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女子100米运动员体能及运动学相关因素对成绩影响的研究

2022-06-07田雯

体育时空 2022年8期
关键词:制胜因素短跑

田雯

摘   要  研究目的:田径短跑提升其速度是多年来研究的重点,但是其受到影响因素较多,如何甄别不同训练手段和方法的有效性是训练成败的关键,通过对影响100米跑的体能因素(形态、机能和运动素质)与比赛成绩、比赛不同阶段成绩、训练手段方法和相关回归分析。更好甄别训练手段和方法的特异性,通过数据的关系研究分析,可以为今后的训练和比赛提供参考,为提升训练质量提供参考和指导。研究结果:相关分析显示,总成绩和坐位体前屈(r=0.666,p=0.018)、离心利用率(r=-862,p=0.000)、反应力量(r=-0.654,p=0.021)、立定跳远(r=-0.706,p=0.01)、深蹲(r=-0.878,p=0.000)、30m跑(r=0.818,p=0.001)有显著的相关性;起跑阶段的成绩和离心利用率(r=-0.746,p=0.005)、高翻(r=-0.671,p=0.017)、深蹲(r=-0.884,p=0.000)、30m跑(r=0.656,p=0.02)之间有显著相关。

关键词  短跑  专项素质  制胜因素  运动表现  专项体能

100m是人类表现速度,体现奥林匹克“更快”精神的表现之一。在完整的比赛进程中,运动者从开启、提速、途中,至最后的冲刺时刻均展现运动员的力量、爆发力、协调、灵敏、柔韧各种素质的有机结合。目前大量的研究都是来源于单一的指标和技术分析,在训练方法和理念上思考较少。如何从训练的最基本点出发,找出影响成绩的根本原因可能是解决方法之一。为此,对于专项素质与运动表现之间关系的厘清是解决训练方法的根本,也是检验训练效果和训练方法时效性的关键。从专项素质与运动表现之间的关系进行数据和实验研究有助于从方法学阶段去解决女子短跑存在的问题。

《运动训练学》认为:体能是“以人体三大供能系统的能量代谢活动为基础,通过骨骼肌系统表现出来的基本运动能力,是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重要构成因素,是由形态、机能、素质共同组成。从关注人体健康以人为本的角度来说,体能的组成还要加上健康类的指标。从功能角度出发,特别是近年来功能训练介入到竞技体育中,体能的涵盖范围除了形态、机能、素质,健康之外还加入了功能能力,使用的范围和涵盖的面更加广泛。

美国NSCA认为:体能是运动员适应负荷的能力,主要是从训练目的出发,提出了体能作为人体对于特定环境的适应能力;在健身领域中ACSM提出体能分为竞技体能和健身体能,在竞技体育领域主要包括了爆发力、速度、灵敏、平衡与协调、反应时等几类指标。

郭树涛在其硕士论文《我国优秀女子短跑运动员百米跑全程速度变化特征的研究》一文中综述认为:一直以来,教练员及训练学研究者都是把100m跑的整体节奏分类为三类阶时,即起跑、加速跑(0~30m)、途中跑(30~80m)与冲刺跑(80~100m)。这种分类方法在诸多的研究核心期刊中,比如《山东体育学院学报》等。其主要依据是将整个比赛过程速度变化特征进行直观分析,做出“速度-曲线变化特征”曲线,并以此为依据安排和设计短跑训练。

DAerenhoutsPC等人研究显示,对于青少年跟踪3年发现:基于皮褶的公式和BIA会高估了PHV开始的整个年龄范围内的体脂。与水下密度测量法相比,基于皮肤皱褶的方法可以对男性青少年短跑运动员的身体组成进行估计。对于女孩来说,在用BIA和基于皮褶的公式会高估体脂。由此可见,针对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运动员来说,采用不同形式的测试可能带来不同的影响。

DBarbieriLZ等人对于男子短跑运动员研究发现:顶尖运动员的体质量指数、上臂围、大腿围、小腿围、放松围、自由脂肪质量和自由脂肪質量指数明显高于水平稍低的运动员,力量和相对力量更贱显著。个人最佳成绩与人体测量特征和瘦体重指数显著相关。所以说,不同水平运动员具备不同的体型、组成,不太瘦弱、较大的游离脂肪、力量可以解释不同水平运动员成绩。

短跑主要的代谢能量系统是磷酸源系统,依赖于磷酸肌酸的肌肉储存(PCr)。在磷酸源系统中,肌酸激酶将磷酸肌酸分解成肌酸分子,并将无机磷酸盐(Pi)从PCr转移到ADP,形成ATP。因此,当磷酸源系统工作时(只要磷酸肌酸仍然可用),ATP会以非常高的速度再生,而肌肉ATP指数则保持在一个适度恒定的水平。有趣的是,磷酸源系统只能满足强烈收缩的肌肉大约10秒的能量需求,这个时间足够顶尖百米运动员完成比赛。

为了提高速度,短跑动作固有的肌肉和动作应该有明确的目标。研究表明,与只强调绝对力量的运动相比,强调速度和动作范围的运动对短跑成绩的影响更大,像大多数体育活动一样,都需要快速的力量。研究表明,力量的增加是特定于他们所训练的速度。因此,在力量训练中,最优的方法是同时针对肌肉力的产生和速度,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力量表现。这是传统的大力量低速度的大阻力力量训练所不能达到的。为了增加力量和冲刺表现,阻力训练必须在高速下进行。

从专项性角度出发是解决项目成绩的关键,专项不仅仅体现在力量、速度等方面的训练,神经系统对于短距离项目的重要性已经达成共识。对于神经系统的专项性训练是解决力量、速度专项性的关键,目前过程对于该训练手段和方法的认知还存在一定的问题。究竟如何解决,可以从项目的本质出发,在短跑中不同阶段需要不同的体能和素质要求,但是这些分解的技术并未进行有效的整合,训练可以从分解开始,然后利用跑格等手段进行有效固化,同时在专项训练之前不仅仅要体现在肌肉的激活,神经的激活是关键,是核心,可以在训练之前进行有效的神经系统的激活来解决后续的专项训练问题。

參考文献:

[1]周晓卉.体能概念及相关问题思考[J].体育文化导刊,2010(06):106-108+116.

[2]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3]袁运平,王卫.运动员体能结构与分类体系的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3(02):24-28.

[4]苟波,李之俊,高炳宏,等.“体能”概念辨析[J].体育科研,2008(02):47-52.

[5]RatamessN.ACSM基础肌力与体能训练[M].台湾:艺轩图书出版社,2014.

[6]郭树涛.我国优秀女子短跑运动员百米跑全程速度变化特征的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3.

[7]杜娜娜,杜少武.女子百米技术演进的差异化特征——以第29、30届奥运会女子百米决赛运动员为分析案例[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3,29(05):97-99.

[8]李风雷,颉梦宁,郭树涛.我国优秀女子短跑运动员100m跑速度节奏分析[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7(01):93-96.

[9]D Aerenhouts PC, Taeymans J. Estimating body composition in adolescent sprint athletes: Comparison of different methods in a 3 years longitudinal design[J]. PLoS One,2015.

[10]Barbieri, Zaccagni D , Luciana; Babi, et al. Body composition and size in sprint athletes[J].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 & Physical Fitness,2017.

[11]Newton R U , Kraemer W J . Developing Explosive Muscular Power: Implications for a Mixed Methods Training Strategy[J]. Strength & Conditioning,1994(16):20.

[12]Cheetham M E , Boobis L H , Brooks S , et al. Human muscle metabolism during sprint running[J].Journal of Applied Physiology,1986,61(01):54-60.

猜你喜欢

制胜因素短跑
Logistic回归模型对女子网球制胜因素模型的构建及分析——以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为例
竞技足球比赛技术制胜因素研究
竞技健美操难度动作制胜因素的研究
健身健美操的比赛制胜因素分析
浅析短跑途中跑中“送髋”技术的作用
对提高短跑教学质量的思考
短跑运动员专项力量训练研究
双人跳水比赛制胜因素解析及中国高水平运动员的训练实践
高尔夫制胜因素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