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聚焦“智慧应急” 实现精准监管

2022-06-07徐荣葛卫民赵鑫朱晓春

劳动保护 2022年4期
关键词:南通市信息系统报警

文/徐荣 葛卫民 赵鑫 朱晓春

2021 年,应急管理部印发《关于推进应急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意见》(应急〔2021〕31 号),江苏省南通市立即抓住机遇,推动应急指挥信息系统建设,并且充分发挥系统的作用,在企业安全生产监管中发挥了作用。

例如,在2021 年10 月12 日,南通市某化工科技有限公司在南通市“危险化学品风险管控与应急一体化平台”动火作业协作系统中,动火作业申报与承诺公告不一致。信息被系统“捕捉”后报警,随后南通市应急管理局将该企业列为重点监管企业,并作为线索移交给安全生产监察支队,开展执法检查。经检查发现,该企业氨水装卸区(涉及有毒有害气体氨气泄漏的场所)未设置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装置,构成重大事故隐患,监察支队立即责令其暂时停止使用相关设备、设施,并进行了处罚。

目前,南通市共有化工(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222 家,其中涉及重点监管化工工艺企业106 家、涉及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企业188 家,涉及重大危险源企业92 家,给安全监管部门带来极大的监管难度。因此,南通市着重自主开发建设了“危险化学品风险管控与应急一体化平台”(见图1)。该系统主要包括企业危险化学品源头数据采集、库存量动态管理,危化企业现场“二道门”(“二道门”指用于隔离生产区域和办公、生活等非生产区域的电子闸门,员工需凭带芯片的工作证刷卡进入)数据备查,动火作业协作管理以及基于GIS的危险化学品综合数据融合与应急救援支撑系统建设等功能。

图1 南通市危险化学品风险管控与应急一体化平台界面展示

南通市“智慧应急”工程,主要是通过应急指挥信息化建设,全面提升监测预警、监管执法、辅助指挥决策、应急救援等能力,包含应急一张图、救援调度、系统会商、信息发布、应急救援队伍管理、专题研判、辅助决策、自然灾害与事故后果仿真、大数据分析等模块,实现日常的信息交换、资源共享、综合调度,同时在大数据成为时代趋势的今天,在安全监管、研判分析等方面展现出广阔的前景。

南通市在应急指挥信息系统建设和使用过程中,遇到了很多诸如数据的全面性、流动性不够,建模的通用性、预测性不强,报警的时效性、准确性不高,管理的指挥性、协调性不足等方面问题,但是南通市通过打通数据“壁垒”、开发需求“模型”、强化预警“诊治”、建立管理“围栏”,基本实现了信息技术与应急管理业务的深度融合,形成了全面感知、动态监测、智能预警、精准执法、辅助指挥、快速处置的“智慧应急”新模式,推动应急管理理念、方式实现转变。

打通数据“壁垒”

许多系统在数据接入、归集过程中会存在诸多问题,比如企业提供的基础数据有所缺失,虽然企业重大危险源区域的生产装置、储罐、泄漏监测点数据与系统已实现对接,但是相关传感器及视频数据部分缺失,导致事故发生时系统无法实时报警;各个化工企业使用的系统开发商不同,导致信息无法流通,而信息的重复填报也给基层带来不必要的工作压力;跨地区、跨部门、跨业务的数据规格不一致,导致省、市、县系统之间的信息无法完全互通、实现信息同步等。

针对这些问题,南通市坚持实行数据的全生命周期治理。一是保证数据的广泛性,通过接入市各委办局、基层和企业的数据,本部门自身生成的数据以及上级部门反馈的数据,建立数据资源库,目前南通市应急指挥信息系统已接入各类数据约7 436 万条,与水利、气象、消防等部门每日数据交换量达到上亿条;二是保证数据的互通性,南通市应急管理局与各地区、各部门之间在统一编目下设置端口,实现数据的正向流通、反向流通和业务系统统一门户访问,消除“数据孤岛”,同时整合已建成并成熟使用的综合监管信息系统、危化一体化平台等10 个系统,最大程度实现系统包容性;三是保证数据的有效性,积极探索系统给安全生产、应急管理、防灾减灾带来的“正反馈”,推动系统建设和管理工作,全方位地保障安全生产过程中的生命和财产的安全,比如将南通市4 878 个政府预案、25 017 个企业预案、755 个医院预案、5 468 个学校预案全部录入应急指挥信息系统,通过把文本预案转化成数字化的表达,提升应急预案的预见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实现应急救援的科学、快速、高效。

开发需求“模型”

图2 南通市安全生产监察执法支队进行执法检查

在应急指挥信息系统建设过程中,建立的模型结果存在精度低、泛性差等问题,分析原因,主要是由于个别地区仍然存在“形式大于内容、投入大于产出、展示大于利用”等问题,企业在实际操作使用系统过程中,录入数据信息不精准、不全面、不及时;监管部门对于系统报警没有深层次地查找原因,在种种问题加叠下建立的模型,无法为风险预警提供依据。

针对这些问题,南通市应急管理局开发了各类管理模型“工具”,主要有安全风险评估模型、风险研判和决策支持模型、总结评估模型等。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对数据进行深度分析和处理,构建数学建模,从数据中挖掘线索,探索灾害与事故风险机理,对可能发生的灾难进行预测,实现数据功能最大化,有效提升风险预警能力。同时,针对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明确的周期性数据设置报警功能,目前应急指挥信息系统已处理报警数据16 000 多条。比如安全风险评估模型,对其数据进行数学建模、实现后果分析,掌握可能产生的影响和后果,提升灾害综合风险分析能力;风险研判和决策支持模型,实现动态演化分析和多灾种综合分析,一旦预测到将发生灾难、事故,通过模型提供最优决策和调度建议,提高应急处置的能力;总结评估模型,实现对应急保障、应急响应、应急措施等应急处置综合效果总结评估,为应急指挥能力提升提供支撑;比如小微事故模型,从企业受伤事故的起数和调查数据中,对企业的安全管理进行分析。

强化预警“诊治”

针对在应急指挥信息系统开发中出现系统开发人员、具体业务人员(如监管人员、执法人员)、企业管理人员不能统筹协调,没有将功能开发与实际运用相结合,甚至有些系统只有展示功能,不具有管理功能,以及在应急通信保障、网络安全防护、信息共享融合、网络链路稳定性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对系统的细节和升级维护管理不到位,导致系统报警出现漏报、误报的情况,南通市应急管理局逐一进行解决和完善。

一是深入分析功能,目前系统接入了全市252 家化工企业273 个“二道门”信息,5 767 个传感器,1 654 路视频,帮助企业及时找准设备故障的部位,摸清危化品泄漏的点位,掌握温度、液位、气体报警的原因,及时将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或控制住事态发展;二是自主报警功能,当监测预警对象出现异常,系统会根据异常数据的危险程度,将有关信息推送给企业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安全员,以及县、市两级指挥信息系统中,引起监管部门和企业的重视,督促企业及时进行整改;三是匹配预案功能,一旦发生事故,系统将针对报警的信息匹配相应的应急预案,提高救援、处置的效能;四是精准处理功能,组建专业队伍管理应急指挥信息系统,实现“专人专用”,定期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为日常安全监管提供可靠依据;五是便捷的复盘功能,系统不作假,凡是工作没有完成、问题没有整改或反馈的情况,都能完整“留痕”,提高问题处理准确性、效率性和便利性的同时,为以后处理类似问题提供帮助。

建立管理“围栏”

建成应急指挥信息系统只是基础工作,如何正确使用才是重中之重。但是各地在具体使用过程中经常出现没有专人研究、没有专人管理、没有专人使用的情况,花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开发的应急指挥信息系统,却变成了“花架子”,还有个别值班人员任务分工不明,对系统原理认知不清、对专业知识掌握不到位,无法熟练掌握系统的开启、调试、管理、处置等操作。

针对这些问题,南通市坚持系统的“建管用查”一体推进。一是标准化“建设”,统一规划、通盘考量,在强化应用系统管理功能的同时,确保功能定位不偏移,目前南通市已建成“两网络”“四体系”和“两机制”,覆盖全区域、全灾种的应急指挥信息系统(“两网络”指感知网络和应急通信网络,“四体系”指数据支撑体系、业务应用体系、标准规范体系和安全与运维体系,“两机制”指信息化工作机制和科技力量汇聚机制);二是规范化“管理”,通过值班值守、监测预警系统管理、机房设备维护管理等制度的建立,确保系统运行有序,从源头上把好关,同时积极探索合理的管理体制机制,理顺人员职责、优化组织设置、完善制度建设,不断提升队伍的专业化水平;三是常态化“使用”,充分发挥应急指挥信息系统的功能和作用,把各部门相关联的数据“聚”到一处、把系统的功能“抓”在手中、将系统的强大功能“融”入日常,确保系统使用取得实际效果;四是专业化“检查”,借助业务处室对系统数据信息的正确解读、安全生产监察支队对违法行为的精准执法、纪委对履职尽责情况的跟踪监督等辅助手段,强化系统的监测、报警、管理等功能。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信息化为中华民族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面对机遇,南通市超前谋划、布局谋篇,开发了应急指挥信息系统,做到“从无到有、从有到全、从全到优、从优到精”,不断完善应急指挥信息系统的建设、维护和升级,确保“智慧应急”工程建设落到实处。接下来,南通市将再接再厉、担当作为,尽快实现“一网感知全域、一图展示全域、一键指挥联动”的智慧化管理系统,为南通市应急指挥调度提供决策服务,为研判风险和应对事故灾难提供基础支持,为提高应急管理水平提供坚实保障。

猜你喜欢

南通市信息系统报警
企业信息系统安全防护
基于区块链的通航维护信息系统研究
LKD2-HS型列控中心驱采不一致报警处理
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
2015款奔驰E180车安全气囊报警
基于SG-I6000的信息系统运检自动化诊断实践
死于密室的租住者
奔驰E260车安全气囊报警
南通市
南通市通州区粮油增产模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