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实践路径探究

2022-06-07李倩颖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22年6期
关键词:思政课高校

李倩颖

摘  要:立德树人任务要求高校将育人资源融入思想政治工作中,伟大建党精神作为我党精神谱系与精神资源,是高校最为重要的育人资源,把握好建党精神的基本内涵,将建党精神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充分融合起来,对学生深化国情教育、党史教育、三观教育及理想信念教育拥有鲜明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高校应通过思想政治课的立德树人工作,明确建党精神的精神实质,探求两者的融合路径和价值、内涵,促进建党精神与高校思想政治课程的充分融合,提升思政教育的有效性和实效性。

关键词:建党精神;高校;思政课

中图分类号:G641;D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052(2022)06-000-03】

我党在艰苦的革命历程中形成了坚守理想、坚持真理,担当使命、践行初心,英勇斗争、不怕牺牲,不负人民、对党忠诚的建党精神,这是我党的精神源泉,高校应继承红色血脉与光荣传统,将建党精神发扬光大、传承下去。思想政治课是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重要阵地和关键课程,必须传承和发扬建党精神,将建党精神作为激励学生胸怀爱国之情、树立远大抱负、肩负时代使命的抓手,培养出担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民族复兴重任的接班人。建党精神拥有丰富的价值意蕴,将建党精神渗透并融入思政教育中,对激励和引领学生坚持理想信念、提升修养品德、树立理想抱负、提高素质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伟大建党精神的丰富内涵

思想是历史的产物,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印证。伟大建党精神是在历史长河与人类文明发展中得到凝练和印证的理论创新和政治宣誓,拥有高度的科学性、开创性及先进性。深入探究并把握伟大建党精神的科学内涵,明确高校思政课与建党精神的融合方向和重点,能够为高校思政教育优化升级、发挥主阵地作用提供抓手。简言之,把握建党精神的丰富内涵,可以为思政教师明确融合“什么”提供指导。首先是坚守理想、坚持真理。坚持真理主要指坚持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真理。十月革命所呈现的真理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的革命先驱,振興中华、救亡图存的根本力量来源于“庶民的伟大胜利”。我党始终将该真理作为革命斗争的根本之道,时刻推动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的历史进程,引领人民不断开创出全新的历史格局,切实转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面貌。坚持理想也指坚守共同理想和远大理想,努力实现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我党无论身处顺境还是逆境,从没有放弃过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执着和奋斗,激励着无数中华儿女创造出伟大、壮观的中国奇迹。其次是担当使命、践行初心。我党带领人民群众进行的一切创造、一切牺牲、一切奋斗,归结起来都是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现阶段,中华民族正面临着巨大的历史任务。一是人民解放、民族独立。二是人民富裕、国家富强。三是人民幸福与民族复兴。无论过去、现在,或者将来,担当使命与践行初心都是我党始终坚持、恪守的历史责任。再次是英勇奋斗、不怕牺牲。坚守理想、坚持真理、担当使命、践行初心并非一朝一夕能实现的目标,必定需要英勇而顽强的革命斗争。有斗争便有牺牲,在革命奋斗的过程中,无数共产党人和革命先辈都付出了牺牲,都在为中华民族的崛起、中国的富强,抛头颅、洒热血。而在全新的历史时期,不怕牺牲主要指牺牲小我,为人民获得幸福美好的生活作出努力。最后是不负人民、对党忠诚。对党忠诚指忠诚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和性质。所以对党忠诚也代表着不负人民,忠诚于人民。我党始终将“立党为民”作为行动指南,不论在革命年代还是在和平年代,无论在革命战争时期,还是在脱贫攻坚、反腐斗争、扫黑除恶、抗击疫情的过程中,我党所展现的人民情怀深刻烙印在百姓心中,烙印在历史的画卷中[1]。

二、伟大建党精神与思政课融合的价值意蕴

第一,有利于落实立德树人任务。伟大建党精神是我党带领人民群众取得革命胜利、民族复兴及现代化建设的精神源泉。将建党精神与思政理论课融合,就要培养家国情怀、革命情感,引领学生跟党走、听党话,积极践行核心价值观。立德树人则要求思政教育工作者将育德与育人充分结合起来,坚持将学生作为教书育人的主体,突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使学生成为品德高尚的优秀人才。然而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立德树人的重点不应局限在学生道德品质上,还应上升到社会建设、国家发展及民族复兴上来。而在某种程度上,伟大建党精神能够满足立德树人的时代要求,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将建党精神与思政课相融合,不仅要求思政教师做好思政教育工作,还需要积极落实立德树人任务,将建党精神作为立德树人任务落实的力量源泉。

第二,有利于提升思政教学实效。思政教育关乎着为谁培养人、如何培养人、培养什么人的根本问题,提升思政教育实效,为国家培养优秀的接班人和建设者逐渐成为高校教育的现实需求。建党精神是我党在革命斗争与历史奋斗中所积累、总结的宝贵经验,是人民情怀的现实表现。将思政课与建党精神融合起来,能够让学生有所悟、有所思,从而明白建立红色政权、民族主义胜利、新中国成立以及改革开放的“来之不易”。能够在思政学习中明白担当责任、坚定革命立场,坚持艰苦奋斗,提升报效祖国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从而在思想和心灵上认同我党的领导、社会主义事业以及主流核心价值理念。因此,将建党精神与思政课融合,逐渐成为思政教学实效提升的基本需求,成为提升学生政治素养、道德品质、国家情怀的关键保障。并在某种程度上,也为高校思政课的提质增效,提供丰富的育人资源和力量源泉[2]。

第三,有利于促进学生奋发图强。只要青年一代有担当、有本领、有理想,民族便会有希望、国家便会有前途,学生是我党实现民族复兴的重要力量,每个学生都应努力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与建设者。积极做好思政教育工作,将建党精神、脱贫攻坚精神、抗疫精神、红旗渠精神等渗透到思政课中,不仅能够让学生群体对我党的奋斗精神有更深入、更全面、更客观的认识,也能为学生树立榜样,引领学生根据我党的要求,建功立业、成长成才、奋斗拼搏,谱写出激昂的青春乐章,积极投身到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成为民族复兴、人民富强、国家昌盛所需求的时代新人。总而言之,将建党精神渗透并融入思政课中,就需要引导学生形成对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梦的信念,将人生抱负渗透到民族和国家的伟大事业中,从而奉献力量和智慧,实现中华民族、中国人民的崛起。11FF891D-0339-4D4E-A0E0-E5D1B55F7275

三、将建党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基本原则

第一,将精神谱系与精神之源相融合。建党精神是我党带领人民群众取得革命胜利的精神之源,在百年奋斗中,我党始终坚持并弘扬建党精神,构筑包括抗疫精神、抗震精神、特区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美援朝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延安精神、长征精神、井冈山精神等精神谱系。精神谱系与精神之源相互呼应、协调统一,共同推动了我党的建设和发展。所以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思政教师应紧紧结合精神之源与精神谱系的价值意蕴和精神索引,将建党精神的丰富内涵充分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以精神谱系所蕴含的英雄故事、革命故事、党的故事来阐述建党精神,让建党精神的融入和渗透,有依托,有抓手。

第二,将四史教育与建党精神相融合。弘扬建党精神是对我党光辉历史的客观总结,将建党精神渗透并融入高校思政课中,就需要结合社会主义发展史、改革开放史、新中国史、党史来开展,因为建党精神能够充分体现在四史中,而四史教育能够充分彰显建党精神在各个历史阶段、时期的精神状态,可以让学生对建党精神所拥有的时代内涵、现实价值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所以在将建党精神与四史教育融合的过程中,思政教师不仅要阐释建党精神内容,还要结合四史内容帮助学生深化对建党精神的认识,提升学生弘扬、传承建党精神的积极性、自觉性。

第三,将学生认知与内容设计相融合。思政教育是用科学理论“教育人”“培养人”的教育形态,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行为特点,将马克思主义思想讲透彻、讲清楚。是思政教育工作者的基本任务。《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要求思政教师遵循学生认知规律,优化课程内容,体现学段特点,提升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在现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高校学生的思想理念和行为方式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传统的思政教育理念、模式、体系、方法已经难以适应新时代所提出的基本要求。思政教师必须明确新时代背景下学生的行为方式、思维形式、认知特点,通过优化内容设计,让思政教育更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从而为建党精神的融入奠定基础[3]。

四、伟大建党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践路径

第一,提高思政教师的政治站位。提高思政教育实效,促进伟大建党精神的融入,思政教师必须注重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的传递。对此思政教师应提升自身的研究能力、理论素养,准确把握建党精神的丰富内涵和价值意蕴,实现思政理论课政治性与知识性、价值性、学历性的协调统一。而在高校教育与发展的层面,学校需要打造一支对建党精神深入理解,理想信念牢、政治站位高、业务素质高的思政队伍,增强思政理论课的实效性、学理性、思想性、政治性,充分发挥思政教师引领学生树立正确价值取向的作用。这便要求思政教师守好政治红线,明确价值定位,提升政治觉悟,坚定理想信念,准确认识和理解党的理论问题和历史问题,通过思政课向学生阐述我党的精神谱系与党史知识,让学生在体悟建党精神的过程中,积极成为不负人民、对党忠诚、有理想、有抱负的社会主义建设者。通过自主学习、专题培训及理论研究,能够帮助思政教师明确建党精神的基本理论、传承机理及精神要义,让建党精神真正与高校思政教育融合起来。譬如,通过开展党史教育培训工作、理论知识比赛、与名师交流等都能提升教师的政治素养和政治站位。然而从实践探究的角度出发,高校要想提高思政教师的政治站位,还需要提高教师对建党精神的体悟、理解和领悟能力,譬如从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历史逻辑等角度出发,深化思政教师对建党精神来源的理解。通过强化教师对建党精神价值的把握,引导其对教学内容进行梳理。此外,高校还需要提高思政教师融入建党精神的科学性、积极性、主动性,使其在合适的教学环节、合适的课程,以合适的方式渗透建党精神,在思政教育的过程中更好地阐述建党精神,讲清我党的历史成就和奋斗成绩。对此,高校应建立专门的领导小组,深入教学实际,通过教育指导、教学评价等方式,指引思政教师更好地开展思政教育工作,更好地渗透建党精神。与此同时,还需要建构相应的激励机制、长效机制,确保教师在建党精神融入上,拥有较高的积极性、自主性及主动性[4]。

第二,加强思想政治课程的实践教学。思政教师应在“实践和实际”上下足功夫,让建党精神在思政课传播与讲授中真正做到“趣味性”和“理论性”的充分融合。首先,实际与理论的融合。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思政教育与建党精神的融合与融入,需要思政教师善用生活素材、实践案例,丰富思政课堂教学,为学生更好地理解和体悟建党精神提供条件。譬如抗疫故事、脱贫攻坚故事都是建党精神得以弘扬的有效载体。其次,实践与理论的融合。建党精神与思政课的融合与发展,不仅要求思政教师注重理论教育、知识传授,深化理论与实际的融合,还需要思政教师注重实践熏陶,提高实践课程的比重,积极、定期地组织学生到革命老区、红色教育基地开展参观学习工作,鼓励学生通过参与社会公益事业的方式,巩固课堂知识,磨炼实践能力。同时,高校还需要聘请红色基地负责人或相关领域的骨干人才任教,为学生分享实践经验,提供教学指导,帮助学生在实践中体悟我党的奋斗历程,认识、传承伟大建党精神。简而言之,将建党精神渗透到思政课之中,不仅需要将精神谱系、四史教育融入建党精神的主体内容中,还需要注重理论教学与实际教学的融合,关注学生、关怀学生。最后,优化评价机制。实践与理论的融合可以帮助思政教育工作者更好地渗透并融入建党精神,深化学生对建党精神的认知,然而要想确保“实践与理论”在教育实践中的融合实效,高校有必要优化当前的评价体系,突出其对实践教学的关注力度,使教学评价成为实践教学作用发挥、价值彰显的保障。如果缺乏对思政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缺失相应的评价体系,便会导致思政教育工作者难以利用实践教学工作,增强教学实效,进而导致建党精神的融合效率受到影响。因此,加强对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力度,拥有鲜明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第三,充分发挥网络教学平台的作用。首先,思政教师应发挥好网络教学平台的实时性。通常来讲,网络平台是高校思政教育的延伸,思政教师能够利用网络平台的互动性、融合性、高速性特点,整合最新的思政教育资源,让思政教育更贴近生活。在素材选取上,思政教师可以选取正能量的、趣味性高的新闻,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和主动性,帮助学生在生活中感悟建党精神。譬如新冠肺炎疫情中的感人事迹等。当然也可选取负能量新闻,提高学生的明辨是非能力。其次,充分利用网络评价系统。深化教师对学生学习的了解。最后,优化网络教学方法。将建党精神与思政课程融合起来,不仅需要思政教师优化教学内容,增强思政理论知识与建党精神的内在联系,还需要通过优化教学方法的形式,提高建党精神的融合实效。

五、结语

将建党精神渗透并融入高校思政课中,可以为高校思政课教师更好地提高思政教学成效、落实立德树人任务、促进学生发展提供保障。然而在建党精神与思政课融合的过程中,需要教师紧紧把握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坚持将“精神之源与精神谱系”“建党精神与四史教育”“认知规律与建党精神”相融合的原则,通过加强实践教育、提升政治站位、发挥网络教育作用的方式,提高建党精神与高校思政课的融合实效。

参考文献:

[1]武峥,仇翠霞.“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哲学意蕴与价值耦合[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2(4):5-8.

[2]贾钢涛,吴宁.“伟大建党精神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术研讨会综述[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1(11):141-143.

[3]肖鑫.把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的若干思考[J].文化月刊,2021(11):150-151.

[4]石書臣.建党精神融入中小学思政课教学的意义、原则和策略[J].现代教学,2021(Z4):5-7.

(责任编辑:张咏梅)11FF891D-0339-4D4E-A0E0-E5D1B55F7275

猜你喜欢

思政课高校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开放大学交互式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应用
新时代军校思政课铸魂育人的新形势新挑战新路径探讨
“小三明治式”议题中心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运用
关于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几点思考
网络时代大学生非理性爱国现象的引导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