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教学中互联网资源的应用与完善对策

2022-06-07李悦

知识窗·教师版 2022年3期
关键词:义务教育阶段对策应用

李悦

摘要:互联网的不断普及和发展,使传统小学教学模式受到冲击。同时,互联网中强大的数据资源也为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为素质教育改革奠定了基础。文章分析了应用与完善互联网教育资源的价值,阐述了小学教学中应用与完善互联网资源的对策,以期有效推进义务教育的发展,并为新课程改革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义务教育阶段  互联网资源  应用  对策

在小学教学阶段,教师开发和运用互联网教学资源,可以有效提升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使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学发展更加符合时代需求和社会需要。小学生普遍具有个性意识较强的特点,多元化的互联网教育资源,不仅能满足小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还能增强教育的灵活性,有利于促进教育公平。

一、小学教学中互联网资源应用的价值

(一)创设良好的教学意境

为使学生准确运用所学知识表达自身感情或者解决实际问题,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让课堂教学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应用互联网资源引导学生关注现实世界,将所学知识更好地应用在生活中。在互联网时代,国家提出构建“互联网+教育”新体系的要求,为进一步推动“互联网+教育”在小学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全面发展,学校应该结合“互联网+教育”发展趋势,提前运用互联网资源开展工作。不仅如此,教师应用互联网资源和技术可以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中口述和板书的教育形式,减轻学生的学习疲劳感,为学生带来更直观的感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运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可以利用更多信息化的学习资源和学习价值,丰富原有课堂的教学内容,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在音频、视频等多元化的学习意境中,从听觉、视觉、感觉等多方面参与学习,提升学生的学习和表达欲望,实现全面发展。

(二)提供丰富的教学素材

互联网资源丰富多样,具有较强的传播时效性,教师通过互联网资源能增加学生学习的有效性,让学生在小学课堂中了解更多课堂以外的信息内容和学习资源。同时,教师运用互联网资源既能够合理安排课堂教学的主题,根据一些教学的案例、素材,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全面培育学生运用互联网获取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造性,又可以让学生通过网络了解和观察世界各地的奇闻轶事,开阔学生的眼界,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意识。

(三)完善学生的交流平台

在小学教学中应用互联网资源,对小学教育发展具有很大意义。教师通过网络平台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学习环境和实践空间,及时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解惑,还可以节约上课时间,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和学生通过网络平台沟通能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保持良好的师生互动,提升教学效率。不仅如此,教师可以和学生通过聊天群沟通、交流,也可以通过信息化的网络平台点评、批改学生的作业。这样一来,能够有效防止学生的学习思维和教师的教学思维僵化不前,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学习和发展提供保障。

QQ、微信、微博等交流平台深受大众喜爱,为了推动小学教学工作与时俱进,教师应该运用互联网资源优势和技术优势,创建学生学习和交流互动的平台,第一时间掌握学生在学习期间的实际情况和存在的问题,然后针对性地优化教学资源。

总之,教师有效利用互联网资源,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让学生在课后养成与教师互动的习惯,这种师生彼此交流、互动的教学模式,能够显著增强教育效果,实现小学教学工作的创新发展。

二、小学教学中互联网资源的应用对策

(一)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资源进行自学

教师应用互联网资源,不仅有助于学生的课堂学习,还有利于学生的课外自學。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重视互联网学习,并在课堂上补充与教学重点和难点相关的互联网资源,同时预留需要利用互联网查找资料的课后作业。其次,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录制视频讲解教学重点和难点内容,并上传到网络学习平台供学生观看,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进行选择性学习,有针对性地提升自己的学习效率。值得注意的是,在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录制教学视频的过程中,教师也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在充分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基础上,修改、整合教学视频,保证互联网教学的有效性。再次,教师可以定期为学生预留网络答题式作业,学生完成作业后可以直接通过互联网传送给教师,教师可以通过作业完成进度及时了解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进而展开针对性教学。最后,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为学生的课后作业附上批改意见,提高反馈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总之,在引导学生深入挖掘教学重点和难点知识的过程中,教师还要培育学生自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可以更好地运用互联网资源解决相关问题,实现学生学习能力的创新性发展。

(二)教师要加强对互联网资源的应用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加强运用互联网资源辅助教学。首先,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搜集相关资源,制作教学课件,逐渐提升自身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为互联网教学的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其次,教师可以将具有强大数据资源的互联网作为依托,引导学生开展探究式或情景式学习,这对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具有重要作用,同时能增强课堂的全面性和深入性;再次,教师应以教材内容为导向,挖掘互联网资源补充教材内容。这样一来,不仅可以使课堂教学内容更加立体,还有利于学生理解相关教学内容。

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应该深入了解和认识互联网对提升小学教学效率和质量的重要作用,不断提高自身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将互联网资源有效地融入小学教学活动,给小学教学模式增添一定的趣味性,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认真完成学习任务,从而不断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三)利用网络软件与家长和学生进行和谐互动

互联网不仅为教学活动提供了帮助,也为教师、学生、家长间和谐、高效的互动提供了平台。首先,教师可以在互动平台上向家长展示学生在校的日常,通过社交软件及时和家长沟通学生的学习状态,了解学生现阶段的具体状况,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心理或学习问题,并给予针对性解决。需要注意的是,家长也应该及时关注孩子的心理和生理健康状况,为学生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其次,学生和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展开一对一互动,这种互动不仅有利于及时解决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存在的问题,还能保证师生交流的及时性和有效性,不断拉近学生与教师的距离,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只有学生愿意敞开心扉与教师进行沟通,教师才能进一步了解学生,进而制订出能够满足学生需求的教学方案。再次,学校可以构建在线信息收集平台,教师、学生、家长可以通过这个平台对学校及其教育工作提出相关意见,三方可以自行选择实名或者匿名发送信件,这样更有利于保护教师、学生、家长的话语权和隐私权。

三、小学教学中互联网资源的完善对策

(一)不断完善互联网资源应用的环境

构建和谐的教育环境,不仅需要学校与教师的努力,也需要社会和教育部门的多方参与。首先,教育部门要加强对互联网资源的重视程度,并出台引导政策,这样才能使学校更加重视和应用互联网教育资源。例如,教育部门可以带头建立网络学习平台,学校可以根据发展需要自行拓展和更新网络学习平台中的教学内容。其次,学校要加强和社会教育机构的合作。例如,学校可以在网络教育平台中引进部分教育机构的高质量网络教育资源,这样不仅能为教师提供更多教学思路,还能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服务体验。再次,学校要不断更新和完善硬件设施与软件设施,以保障互联网資源的有效应用。例如,学校要定期检查现有信息设备,不仅要保障相关教学软件信息的及时更新,还要及时更换过时的、残损的硬件设备。最后,各个学校之间要加强互联网资源共享,这样不仅有利于教师交流教学经验,还能促进教学网站平台的合理化和有效化。

(二)不断开发互联网教学资源

小学教师和相关教学人员要高度重视互联网资源,强化教育资源的开发,这样才能不断完善互联网教育资源。首先,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发展需要,更新现有的教育资源,并开发新的教育资源,以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其次,学校领导层应有所作为,不仅要加强互联网资源的开发工作,还应该引导教师不断进行教学反思,促进互联网教学资源的完善;再次,小学生的天性决定了他们对游戏和引导式教育的兴趣会更浓厚,所以学校可以适当开发或引入一些游戏式互联网教育资源,使学生在轻松有趣的学习过程中获得知识和成长;最后,学校可以开发一些开放性教育资源,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对学生进行充分的情感教育,进而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意识。

(三)不断完善对互联网资源应用的管理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在逐步提升。但小学仍需不断加强对互联网资源的管理,以保证教育的有效性。首先,教育部门可以建立统一的互联网资源信息库,信息库中不仅要包括经典教育资源,还要及时更新高质量的教学资料,以此促进教师和家长教育理念的发展和进步,为互联网资源管理奠定基础;其次,学校要构建完善的评价体系,通过科学具体的评价指标筛选和开发互联网资源。需要注意的是,评价体系不仅要以传统文化特点为指导,还要结合学生的发展需要,选择实用性与趣味性并存的教学资源;再次,学校可以开设专门的意见箱,要重视教师、学生和家长的意见,通过多方合作,形成教育合力,为小学生的全面成长而努力。

四、结语

互联网不仅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还拓展了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和范围,教师将互联网资源引入课堂,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但是,教师必须加强对互联网资源的甄别和筛选力度,充分结合教学要求和学生实际需求。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升教学的趣味性和有效性,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参考文献:

[1]黄根容.互联网资源在农村小学英语课外自主学习中的运用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2).

[2]叶秀华.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合理利用互联网资源[J].教育信息化论坛,2018(7).

[3]钱秀金.活用互联网资源,提升小学生的数学自主学习能力[J].新课程(上),2019(4).

[4]王杰,龙春丽,李娉婷,等.基于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小学科学课程实践教学初探[J].科技风,2019(32).

[5]姚贝贝.以语言交际为核心的“互联网+”英语教学实践探索[J].决策探索(下),2020(12).

[6]冯军平.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培养策略探究[J].才智,2020(19).

(作者单位: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教育学院)

猜你喜欢

义务教育阶段对策应用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城乡义务教育阶段教师资源失衡问题的现状分析
浅谈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
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学生流失现象的原因探析和应对策略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