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丁?斯科塞斯

2022-05-30不知火

中国银幕 2022年10期
关键词:塞斯老马马丁

年纪渐长 奋进不衰

年龄:80岁

◆ 作品墙

《出租车司机》(1976年)《愤怒的公牛》(1980年)《飞行家》(2004年)《华尔街之狼》(2013年)等

◆ 待映墙

《花月杀手》(筹备中) 《赌局:海难、兵变和谋杀的故事》(酝酿中)

◆ 荣誉墙

第52届威尼斯电影节终身成就奖

第79届奥斯卡最佳导演 《无间行者》

第29届戛纳电影节最佳影片《出租车司机》

第39届戛纳电影节最佳导演 《下班后》

第69届电影类金球奖最佳导演 《雨果》

“社会学狂徒”,是好莱坞乃至世界影坛对于马丁·斯科塞斯的评价。他既可以针砭时弊:凭借描摹一个剃着莫西干发型、整日游荡在鬼魅夜间、举着手枪对着镜子喃喃自语的狂放《出租车司机》,彰显存在的意义;他也可以浪荡多情:《飞行家》里的霍华德·休斯偏执成性、肆意挥霍,和凯瑟琳·赫本、艾娃·加德纳遨游于星际之上,做着极尽传奇的梦;他还可以荒谬狂妄:在金融浪潮中独占鳌头的《华尔街之狼》,揭露金钱和欲望下人性丑恶……77岁时,老马“极富远见”合作流媒体平台Netflix,推出重磅大戏《爱尔兰人》,尽管痛失奥斯卡,却一举开启好莱坞的“线上模式”。2022年,马丁·斯科塞斯80岁,他继续耕耘不辍,一边是进军网络荧屏的剧集《白城恶魔》,一边又和“爱将”小李打造电影《花月杀手》……他始终保持着独特的视角,以电影冷静地剖析着社会和人类的种种顽症,不遗余力地追求艺术语言的终极探索,带来一部部被后世奉为圭臬的现实佳作。

他曾点亮影史

新“好莱坞”之起点

马丁·斯科塞斯1942年出生于美国纽约市皇后区的一个熨衣工家庭。众所周知,皇后区是著名的意大利裔聚集地,那里的人们有着独立的宗教文化和生活理念。多年以后,这种“小意大利”式的生活背景依旧赋予着“老马”无数灵感,他的作品亦始终带有美籍意大利裔文化的烙印。童年的斯科塞斯因患有先天性哮喘病而不能像其他小孩一样在户外嬉耍、奔跑,只能以书为伴,每当他的病情有所好转时,父亲查理就带他去看电影,也正是如此,他与电影结下不解之缘。高中毕业后,斯科塞斯原本打算成为一位牧师,然而神学院考试的落选却使他鬼使神差般地进入了纽约大学学习电影,后获得电影专业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大学期间他接触到很多新浪潮电影,并被这些电影崭新的思想与技法所深深吸引,从此,他下定决心要拍出属于自己风格的影片。

马丁·斯科塞斯的成名之作《出租车司机》拍摄于1976年,它被视为“新好莱坞”登场的代表作——不张扬,不借助任何特技,仅仅是聚焦在主人公——出租车司机身上,经由这个小人物展示一种人们已经熟视无睹的底层生活,这正是“新好莱坞”之本。而从马丁·斯科塞斯开始,好莱坞导演终于结束了一种当时制片体制内师徒相传的“祖训”(即在产业内部的学艺过程中逐渐晋升),转变为一种“学院派”道路——和斯科塞斯一样的体系学习之路,慢慢在属于自己的领域大放光彩。《出租车司机》曾被当时的欧洲电影学者戏称为:美国大学电影教育长时间以来唯一的骄傲与光荣。作为创作者,马丁·斯科塞斯不仅打破此前好莱坞一种近乎于“闭环”的流水线系统,带来年轻新鲜的美学观念,他更带入美国社会当时的真正面目,将一种“粉饰的精致”击碎,将好莱坞正式带入“现实社会”。

活到老,拍到老

电影寓言书

或许这也是马丁·斯科塞斯常常被人诟病“缺少电影传统意义上美感”的主因——真相总是残酷又现实。他的作品以真实质感直指美国当代社会与人性黑暗面,犀利而准确,他也因而有了“电影界社会学家”之名。不过通向成功的道路不易,相比起现如今人人谈及“老马”时的赞誉有加,马丁·斯科塞斯在创作初期甚至中期,都可谓是争议不断:即便是拍出《出相车司机》这样的影史经典,在当时也被诟病为剧情接近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地下室手记》,加之很多镜头直接致敬戈达尔,以至于被美国当时不少影评家讽刺为“只会模仿,永远成不了大师”;1980年《愤怒的公牛》问世,而与电影节上大获好评的口碑截然相反,电影的票房却持续低迷;1984年,他的《金钱本色》更被大量观众和影评人认为一贯犀利的斯科塞斯已经开始向好菜坞制片体制屈膝……如此批评和质疑的声音即便如今,依旧经常出现在被奉为大师的老马身上。不过,引起巨大争议的影片在某种程度上也带给马丁·斯科塞斯家喻户晓的名声,加上其每每折戟奥斯卡的惨痛经历,以至于在凭借《无间行者》拿下奥斯卡最佳导演之前,“陪跑老马”已经是当时好莱坞不输“提名专业户小李”的颁奖季老梗,险些成为马丁·斯科塞斯一生至痛。

或许得承认,凭借翻拍自《无间道》的《无间行者》得奖,对老马而言多多少少有些“安慰奖”的味道,而谈及马丁在奥斯卡上屡屡多提不中的原因,也许和他强烈的个人风格不无关系——其风格恰恰来自于成长经历:上个世纪弥漫于纽约的黑帮、暴力、犯罪,让其为《纽约黑帮》《好家伙》《爱尔兰人》带去充沛靈感;而其每一部影片都浸透着挥之不去的宗教气息,开始于他未竟的牧师生涯,以至于在77岁,他还拍出了充满神性的《沉默》;他也能始终在电影的童话里保持纯真,用《雨果》为其挚爱的电影事业献上一封充满浓浓爱意的“情书”……或许,他职业生涯的迷人之处就跟他的人生一样,本身就是后黄金时代的一部电影寓言。

怼天怼地只为坚守初心

穷其一生,马丁·斯科塞斯似乎都在不停地看着电影。他也似乎把曾看过的所有的电光幻影转化为他所用,创造出其独特的风格,在电影里述说着那些不可追诉的美国往事。他也不负被众人赋予有才气的“老顽童”之名,每时每刻都在尝试用影像语言创造新的东西。“我最理想的死法,是死在摄影机后”马丁·斯科塞斯的这句名言,鼓舞了无数电影青年前行,在身份地位已经高到注定要在影史里留下一笔的时候,他不惜白己的名声,不断尝试改变,为他眼中的“怪象”发声:果断抨击“漫威电影都是垃圾”,有辱电影之名,引得借此成名的“好莱坞流量们”纷纷侧目,誓要和他“断绝”往来;他也是“大导”中最先合作流媒体的一位,因为在他看来,电影的未来远比“偏安一隅”坚守一方银幕更为重要。80岁的“老马”,耕耘依旧,排片表甚至列到了2030年。而他也用身体力行坚守初心,不遗余力地探索电影语言,探讨社会和人性的本质,让人们坚信,这方电影灯塔,因为老马而长明。(文 不知火)

猜你喜欢

塞斯老马马丁
阿斯顿·马丁Valkyrie Spider
老马
神笔马丁
老马的三个愿望
老马与老贾
小蚂蚁马丁的冬天
维马丁的诗
“橡皮筋先生”世间罕见
寻找老马
成功密码是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