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动作路径的意义

2022-05-30卢聪聪

羽毛球 2022年10期
关键词:李宗伟杀球发力

主講老师:卢聪聪

原广西羽毛球队队员,曾入选国家羽毛球二队。退役后一直从事执教工作,作为羽毛球原创作者及赛事评论员,其作品深受广大业余爱好者的认可与喜爱。现为专业队教练。

为什么视频里那些大咖杀球的效果这么好?我明明用到了全身五百年的功力,杀出来的球还是跟放气一样?我相信大多数同学都有这样的困扰。我也认为你确实发挥了全身的力量,既然是这样,你有没有怀疑一下,我们现在学的杀球是有问题的呢?

羽毛球运动发展至今,已经走过了近百年的历程。回顾过去的那些影像,即便是林水镜这样的天皇巨星,他的动作也不会被现在的人所采用。难道他不是高水平吗?不!他水平当然高,只是过时了而已。明确了这个概念,也就明确了技术一定是不断发展和变革的,所以教学方法也一定是不断发展和变革的。

一句话,你的杀球过时了。

我们来看一下传统动作和现代动作的区别。传统动作强调力的传动,所谓鞭打发力,这个力一定要沿着每一个关节到达末梢,所以它有很明显的递进效果。问题在于有多少个关节就一定要有多少次递进吗?这种方法对于广大业余球友真的非常不友好。我又不是那种有童子功的人,专业球员从小便开始天天挥拍几百上千次,说实话他们都还有的做不好,我怎么能保证这么多个递进都可以做得又到位又流畅呢?可见,不论你是否能做好,也不论你有没有启蒙基础,传统的旋臂动作都是一个相对更难完成的动作。所以,这里体现了传统教学的思维逻辑——把高难度做到高质量者为优。

杀球暂且放在一边。我们看看过去二十年间,顶级男单球员网前技术的改变。过去,我们对网前技术的要求是一致性为先,突变性为次。所谓一致,指前期动作一致,在出球之前让对方无法判断,也就是看不出来;至于突变的意思,就是做决定打什么球的时间越靠近球越好,简单说就是一直憋,憋到最后一刻才变,让对手猝不及防。能把以上两点都做到顶峰的,唯赵天王剑华是也。和他同期的另两位虽说也是世界冠军,手法成色上却逊色很多,难称大师了。问题来了,如果我们用最优个体做标准的话,世上又有几人能做到呢?作为一个混过国家队的人,我自以为其中的大部分人这辈子都不可能达到赵剑华的水平,那我们就不打球了吗?“我们”的路在哪里呢?

丹哥给出了答案——锁定末梢关节,用手臂摆动出球。作为过去一个时期最重要的两个男单人物,大家对林丹和李宗伟的了解程度实在不需要我再多说什么。我们只要对比一下他们的网前手法,就会发现李宗伟更偏向传统翻转的动作模式。比如说他的正手区,出拍靠近身体就是搓球或者直线,出拍远离身体一定是对角,因为他的对角球基本都是翻转出拍击打,只有出拍远离身体,留出足够的动作空间才能完成。而丹哥的动作则看起来很“不专业”,在那些老教练眼中,这种整个手臂略显僵硬的动作被批评为“你这动作太死了”。可是实战说明一切,动作更不专业的丹哥出球安全性极高,而一致性突变性更好的李宗伟并不能靠这些换来多少分数,反而会因为动作的繁琐增加失误率,再加上他明显的出球“手迹”频繁被丹哥抓推突击,暴露出“一致中的不一致”,令人贻笑大方。

由此可见,过去那种靠玩几个手法就可以横行霸道的时代一去不返了。器材性能和球员能力的大幅度提升,使得动作的一致和突变已经不再是实战的第一刚需。羽毛球进入到球速为王的时代,我们还停留在顶肘旋臂发力的一致性美梦之中,岂非被时代淘汰而不自知?其实,现在很多球员已经把丹哥这种动作模式运用到更多的技术之中。锁定手腕、手指、肘关节,更多的依靠手臂和身体整体发力,不仅有助于加强动作的稳定性,减少失误——因为犯错更少的人是这个时代的胜者,更重要的是简化了多关节的递进过程。锁定一个关节就减少一个关节,就减少一个递进过程,从而得到比传统动作更短的“动作路径”,在能力相当的情况下,我完成动作比你更快,也更节能。

回到前面的话题,把高难度做到高质量,显然不是我们这些凡人的路。对于赵剑华,我们虽不能至,心也最好不要向往之,因为那只能使我们虚耗年华,最后却只能徒唤奈何臣妾做不到。但我们有办法降低动作难度,用更短的动作路径来得到一样甚至更好的出球效果。换一个赛道奔跑,局面豁然开朗,又何必坐困愁城,纠结于教条主义的“羽毛球一定要这样打”呢?我相信,你已经做出了选择!

猜你喜欢

李宗伟杀球发力
中外羽毛球混双运动员不同区域杀球分布及效果研究
羽毛球接杀球,是不是你的心魔?
2017年全英羽毛球公开赛女单创造和限制杀球进攻途径的研究
人大发力 让“执行难”不再难
李宗伟为长青代言
这12件事,十九大将全面发力
羽毛球杀球技术在比赛中的运用
瞄准“房子不是用来炒的”发力
2016年推进新型城镇化在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