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栏目化下纪录片与电视的磨合发展

2022-06-03段薇

速读·下旬 2022年3期
关键词:电视市场化纪录片

段薇

◆摘  要:纪录片栏目化的目的是应对市场,更好的使纪录片遵从市场运作机制,实现自身的转型。而要走市场这条道路,就必须解决好纪录片栏目化下的磨合矛盾,再从纪录片制作和运作两方面“双管齐下”,对现存的纪录片栏目进行改革。

◆关键词:电视;纪录片;市场化;栏目化;发展

笔者认为,栏目化下的纪录片应该首要解决好与电视结合产生的四个矛盾冲突,即“制”与“播”的矛盾,“个性化”与“类型化”的矛盾,“题材”与“定位”的矛盾,“题材”与“定位”的矛盾和“精英化”与“大众化”的矛盾。因为在这四个问题中,涉及到了纪录片创作和运作的根基点,这其中涉及纪录片的体制问题、观念问题、创作问题、运作问题,因而对于解决栏目化下纪录片的种种不适应症状起到一定作用。那么,栏目化下的纪录片应该如何更好地与电视磨合,寻求更佳的发展呢?

一、“制”与“播”的解決——制播分离

纪录片栏目化之后,首要解决的就是如何为栏目化的播出要求输送源源不断的纪录片作品。好的纪录片往往是“等”出来的,它的真实性要求它所拍摄的是事物真实状况的反映,因此,它的拍摄制作不像一般的综艺类节目或是电视剧,可以随时随地、改变环境来达到拍摄要求,所以,对于纪录片来说,它的创作周期相对较长,是一种“等出来的价值”,栏目化下又不能以降低作品价值来满足播出要求,这样一来,栏目化下,“制”与“播”的矛盾也就孕育而生。

我国纪录片精品节目少,整体节目长时间在较低水平上恶性重复运转,迫切需要广开渠道,而栏目化下采取制播分离的运作模式,不但能满足栏目化的播出要求,又可以拓宽纪录片的生产平台,通过聚集全社会的力量,生产出丰富多彩的节目。我国大大小小的影视制作公司为数不少,如果能够在制作公司和电视台之间建立辛迪加,让影视制作公司涉及制作一些纪录片作品,以“投稿”或“特稿”的形式输送电视台播放,实现制播分离,这样一来,不仅为纪录片的播放在保质保量的基础上提供了连续不断的来源,也使纪录片真正能够走向市场,激活我国纪录片市场动力。

二、“个性化”与“类型化”的解决——大统一下的小自由

不可否认,栏目化下的纪录片个性化的创作的确会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不像以前那般为所欲为,但是,类型化是为了更好的实现栏目化,用一种统一的包装、固定的时长、稳定的模式来吸引观众集中观看,定时有约,这样有利于纪录片逐渐开拓市场,培养更多的受众。

栏目化下,纪录片“个性化”与“类型化”这一组关系犹如是“自由与纪律”的关系,“个性化”只有顺应了“类型化”,才能够更好的在有限空间发挥出彩,实现大统一下的小自由。类型化并不排斥创作上的个性,但个性不能过于张扬,要服从类型化。因为“没有类型就没有规模,没有规模就没有市场。”

三、“题材”与“定位”的解决——统一下的多样性

纪录片栏目化运作需要有一个统一的目标定位、统一的主题、统一的宗旨来展现统一包装下的栏目特色,为了让栏目化下的纪录片多姿多彩,统一的定位并不要求纪录片的题材固定化,相反,它需要纪录片在这种统一的大环境下实现题材的多样性,只要方向与栏目的定位相一致,纪录片大可以多元化的来选取、表现主题。所以,纪录片创作者要敢于去尝试、敢于去创新、敢于去摸索题材多样性的表现方式,要能够做到“带着脚铐跳舞”,而且要把舞跳得美、跳得欢,从而最大限制的去吸引观众,提高收视率。

四、“精英化”与“大众化”的解决——转变观念、雅俗共赏、铸造精品

时代在变,社会在变,人的思想观念也在变,所以,纪录片的创作观念也要追随这种发展、变化而改变。从“精英化”到“大众化”,这对于纪录片来说,是其创作观念的一次洗礼,它也要求栏目化下的纪录片在理念转变的同时,也要具备三个意识:

第一,市场意识。纪录片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就要不断地扩大自己的市场和受众,因此,栏目化下的纪录片更要有市场意识,纪录片面对的是所有收视和可能收视的观众群体,观众需要什么,想看什么?社会反映什么,体现什么?必须要将收视率作为节目创作的考虑因素之一,要制作能符合观众和市场胃口的作品,并且为作品积极开辟完善的流通市场;

第二,大众意识。受众是电视业的生存基础,纪录片的创作要以观众为本,创作观众喜闻乐见的作品,以往的“精英拍摄制作给精英观看”的创作理念需要转变,纪录片作品必须“大众化”,一味的追求“艺术”最终只会让观众叛离,不能被观众认可的节目其实也没有艺术,只是创作者自身的孤芳自赏,只有赢得了观众才能真正赢得市场,而要赢得观众的第一步,就是需要纪录片“大众化”,不可“艺术到底”或“纯粹说教”,要能普遍被观众接受和认可,甚至在观众中产生共鸣,“雅俗共赏”;

第三,精品意识。纪录片要做到精品化,首先必须阐明,精品化并不等于精英化,精品化是需要纪录片在保质保量的基础上,还有注重对内容题材的精心选取、对拍摄、后期制作的高要求、对主题内涵的价值性提取等等,不但在讲述事件内容,也能反映社会主流,是引领观众思索、探讨的入门点。

五、结语

中国电视纪录片还需要一个较长时间去发展和提升,时代在变、社会在变,纪录片也要适应这种变化而随时进行改变。应对变化,纪录片不能怠慢,面对改变,纪录片也不能急于一时,要以长远的目光来看待真正的得失。我相信,中国电视纪录片只要把握住了发展趋势,解决好了与电视的磨合矛盾,对创作和运作的变化积极进行改革,坚持市场意识、大众意识、精品意识,那么,电视纪录片的全面繁荣将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卢峥.探析中国纪录片市场化的问题[J].声屏世界,2007,5

[2]马嘉,海燕.中国纪录片路在何方[J].传媒,2005,1

[3]朱爱武.繁荣电视纪录片市场的路径[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6,5

[4]吉喆.论国内纪录片的娱乐化和市场化[J].群文天地,2010,8

[5]朱景和.纪录片创作[M].第二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7

猜你喜欢

电视市场化纪录片
试论二人台市场化的发展前景
离市场化还有多远
纪录片之页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纪录片之页
“泛市场化”思想根源及其治理:评《泛市场化批判》
论纪录片中的“真实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