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技术在浙江传统婺剧数字化保护与传播中的应用

2022-06-11王欢陈楠江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2022年7期
关键词:新媒体技术传播保护

王欢 陈楠江

摘要:婺剧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其作为一种地方特色的戏劇文化在整个中国戏曲发展中一直占据主要地位,然而随着时代的变化,受到多元文化的冲击致使婺剧发展越来越困难,如何更好的保护婺剧文化是目前需重点思考的问题。新媒体技术的出现为传统婺剧的保护和传播提供了契机,利用数字化手段将传统和现代相融合,突破传统媒介的限制拓展人们对婺剧的认识和认同,促使婺剧得到更好的传承。基于此,本文对新媒体技术在浙江传统婺剧数字化保护与传播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新媒体技术;浙江婺剧;数字化;保护;传播

引言

信息时代发展过程中一些新的文化消费形式随之出现,人们的生活环境、文化环境等都发生较大的变革,戏剧作为一种传统文化因此受到冲击而逐渐被忽视、被遗忘,戏剧传承十分艰难。婺剧是浙江地区极具特色的传统文化,其在中国戏曲历史中占据重要地位,保护与传播传统婺剧是当前新时代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依托于数字化技术和互联网技术为支撑的新媒体技术突破了传统媒介的局限,为浙江传统婺剧的保护和传播带来机遇,而如何运用新媒体技术、发挥其最大优势则需结合婺剧发展实际情况和新媒体技术发展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考量。

一、新媒体技术对浙江传统婺剧数字化保护与传播的影响

婺剧是由浙江金华地区逐步发展起来的,因而也被称之为“金华戏”,流行于浙江地区,自古发展以来在中国戏曲舞台上占据着重要地位,因其剧目和唱调音乐较为丰富且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而展现出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不仅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而且在2020年还入选为“浙江文化印记”名单之中。虽然随着时代的变革发展婺剧也在与时俱进的进行着改变,从农村到城市再到国际都获得了发展成绩,一定程度上扩大了文化影响力,如婺剧专业剧团编排的许多优秀剧目被选为央视春晚、央视戏曲晚会等演出节目,一度呈现出欣欣向荣的良好发展趋势。但是进入新时代后,数字化、信息化的技术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中,再加上一些多元文化的出现对传统婺剧的保护与传播造成很大的影响,特别是婺剧的受众大多数是中老年群体,新兴视听科技的出现挤压了传统媒体的空间,如何在新时代下让婺剧继续更好的传承和发展是其所面临的巨大挑战。将新媒体技术应用到婺剧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播中,则可以借助新媒体技术的优势推动传统婺剧实现与时俱进的发展。新媒体技术将图文、声光等融合到一起,以全新的媒体形态对信息进行传播和推广,创新性的媒体形式不仅可以满足中老年人的视听需要,还可以吸引年轻人的关注,把浙江传统婺剧相关的信息制作创编为图像、文字等多种不同形式在互联网虚拟空间中进行多渠道的传递,扩大婺剧的传播范围,也进一步扩展婺剧的传播内容,如此使得更多人都能够通过新媒体了解婺剧、认识婺剧,降低了其认知门槛,有效提升婺剧的传播效率。[1]

二、新媒体技术在浙江传统婺剧数字化保护与传播中的应用

(一)利用新媒体技术采集开发婺剧数字化资源

浙江传统婺剧资源是非常丰富的,无论是剧目、服装还是各种相关文献资料都非常多,利用新媒体技术可以将这些资源进行数字化转换,一方面是为了更完整的保存,另一方面也可以实现更快速、更广阔的传播。婺剧的声腔类别较为多样,舞台演出中通常可以看到六种声腔,即高腔、徽戏、时调、昆腔、滩簧和乱弹,这些声腔分别有着不同的特点,能够带给人们不同的艺术体验,对于这些声音类素材的采集主要借助数字化的录音设备和技术。录音笔、录音机等都是较为常见的录音设备,这些设备可以直接实现对婺剧的记录与采集,而对于一些更加强调专业性的声音采集需求而言则可以通过专业的录音棚进行录制,采集完成后再利用一些声音编辑软件可以完成对婺剧声音素材的优化处理。另外,对婺剧表演画面的采集通过数字化摄像设备进行,拍摄婺剧表演的图片或者视频,将婺剧表演的整个过程包括演员的对话、动作、服装和道具、场景等真实完整的记录下来。将所采集的各种数字化资源储存到专门的数据库中或者移动硬盘上,贴明标签进行分类整理,这样可以方便后续婺剧传播和推广查询到合适的素材,实现数字化的管理。[2]

(二)利用新媒体技术修复婺剧数据资源

由于浙江传统婺剧拥有较长的发展历史,在过去技术不发达的时期对其的记录和传播多是通过文字记录或者模糊的图频,随着时间的发展大多数都出现了一定的变质和破损,为了更全面的把握婺剧的发展历程,掌握婺剧的所有数据资源,保证婺剧发展的完整性,则可以利用新媒体技术对过去的婺剧数据资源进行重新修复。如对于一些损坏的文字记录、图片影像等可以通过后期图像处理技术、音频编辑软件等进行重新修复,让文字重新完整呈现、让图片影像更加清晰,为新时代婺剧的创新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另外,利用新媒体技术还可以对婺剧表演中传统的场景、服装等进行修复,根据一些详细的文字记录为参照,利用虚拟仿真技术、三维模拟技术等对其进行模拟转换,如此也让浙江传统婺剧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并完整、清晰的呈现在大众面前,更易于被大众所认识与了解。

(三)利用新媒体技术传播推广婺剧文化

新媒体技术是随时代发展而发展的,这一数字化、智能化的技术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信息传播方式,相比于传统媒体,越来越多媒体平台的出现开拓了多种信息传播渠道,且得益于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信息的传播受众范围也在日益扩大。传统婺剧就可以利用新媒体技术这一优势进行文化推广,在数字化资源采集、数据储存等基础上打造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数字化传播渠道,线上设计开发以婺剧为主题的网站,集中展示各种与婺剧相关的信息,并通过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快手和B站等平台进行婺剧的宣传,结合时下热点话题巧妙设计宣传方案,让婺剧以全新姿态进入人们的视野,调动其兴趣和探究积极性。同时,线上联合线下为线下婺剧演出进行推广,动态推送线下演出信息、文化活动等信息,为大众进一步了解婺剧创造条件。[3]

结束语

综上所述,浙江传统婺剧是我国优秀戏曲文化的代表之一,在新时代发展中受到各种新兴技术的冲击婺剧的发展面临一些挑战,而将新媒体技术与婺剧的保护和传播相融合可以发挥新媒体技术的优势推动婺剧更好的发展。通过对新媒体技术的应用采集开发婺剧数字化资源、修复婺剧数据资源,并实现婺剧文化的推广传播,扩大婺剧的传播范围和影响力,为浙江传统婺剧的传承创造条件,吸引更多年龄层的人关注婺剧、认识婺剧,并自觉弘扬和传播婺剧文化,增强人们的文化认同感,推动我国传统戏曲文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谢华丽.婺剧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研究[J].丽水学院学报,2021,43(03):52-58.

[2]陈晓峰.浅谈新时代婺剧的传承与发展[J].参花(上),2020(10):108-109.

[3]傅晶晶.数字艺术设计融会婺剧艺术的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1(12):38+40.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2021年青年教师科研团队培育项目研究成果,浙江省省属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编号:QNTD20210007。

作者简介:王欢,1989年1月26日,女,汉,山东菏泽,硕士研究生,讲师,摄影媒介与图像传播研究,浙江艺术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新媒体技术传播保护
新媒体技术在“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刍议增强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途
浅谈遗址公园的保护
浅析网络直播平台的发展
当前纸媒微信公众号运营的突出问题与策略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