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饲粮不同来源及水平蛋白质对仔鹅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氮代谢的影响

2022-06-10杨征烽陈媛婧杨海明韩厚明宿国强朱沛霁王志跃

动物营养学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植物性动物性饲粮

杨征烽 陈媛婧 杨海明 韩厚明 宿国强 朱沛霁 王志跃*

(1.扬州大学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扬州225009;2.扬州大学兽医学院,扬州225009;3.江苏立华牧业股份有限公司,常州213168)

蛋白质作为饲粮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与鹅的生长发育密切相关。随着鹅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优化饲粮配比至关重要。杨桂芹等[1]研究表明,0~35日龄鹅饲粮蛋白质适宜水平为17%~19%。Min等[2]研究发现,0~28日龄鹅饲粮粗蛋白质需要量在17.5%~20.0%。前人研究表明,适宜蛋白质水平有利于促进鹅的生长发育。另有研究表明,蛋白质水平过高会阻碍鹅的生长发育,降低生长性能[3-4]。鹅采食高蛋白质水平饲粮会引起蛋白质代谢紊乱;过低的蛋白质水平饲粮不能满足鹅生长发育需要。而前人研究没有考虑饲粮配比过程中,植物性蛋白质源与动物性蛋白质源在消化吸收中可能存在的差异[5]。与植物性蛋白质源相比,鱼粉是优质动物性蛋白质源,不仅蛋白质含量高且氨基酸种类非常丰富,易被机体吸收。有研究发现,鸡采食动物性蛋白质的增重效果优于植物性蛋白质[6]。因此,探究饲粮不同来源和水平蛋白质对仔鹅生长发育和氮代谢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以期为鹅饲粮的科学配制提供参考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鹅为江南白鹅公雏,购自常州市四季禽业有限公司。随机抽取10只试验鹅进行取样,检查测定鹅群无星状病毒携带。

1.2 试验设计

选取同一批出雏、体重接近的1日龄江南白鹅公雏504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4只。试验采用2×3两因素析因设计,分别饲喂不同来源(全植物性蛋白质和含动物性蛋白质)和水平(14.5%、18.5%和22.5%)的蛋白质饲粮,全植物性蛋白质组(简称植物性蛋白质组)饲粮主要以玉米、豆粕、稻壳、小麦麸和玉米蛋白粉等为原料,含动物性蛋白质组(简称动物性蛋白质组)以鱼粉蛋白质替代同水平植物性蛋白质的14.8%。试验分组如下:LP组为14.5%植物性蛋白质组,LA组为14.5%动物性蛋白质组;MP组为18.5%植物性蛋白质组,MA组为18.5%动物性蛋白质组;HP组为22.5%植物性蛋白质组,HA组为22.5%动物性蛋白质组。饲粮配方参考本实验室研究成果[7]和考虑蛋白质因素配制,氨基酸仅进行蛋氨酸和赖氨酸平衡,试验饲粮组成及营养水平见表1。

表1 试验饲粮组成及营养水平(干物质基础)

1.3 饲养管理

试验于2021年5月进行,试验期为30 d。试验地点为扬州大学现代农业科教示范园区的家禽营养代谢与种质创新试验基地。试验鹅采取网上平养,自由采食、饮水。

1.4 测定指标

1.4.1 生长性能的测定

于30日龄对仔鹅进行称重和称料。记录数据,计算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

1.4.2 血清生化指标的测定

于30日龄对仔鹅进行翅静脉采血,用离心机3 000 r/min离心10 min,分离血清,用UniCel DXC 800 Synchron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中总蛋白、球蛋白、尿酸、肌酐、尿素氮含量,用试剂盒测定血清中黄嘌呤氧化酶活性,试剂盒购自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

1.4.3 氮代谢的测定

于21日龄每组取4只接近平均体重的仔鹅,装入代谢笼中,预饲3 d,断料12 h后饲喂待测饲粮,采用全收粪法连续收集3 d粪便,根据蛋白质测定法[8]使用半自动凯氏定氮仪测定粪便粗蛋白质含量。

留存氮=食入氮-排泄氮;氮利用率=(留存氮/食入氮)×100。

1.5 统计分析

利用SPSS 21.0对数据进行双因子分析,因子间结果采用一般线性模型(GLM)进行有交互作用的双因素方差分析(two-way ANOVA),显著性检验采用LSD法,P<0.05为差异显著。

2 结果与分析

2.1 饲粮不同来源及水平蛋白质对仔鹅生长性能的影响

由表2可知,饲粮不同来源蛋白质对鹅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P>0.05),动物性蛋白质组鹅30日龄体重和平均日增重高于植物性蛋白质组,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低于植物性蛋白质组,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饲粮不同水平蛋白质对鹅30日龄体重、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有显著影响(P<0.05),18.5%蛋白质水平组鹅30日龄体重和平均日增重最大,18.5%和14.5%蛋白质水平组鹅30日龄体重、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显著高于22.5%蛋白质水平组(P<0.05);但对料重比无显著影响(P>0.05)。饲粮不同来源及水平蛋白质对鹅生长性能无显著交互作用(P>0.05)。

表2 饲粮不同来源及水平蛋白质对仔鹅生长性能的影响

2.2 饲粮不同来源及水平蛋白质对仔鹅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由表3可知,饲粮不同来源蛋白质对鹅血清生化指标无显著影响(P>0.05)。饲粮不同水平蛋白质对鹅血清总蛋白、球蛋白、尿素氮和尿酸含量及白球比有显著影响(P<0.05),22.5%蛋白质水平组的血清总蛋白和球蛋白含量显著高于14.5%和18.5%蛋白质水平组(P<0.05);22.5%蛋白质水平组的血清尿素氮和尿酸含量显著高于18.5%和14.5%蛋白质水平组(P<0.05);18.5%蛋白质水平组的血清白球比显著高于14.5%和22.5%蛋白质水平组(P<0.05);饲粮不同水平蛋白质对鹅血清肌酐含量和黄嘌呤氧化酶活性无显著影响(P>0.05)。饲粮不同来源及水平蛋白质在血清尿素氮含量上存在显著交互作用(P<0.05),但在其他血清生化指标上无显著交互作用(P>0.05)。

表3 饲粮不同来源及水平蛋白质对仔鹅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2.3 饲粮不同来源及水平蛋白质对仔鹅氮代谢的影响

由表4可知,饲粮不同来源蛋白质对鹅食入氮、排泄氮、留存氮和氮利用率有显著影响(P<0.05),植物性蛋白质组的摄入氮和排泄氮显著高于动物性蛋白质组(P<0.05),在留存氮和氮利用率上显著低于动物性蛋白质组(P<0.05)。饲粮不同水平蛋白质对鹅食入氮、排泄氮、留存氮和氮利用率有显著影响(P<0.05),22.5%蛋白质水平组的鹅摄入氮和留存氮显著高于18.5%和14.5%蛋白质水平组(P<0.05);22.5%蛋白质水平组的鹅排泄氮显著高于18.5%和14.5%蛋白质水平组(P<0.05);18.5%和22.5%蛋白质水平组鹅氮利用率显著高于14.5%蛋白质水平组(P<0.05)。饲粮不同来源及水平蛋白质在鹅排泄氮和氮利用率上存在显著交互作用(P<0.05),而在食入氮和留存氮无显著交互作用(P>0.05)。

表4 饲粮不同来源及水平蛋白质对仔鹅氮代谢的影响

3 讨 论

3.1 饲粮不同来源及水平蛋白质对仔鹅生长性能的影响

饲粮中适宜的蛋白质水平是满足动物生长的必要条件。比较动植物蛋白质源对鹅生长发育的研究鲜有报道。在本试验中,22.5%蛋白质水平下,动物性蛋白质组鹅30日龄体重优于植物性蛋白质组,可能是由于鱼粉中可消化蛋白质含量高,氨基酸较平衡[9]。在高蛋白质水平条件下改善鹅的代谢,从而促进了体重的增长。但在14.5%和18.5%蛋白质水平下,鹅采食不同来源蛋白质对30日龄体重没有显著影响,这可能是仔鹅对蛋白质的消化吸收有一定的阈值,所以在2种蛋白质水平的情况下使用动物来源和植物来源蛋白质效果接近。从杨桂芹等[1]和Min等[2]研究发现,1~28日龄鹅饲粮蛋白质需要量在17.5%~19.0%。王宗伟等[10]和Abou-Kassem等[11]探究适宜鹅生长的蛋白质水平需要量,分别研究16%、18%、20%和18%、20%、22%蛋白质水平的饲粮,均发现1~4周龄鹅蛋白质需要量以18%为宜,且高水平蛋白质降低了仔鹅的体重。李曼曼等[12]在鹅上对比蛋白质水平16%、20%和24%的饲粮,发现蛋白质水平过高不仅不能促进鹅的快速生长,反而会降低其生长性能。在本试验的蛋白质水平中,18.5%蛋白质水平组鹅30日龄体重和平均日增重最大,22.5%蛋白质水平已经影响了仔鹅的生长,造成体重的下降,这与上述学者得出了相接近的结果。孙利亚等[13]研究表明,0~4周四川白鹅的最佳饲粮蛋白质水平在19%~20%。闵育娜等[14]试验结果显示,17.5%和20.0%的蛋白质水平下雏鹅的增重差异不显著,但显著优于15.0%蛋白质水平。这与本试验研究结果有差异,可能跟试验鹅品种和环境有关。不仅如此,饲粮不同来源及水平蛋白质对鹅30日龄体重等指标也无显著交互作用,表明仔鹅生长不会受到蛋白质来源及水平的影响。

3.2 饲粮不同来源和水平蛋白质对仔鹅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蛋白在肝脏中合成,其含量的高低能直接反映动物生长发育的好坏,在一定范围内血清总蛋白含量的升高,表明肝脏合成能力加强;血清中球蛋白含量和白球比能准确反映机体蛋白质代谢、肝功能的正常与否,反映机体蛋白质的吸收和代谢状况。血清中总蛋白、白蛋白和球蛋白的含量能反映动物机体健康的状态,当动物机体代谢异常时,其数值会发生变化[15]。本试验中,饲粮不同来源蛋白质对鹅血清总蛋白和球蛋白含量以及白球比无显著影响,而不同水平蛋白质对鹅血清总蛋白和球蛋白含量以及白球比有显著影响,22.5%蛋白质水平组血清总蛋白和球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另外2组,这与王志等[16]研究结果一致,证实高蛋白质水平饲粮摄入会导致雏鹅血清中蛋白质含量升高,尿酸生成增多。而18.5%蛋白质水平组血清白球比显著优于另外2组,这验证了血清总蛋白和球蛋白含量的升高需要在合理的范围内,过高的数值可能是代谢异常导致的。血清尿酸和尿素氮含量与机体蛋白质代谢密切相关。尿素氮是动物体内蛋白质分解代谢的终产物,当动物体内蛋白质代谢优良时,血清中尿素氮含量较低[17]。血清尿酸是蛋白质分解后的最终产物,能够反映饲粮蛋白质的利用程度,动物如果摄入过多的蛋白质或者蛋白质中氨基酸不平衡,尿酸的合成或排泄量就会增加[18]。黄嘌呤氧化酶是嘌呤代谢途径中的关键酶,其通过将次黄嘌呤氧化成黄嘌呤和黄嘌呤氧化成尿酸这2个步骤促成尿酸的生成[19]。在本试验看来,饲粮不同来源蛋白质对鹅血清肌酐、尿素氮和尿酸含量无显著影响,而不同水平蛋白质对鹅血清尿素氮和尿酸含量有显著影响;随饲粮蛋白质水平的升高,血清尿素氮和尿酸含量也升高,这与李曼曼等[13]和王志等[20]研究结果相似;22.5%蛋白质水平组的鹅血清尿素氮和尿酸含量虽然比14.5%和18.5%蛋白质水平组高,但是22.5%蛋白质水平组的试验鹅没有表现出高尿酸血症现象,没有出现尿酸盐的沉积,且血清黄嘌呤氧化酶活性无显著差异,说明鹅血清中尿素氮和尿酸含量虽然升高,但是在正常范围内,并没有超过阈值。饲粮不同来源及水平蛋白质对鹅血清尿素氮含量有显著交互作用,但对其他血清生化指标无显著交互作用。

3.3 饲粮不同来源及水平蛋白质对仔鹅氮代谢的影响

氮代谢主要用于探究动物蛋白质需要量以及对饲粮的蛋白质利用率等。王宗伟[15]研究结果表明,随饲粮蛋白质水平的提高,粗蛋白质表观利用率降低,本试验中,随着饲粮蛋白质水平的升高,试验鹅食入氮显著升高,这与Jackson等[21]研究结果相一致;而排泄氮和留存氮也显著升高;氮利用率呈先上升后下降,且18.5%蛋白质水平组鹅氮利用率最高,这与程红娜等[22]研究结果一致。鹅采食适宜蛋白质水平的饲粮在留存氮和氮利用率表现优异,鹅采食低蛋白质水平饲粮在体内代谢,留存氮和氮利用率都较低,不能满足鹅正常生长需要;采食高蛋白质水平饲粮会导致排泄氮增多,造成氮的流失,引起氮利用率下降或异常,也不利于鹅的生长。动物性蛋白质组在食入氮和排泄氮低于植物性蛋白质组,但在留存氮和氮利用率方面显著优于植物性蛋白质组,说明应用动物性蛋白质有利于机体进行代谢吸收,机体的留存氮增多,也提升了氮利用率。饲粮不同来源及水平蛋白质的交互作用对鹅排泄氮和氮利用率影响显著,饲粮中动物性蛋白质源和18.5%蛋白质水平条件下,鹅氮利用率最高,可见蛋白质来源和蛋白质水平对鹅的氮代谢存在一定的交互作用。

4 结 论

① 饲粮不同蛋白质水平对鹅30日龄体重、留存氮和氮利用率有显著影响,而其不同来源对鹅30日龄体重无显著影响,仅对留存氮和氮利用率有显著影响,动物性蛋白质优于植物性蛋白质;不同来源及水平蛋白质对鹅氮利用率有显著的互作效应。

② 18.5%动物性蛋白质组鹅30日龄体重和氮利用率效果最好,提示仔鹅采食适量动物性蛋白质,可增加氮沉积量,提高氮利用率。

猜你喜欢

植物性动物性饲粮
高粱型饲粮添加乳化剂和脂肪酶对良凤花肉鸡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的影响
人的动物性与植物性
饲粮代谢能水平对3~8周龄如皋黄鸡生长发育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人的动物性与植物性
不同饲粮蛋白水平对台湾鳗鳅幼鱼生长性能的影响
无论好坏,善待便是
无论好坏,善待便是
浅析大学生人文情怀教育培养方法的研究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