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甲基苯丙胺相关性心肌病一例

2022-06-02梁砚薷王欢欢陶瑾熊长明于丽天

中国循环杂志 2022年5期
关键词:心尖心动图戒毒

梁砚薷,王欢欢,陶瑾,熊长明,于丽天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36 岁,因“活动后胸闷、气促4 年”入院。患者于2017 年11 月开始出现胸闷、气促,多于活动后明显,伴下肢水肿,夜间不能平卧。于2017 年12 月就诊于当地医院,诊断为“心功能不全、窦性心动过速、腹腔积液”,予利尿等对症治疗(具体不详)后症状缓解。出院后病情平稳,日常体力活动仅轻度受限,遂自行停药。2021 年6 月患者于感冒后再发胸闷、气促、心悸、端坐呼吸,再次就诊,诊断为“心功能不全、心房颤动”,予呋塞米20 mg qd、氯化钾缓释片0.5 g tid、沙库巴曲缬沙坦钠50 mg bid、酒石酸美托洛尔6.25 mg bid、螺内酯20 mg qd、华法林1.5 mg qd、依折麦布10 mg qd口服治疗,上述症状明显缓解。住院期间患者发生脑栓塞、脾栓塞。2021 年7 月患者为进一步明确心脏扩大病因,遂至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住院治疗。患者既往吸食冰毒(主成分为甲基苯丙胺)7年(2011~2017 年),每日1~2 次,剂量不详,2017年因心力衰竭住院后戒毒,未复吸。2016 年发现血压升高,最高185/120 mmHg(1 mmHg=0.133 kPa),平日130~140/80~90 mmHg,未治疗。2017 年戒毒后开始饮酒,平均42 g/d,未戒酒。吸烟15 年,每日2 支,未戒烟。否认家族史。入院查体:体温36.0 ℃,脉搏80 次/min,呼吸15 次/min,血压137/80 mmHg,构音障碍,心界向两侧扩大,心率88 次/min,心律绝对不齐,二尖瓣听诊区闻及3/6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向腋下传导,右手精细运动障碍,双下肢无水肿,病理反射阴性。入院后心电图示:心房颤动,心率86 次/min,V1~3导联R 波递增不良(图1)。

图1 患者入院时心电图

血、尿、便常规未见异常,便潜血阴性;N 末端B 型利钠肽原389 pg/ml。患者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比值逐步滴定至2.65R。冠状动脉CT 提示前降支钙化积分3.2 分,各支冠状动脉未见有意义狭窄性改变。静息心肌灌注显像示下侧壁近心尖部血流灌注明显受损(图2)。

腹盆增强CT示双侧肾上腺及肾动脉未见异常,脾梗死,右肾中部及下极多发梗死灶。超声心动图示:左心房前后径51 mm,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60 mm,室间隔厚度8 mm,左心室后壁厚度9 mm,左心室短轴缩短率17%,左心室射血分数33%,右心室舒张末期内径26 mm,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11 mm,右心室面积变化分数36%,下腔静脉直径15 mm,吸气塌陷率正常。考虑心肌受累疾患,左心扩大,二尖瓣近中量反流,左心室收缩功能减低,右心室收缩功能正常低限(图3)。心脏磁共振成像显示:左心增大伴左心室收缩功能明显减低,对比剂增强延迟扫描示室间隔壁间线状强化,左心室侧壁心尖部局部透壁强化,前后乳头肌区域散在灶状强化(图4)。

图3 患者超声心动图心尖四腔心(3A)及彩色多普勒图像(3B)

图4 患者心脏磁共振成像四腔心(4A)及延迟显像图像(4B)

结合患者病史及检查结果,最终诊断为:甲基苯丙胺相关性心肌病(methamphetamine-associated cardiomyopathy,MACM)。予以呋塞米20 mg qd、氯化钾缓释片1 g bid、沙库巴曲缬沙坦钠50 mg bid、美托洛尔缓释片95 mg qd、螺内酯20 mg qd、华法林钠3 mg qd、依折麦布10 mg qd、胞磷胆碱钠0.1g tid 口服治疗,嘱出院后戒毒、戒烟、戒酒,保持良好生活习惯[1],规范治疗。患者出院2 个月后随访,诉无明显胸闷、气促发作,体力活动轻度受限,复查超声心动图示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60 mm,左心室射血分数48%。

2 讨论

甲基苯丙胺最初合成于上世纪20 年代,原用于治疗鼻塞、哮喘、嗜睡、抑郁症等,因其振奋精神、提升警觉及增强体力等作用,而在二战时期广泛应用于军队,战后流入城市。甲基苯丙胺脂溶性强,可直接通过血脑屏障,刺激中枢神经系统,产生强烈的致欣快作用,使其极易成瘾。此外,甲基苯丙胺可促进外周交感神经末梢释放儿茶酚胺,并阻断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减少儿茶酚胺重摄取,导致α 和β 肾上腺素能受体持续激活,因此其急性和慢性使用均对心血管系统产生严重损害作用[2]。急性中毒常引起冠状动脉痉挛、应激性心肌病、高血压、心动过速。慢性滥用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缺血性心脏病、心律失常、恶性高血压、主动脉夹层、肺动脉高压、MACM 和心脏性猝死。MACM 发生机制包括直接和间接的心肌损害作用。甲基苯丙胺既可直接引起细胞内钙循环紊乱、线粒体功能障碍、基因表达异常,以及自由基产生增加以促进氧化应激、P53 活性增强以促进凋亡;也可通过拟交感作用促进心脏重构[2]。以上病理生理过程可导致收缩功能障碍、心肌纤维化和心脏扩大。回顾性研究发现,MACM 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包括男性、高血压、酒精中毒[3],此外,使用剂量、频率、持续时间、狂欢使用、合用酒精或其他毒品均影响MACM 的进展,暂未发现给药途径对MACM 产生影响[4-5]。本例患者为男性,每日吸入甲基苯丙胺1~2 次,持续时间长达7 年,使用过程中先出现高血压,而后发现心力衰竭,虽戒毒但序贯饮酒,或为其MACM 持续进展的原因。

MACM 临床特点包括:(1)甲基苯丙胺使用史;(2)多引起高血压、心动过速、最高起搏点改变;(3)发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时可有胸痛,伴肌钙蛋白升高,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多为非梗阻性冠状动脉疾病或冠状动脉痉挛;(4)心脏扩大后可有心力衰竭症状及体征,伴利钠肽升高,超声心动图表现为全心增大、二尖瓣及三尖瓣反流、肺动脉高压、心腔内血栓,部分患者心肌运动表现为反-Takotsubo 模式,即心底至中部运动功能严重减退,而心尖部运动功能保留[6];(5)进展至心力衰竭终末期可出现心原性休克表现;(6)心脏磁共振成像或心内膜心肌活检可明确纤维化程度,判断心脏恢复及预后[7-8]。本例患者首先出现高血压、心动过速且未治疗,继之发生心力衰竭、心房颤动,符合MACM 特点。该患者心电图示V1~3导联R 波递增不良,尽管冠状动脉CT未见明确狭窄,但心肌灌注示下侧壁近心尖部血流灌注明显受损,与心电图定位不符,仍不能除外有冠状动脉痉挛导致的心肌梗死和心力衰竭。该例患者吸毒过程中出现血压升高,未治疗,血压负荷重,继发性高血压筛查阴性,超声心动图及心脏磁共振成像未见室壁增厚,故可除外高血压性心脏病。

MACM 暂无公认的诊断标准,目前诊断多基于甲基苯丙胺使用史或尿检阳性,通过详询用药史(包括剂量、频率、持续时间等),评估甲基苯丙胺在其心肌病发展中所占权重,并排除其他常见心力衰竭病因。使用甲基苯丙胺后尿检阳性可持续2~4 d,毛发检测阳性则可持续6 个月。需注意一些药物的使用可导致假阳性检测结果,如伪麻黄碱、去氧肾上腺素、雷尼替丁等[9]。MACM 的治疗无临床证据可循,其心力衰竭急、慢性期治疗均参照心力衰竭指南。临床研究发现部分MACM 可逆,其心力衰竭住院率、死亡率亦相应减低,早期戒毒和正常的基线右心室面积是MACM 逆转的2 个强预测因素;而不可逆MACM 患者心力衰竭住院率高、NYHA 心功能Ⅲ~Ⅳ级增多、全因死亡率显著增高[4]。本例患者吸毒时间长,全心增大,心脏磁共振成像已见局部纤维化,提示预后不良。

综上所述,对于无明确原因的年轻心力衰竭患者,在病史询问中不应忽视有无吸食毒品的经历,尤其发病过程伴以上临床特点,宜考虑到与吸食毒品相关。MACM 应早期诊断,及时戒毒,规范治疗,以期有利预后。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心尖心动图戒毒
王新房:中国超声心动图之父
心电图与超声心动图在高血压性心脏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M型超声心动图中左室射血分数自动计算方法
超声心动图诊断胎儿法洛四联症的价值
戒毒人员外出探视管理及戒毒人员意见调查分析
欢乐过大年
栽种了一个长在心尖尖上的花园
甜蜜养颜季
不抛弃,不放弃
从“白粉妹”到“戒毒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