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种养结合养猪模式效益分析

2022-06-01张宝泉

猪业科学 2022年5期
关键词:猪粪种植业养殖业

张宝泉

(黑龙江职业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8)

种养结合模式是把具有一定产业关联性的种植业和养殖业相互结合,进行多种资源整合并加以利用,从而提高相关产品价值的一种模式。种养结合养猪模式就是种养结合模式中的一种,它是将生猪养殖产生的粪便、废弃物等作为生产加工有机肥的基础原料,供种植业使用;同时种植业收获后产生的作物秸秆、废弃物等又可作为生猪养殖中的饲料来源,形成一种生态循环种养结合模式。发展种养结合养猪模式既能够解决猪粪、猪尿过度排放导致的环境污染问题,也能够提高农作物以及农作物收获后的废弃物的利用效率,极大地改善养殖业与种植业之间的脱节现状。文章围绕种养结合养猪模式的要求、类型及经济效益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提高对种养结合养猪模式的认识,加快推动种养结合养猪模式的开发和推广,切实增加农业产业的附加值和经济效益。

近年来,国内传统农业正向着现代化农业快速转型,不仅畜禽养殖业得到了大力的发展,作为国内养殖规模最大的家畜养殖业——生猪养殖业,其也向着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快速发展;种植业也在迅猛发展,从种质资源的保护到优质品种的开发利用都在全面开展。但在生猪养殖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暴露出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猪场产生的猪粪、猪尿等污染物已成为农业污染中最突出的环境问题。如何解决生猪养殖粪便处理和利用问题,已成为养殖行业关注的焦点。此外,对于农作物收获后形成的作物秸秆,其已由早期的燃料资源、传统肥料变成了污染源。相关研究表明,江苏省的畜禽排泄物(包括猪粪)每年的排放量在0.53亿吨,其中大约有40%未经过任何处理直接排放到周围环境中,而农作物秸秆每年产生的排放量大约是0.41亿吨,其利用率不足60%。同时加上国内对土地资源利用的严格管控,经济发达地区土地资源的可使用量相对减少,促使农业产业向着高效、高产、规模化的方向发展,导致各种农业投入品(化肥、农药、兽药等)大量使用,出现了高排放、高废弃物等环境问题。这些突出的问题与农业生态、健康、高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相悖。基于此,国内各种不同类型的种养结合养猪模式不断涌现,有一部分在探索和应用中已取得良好的效果。种养结合养猪模式的开发利用,不仅能够改善生猪养殖业、种植业对环境造成的污染,还能够额外增加农业生产的经济收入。促进生猪养殖业向着绿色、生态、高效、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1 种养结合养猪模式的要求

1.1 制度要求

在开展种养结合养猪模式前,要充分掌握国家以及各地区对生猪养殖业和农作物种植在土地管理、环境污染管理等方面的文件要求,要充分根据各级环保部门的要求进行场区的改造建设,禁止在禁养区或限养区内进行养殖工作。

1.2 技术要求

针对不同的种养结合养猪模式,养殖主体要根据雨污分离、干湿分离、生物发酵处理等基本原则开展相应的工作。如采用干湿分离方式收集猪粪,那么在进行圈舍改造时,就要充分考虑猪的生活习性、人员操作的便捷性、干湿分离的高效性等因素,最大限度达到增效的目的。

1.3 设备要求

在设计种养结合养猪模式的场区及猪舍等内部结构时,所用设施设备要满足使用率高、稳定耐用、操作方式简单便捷、检修方便易操作等要求。

2 种养结合养猪模式的类型

2.1 “猪+沼+草”种养结合模式

该养殖模式是通过将猪场排泄物进行固液分离,分离后的固体粪渣通过堆积发酵的方式制成有机肥作为农作物的原料;液体污水通过沼气池进行发电。农作物牧草收割后作为优质的青饲料喂猪,从而形成一个生态循环的种养结合养猪模式。

2.2 “鸽+猪+鱼+粮”种养结合模式

该种养结合模式是通过鸽粪喂猪—猪粪养鱼—鱼粪肥田的方式进行。鸽子饲料中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及蛋白质,经鸽子消化后排泄的鸽粪中尚存有一定量的纤维素和蛋白质,另外鸽子在进食时常常会散落一定量的饲料,将散落的饲料和鸽粪一起加工处理,再进行喂猪,能充分利用鸽子饲料中的营养物质。这样所产生的猪粪进行喂鱼不仅能减少猪粪排放带来的污染,还能大大节省养鱼成本,提高鱼的产量。养过鱼的泥肥施加给玉米、水稻等农作物,既能节约生产成本,又能够提高农作物单产产量,还能够净化生态环境。

2.3 “猪+茶”种养结合模式

此种养结合模式是通过将猪场粪污作为茶种植中的有机肥,减少茶叶生长过程中对化肥的使用量,有效提高土壤中的肥效。既能够消除粪污外排导致的环境污染问题,又能够提高茶叶的产量。

2.4 “猪+莲+鱼”种养结合模式

这种模式是将养猪下脚料和猪粪经2次发酵后直接排入莲塘用以种莲、养鱼。此种模式的优点包括3个方面:第一是该模式使猪粪得到了充分利用,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第二是夏季茂盛的莲叶能够起到遮挡烈日的作用,从而降低鱼塘中的温度,有利于鱼群的生长发育;第三是鱼在池塘中的采食活动,减少了池塘中害虫的生长繁殖,保证了莲藕、莲子的高产。

3 种养结合养猪模式的效益

采用不同的种养结合养猪模式,常常在减少猪粪排放的同时,增加有关农副产品的产量或附加值,从而达到“双赢”的目的。

研究表明,通过“猪+沼+草”的种养结合模式,利用种植杂交狼尾草打浆喂猪,平均每头猪可用饲草替代精料的量可达25%~30%,每头猪可节省饲料成本25元左右。喂草的生猪肉质鲜美,瘦肉率较高,猪肉品质高,深受消费者喜爱。此外,利用猪粪发酵还可获得一定收益,每头猪的干粪大约可生产有机肥48.4 kg,收益在29元左右。

采用“鸽+猪+鱼+粮”生态种养模式,用猪粪替代鱼饲料中的小麦、菜籽饼等原料,每667 m2(亩)鱼塘可减少鱼料成本25元左右,增加鱼产量100 kg以上;同时由于鱼塘中泥肥的使用,每季每667 m2(亩)稻田中可以减少相当2~4 kg化肥的使用量、增加55.6 kg的水稻产量、增加44.4 kg的玉米收成。

还有一些报道采用“牧草+生猪+农作物”的生态种养模式同样也取得了很大成效。利用牧草作为生猪补充的青饲料,每头生猪在饲养期可节省30~50元饲料成本,猪肉质量也明显提高,每头生猪平均增加10元左右的收入;同时大量的猪粪作为有机肥施入牧草种植田,不仅节省化肥成本,且提高了农作物产量。

4 结语

目前,我国生猪养殖业在大力发展,逐渐趋向集约化与规模化。机械化、数字化在整个生猪养殖过程中得到了广泛地应用。但是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猪粪、猪尿的污染问题一直得不到有效解决,常常对养殖场周围的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同时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关联性往往不能够很好地进行把控,从而不能发挥两者之间的互补优势,未能提高种植养殖间的效率和经济效益。不同类型的种养结合养猪模式既能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发展地方经济、减轻环保压力,又能有效改善相关农副产品品质,提升市场竞争力,适合在农村地区因地制宜地进行推广。

猜你喜欢

猪粪种植业养殖业
农业农村部公布100个全国种植业“三品一标”基地
基于猪粪水热炭化的生物炭性能及残液成分分析
养殖业如何应对饲料成本高企
数字化智能背景下畜禽养殖业发展路径及赋能对策研究
水热预处理对猪粪厌氧消化及沼液生态安全性的影响
“十四五”全国种植业发展有了路线图
强化核心技术攻关 赋能种植业转型升级——聚焦《“十四五”全国种植业发展规划》
基于多目标线性规划的河北种植业结构调整研究
解析猪粪水热炭化过程中金属形态与猪粪结构变化关系(2020.5.19 农业农村部沼气科学研究所)
致富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