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劳正知促成长,动中育美以致远

2022-06-06肖进财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2年29期
关键词:腊味劳动学校

肖进财

苏霍姆林斯基说:“不要把孩子保护起来而不让他们劳动,也不要怕孩子的双手会磨出硬茧。要让孩子知道,面包来之不易。通过劳动,他们不仅可以认识世界,而且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教育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教育必须要有远见,学校教育承担着培育民族未来栋梁的使命,引领青少年走向正途,有正确的人生观,应是学校教育的重要担当。如何抓好新时代劳动教育,培养时代新人,是当前摆在我们每一个教育人面前的紧迫课题。

址山中学虽是一所农村学校,但从实际情况来看,祖辈亲人们辛苦的生产劳动,让学生对平常的劳动更加恐惧,因此劳动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同样必要和紧迫。家长的情绪自然也渗透进了学生的认知和心理体验,从而影响到了学生的日常表现:好高骛远,虚荣爱攀比,怕吃苦,等等。劳动教育是能够改观这些现状的一剂良方。

址山中学地处农村,多数家长靠农业生产劳动谋生,较大部分家长在腊味厂上班,有比较完备的腊味加工工艺素养。部分家长在水龙头厂上班或自己经营着小作坊,劳动教育有着天然的土壤。学校在充分调研了解实际情况的前提下,结合址山本土特点和资源,利用农村“天然农场”的优势,致力于打造多元化劳动课程,涉及人文、科学、艺术、语言、道德五大领域。以尊重兴趣、基于经验、联系生活、多元选择、着眼发展为理念,着力把劳动教育办出自己的特点。在一节节课、一次次实践活动中,慢慢积累促进学生劳动观念的形成,让学生感受到了劳动付出就有收获,也促使学生愿意为自己选择的事情去奋斗,努力让学生达成“通情達理”的程度,培养学生“自强不息”的精神素养。

一、跨学科的项目整合学习

第一,传统二十四节气时令传承。学校以传统的节气为教育素材,通过课堂讲解渗透和学生查阅资料,使得我们的学生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内容、意义、传说、神话等,动员家长与孩子共同制作传统的食品、物件。通过家庭开心农场与农历节气的结合,学生可以进行学科整合的项目式学习,了解农事劳作与气候变化之间的联系等,通过观察、记录、调查、访问等形式,增加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从而增强认同感,初步树立认真求证的科学素养。

第二,家庭开心农场古韵。通过学生查找相关描写田园的古诗词、文章的分享,通过“田园古诗词大会”的形式,达成促进学生明白更多的道理和礼仪,懂得更多历史史实、风俗、人物、典故等文化的教育目的。

二、开心家庭农场的主题式学习

开心家庭农场的主题式学习项目,包括种植一种植物和养好一种动物。每一个年级都确定种养研究主题,并按主题开展劳动学习。在种养的过程中,获得最直接的感知和技能,感受劳动之美。学生在劳作和喂养的过程中,与植物、动物建立起了有效和有意义的生命链接,充分感受到了劳动的意义与价值。

我们学校有不少学生家里面现在还耕种着水稻,通过参与耕种和收获的全过程,让学生真正体验到了劳动带来的别样的收获和成就感,真实地体验“汗滴禾下土”“粒粒皆辛苦”的艰辛和收获的珍贵。

三、社团的课题研究式学习

根据各年级种植的特点,将探究式学习项目设计成若干小课题。如以土壤、植物的研究为切入点,组织学生采集土壤样本开展调查研究;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学会通过对土壤进行pH值的测定,学会对有机质进行简单的化验,学做土壤分析师,了解土壤的酸碱度和有机质肥料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学生通过小课题研究,学会探究和分析,成为农场探究的“小能手”,满足学生的自主学习。

四、传承与发展的家乡特产制作课程

腊味是声名远扬的址山镇特产。作为址山人,知晓家乡的特产,了解腊肉腊肠的制作工艺和特色,能增加学生对家乡的自豪感。学校组织学生参观腊肉厂,了解腊肉腊肠从选料、腌制、晾晒、整理形条等制作工序,以及腊味从包装到销售的整个商业流程,了解并参与切肉、洗肉、绞肉、加料搅拌、灌肠衣、绑麻绳等传统制作工艺流程。学生亲自实践一次比听人讲一千遍都有意义得多,在参观了解了家乡腊味并亲身参与尝试制作体验的过程中,体悟到家乡腊味特产中所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对家乡浓烈的自豪感自然产生于心间。这样自信的乡土情怀的培养效果,是反复的说教远不能及的。实践的过程,也是青少年才智灵感被激发相互碰撞的真实历程,对传统工艺的优化改良、对商品推介的方式改进,可以起到非常重要的影响和意想不到的效果。

五、生命成长的生活体验学习

生命成长的生活体验学习,主要通过学生的家务劳动的实践活动来达成。主线为能力培养,重点是活动体验,达到提升学生综合素养这一教育目标,促进学校教育的生活化。主要包括:周末我当厨(煮好家常菜:三菜一汤),居之有序(整理房间,收拾衣物)。

周末我当厨:学校特别重视劳动教育的学科化教学,有计划地布置劳动作业,要求学生利用周末的时间,向父母学习做饭和煮菜技巧,用心认真学会烧制“三菜一汤”家常菜,确实做好“我为父母做好一顿饭”的家庭作业。配以文字解说和图片展示,以“我劳动,我光荣”的主题,进行班级或学校范围的交流评比,通过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劳动意识,也促进了亲子关系。

居之有序:学校要求学生在家期间,一定要整理好自己的房间,周末进行一次房间全面的卫生打扫和物品整理。通过自己的劳动整理出整齐舒适的居家环境,愉悦自己和家人的心情,确实起到增强生活幸福感,增进学生的劳动成就感。邀请家长作为监督员评价员,各班主任通过微信群等渠道及时收集家长反馈的意见和成果,构建形成家校联合督促评价的有效机制,让学生在督促中自然而然地形成了热爱家务劳动的好习惯。

六、面向社会和未来的服务课程

主要就是通过学生会、学生干部等组织,让学生在学校通过岗位历练,管理实践,建构以习惯养以为目的的自我管理能力的提高。通过和社区的联系互动,通过自愿者服务活动参与:牛皮癣广告的清除、清扫街道卫生、美化环境等活动,走进社区,给学生实践的舞台,让学生个体融入社会,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意识、服务社会的情怀,不断提升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培养真正的人。

教育只有回归生活本身,关注真实的生活,才能引导学生追求美好的生活。在实践过程中,学校也在不断思考:在实践操作中,如何更好地进行普及性活动的设计与实施,让新劳动教育理念突破一校、一地局限,惠及更多的师生?

教育的未来,实质上就是人类的未来。教育向何处去,归根结底是人类向何处去。未来需要教育创新发展,教育需要课程落地。学校将继续构建深化劳动教育课程体系,优化劳动教育课程内涵,以正心立德、劳动育人作为基本定位,在传统的劳动教育的基础上丰富劳动教育内涵,真正让“通情达理、自强不息”成为址中学子独特的劳动基因。9690B240-422A-49BF-8E87-D916C614A1FC

猜你喜欢

腊味劳动学校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腊味与年味
老屋
最念家乡腊味浓
热爱劳动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学校推介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