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班级志愿岗在班级民主管理中的具体形式和价值探索

2022-05-31

辽宁教育 2022年10期
关键词:志愿岗位班级

李 根

(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外国语小学)

2017年8月,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中提出,要在班级中“制定民主管理制度,形成学生自我教育、民主管理的班级管理模式”。立足学校德育顶层设计,结合班级管理实际,紧扣学生发展需要,笔者在班级层面探索并尝试了以志愿岗为纽带的管理模式。那么,什么是班级志愿岗?班级志愿岗是针对班级管理和学生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而设置的,广泛吸纳学生参与、依托学生自主管理的一种班级管理模式。对其概念的明晰过程也是对班级民主管理制度的一种建构、探知和践行。班级志愿岗的创建,旨在让学生成为班级的主人,实现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的班级自己管”的美好愿景,彰显志愿服务养德育人的实效,指向学生良好德性的养成和综合素养的提升。

一、班级志愿岗的创建缘起

(一)培养学生责任意识的需要

有责任感、肯担当是评判一个人优秀与否的重要指标。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的时候,一批又一批“最美逆行者”奔赴疫情第一线,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生命的健康和安全,他们身上展现出来的责任担当令人敬佩。这种责任担当的培养在哪里?在社会,在家庭,在学校。其中,学校作为一个人从小学习知识、学习做人的场所有着重要作用。班级志愿岗作为学校教育在班级中的有利抓手,对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起到了重要作用。班级志愿岗就是结合班级管理的实际,立足学生现状,在班级中设置相应的岗位,依据学生自身能力的高低或特长,选拔其担任相应的岗位,履行相应的职责。在岗位锻炼中,在服务班级和同学中,学生自身的责任意识增强。所以,班级志愿岗的创建,面向的主体是学生,最大的受益者也是学生,是培养学生从小树立责任意识的重要举措。

(二)强化班级民主管理的需要

过去的班级管理,班主任总是“无所不能”,居于班级的“C位”。而现在的班级管理,更重视民主管理,倡导班主任退居幕后,学生转到台前,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彰显学生的主体价值。在班级志愿岗的设计体系中,“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不再是一句口号,每一名学生都能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他们或学习成绩突出,成为“学习结对志愿岗”的成员;或在常规习惯上严于律己,成为“课间文明志愿岗”的主力;或在劳动卫生方面表现突出,成为“劳动卫生志愿岗”的骨干。班级志愿岗,让学生人人都是参与者,在参与中成长;个个都是管理者,在管理中提升,强化了学生的管理意识,锻炼了学生的管理能力,让班级管理更加有序、高效。

(三)指向志愿服务养德育人的需要

班级志愿岗是志愿服务精神的一种践行和传承。虽然面向的群体仅仅是班级里的数十名学生,但是创建的初衷和勾勒的愿景却指向培养学生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崇高精神,促进学生良好德性的养成和综合素养的提升。比如,班级里有这样一名学生,他在学习上找不到自信,在生活中也粗心大意。按往常而言,这样的学生在班级里很难找到存在感。但是,在广泛实施志愿服务的班级里,可能却是另一番景象。上述问题丝毫不能掩盖这名学生爱劳动、会劳动、尊重劳动的出色表现。该学生负责劳动卫生岗,总能把班级卫生清扫得干干净净,屡次得到学校表彰。不仅如此,他在劳动中表现出来的认真、专注、热情、奉献、友爱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可以说,班级志愿岗这个舞台让他找到了自己。由此可知,以志愿之名,行养德育人之道,能助力每一名学生成就更好的自己。

二、班级志愿岗的具体形式

班级志愿岗是班级民主管理的重要媒介,从岗位的设置到职责的划分,从岗位的选择到人员的选拔,从岗位的评定到人员的表彰,从岗位的优化到人员的调整,从岗位的裁撤到内化践行等,都需要制订详细的流程和具体的要求,这样才能让每一名参与其中的学生都能在相应的岗位中得到锻炼、收获成长。

(一)因需设岗,明确岗位名称和职责

在班级管理中,班级志愿岗的数量并非越多越好,其设置应当有严格的要求,前提条件就是要满足班级的需要。从实际需要出发而设置相应的志愿岗位,才能在班级管理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在岗位设置好以后,笔者尽快明确岗位的名称和学生所应履行的职责,这样既有助于学生对照自身需求合理选择岗位,也有助于学生上岗后能够尽快熟悉岗位职责。以“水杯志愿岗”来说,设置岗位责任人1名,主要职责是早晨提醒学生摆放水杯,课间提醒学生整理水杯,放学提醒学生拿走水杯。岗位名称明确,职责清晰,学生易于看懂,乐于参与。除此之外,笔者还针对书包管理、图书管理、午餐管理、卫生管理、路队管理等方面设置了相应的志愿岗,根据岗位职责的轻重与否,安排人数不等,确保每一个岗位都能发挥重要作用。

(二)双向选岗,凸显人选岗和岗选人

班级志愿岗设置好以后,应遵循双向选岗的原则,即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岗位,岗位也要配备适合的学生。比如“午餐志愿岗”,担任此岗位的学生需要管理午餐纪律、分配多余食物、监督就餐卫生。那些就餐习惯好、卫生习惯好,在班级里有较高威信的学生,可以选择这个岗位,这就是人选岗,用自己好的表现来传递岗位的正能量。再如“眼操志愿岗”,担任岗位的学生需要在检查学生做眼保健操的同时指导和纠正不正确的动作,因此可以鼓励眼保健操做得特别认真、规范,有一定管理能力的学生来选择这个岗位,这就是岗选人。在对的岗位安排对的人,就会发挥“1+1>2”的效果。双向选岗,凸显人选岗和岗选人,在相互选择中,让岗位与人员协调一致,推动班级管理走向高效。

(三)定期评岗,阶段总结及表彰优秀

班级志愿岗一旦确定并非永久不变,每周五、每个月底和每学期末,班主任都会对志愿岗的履职情况进行经验总结和奖惩评定。对于尽职尽责的学生,其岗位会被评选为“优秀志愿岗”,学生也会被授予“优秀志愿者”的荣誉称号,同时班主任将评选结果纳入班级“个性化评优”体系中;对于消极懈怠的学生,会被给予班级内的口头通报,学生也会在“个性化评优”体系中被扣分;对于情节严重的学生,则会视情况调整岗位或裁撤岗位。这种奖励优秀、惩处不足的评价体系,正是推动班级志愿岗朝着正确方向不断前进的有效动力,既保障了岗位作用的有效发挥,也激发了学生履职尽责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提升学生班级管理能力和综合素养具有重要作用。

(四)合理调岗,优化岗位及配备人员

班级志愿岗在实施的过程中,会随着班级管理和学生发展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以笔者班级“拖地志愿岗”为例,原先设置岗位责任人2名,主要职责是每天中午打扫教室地面,做到地面无灰尘、油污、残留物等。可是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班级对这一岗位的要求进行了调整和细化,岗位责任人增加到了4人,主要职责也进行了细化。再以“图书管理志愿岗”来说,新学期开学,班级图书管理工作繁多,所以设置了4名岗位责任人。一个月以后,班级图书管理工作趋于稳定,这个岗位人员就需要减少。为了提高班级图书管理工作的实效,笔者将其中2名学生调到他们感兴趣、人员又紧缺的岗位中去,实现岗位的优化调配。这就是合理调岗,既优化了岗位的功能,又调整了人员的配备,实现了班级管理的最优化。

(五)适时撤岗,内化于心及全员践岗

班级志愿岗的创建,一方面能培养学生的志愿服务精神,另一方面也让学生在履岗、践岗中习得管理班级的本领,提升综合素养。当某一岗位达成了学生培养目标,也实现了对班级的管理要求,岗位意识就已经融入并践行在学生行为习惯的方方面面,这样的岗位就可以裁撤了。如笔者在刚接手现任班级时,每天早晨都会有学生晚到,甚至是迟到,班级风气深受影响。为此,笔者提议设置“考勤志愿岗”,设置岗位责任人1名,专门负责学生晚到、迟到情况,考勤结果不仅会纳入“个性化评优”体系,还会记录在“我的成长脚印”小学生素质发展记录册中。自岗位成立以来,晚到、迟到的现象明显减少,后来一周、一个月都没有几个人晚到、迟到,守时的意识已经铭刻在学生的脑海中。最终,在全班学生的一致要求下,这个岗位被正式裁撤。所以,适时撤岗,并不是不要岗,而是好习惯早已融入在学生的心中,流淌在学生的血液里,学生一直在践行着。

三、班级志愿岗的价值探索

班级志愿岗并不是笔者的首创,笔者所在学校的不少班主任都曾在自己班级设置过志愿岗。从数量上来看,或一两个,或三五个,或更多个;从名称上来看,种类繁多,叫法不一,却让人一目了然。这些志愿岗各负其责、各司其职,在班级管理和学生教育中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彰显了重要价值,引领、鞭策着班级的每一名学生向善向上、向美生长。

(一)激发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热情

班干部制度是现行班级管理体系中长期存在的、相对合理的一种班级管理制度,主要是依托班级里少数优秀学生的力量,组成正式的班级管理团队,协助班主任开展班级管理工作,在学生中发挥榜样作用和管理效果的一种民主管理形式。事实证明,这种管理形式确实在班集体建设和学生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不过,随着教育的发展、观念的进步以及学生对自我存在感的迫切需要,部分学生开始不满足于只做班级管理中的“旁观者”。而班级志愿岗因其灵活的岗位需要、无定额的岗位数量以及个性化的岗位职责,最重要的是“人人参与”的岗位理念深受学生喜爱。只要班级有需要,学生有相应的特长或能力,就可以申请创建相应的岗位,而学生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岗位的参与者和管理者。班级里的每一名学生都能依托自己所担任的岗位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真正实现让自己成为班级管理“参与者”的愿望,激发了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热情和自信,对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提高学生服务他人的能力

班级志愿岗,让每一名学生都成为自己岗位的第一责任人。看似一个小小的岗位,其背后所付出的汗水和辛劳却是巨大的。能否适应岗位的需要,关系到学生能否正常履岗,这也倒逼着担任岗位的学生不断强化岗位服务意识、提高自身践岗能力,对学生服务他人能力是一种培养和强化。以笔者班上的小李同学来说,他申请的岗位是“卫生保洁志愿岗”,需要承担的岗位职责是在课间保持教室地面干净整洁。看似简单的岗位职责,却难倒了小李。每到课间,桌椅缝隙处总会散落不少纸屑。中午就餐后,更有倾洒的汤汁、菜叶。有时候一个课间没捡拾完垃圾,下一个课间又会产生新垃圾,这让小李苦不堪言。面对现实问题,小李一门心思钻进“工作”中。没过几天,课间的教室地面确实干净多了。笔者经打听才知道,小李改进了做事方式,一到下课,他就走上讲台,提醒大家捡拾身边的垃圾。久而久之,学生养成了自觉维护卫生环境的好习惯。小李的转变,其实就是自身服务他人能力不断强化和提升的过程。正是因为有了班级志愿岗,才给像小李一样的学生提供了锻炼和成长的机会,这种指向能力提升的班级民主管理形式才是学生普遍需要的育人载体。

(三)培养学生向善、向美的品格

班级志愿岗,从“志愿”一词就可以解读出其内涵。它是不以获取报酬为目的,鼓励学生主动承担班级管理责任,义务奉献自己个人时间,以帮助同学为乐、以服务班级为荣的一种带有公益性质的班级民主管理形式。因此,班级志愿岗在创建之初就对塑造学生精神力量、培养学生高尚品格具有重要的引领价值。以“学习结对志愿岗”来说,其建立为班级营造良性竞争的氛围奠定了坚实基础。学生结成互帮互助小组,利用课间、午休、放学后的时间,成绩好的学生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检查作业、讲解知识点、勾画重点等,实现学生学业水平的共同提升。

班级志愿岗,是班级实施民主管理的有力抓手。班级志愿岗的创建及其在班级层面的有效实施,转变了班级管理中以班主任为主的既有认识,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凸显和强化,是对班级民主管理形式的一种新的探索和尝试。在班级志愿岗的引领下,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热情提高了,践行班级管理的能力增强了,指向班级管理的品格修养也提升了,这就是基于班级民主管理所彰显出来的育人价值。

猜你喜欢

志愿岗位班级
我志愿……
班级“四小怪”
班级英雄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小小志愿 大大爱心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如何防止高考志愿再遭篡改
因爱汇聚,志愿同行
实施HR岗位轮换 打造复合型HRM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