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蒙古自治区2006~2020 年审定水稻品种分析研究

2022-06-09李丽君王雪娇聂丽娜融晓萍

北方水稻 2022年2期
关键词:科研单位内蒙古自治区抗性

李丽君 , 王雪娇 , 聂丽娜* , 融晓萍 , 周 璇

(1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技术推广中心,呼和浩特 010031 2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呼和浩特 010031)

水稻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1-2]。 内蒙古自治区横跨“三北”,种植作物种类繁多,是全国13个粮食主产区和8 个粮食规模调出省区之一[3]。近几年,内蒙古自治区重视水稻产业发展,水稻种植面积逐年增加,2020 年全区水稻种植面积达16.08 万hm2,创历史新高。 水稻优势产区兴安盟地处世界公认的寒地水稻黄金种植带, 种植面积占全区面积的60%以上,精心打造的“兴安盟大米” 品牌已成为兴安盟乃至内蒙古的一张靓丽名片, 使得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加深了对内蒙古自治区水稻产业的认识和关注[4]。 水稻产业的大力发展离不开优良品种的强力支撑。 为加快内蒙古自治区水稻产业发展和优良品种推广步伐, 本文对2006~2020 年通过内蒙古自治区审定的49 个水稻品种进行全面分析, 为今后水稻品种选育和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1 材料来源

审定水稻品种的育种主体、 区域分布、 抗病性、品质、产量等数据来源于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品种审定公告。 将2006~2020 年通过内蒙古自治区审定的水稻品种按照审定年份, 汇总分析育种主体、品种特征特性等情况,并比较不同年度之间的差异。 品质分级方面,2019 年之前审定的品种参照国家标准《优质稻谷》(GB/T 17891-1999),2019 年之后审定的品种参照国家标准 《优质稻谷》(GB/T 17891-2017)。 抗病性方面,参照病害抗性鉴定单位出具的鉴定报告进行分析。 本文数据用Excel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数据分析

2.1 总体概况

2006~2020 年, 通过内蒙古自治区审定的水稻品种共49 个, 其中2006-2015 年10 年间审定20 个,2016-2020 年5 年间审定29 个,总体上看,2014 年之后审定品种数量明显增加。 15 年间,以2007、2018 和2019 年三年审定品种数量最多,分别为10、9 和11 个,3 年审定品种占全部审定品种的61%(注:2020 年完成试验程序的品种有18个, 由于材料不全有17 个品种没有申请品种审定)。2008、2009、2010 和2013 这4 年没有审定品种。审定的49 个品种,从品种类型上看,全部为粳型水稻;从育种方法上看,只有2014 年审定的隆优467 为杂交稻, 其他48 个品种全部为常规稻;品质方面,达到1 级优质米标准的有7 个,2 级米的有37 个,3 级米的有5 个。

图1 2006~2020 年审定水稻品种数量

2.2 育种主体分析

通过分析育种主体性质,发现近15 年审定品种的育种主体大致可以划分为公益科研(农业科研院所)、种子企业(从事种子经营)、民营科研(民营农业科研所)、科企合作(主要是民营科与种子企业)和个人等5 种类型。 从图2 可以看出,不同育种主体审定的品种数和占比差异明显, 民营科研、种子企业、科企合作、公益科研和个人审定品种数分别为23、18、5、2 和1 个, 其所占的比例分别为47%、37%、10%、4%和2%。 民营科研和种子企业审定品种数占80%以上,在品种审定中占主要位置。2006~2020 年审定水稻品种数量排在第1位的是民营科研单位, 而公益科研单位审定品种数量仅为2 个,这与黑龙江省、河南省等公益科研占水稻审定品种主导地位的情况有所不同[5-6]。 究其原因, 与内蒙古自治区水稻种植面积相对较小且种植区域集中、 生产上推广品种一直以引进品种为主, 自治区专门从事水稻品种选育的公益科研单位少、重视不够、实力不强等有关。

图2 育种主体情况

图3 表明,2006~2020 年以个人为育种主体审定的品种仅有1 个,说明在自治区水稻育种上,小作坊式的育种体系已被打破, 品种选育正在向规模化集中化的方向发展。 2011 年之后,水稻种子企业作为育种主体开始登上育种舞台并表现出较强的势头,几乎每年都有品种审定,这也反映了以企业为主体的育种体系正在逐步建立, 将在育种和审定中发挥重要作用。

图3 2006~2020 年各年度育种主体审定品种情况

2.3 育种主体区域分布分析

内蒙古自治区水稻主产区紧邻黑龙江省和吉林省,在水稻种质资源收集利用、品种选育和推广过程中, 受黑龙江省和吉林省影响较大。 图4 表明,2006~2020 年审定水稻品种育种主体分布在黑龙江、吉林、天津和内蒙古等4 个省区市,在数量方面黑龙江省8 个,吉林23 个,内蒙古16 个,天津2 个, 分别占审定品种的16.3%、46.9%、32.7%和4.1%。外省审定的品种占75%以上,表明内蒙古自治区水稻品种选育水平和吉林、 黑龙江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 自主选育水平有待挖掘和提高。内蒙古自主选育的16 个品种中,有13 个品种是2015 年之后审定的,在水稻育种上取得了突破,归因于种植业结构调整和压减“镰刀弯”玉米面积等政策影响, 内蒙古自治区加大了在水稻种质资源收集、品种选育、合作交流、品种试验审定等方面的工作力度。

图4 审定品种育种主体区域分布

育种主体分布的省份在发生变化。图5 显示,吉林省品种在内蒙古审定的趋势比较稳定, 几乎每年都有品种审定。从熟期上看,吉林省的品种全部为中晚熟品种, 主要适宜在内蒙古自治区的赤峰市、通辽市和兴安盟部分地区种植。 2015 年之后, 内蒙古自治区从水稻生产缺乏中早熟品种的实际出发,增设了水稻中早熟组品种试验,这一政策吸引了黑龙江省中早熟品种进入试验程序,出现了2016 年之后黑龙江省品种审定数量增加的现象,同时也满足了呼伦贝尔市、兴安盟北部对中早熟水稻品种的需求。

图5 2006~2020 年各区域育种主体审定品种情况

2.4 品种性状分析

2.4.1 抗病性分析 抗病性是反映品种优劣的一个重要指标,体现品种的选育水平,关系品种生产推广的安全。 稻瘟病是影响内蒙古自治区水稻产量和稻米品质的最主要病害。审定期间,开展稻瘟病抗性鉴定试验,确定品种的抗性性能,为品种审定和推广提供依据。 下面详细分析了2006~2020年审定品种对苗瘟、叶瘟、穗瘟等三类病害的抗性情况。 整体看,苗瘟病方面(有15 个品种缺少数据,只分析了34 个品种),抗性水平虽在“中感-高抗”之间,但“高抗”品种数量仅有3 个且均出现在2018 年,代表性不强,相反表现"中感"水平的品种数量达19 个,占34 个分析品种的55.8%,说明审定品种在苗瘟病上抗性水平一般。

叶瘟病方面,均达到了中抗及以上水平,抗性水平较高,特别是2016 年之后,高抗叶瘟病的品种呈增加趋势。 从2011~2016 年的“中抗-抗”水平提升到2017 年之后的“中抗-高抗”水平,抗性水平提高了一个级别, 说明审定品种的抗叶瘟病水平在持续稳步提高, 保证了审定品种的种植安全。

穗瘟病方面抗性水平级别较多,出现“中感-高抗”5 个级别。 品种数量上,高抗3 个、抗7 个、中抗20 个、感5 个、中感14 个。 结果显示穗瘟病以中抗及以上水平占主导,占61%。 和叶瘟病抗性水平一致, 穗瘟病在抗性方面也表现出较高的水平,特别是在2014 年之后,抗性水平得到了明显提升, 抗和高抗品种比例逐步提高。 总的看,2006~2020 年审定的品种在叶瘟和穗瘟病上抗性水平较高,而在苗瘟病上抗性表现一般,育种单位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2.4.2 品质分析 新修订的GB/T 17891-2017《优质稻谷》中,优质稻谷质量指标以整精米率、垩白度、食味品质为定级指标,直链淀粉含量为限制指标。鉴于2016 年之前审定品种缺少食味品质指标, 加之《内蒙古自治区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标准》水稻中有胶稠度指标,在品质分析时去除了食味品质,增加了胶稠度。故分析了审定品种的胶稠度、整精米率、垩白度和直链淀粉含量变化,并对照标准对审定品种进行了分级。

图6 2006~2020 年审定品种苗瘟病抗性表现

图8 2006~2020 年审定品种穗瘟病抗性表现

整体上看,胶稠度经历了“上升-下降-上升”的变化趋势,变化幅度较大,但胶稠度的年度平均值和中位数变化趋势高度一致。 年度平均值最低和最高分别为60.0 mm 和82.2 mm,中位数最低和最高值分别为60 mm 和82.5 mm。 2014~2020年, 胶稠度的年度平均值和中位数都从60.0 mm迅速提高到81.0 mm。 除了2014 年出现最低值60 mm 外,其他年份胶稠度均值和中位数均在70 mm 以上,达到了2 级优质米标准。 与胶稠度变化趋势不同,直链淀粉含量变化幅度不大,总体呈上升趋势。 审定品种中位数和均值最高值出现在2018 年,达到18.2%,其他年份在15%-18%之间,虽达到了2 级优质米标准, 但从直链淀粉含量整体上升趋势看,会影响稻米口感,建议育种单位在今后的育种中要关注这一现象。

整精米率、 垩白度是决定大米加工品质和外观品质的关键指标, 也是 《优质稻谷》(GB/T 17891-2017) 中评判优质稻谷的重要参数。 通过分析, 整精米率年度间上下波动比较明显, 相差12.8%, 但总体呈上升的变化趋势, 特别是2020年, 整精米率均值较2007 年提高了6 个百分点。整精米率均值在65%以上, 符合2 级米的标准。垩白度变化幅度较明显,均值最低值0.5%和最高值1.9%相差了1.4%,但总的看,各年度垩白度均在2%以下。 综合整精米率和垩白度的年度间变化情况,2006-2020 年审定的品种整体上加工品质向好的方向发展而外观品质有所下降, 尤其是2018 和2019 年为15 年中最差水平。

图7 2006~2020 年审定品种叶瘟病抗性表现

图9 2016~2020 年审定品种品质指标表现

2.4.3 产量水平分析 2006~2020 年审定的49个品种中,中晚熟品种占85.7%,从样本量上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在试验产量均值和中位数方面只分析了中晚熟品种。表1 表明,审定的中晚熟品种产量均值和中位数虽在年度间有变化, 但绝大部分年份保持在590 kg/666.7 m2水平,比较稳定。

表1 2006~2020 年审定中晚熟水稻品种产量表现(单位:kg/666.7 m2)

为确保数据的全面和反映水稻生产实际,汇总计算了49 个审定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产量。 经分析, 区域试验平均产量591.7 kg/666.7 m2,幅度在469.5~666.7 kg/666.7 m2之间,其中中 晚 熟 品 种600.1 kg/666.7 m2, 中 早 熟 品 种541.1 kg/666.7 m2, 两 个 熟 期 组 相 差59.0 kg/666.7 m2;生产试验平均产量587.6 kg/666.7 m2,与区域试验基本相当,其中中晚熟品种594.2 kg/666.7 m2,中早熟品种548.9 kg/666.7 m2,两个熟期组相差45.3 kg/666.7 m2,差距比区域试验小。据统计[7],2006~2019 年内蒙古自治区大田水稻平均产量461.9 kg/666.7 m2,审定品种试验产量比大田高出100 kg/666.7 m2以上, 主要是由于品种试验是小面积试验, 在管理上要比大田生产精细,并投入大量人力和物力等有关。

3 结论与讨论

3.1 审定品种支撑农业生产

2006~2020 年, 内蒙古自治区共审定水稻品种49 个。从育种方法上看,48 个为常规粳稻,1 个为杂交粳稻; 从熟期上看,42 个为中晚熟品种,7个为中早熟品种。 49 个品种中,2006~2015 年10年间审定20 个,而2016~2020 年5 年审定29 个,增速明显加快。2016 年是自治区水稻品种审定的关键节点, 主要受政策和水稻种植面积快速增长的影响。为优化调整种植业结构、压减“镰刀弯”玉米面积, 自治区从2016 年大力发展水稻产业,水稻面积逐年扩大,由2016 年的10.88 万公顷增加到2020 年的16.08 万公顷。 水稻产业的大力发展引导品种选育单位加大科研投入, 加快了品种的审定和推广。 审定的49 个品种丰富了品种类型,满足了生产需要。

3.2 构建以种子企业为主体的育种体系难度大

通过审定的品种中,种子企业占37%,位居第2,排在民营科研之后。 国家明确提出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建立分工合理、运行高效的商业化育种机制。但笔者认为,由于内蒙古水稻产业的特殊性, 要在水稻品种选育和审定上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育种体系还存在难度,原因如下:一是水稻种植面积不大,每年用种量有限,对种子企业吸引力不够; 二是多年的发展已让民营科研单位在育种定位和发展思路上有了自身的一整套模式,完全能够满足内蒙古水稻市场对品种的需要;三是随着公益科研单位育种工作的跟进, 科研单位作为育种主体将在品种选育上有所作为。

3.3 内蒙古自治区水稻品种选育能力有提升空间

相比东北三省, 水稻在内蒙古自治区是小作物,加上内蒙古水稻产区紧邻东北三省、生产上主推品种绝大多数为引进品种的叠加影响, 致使多年来内蒙古从事水稻科研育种的力量严重不足,品种选育跟不上生产的需要。 2016 年之后,自治区水稻品种选育开始有了大的起色, 一些稻米合作社大量引进水稻种质资源, 有实力的合作社开始成立种子公司并加大和外省民营科研院所以及种子企业的合作,加快品种的选育;科研单位成立院士工作站[8],加大经费投入,从种质资源利用、人才培养、育种技术创新上发力,加快品种的选育和审定。 2006~2020 年审定的49 个品种中,虽然外省审定品种占75%以上, 但也能够看到,从2016 年之后,自治区审定水稻品种的数量达到11个,为2006~2016 年10 年间审定5 个品种的2 倍多, 从侧面证实了自治区水稻品种选育创新能力在逐步增强和提高。另外在自治区自育的品种中,公益科研单位只审定2 个品种, 没有充分发挥出常规种品种育种科研单位占主导地位的作用。 下一步,自治区公益科研单位要把握机遇,加快品种的选育步伐, 为水稻品种选育和审定起好带头作用。

猜你喜欢

科研单位内蒙古自治区抗性
军工科研单位民用产业高质量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
不忘初心,回归经典!养虾至暗时刻,海茂坚定高抗苗,携抗性更强“普利茂”回来了
Pib、Pi9、Pi2、Pi54和Pish在粳稻品种(系)中的分布及对穗颈瘟的抗性
内蒙古自治区召开全区统战部长会议
亚洲玉米螟Bt抗性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2019年内蒙古自治区贸促系统举办展会计划
七十为作家集体祝贺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
册亨县杂交水稻引种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