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高校学报研究进展与前沿(2012—2021)

2022-05-30陆维仪

传播与版权 2022年10期
关键词:高校学报可视化分析

陆维仪

[摘要]高校学报是高等院校自主建设的学术交流阵地,其发展关乎高校的学科建设和科研,了解我国高校学报的研究进程有利于推进未来的高校学报建设与转型。文章基于2012—2021年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CSSCI)中的352篇文献,利用CiteSpace软件(5.8.R3)进行可视化分析,结合文献内容,探索发现高校学报研究的热点集中于特色栏目研究、人才培养研究、媒体融合研究、专业化研究和学科建设研究5个方面,总结近十年高校学报研究的趋势及其存在的不足,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做出展望。

[关键词]高校学报;进展与前沿;CiteSpace;可视化分析

高校学报是由高等学校主办的校一级综合性学术期刊,了解近十年我国高校学报研究进展,既能在学术期刊出版的学科范畴内对学报进行探讨,拓展学术外延,又能对学报促进高校及其所设专业发展的实践做出总结。文章借助文献计量学方法,把握了解我国高校学报研究的进展与前沿,探索研究热点和趋势,为高校学报的研究提供参考。

绝大多数专业文献特别是重点文献通常集中刊载在核心期刊上,最能集中反映学科发展情况[1]。因此,文章选取选刊标准严格的CSSCI作为数据来源。通过前期文献阅读和试检索,以“高校学报”“大学学报”“学院学报”为主要检索词,以所有字段、“2012—2021年”时段来检索我国高校学报研究领域的文献。经软件识别及人工筛选、去重,笔者最终获得了352篇有效文献作为分析对象,利用CiteSpace软件(5.8.R3)进行可视化分析,并结合文献的内容,对我国高校学报研究进行探讨。

一、作者群分布

分析作者及机构的意义在于了解高校学报研究领域主要研究力量的分布,以期从整体上把握高校學报领域相关学科之间的信息互动主体及其学术活跃度。笔者通过调试发现,在2012—2021年发文2篇及以上的作者在共现网络中较为突出,并在CiteSpace中选择显示发文数量为2篇及以上的作者,得到作者共现网络如图1所示。

共现网络中节点、姓名字号越大,代表成果越多;节点之间连线疏密代表合作关系强弱。由图1可见,作者共现网络整体较为分散,中心性不强。其中张月红、冷怀明、李凌、刘雪春、吕文红、王浩然的合作网络中心性相对较强,无论是共现网络显示的个人发文频次,还是合作网络聚合,都较为明显,其形成的合作网络结构较为丰富多元,说明这些作者在高校学报研究领域开展过一定的合作研究,并受到CSSCI来源期刊的认可。

在CiteSpace软件的共现网络中,作者机构分析网络未形成明显聚合。笔者通过内容分析发现,出现频次为5次及以上的作者机构分别为新疆医科大学(7次)、南京林业大学(5次)、河南师范大学(5次)、西安交通大学(5次)和河北农业大学(5次),说明这些单位的学报编辑部和研究机构对我国高校学报研究做出了比较集中的贡献,形成了小规模的研究机构群体。

二、研究热点分析

关键词共现网络的关键词中心度体现为关键词个体本身的数量或者关联其他关键词的密集程度。运用CiteSpace软件查看关键词共现网络,如图2所示。调整显示出现频次为3次及以上的关键词,能发现在2012—2021年期间有352篇有效文献,其内在联系比较紧密且研究主题的数量相对较多。

图2 关键词共现网络

笔者剔除“学报”“高校学报”“大学学报”“科技期刊”“学术期刊”等作为研究对象本身的关键词,根据共现网络中关键词的出现频次和聚合程度,整合中心度较高的高频关键词如表1所示。考虑到关键词“人才培养”和“编辑”的含义存在重叠和内在关联,因此将高频关键词归纳总结成5个研究热点领域进行论述,分别是特色栏目研究、人才培养研究、媒体融合研究、专业化研究、学科建设研究。

(一)特色栏目研究

学界对高校学报的特色栏目研究早有论述,到2012年已形成一定规模。唐秋凤对特色栏目设立早期的建设成果做了探讨,发现几乎还没有高校学报能够通过特色栏目建设改善状况[2]。可见,高校学报的特色栏目建设和研究需要时间积累并根据实际情况不断修正。

经过近几年的尝试,出现了特色栏目积极发挥作用的案例,朱渭波、董伟重申了高校学报特色栏目的相关概念,论述了有关高校学报特色栏目的诸多内容,例如特色栏目在高校学报建设中的特殊性,确定高校学报设立特色栏目的新标准、新使命,对高校学报案例的参数指标进行实证研究并证实了特色栏目对增强高校学报学术影响力的积极作用,为高校学报的可持续发展、特色化发展提供了理论参考[3]。

如何有效地建设特色栏目也是近年来研究者重点关注的问题。李东辉等通过案例研究,探索了特色栏目建设中应注意的问题和策略,针对特色栏目创设新的工作机制、评估体系和激励措施等,引导高校学报受众由被动变主动,提高特色栏目的参与度,为特色栏目的后续研究和建设提供了现实依据[4]。

但也有研究者对盲目追求高校学报特色化、急于设置特色化栏目问题表示忧虑。钱澄发现,临时组建的很多特色栏目,带有极大的突发性,而且泛特色化的栏目不能为高校学报的发展找到出路,应该围绕专业化转型的目标进行特色栏目建设,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高校学报发展所面临的困境[5]。朱渭波和董伟则认为应当把特色栏目作为高校学报专业化发展的有效路径和目标来建设[3]。

(二)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学报的人才培养研究主要围绕期刊内容制作者和生产者的人才培养展开,以高校学报的特色栏目建设为研究突破口,具体表现为对高校学报的学者型编辑、栏目主持人和作者群的培养。

学者型编辑是学报人才培养领域的重要概念,也可以表述为 “编辑学者化”“专家型编辑”和“编辑队伍专业化”等概念,这里研究的“专业”编辑和“学者”编辑不仅是广义上的“编辑”概念,还应具备具体的学科素养,甚至是研究方向的“专业”,要求编辑对专业学科的学术发展动态能较好地把握,具有较高的学术眼光、学术敏感度和出色的组织能力,编辑应当基于学术素养,能对稿件的学术性、创造性、实用性做出科学鉴别和恰当评价。陈寿富从高校学报编辑的“编研一体”的职业要求入手,让“学报编辑学者化”上升到应有的高度,以专业化的职业素养和学术素养作为保证,这也是高校学报与一般专业期刊在人才培养研究上的共同指向[6]。

栏目主持人的设立是期刊建设的亮点,也是高校学报研究中有关特色栏目建设的重点。研究者对高校学报特色栏目主持人的讨论主要围绕其设置意义、能力要求、工作职责等展开。梁赛平认为设立特色栏目,需要栏目策划能力、学术鉴赏能力、科研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强的主持人,其独立于高校学报编辑部之外,具体负责栏目选题策划、组约稿等工作[7]。钱澄还创造性地提出与栏目主持人类似的首席编辑制概念,前者对栏目的学科水平负责,后者对栏目的运作和编校业务负责,从某种程度上讲可以弥补编辑队伍专业化的缺失[5]。

优秀的特色栏目要能在所属专业领域具有号召力,要聚集优质的作者,高校学报的作者群孕育研究是改善高校学报稿源质量的实践参考。近十年的研究主要围绕高校学报的作者工作和作者群培养策略展开,学报通过推动作者联络工作、加强联络有效性等方式孕育优质作者群。李明敏等对作者群孕育和挖掘做了探讨,认为既可以依托编委会,向高水平专家约稿,又可以走访科研院所,聚焦研究热点,深度挖掘高校学报所属专业的研究前沿[8]。

(三)媒体融合研究

有关高校学报的媒体融合研究,从期刊出版开启数字化时代便已开展。林振梅论述了高校学报的数字化转型发展及其制约因素,结合现实情况给出高校学报数字化转型的建议[9]。虽然是在2012年做出的论述与阐释,但其很多观念在学界的后续研究中依然不失参照性。沈建新阐述了数字化平台功能特性为高校学报发展带来的新契机和增长点,从出版理念更新、出版模式创新、编辑素质提升等方面探索高校学报数字化转型路径[10]。也有多位研究者通过调研高校学报在微信公众号上内容传播的现状,发现其所处困境,进而探讨提高学报内容在微信公众号上的传播质量的路径,为研究微信公众号这一重要媒体融合手段做出了铺垫。

近几年也有研究者以高校学报的媒体融合为研究突破口,对高校学报的人才培养提出了媒介素养的要求。结合前文所述的人才培养研究可以发现,当前高校学报的编辑队伍建设既要体现专业出版的学术特征,又要体现数字出版的时代特征。同时还有一批围绕高校学报编辑意识和工作方式的研究。李夕菲指出在媒体融合背景下,高校学报不宜针对编辑个体过度提倡“复合型编辑个体”理念,而应以“专才引进+组合培养”等方式打造“复合型编辑团队”,解决内容创新和出版业态创新的需求[11]。关于否定“复合型编辑个体”而重视“复合型编辑团队”的论述也从侧面印证了培养学者型编辑和加强应用数字化技术的双重重要性。

(四)专业化研究

合理的期刊布局应该是专业性学术期刊占绝大多数,而综合性学术期刊占少数的。目前,中国高校学报综合性期刊与专业性期刊的比例恰恰相反,综合性期刊占绝大多数,因此,唯有专业化转型才有达成高校学报使命和既定目标的可能。

上文提及有研究者将学报专业化转型和特色栏目建设联系起来,专业化办刊往往伴随着特色化栏目的设立,不同于仅设立特色栏目,高校学报的专业化转型是依托特色学科的整体转型,目的是让高校学报的特色更鲜明、内容更专业、学术更前沿。钱澄提出在专业化转型的前提下如何建设特色栏目、特色栏目功能如何发挥的问题,这在其他研究中却很少有论文详论,不过钱澄认为专业学术期刊从来不需要强调特色,也无需为特色而纠结,因为其本身就是特色,所以只有专业化才是摆脱困境的唯一出路[5]。高校学报的专业化转型路径应当以打造特色栏目、形成期刊特色和服务于学科建设为目标。

叶红波参考陈禾与王强的调查研究,认为除了少数高水平综合性大学学报仍在学术界占据领先地位,大多数高校的综合性学报调整办刊方式是必然选择[12]。该研究者研究了如何让综合型、内向型期刊转型为以高校优势学科为依托的具体门类的专业期刊,为研究综合性高校学报在转型发展过程中的准入、退出機制提供了思路和经验。该研究者还通过跟踪调查高校学报转型为专业期刊后的发展状况和外界评价情况,提出了高校学报适时进行专业化转型的正确道路。

赵燕萍以9种入选2019年“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的高校学报期刊集群为研究案例,从文献计量指标、高校学科、作者等方面剖析9种入选的高校学报的具体情况,挖掘高校学报专业化转型发展的共性[13]。该研究者发现部分高校学报虽仍以传统的“大学校名+学报”命名,但从发文学科以及影响力来看,已与专业刊类似。少数高校学报的发文类型不涉及一流学科,还有个别高校学报虽然发文类型不属于一流学科,但属于重点学科,在高校学报的学科建设研究中也被提及。由此可见,高校学报的专业化转型发展还与学科建设息息相关,为后续高校学报的专业化转型研究提供了结合点与立足点。

(五)学科建设研究

高校学报是高校的自有平台,是高校科研工作的重要部分,负责承载和传播高校学科建设成果,高校学报与学科建设应是协调与互动的关系。高校拥有一流学科或国家重点学科,学科建设水平高,人才聚集度大,专业化转型还要联合学科相关机构,实现出版资源良性流转。在“双一流”建设和培育世界一流期刊的大背景下,深入探讨高校学报和学科建设的协同发展,具有特殊的时代意义和重要的参考价值。

近几年关于高校学报与学科建设的研究主要聚焦在二者的协同发展与支撑作用上。吕小红等认为学报的发展离不开学科的支撑,学科建设的成果即是学报的稿源,是学报发展的基石[14]。在一些研究中,高校学报的学科建设也与其专业化转型联系起来。郭伟等提出高校学报的专业化转型应当基于重点优势学科,服务学科建设是专业化转型的路径选择,也是单刊专业化转型的前提[15]。

此外,学科建设的成果通过高校学报实现成果转化也是近几年研究中的重点,科研工作者尤其是高校科研人员越来越关注科研成果的现实生产力转化。从高校学报与特色(重点)学科的信息互动入手,使其简便顺畅地承担起特色(重点)学科发展的后续科研活动,是高校特色(重点)学科依托自有科研传播平台实现现实生产力转化的简明有效手段。

三、总结与展望

近几年有关高校学报的研究比较广泛,从关键词分析网络上可见其分支众多,但整体而言不够集中,未能形成中心度极高的研究重点。可见,目前我国高校学报研究积累的成果不足,特别是在权威的CSSCI中没有积累足够的影响力。但是就研究热点分析的5个方面来说,尽管几个热点的关键词出现频次不高,关键词之间却相互关联,可以从一定程度上说明高校学报研究的现状。需要注意的是,在共现作者网络和机构共现网络中,聚合度较为明显的作者与机构所关联的文献大都集中在2015年之前,而在2015年之后并未形成稳定的作者群和发文机构,这说明我国高校学报的研究力量需要进一步孵化与培育。

基于已有的研究成果,笔者结合关键词共现网络中未能形成热点的部分和对文献的内容分析,对今后的高校学报研究做出几点展望。

(一)进一步聚焦品牌意识

在关键词共现网络中,“品牌创新”“品牌设计”“品牌个性”和“品牌传播”虽然作为关键词个体没能显现明显的中心性,但是从关键词聚类的角度分析,高校学报研究对“品牌”的聚焦依然有所呈现。对品牌创新的深入研究,可以进一步为高校学报设立特色栏目、专业化转型提供突破点。在对高校学报品牌意识开展研究时,我们可以借鉴已经具有知名度的专业期刊,学习了解其特色栏目设置、稿件组织形式与科研传播情况,试图摸清它们如何通过文本形成品牌,如何依据学科相关性串联打造形成独特的“学科矩阵”,如何组建在特定学科内具有辨识度和引领性的编辑团队,如何通过承办或参与科研传播活动在学术传播领域树立不可或缺的角色形象等。高校学报及其期刊社独有的呈现形式、组稿方式、社会活动等都是品牌建设主要表现部分,值得作为聚焦品牌意识的研究对象被进一步探讨。

(二)结合“双一流”背景

在近十年高校学报的研究中,多篇文献提及“双一流”背景的概念。“双一流”建设背景是2017年起被提及的高校建设与学报发展的新背景,但是关于“双一流”与“学报”研究的总量不足,在关键词共现网络中未能凸显。虽然有响应“双一流”建设背景、包含“双一流”与“学报”的论文,但是其大部分在CiteSpace软件关键词共现网络中未能显现为有影响力的主流研究热点,这说明当前关于高校学报的“双一流”建设背景研究的独立性不够强,学界对此未能形成研究热点的有效聚合。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完善高校学报建设将成为未来的趋势,更有学者认为我国“双一流”建设的相关前瞻性纲领可以有效帮助高校学报改善期刊建设同质化现象。还有研究表明,国内高校的一流学科中近半都没有相应的专业期刊,高校学术期刊与一流学科的匹配度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高校学报转型为专业期刊还有不少空白可以填补,相关的研究也有待开展。同时,“双一流”建设对媒体融合时代下高校学报的办刊理念提出新的要求,进一步强调将学科建设与刊物传播功能相结合,以国家及区域重大需求为导向,为人才培养提供学术科研与技术服务的交流平台。因此,在未来的高校学报研究中,我们应当把“双一流”建设背景作为研究重点,研究新的高校建设背景下的学报新形态。

(三)研究案例多样化

现有的高校学报案例研究既有针对单种学报的个案研究,包括综合性学报和专业性学报,也有针对学报的期刊集群研究,但是目前我国有高校学报(以高校名称+“学报”命名的期刊)1200多种,相对来说,案例研究样本的比重较小,大多是高校学报编辑结合工作经验对所在高校学报进行的案例研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前沿性,但对其他高校学报单位的借鉴意义较小。也有针对高校学报进行的整体研究,却相对泛化,因而需要各学科、各层次高校学报的编辑人员从自身工作出发,进行更广泛与活跃的研究,通过多样化的个例研究,呈现更加丰富而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案例,从而为分布更广却更容易处于劣势的地方高校学报发展提供转型的样本案例和升级依据。

(四)尝试开展定量实证研究

高校学报研究是传播学与出版学的关注点,从属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而定量实证研究也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主流趋势之一。在期刊影响力综合评价指标和影响因子指标体系日臻完善的当下,高校学报的阶段性发展结果已具备较为完善的表征体系。因此,在数字化时代,完善我国高校学报数字化流程、形成足量的基础数据、尝试开展定量实证研究应当成为高校学报建设者和研究者努力的方向。学者们通过定量实证研究和阶段性发展结果表征体系逆向解释发展过程,能更加精确而量化地揭示高校学报的发展规律,拓展传播学和出版学的学科外延。同时,在高校学报研究中尝试开展定量实证研究,可通过这种研究范式的转向以及从海量和高维的真实数据中发现知识和规律,反向刺激高校学报的数字化和数据化建设,以科学研究推动高校学报在出版業中的实践发展和产学研互动,以促繁荣。

[参考文献]

[1]徐丽芳,周伊 .我国数字阅读研究知识图谱分析:基于CSSCI期刊论文[J] .出版科学,2021(06):84-96.

[2]唐秋凤.高校学报特色栏目建设中的困境及反思:基于《广西财经学院学报》的自我剖析[J] .科技与出版,2014(01):117-120.

[3]朱渭波,董伟.社科学报特色栏目“特殊用途英语”的培育与发展探讨[J] .科技与出版,2021(04):77-82.

[4]李东辉,陈艳芬,赵佳荣.特性与规律:学报特色栏目的辩证把握[J].出版发行研究,2014(02):85-88.

[5]钱澄.高校学报专业化转型与特色栏目定位[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 (01):82-91.

[6]陈寿富.学术期刊编辑的理性诉求与实践智慧:从高校社科学报编辑身份焦虑谈起[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2):151-156.

[7]梁赛平.地方高校学报特色栏目建设调查研究[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9(06):596-600.

[8]李明敏,张晗,蔡斐 .中文学术期刊作者群分类培养策略:以《航空学报》为例[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9(01):60-63.

[9]林振梅.高校学报数字化转型探讨[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2(03):472-475.

[10]沈建新.媒体融合下高校学报数字化转型的解析及路径探索[J].科技与出版,2018(12):148-151.

[11]李夕菲.高校学报打造“复合型编辑”人才再思考[J].编辑之友,2018(08):50-55.

[12]叶红波.打破综合性内向型办刊模式走专业特色化发展之路:《北京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的探索与实践[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4(6):849-852.

[13]赵燕萍 .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建设背景下中文高校学报提升之路:以9种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的高校学报为例[J] .编辑之友,2020(11):57-62.

[14]吕小红,杨开英,张蕾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学报与学科发展、人才培养相互促进实证研究[J].编辑学报,2021(01):111-113.

[15]郭伟,唐慧.高校学报:以专业化转型服务学科建设[J].科技与出版,2021(09):12-18.

猜你喜欢

高校学报可视化分析
发挥高校学报职能,服务大学生创新创业
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研究: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
我国职业教育师资研究热点可视化分析
声波吹灰技术在SCR中的应用研究
可视化分析技术在网络舆情研究中的应用
国内外政府信息公开研究的脉络、流派与趋势
我国高校学报微信公众平台运营分析
高校学报微信公众平台发展的SWOT分析
全媒体时代非核心类高校学报出版发展创新探索
大数据时代下高校学报办刊困境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