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典阅读是一种责任

2022-06-02余世存

快乐作文(7.8年级) 2022年5期
关键词:马一浮封印现代人

余世存

①在当今网络阅读的时代,纸质经典阅读已经成为一种相对奢侈的人生体验。现代人已经习惯了轻阅读、快阅读、消费式阅读、网络阅读,等等,纸质经典阅读似乎已经过时,我们从网络上随时可以猎取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孔子、墨子等经典人物的言行事迹。但返回到纸质经典阅读,是每一个人的权利,更是他对自己的责任。

②从网络的角度理解,纸质经典确实过于沉重、晦涩、凝固了,过于安静了。纸质经典乃是用纸质把人类流传千年的文明精神“封印”了。这些先人的精神文化血脉,如仅仅靠网络阅读是不足以消化为阅读者自身的食粮的。现代人要打开人类的文明精神、听取先贤们的深刻思想,仅仅靠网络的音频视频介质去阅读听取是不够的。在打开“封印”的文明之旅中,尤其是在跟先人对话并滋养自身的修行中,专注、精纯的纸质经典阅读几乎是不二之路。一份调查显示,在美国著名大学的阅读榜上,占前一二十名的仍是古往今来的人类经典。

③跟一般阅读有所不同,经典阅读是一种对自己的打开,是把自己从外在的世界中找回来。这一特征可以判定一个人是否读进了经典、读出了自己。有人拿着书“一目十行”,有人拿着书“心不在焉”,这些阅读都不是对经典的正当态度。经典并非“咳风唾地”的时语或“明日黄花”,而是文明演进的界石、台阶。在知识爆炸的网络时代,这些界石、台阶需要我们去一一领略。在日常生活中阅读经典是如同信徒做礼拜一样听闻福音的方式,更是我们成全自己、安顿自己的方式。遗憾的是,现代人容易忽略经典,容易倾向于在网上冲浪去获取知识。但用网友们的总结,知识易得,智慧难求。

④传统社会的读书,首先是调心。没有对自己心的把握,机械地认字识文,是难以读好书,难以打开自己和经典的“封印”狀态,更难以获得智慧。如同中西贯通的大儒马一浮先生所说:“故欲读书,先须调心。心气安定,自易领会。若以散心读书,博而寡要,劳而少功,必不能入。以定心读书,事半功倍。随事察识,语语销归自性。然后读得一书,自有一书之用。不是泛泛读过。须知读书,即是穷理博文之一事。然必资于主敬,必赖于笃行。不然,则只是自欺欺人而已。”

⑤马一浮先生还说:“读书如人行远,必假舟车。舟车之行,须由轨道,待人驾驶。驾驶之人,既须识途,亦要娴热。不致迷路,不致颠覆,方可到达。故读书之法,须有训练,存乎其人。书虽多,若不善读,徒耗日力。不得要领,陵杂无序。能入理,有何裨益?”

⑥关于国民阅读的倡导是近年我国社会的热点话题,其中既有我国民对经典文化的疏离问题,也有我国民人均阅读较为低下的问题。对这些问题如何解决,如何让大家从纷繁复杂的世界和生活中有所解脱,使浮躁的心得以安顿,“应云何住,云何降服其心。”显然,阅读经典仍是方便,“安禅制毒龙”,借用孟子的话,经典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

(选自《甘肃日报》2020年10月29日,有删改)

1.选文中心论点是什么?

答:

2.文中第③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任选其中一种分析其作用。

答:

3.结合文中马一浮先生的话,谈谈如何阅读经典。

答:

(山东 孙劼供稿)

猜你喜欢

马一浮封印现代人
封印之战
现代人的避难所
神奇的封印
心灵之风
智珠
撒谎比说实话费力
被封印在树脂与木头里的风景
撒谎比说实话费力
马一浮不回熊十力的信
现代人的手机“依赖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