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学训练让我不断突破

2022-06-06苏炳添

语文世界(小学版) 2022年5期
关键词:伤病田径竞技

在东京奥运会男子100米半决赛中,我跑出了9秒83的成绩,闯入决赛并打破亚洲纪录,同时打破了“9秒85是黄种人极限”的说法。

我的身高只有1.72米,100米要比百米飞人博尔特多跑7步。我今年33岁,早已过了传统认知中的“黄金运动年龄”,全身还遍布伤病。但我相信,通过自身努力和科学训练,世界其他选手可以做到的,我们亚洲选手也一定可以做到。

在竞技体育比赛中,当运动员水平达到一定程度后,面临的不仅是身体上的竞技,也是整体素质的比拼。加强学习、提升素养、科学训练,是运动员成长的必经之路。我不仅是一名运动员,同时也是一名大学老师,从赛场到课堂,从起跑线到讲台,对读书学习的重要性有深切感受。近年来,很多运动员意识到文化素养的重要性,非常珍惜学习的机会。基础文化水平的提高,运动、心理、科技相关知识的汲取,有助于加快和加深运动员对训练的理解,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收到事半功倍的训练效果。

在平时的训练中,我一方面总结自己多年的比赛经验,一方面通过学习对运动体能、技术、恢复等各个环节进行全方位调整,制定符合专项竞技能力发展规律、人体生理机能状态变化规律和运动员个人特点的科学化训练方案,全面提升自己的竞技能力。比如,通过学习研究,我发现要提高成绩,必须解决自己之前存在的股后肌群力量和踝关节力量不足、主动下地速度和发力速率偏慢、起跑姿势不合理等问题,于是我把起跑脚从左脚改到右脚。这对运动员来说是一个非常重大的决定,最终让我实现了突破、取得了成功。此外,脚踝下压、摆臂技术等的优化调整,也是我在不断学习总结中逐步形成的。

田径被称为“运动之母”,在世界范围内有着极高的关注度,其中100米短跑是历届大赛中关注度最高的运动项目。从1932年刘长春代表中国参加奥运会男子100米短跑项目开始,中国男子短跑走过了漫长的发展历程。从那以后,中国涌现出多位高水平运動员,100米单项和4×100米接力成绩跻身世界前列。

当前,世界竞技体育激烈变局的发令枪已经打响,中国竞技体育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科学训练这一关键动能。我希望,科学能为“中国速度”再提速、中国田径再创辉煌提供源源不断的智慧力量。

[思维互联网]

世界屏住了呼吸,9秒83,冲出亚洲的速度。苏炳添超越伤病和年龄,超越了自己,超越梦想,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涛 涛)1A6EA603-AEF1-4A84-8144-D3CC87BB8306

猜你喜欢

伤病田径竞技
科学运动会:田径篇
大牲畜闪伤病的中药疗法
竞技精神
健身不练肩 伤病在明天
从第15、16届世界田径锦标赛透析我国竞技田径的发展
伤病专家 格兰特·希尔
花与竞技少女
竞技体育
新兵体能训练的伤病防护
同台竞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