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真情实感谱写馥郁美文

2022-05-31陈春晓

中学生报·教育教学研究 2022年16期
关键词:真情实感作文教学生活

陈春晓

【摘要】作文要写出真情实感是现行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对中学生写作的要求。生活是作文的源泉,真实来自生活。要想情感真实真挚,首先学生要用心去感受生活,在生活中孕育情感;还要勤于阅读,在阅读中丰富情感;还要通过勤写深思在写作中升华情感。

【关键词】作文教学;真情实感;生活

托尔斯泰说过,优秀的作家都是蘸着自己的血肉写出来的,真诚的文章是从作者的心里流出来的,而不是硬挤出来的。只有真正动了情,才能寫出真情实感的东西。《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作文教学中,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正所谓言为心声,文章应该是作者内心情感的真实流露。初中语文之作文教学,占据着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在作文教学中,如何才能让学生写出真情实感呢?就平时的教学实践,笔者总结了以下几个观点:

一、关注生活,在生活中孕育情感

学生作文,最头疼的就是“没啥写”。原因何在?两耳不闻身边事,一心只读升学书。对生活缺乏热情,对社会缺乏关注与思考,脑袋空空,怎么可能文思泉涌?

叶圣陶先生说过,写作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章。叶圣陶先生还说:“生活就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叶圣陶先生的话形象地说明了生活与作文的关系。我们要抓住作文训练这个“流”,就必须从生活这个“源”中汲取营养和素材。其实,生活并不缺少美,而是学生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就在几乎“无事”的生活中却蕴含着深广的人生哲理,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就会发现“凡是有生活的地方都有快乐和宝藏”。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所以,要想学生在作文中写出真情实感,就必须教会学生面向社会,关注生活,要以饱满的热情和自己独特的眼光与视角去观察周围的客观事物,并建立感情,再将这感情融进写作中,写出自己的独特体验,这样写出的文章就不愁没有感情,没有感染力。当学生对生活感受的储备达到了一定程度,心中的写作欲望就会逐渐萌动,不吐不快。“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只要有意识地去观察生活,就能使我们的内心与大千世界相通,从而使生活成为我们抒写真情的源头活水,生活体验丰富了,写作素材也就充裕了,作文自然有事可写,有感可发,写出充满真情实感的作文。

二、勤于阅读,在阅读中丰富情感

为基于当前初中语文课堂的现状,要切实提高初中生的写作水平,没有捷径可走,只有勤于阅读,才能扩大知识面,培养高尚的情操,塑造健全的人格,掌握写作技巧;只有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才会激发写作兴趣,有话可说,才能使作文文采斐然,血肉丰满。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关于阅读的要求中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在课程总目标中提出,“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劳于读书,逸于作文”,这都是前人在读写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读书是吸收、积累的过程,思想、素材、感受以至语言的表达方法都在不知不觉中储存起来。一旦需要,这些储存就会蜂拥而至,跳出来供你应用;你可以很自然地随手拈来,把自己的情意表达得真切、生动。同时,读书也能够提高我们对生活的感受能力,培养起自己真实丰富的情感体验。阅读,不仅可以使学生学会观察、分析事物的方法,丰富自己的词汇和语言,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生活,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对真善美的判断力。

三、深思多写,在写作中升华情感

有了真情实感,还应该勤写深思,在写作中升华情感。通过写作,可以促使你深思再深思,认识再认识,体察再体察,感知再感知,将感性的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将浅层次低层的情感上升为深层次高层次的情感。写真情实感,还要注意在作文过程中触向心灵深处,以真情唤读者共鸣。作文的过程是他们学习做人的一种历练,是他们心智的反映,是人格的体现,是他们内部深藏着的情感的冲动。他们在作文中表述真、善、美,鞭挞假、恶、丑,能够在作文过程中不断审视自己,校正自己精神航向。因此,学生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要能把握笔触向心底里写出首先能触及自己灵魂的东西,不能感动自己的材料,也不能感动别人。例如著名作家朱自清的《背影》写得感人至深,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作者真实反映了父亲对儿子的真爱和儿子对父亲的深情。试想,如果没有这浓浓的真爱深情,只怕很难写出如此优美动人的文章来。大作家写文章就能注意以情感人,我们中学生写作文也应写实话,抒真情,写真实的我,只要有了真正发自内心的从肺腑中流出的真情实感,才能做到写山能情满于山,写海能意溢于海,甚至让习作富于永久的生命力。

只有感动了自己,才有可能打动读者。培养学生用具有真情实感的文章打动自己,感染读者。文以载道,如果学生生编乱造,写出的文章自己看着都会发笑,哪里谈得上感染读者?所以,应该培养学生始终把真情实感作为文章的灵魂,写出自己所思所想,所爱所恨,写出自己的困惑、思考,把自己心底最深处的感情焕发出来。“应当教会儿童体验和珍藏自己的感情,而不是教他们寻找词句去诉说并不存在的感情。”

只有潜心阅读,勤于思考的人,才会“腹有诗书气自华”,才会“胸中有丘壑”,才会修得一支生花妙笔;只有细心观察生活,心中始终有爱,习惯讲真话的人,才会用笔尖诉说自己的赤子心灵,才会让自己的文章文采斐然,馥郁可人。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J]. 语文建设, 2002(8):4.

[3]董蓉. 中学生作文"真情实感"缺失的归因及对策[D]. 上海师范大学, 2012.

[4]吴春园. 情感:作文教学成功的灵魂——作文教学中的情感调动和培养[J]. 作文成功之路:下, 2013(10).

猜你喜欢

真情实感作文教学生活
论述小学语文轻松作文的教学尝试
作文立意的探究
生活感悟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
先写后教:语文作文教学途径探微
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探讨
探索多媒体在情趣作文教学中的运用
真情实感,是作文的第一生命
无厘头生活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