉,这就可以通过作业形式让学生进行生物百科知识的搜索,真正实现跨学科教学,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质量,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展个人的思维,主动思考课文中的各种问题,进一步提高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

3.结语

总之,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课堂作业设计,优化作业模式,丰富课堂学习内容,让学生通过形式多样化的语文作业完成,不断提高语文知识学习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也要给学生创设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引导学生主动投入课堂学习中来,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热情,与此同时,教师的课堂教学形式多样,通过课堂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主动进行课堂知识的学习,能够在多样化的课堂学习过程中不断地产生创新观念和思维,促进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在作业布置上要结合课堂教学内容以及形式合理布置课堂作业,既能保证学生课堂知识学习的效果,又能不断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使学生在作业中获得持续学习的动力源泉,最终实现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彭学艳.试论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拓展性作业[J]. 中国校园导刊(教育版),2010(12).

[2]沈京宁.新课程实施中的作业改革——小学语文体验性作业设计与应用[J].科技资讯,2017(06).

[3]葛文霞,杨磊.探究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巧妙设计作业[J].中华少年,2019(16).

[4] 余晓梅. 浅析小学语文拓展作业的合理性设计[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6(33).

[5] 何会琼. 探究小学语文拓展性作业的设计方法[J]. 科学咨询,2021(17).

[6] 徐娟. 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教学有效性探究[J]. 散文百家,2021(03).

[7] 胡晓静. 启发性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思考[J]. 课程教育研究,2014(23).

猜你喜欢

策略探究小学语文
浅析小学体育课堂足球教学策略
谈幼儿音乐素养的培养
浅谈少先队员荣誉感、 责任心的培养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