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媒体融合在新闻报道实践中的探索

2022-06-03李腾飞

速读·下旬 2022年3期
关键词:信息传播媒体融合

◆摘  要:互联网迅猛发展,已经深度渗透重塑传媒采编播全流程。如何把握新时代信息传播规律,在新闻报道中积极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是从业者必须思考和面对的问题。笔者以云南陇川疫情报道经验为例,简要总结媒体融合具体化的路径及效果,为提高传播时度效建言献策。不仅体现出突发公共事件报道和应对水平的提升,更反映了媒体融合发展的新变化、新面貌。

◆关键词:媒体融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信息传播

广义上讲,“媒体融合”指的是信息传输通道的多元化下的新作业模式,把报纸、电视台、电台等传统媒体与互联网、手机、手持智能终端等新兴媒体传播通道有效结合起来,资源共享,集中处理,衍生出不同形式的信息产品,然后通过不同的平台传播给受众。

2021年12月2日,云南省陇川县章凤完全中学2名学生在日常健康监测中出现疑似新冠肺炎的症状,经专家组复核诊断,确认为新冠肺炎本土确诊病例,随后按照一人一方案进行治疗。疫情发生后,当地开展了流行病学调查工作,排查出密接者263人,次密接者117人。随后几天,陇川陆续确诊数十名新冠肺炎患者,开展了数轮全员核酸检测、加强对学校学生管理、努力斩断疫情传播扩散链条等工作。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云南总站迅速组建应急报道团队赶赴陇川,闻令而动,逆行出征,主动深入抗疫斗争一线,通过电视、广播、新媒体等多平台进行立体式融合报道,为突发应急新闻报道中媒体融合的具体实践作出了积极有益探索。前方记者立足于一线大量原始素材,针对不同分发平台的要求、特点和触达习惯,综合整理提炼、加工、制作,立体式传达信息,切实提升新闻报道的质量和深度。

一、先网后台、融合发展 抢占信息实效又夯实传播深度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成立以来,持续深化“台网并重、先网后台、移动优先”战略,找准广播与电视、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对内宣传与对外宣传、产业与事业融合发展的新路径、新机制,不断催化融合质变,持续产生“化学反应”。

在疫情报道中,笔者及同事认真落实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台网并重、先网后台”的战略要求,以“一盘棋”思想统筹信息产品在总台的多屏传播、跨屏触达,新媒体稿件率先首发,保证权威、核心信息的新鲜度和时效性;动态追踪、新闻现场类报道紧随其后,在传统电视大屏、广播直播中确保节目传播的深度和品质;手机客户端网络直播同步进行,满足众多网民对新闻多一度、事件最现场的不同需求。

在此次陇川疫情报道中,《云南陇川疫情为德尔塔变异株引发》《陇川县主城区开展第二轮全员核酸检测 总台记者直击现场》等报道在央视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东方时空》《朝闻天下》,央广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新闻进行时》《全国新闻联播》等栏目滚动播出,形成强大舆论引领力、影响力和传播力,总台新闻成为诸多媒体同行的权威信源、转载来源。而央视新闻客户端《实地探访云南陇川疫情期间物资供应市场》的半小时网络直播,在腾讯、百度、今日头条等多家平台同步推送,是本轮疫情报道中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现场新媒体直播报道,收获了近百万观看量。《云南陇川主城区17所学校全面停课》《云南陇川病例基因测序为德尔塔变异株》等首发稿件,短短数小时内浏览量突破700万,冲上实时热搜。

通过总台载体多样、渠道丰富、覆盖广泛的全媒体矩阵,用户的收听收看、互动参与、前期后续等多样需求都得到充分满足和供给。网友评价道,权威快讯看总台,深度独家看总台,精彩出色还是看总台!

而从新闻生产成本来看,电视采访时间、人力、要素成本远远高于文字、广播等渠道,通过对采访资源要素的聚合、互动和整理,发挥协同效应,使媒体资源用途同样化,同样的信息通过不同的形式,包装成适合不同形态的产品,一物多用、一鱼多吃,也符合矩阵化传播的发展方向。

二、一次采集多平台分发 充分发挥总台记者融合报道优势

全媒体时代,媒体向智能化、社交化、视频化、移动化方向演进,是大势所趋。尽管最终呈现的新闻产品样态各异,但前端内容采集是统一集成的。在此次疫情报道中,一名记者、一名攝像的人员简单配置,就完成了所有的采访、编辑、推送、呈现,根据平台不同需求,打破文字、图片、音频、画面界限,重塑内容生产流程。

《中国互联网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6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10.07亿,较2020年12月新增手机网民2092万,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为99.6%。移动互联网阵地是媒体行业必须要抢占并深耕的核心市场。

《云南陇川病例基因测序为德尔塔变异株》《云南陇川主城区第二轮全员核酸检测均为阴性》等报道,以图文的形式在央视新闻客户端率先首发,关键文字信息+图片释义的产品形态,完全契合移动端的第一落点接受习惯。而在后续报道中,记者探访核酸检测现场、居民生活物资保供、封闭校园安全防护等,用心打造有品质、有格调、有温度的新闻内容,电视画面直击核心现场,广播录音还原来龙去脉,确保总台核心传统平台产品的深度、广度和精度。

而在本次疫情报道中,总台各平台的个性化、差异化特征体现得尤为明显。电视端突出画面导向,隔离学生的生活保障、主城区核酸检测现场、边境防控重点难点、医务人员日夜奋战、陇川空中航拍镜头等珍贵影像,最大限度呈现和传播了真实、客观、多维度的新闻现场;广播节目则以声音为核心要素,不论是封闭管理的学校,还是进出陇川的核心通道卡点,不论是核酸检测时积极配合的市民,还是默默奉献不图回报的志愿者,大量现场音响的使用播出,都以记录式的报道,传播了温暖、有力、鼓舞人心的“中国之声”;而新媒体产品则实现了新闻报道的“全过程传播”“零时差传播”,用户想看什么听什么感触什么,记者就第一时间去拍摄什么、采访什么、直播什么,实施互动、双向反馈,用户不再是滞后的信息触达者,变成了新闻报道的参与者、推动者、表达者,缩短了信息传播半径,提升了媒体融合的紧密度和连接度。

在持续数日的应急报道中,前方报道团队从“同一堆食材”中,发挥融合的手艺,呈现出了“多样的菜品”,共播出(刊发)各类报道110余条(篇),充分发挥内容制作优势、全媒体传播优势和资源整合优势,也使得在疫情报道实践中,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引领力、影响力、传播力进一步提升,夯实了总台在视音频原创领域的权威地位。

移动化、社交化、可视化、智能化、平台化是媒体融合技术发展的重要趋势。笔者认为,现今的信息传播规律要求传媒行业必须进行深度变革,打破传播单一形态,打造多样立体触达渠道,必须努力实现体制机制的创新、完成流程再造。落实到具体新闻报道中,应整合现有资源,集“采、编、播、分、发”等于一体,真正实现“一次采集、立体传播、多样效果”的融合模式,提高生产能力、聚合能力和传播能力,努力打造国际一流新型主流媒体。通过打通“台网”界限,按照信息数据一次采集、多种生成、聚合传播的理念,真正实现信息内容、技术应用、平台终端、管理手段的流程再造、共融互通。

参考文献

[1]金春平,《把握媒体融合趋势 打造新型主流媒体》,山西日报,2021年12月14日第10版.

[2]何德敏、夏新,《媒体融合的实践与思考》,中国地市报人,2021年第12期.

[3]孙云,《在融合中发展 在发展中融合》,中国地市报人,2021年第12期。

作者简介

李腾飞(1990.12—),男,籍贯:云南省保山人,民族:汉族,学历:本科,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现有职称:中级记者;研究方向:新闻采编。74774108-FE63-4525-9109-BC5035BB317B

猜你喜欢

信息传播媒体融合
浅析人民网《图解新闻》栏目的信息传播实践
网络舆论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
“互联网+”时代传统媒体融合发展路径研究
媒介融合背景下对新闻记者素质的要求
如何进行突发事件中的舆情引导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
浅谈电视新闻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