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将感悟转化为写作语言

2022-06-06吴文勤

语文世界(小学版) 2022年5期
关键词:教师应写作能力习作

吴文勤

小学生写作能力弱的原因在于他们对生活细节的观察不够细心,不懂从生活中发现美,不注重感悟生活和升华思想情感。为了改善这一状况,强化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传授观察、发现及感悟生活的方法,引导学生将生活中的感悟转化为写作语言,丰富写作素材,夯实写作基础。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蕴含丰富的习作素材。只有具备一双慧眼,细心地观察生活,才能将这些素材挖掘出来。

以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纸的发明》一课为例,本文主要讲述的是纸的发明历史,表达了作者对古人聪明才智的赞美之情。纸作为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的物品,其发挥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为了深化学生对纸的认识,教师可以从纸的大小、颜色、质感、用途及价值等角度出发,引导学生深入观察纸的外在和内在特点。接着,教师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深入挖掘纸的美,结合所学知识和已有的经验,开展练笔活动,写一写跟纸有关的习作。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在字里行间的情感,弄通弄懂文字的含义。在研究文章大意和作者情感的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用心体会作者所处的背景,深刻感受作者的所思所想,最终生成自己的感悟。

以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慈母情深》一课为例,本文主要讲的是贫穷的母亲不顾同事的劝阻,让作者买《青年近卫军》一书的事,充分体现了平凡母亲的伟大,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热爱之情。文章中有很多感人至深的语句,能从多角度激发学生的情感。教师应有意识地利用这些语句,引导学生思考母亲深沉的爱。接着,教师与学生共同剖析文中事件发生的具体情况、问题产生的原因、蕴含的思想情感以及带来的后果等,要求学生利用精准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最后,教师让学生仿照作者的写作手法,将自己的观点和情感表达出来,实现将生活感悟转化成写作语言的目的。

阅读是内化的吸收,是对基础知识理解的过程;写作则是外化的表达,是对基础知识运用的过程。为了使学生将感悟转化为高质量的写作语言,教师应开展各式各样的写作活动,利用不同的要求和标准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帮助学生积累词汇、句子及写作手法,传授更多的写作技巧,使学生克服词不达意等写作问题,将真情实感融入习作中。

以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落花生》一课为例,本文主要讲述了作者一家人在空地上种花生和收花生的经过,表达了作者不争名逐利,扎扎实实做人的思想情感。文章中有很多有深意的句子,都是体现作者生活感悟的点睛之笔,教师可以在这些句子上做文章,指导学生开展扩写、改写、仿写等练笔活动。同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一篇读后感,锻炼语用能力。

综上所述,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可以加强观察训练,开展仿写、续写、扩写、改写等写作活动,激发学生的思想情感,给学生传授写作方法和技巧,帮助学生将生活中的感悟转化成写作语言,提高写作能力。

猜你喜欢

教师应写作能力习作
挖掘创造潜能,提高写作能力
加强互动交流,提升写作能力
小学低年级教师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教师应上好语文综合性学习课
教师应首先在道德上成为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