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生育政策下的大孩家庭教育指导策略

2022-06-02陈柳霞

中学生报·教育教学研究 2022年15期
关键词:家庭教育指导

陈柳霞

【摘要】隨着全面二胎政策的稳步推进以及2021年三胎政策的放开,大孩的心理问题日益凸显。由于家长对大孩缺乏必要的心理引导,二胎、三胎出生后,逐渐减少对大孩的关注,甚至让老人承担起大孩的扶育责任,并且在孩子出现矛盾时,天平倾向小的一侧,种种这些可能会对大孩的心理产生困扰,甚至导致疾病。对此提供了几方面的家庭教育指导策略。

【关键词】生育政策;大孩心理;家庭教育指导

一、社会背景

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人口生育率低下,导致了劳动力资源短缺、社会养老负担加重、GDP增速下降等一系列衍生问题。为了使我国人口结构健康稳定,2015年10月党中央决定实施“全面二胎”政策,2021年6月又出台了“三孩”生育政策,以促进人口结构长期均衡发展。

在国家生育政策的刺激下,我国的新生儿出生数量缓步增长,但是与之而来的二胎、三胎家庭中的大孩的心理健康问题也日渐突出,在学校表现为成绩的大幅下降,情绪的持续低迷,甚至某些严重的偏激行为,近些年不断地引起学校和各界的关注。

二、大孩可能出现的问题

(一)大孩的排斥心理

生育政策的放开,使得二胎、三胎的家庭逐渐增多,很多家长自认为是给大孩多生一、两个玩伴,认为能让大孩将来多了可以相互扶持和照顾的家人。但是,事实上,从多项研究调查中发现,大孩对于家里突然多出来的弟弟妹妹并没有表现出多欢迎的态度,有些甚至是反感的、排斥的,更甚者做出以生命威胁父母来让父母放弃二胎、三胎的行动。

(二)大孩的行为异常

小宝出生后,很多大孩往往会产生过激的或者反常的行为,有些在学校表现得异常沉默、自卑,有些脾气变得火爆易冲动,更有甚者表现为过激行为,任性妄为、自杀威胁、争风吃醋等,在家跟小宝的相处颇有困难,几个孩子会因为争宠大打出手,或者呼天喊地,甚至产生敌对的心理和相处方式。

三、大孩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弟弟妹妹出生前,大孩的心理引导欠缺

心理学上认为,人存在本能的生存焦虑,人在出生时没有任何防御能力,安全感来自母亲,如果失去了安全感就会感觉到威胁和焦虑,因而会对其他孩子产生本能的敌对心理和行为。很多家长在弟弟妹妹出生之前,没有与大孩做好必要的交流沟通,没有做好对大孩的心理建构工作。部分家庭中,大孩对弟弟妹妹的抵触情绪是明显的,有的是厌恶的,甚至是偏激的。有些大孩认为自己原本的家庭地位因为弟弟妹妹的到来受到威胁,因而不喜欢弟弟妹妹。这是一种正常的接受新事物的所必经的心路历程,但是很多家长在那之前却没有引起重视,没有将大孩作为这个家庭中的一员共同协商或者正确引导,久而久之导致部分大孩的心理负担和安全感缺失。

(二)弟弟妹妹出生后,大孩的扶养责任旁落

由于需要更多的精力照顾弟弟妹妹或者无法同时兼顾工作、大孩、弟弟妹妹和家庭等方面原因,很多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会主动肩负起照顾大孩的责任,然而让老人代替行使抚养权就剥夺了大孩的安全感,这也是大孩产生焦虑的根本原因。同时隔代教育由于比较溺爱,可能会造成大孩懒惰、自私甚至一些心理疾病,有学生在爷爷奶奶的照顾下经常会出现不能及时完成作业的情况,也有学生会出现一到上学就肚子疼或者身体哪里不舒服的,一回家就好这样的情况。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这些学生是在寻求父母的关注,认为父母听说大孩的各种情况肯定会有阶段的重视起大孩,从而把目光重新放回到大孩身上。长久以往,这都不利于大孩的健康成长。

(三)弟弟妹妹成长中,孩子的家庭教育失衡

很多家长在生了二胎、三胎后,为了省时省力照顾小宝,在对大孩的家庭教育上会多一些苛责,而对弟弟妹妹则多一些关怀,从而导致孩子之间矛盾不断。由于小宝天真可爱,家长会不由自主地将爱的天平倒向小宝,很多家长在孩子发生矛盾时,总是习惯用“你是哥哥/姐姐,你要让着弟弟/妹妹”来劝大孩让步,或者大孩有时做错事情时,会这样威胁大孩“你以后再这样,爸爸妈妈就只喜欢弟弟/妹妹,再也不喜欢你了哦!”时间一久,大孩会觉得在家庭中得不到公平和尊重,可能产生自卑感。比如:某校四年级女生,原来是个乖巧认真的孩子,后来妈妈生了弟弟后,明显成绩不如以前,并且越来越沉默。有次,老师发现该生脸上有好几处青紫,几次询问均是支支吾吾,后来才缓缓告知是弟弟抓的,这其中表现出不自信和不信任。像这样的大孩还有很多,这种在多孩家庭中天平完全倾向小的、弱势的现象,长久下去并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四、“多孩家庭”家庭教育指导策略

(一)尊重大孩的家庭地位

随着生育政策的放开,大孩的心理会变得较为敏感,这个时候家长首先应该认识到大孩是家庭的一员,那么对于生不生弟弟妹妹应该让大孩知晓,要尊重大孩的知情权。其次要正确引导大孩对于生弟弟妹妹的看法,避免此类说法,如“你不乖以后就只喜欢弟弟/妹妹啦!”从而给大孩减轻思想包袱,大孩抗拒弟弟妹妹的到来归根结底还是担心被抢走父母对自己的宠爱。因此,准备生弟弟妹妹前引导大孩对弟弟妹妹的正确观点是至关重要的,要使大孩正确地认识:弟弟妹妹的到来不会抢走父母对自己的爱,而是让自己多了可以一起玩耍,一起扶持的伴。再次,除了以上的认知以外,还要培养大孩承担起相应的“责任”,给予大孩一定的管教权,培养起对弟弟妹妹的期待之情以及爱护意识,同时也能培养大孩的独立意识,以“小大人”的形象去尝试曾经父母对其做过的事情,大孩会萌生出被尊重,被需要的感觉,从而在家庭中获得归属感,那么弟弟妹妹的到来只会对他们有期待而非抗拒。

(二)允许大孩适当的“退行”空间

生育政策实施后,心理变化最大的是大孩,当弟妹出生后大孩往往更粘着父母,有的故意使坏,欺负弟妹,越是不让他做什么就越是要去做什么,种种表现让家长认为大孩没有以前乖巧了,或者是行为在倒退,家长往往很生气,想要好好地教训下大孩,然而这种倒退行为实际(下转第页)(上接第页)上是大孩向父母寻求爱的表现。当出现这些情况时,请家长不要一刀切地认为大孩是个“坏孩子”,应该学会去理解、去接纳孩子的各种心理,提高对大孩的重视,帮助他尽快过渡这个时期,让大孩同样感受到爱和满足。

(二)给予孩子自己处理矛盾的空间

不管大孩、弟弟妹妹乖巧与否,生活在一个家庭中肯定会因为一些意想不到的事而发生小吵小闹,首先家长要认识到这是正常的现象,遇到此类问题时,要先冷静分析问题的性质,是孩子之间的小吵小闹还是不正常的针对行为,切记不能一遇事就指责或者打骂,这样会让孩子的问题复杂化。其次,要认识到对于孩子间的矛盾,家长是调解员不是法官,避免遇到孩子吵闹时,一味地以大孩要让着弟弟妹妹的心态和理由去说服大孩,这样只会让大孩缺乏认同感,可能导致大孩自卑或者偏激的行为,也会对弟弟妹妹造成大的就应该让着小的,而不从自身找原因的假象,不利于孩子的健康发展。上述基础上,然后家长可以给予孩子们自己解决矛盾和危机的空间,可以相信孩子是有能力处理自己大部分的问题的,家长的过多干预,只会让孩子们失去自我解决问题和调解人际关系的能力。家长要知道家庭中“不患寡而患不均”,父母公平地对待孩子,将有助于加深孩子们的手足情。

(三)引导父亲的家庭参与

家庭教育现状研究表明,父亲一方参与家庭教育的比重很低,而父亲在家庭教育中所产生的影响却很大,因此,弟多孩家庭更应该让父亲更多地参与到孩子的扶养和教育中来,发挥父亲在家庭教育的巨大潜能。这样可以极大地为母亲腾出空间,时间和精力,与父亲分配任务,各司其职,明确自己的责任,寻找时间多陪陪大孩,平衡大孩与弟弟妹妹的相处时间,多与大孩子沟通,了解大孩的需要,减少隔代教育,让大孩健康快乐地成长,同时心理学上认为,父亲代表了规则和勇气,多让父亲参与孩子的成长和陪伴,有助于给孩子立规矩,增强勇气和担当。

(四)开展有益的亲子活动

家长应多结合传统节日、节假日等开展亲子活动,增进几个孩子间、孩子與父母之间相处的空间,搭建亲子沟通的平台,为家庭和谐提供多种机会,促进双方情感交流与沟通,从而增进情感。

结语

综上所述,新生育政策后,我们要重视大孩的行为表现和心理敏感,明确和正视导致大孩的心理问题出现的原因,为大孩的心理健康成长寻找适宜的方法,提供适宜的家庭教育指导策略,为大孩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陈鹤琴.家庭教育[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叶萌.家庭教育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J].学理论,2013.

[3]刘利民.家庭教育面临的困境与对策初探[J].现代教育,2017.

[4]张雪莉.单独二胎计生政策下儿童同胞关系及相关因素研究[D].四川医科大学,2017.

[5]赵春燕,丁国荣.透过罗琦琦看二胎时代家庭的教育误区[J].管理天地,2018.

猜你喜欢

家庭教育指导
陪伴孩子寻找属于自己的春天
新媒体环境下家庭教育指导的新途径探究
研究家庭教育提高育人水平
江苏家庭教育现状调查与研究
互联网+模式下幼儿家庭教育指导研究
浅谈在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中如何发挥政府职能
我国家庭教育指导对象群体的新特点
网络环境下家庭教育指导模式初探
家庭教育指导中的问题、成因及对策
共享“心灵之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