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历案优化小学数学教学的实践研究

2022-05-30吴德微

名师在线·上旬刊 2022年10期
关键词:学历案课程教学小学数学

摘 要:为持续提升小学数学课程教学质量,构建完整的知识架构,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教师尝试将学历案作为基础框架,积极探讨小学数学教学的新方法,加速学生课程角色的转变,培养学生数学思维。文章从多个角度出发,积极探讨学历案框架下小学数学教学的新模式。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程教学;学历案;策略方案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1737(2022)28-0037-03

引  言

学历案是优化课程环节、丰富教学路径的重要手段。为持续发挥学历案的优势与作用,本文在梳理学历案理论的前提下,通过对课程知识的延伸、反思及创新,提出学历案框架下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思路和主要方法,以期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目的。

一、学历案理论研究

为更好地发挥学历案的教育价值,强化教学方案调整的有效性与创新性,教师需要从实践角度出发,精准把握学历案教学理论的基本内容,掌握教学重点,为后续课程教学策略的调整提供方向性引导。

学历案作为一种成熟的教学模式,强调学习经历。通过学历案,教师能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由此调整教学环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达成教学目标[1]。学历案框架下,教师会依托学生的学习经历,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方式,设置课程问题,实现课程目标、教学目标、方法指导及任务评价的有效融合。经过长时间的教育实践,学历案理论形成了不同的课型。例如,教师可以采取自学学历案或者小组合作学习学历案,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增强学生的学习力,培养学生爱学习、会学习的能力。学历案为教师提供了完整的教学机制,通过学习案例,教师可以建立高效的学习模式,达到一种微课程设计效果[2]。在整个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提升,学习主动性得到强化,越来越多的学生能够在相关教学资源的引导下,尝试进行知识探索。尤其在数学学科学习过程中,知识较为抽象,部分学生存在抵触情绪。学历案教学不仅能够改变以往的数学知识呈现方式,将抽象的内容具象化,还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爱学习、会学习”学习状态的形成。学历案教学能借助必要的课堂反思环境,维持学生良好的学习状态,促进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

二、学历案框架下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思路

学历案框架下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要求教师综合考量各类要素,理顺教学方法,突出课程重点,确保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发挥学历案的优势与作用。

(一)学历案学习单元设计思路

考虑到小学数学知识内容的连贯性,为保证相关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理顺学历案框架下小学数学教学的相关要求,教师应科学设置教學单元,引导学生更好地把握数学知识的相关思路,构建“知识复习—课程导入—任务评价”等知识架构[3]。基于这种认知,教师需要坚持单元设计的思路,从整体角度出发,打破以往数学知识的章节布局,侧重知识之间的内在逻辑,以知识内容的联系为线索,将多元的数学知识以更直观的方式呈现出来,便于学生理解、内化及应用。

例如,在教学“余数”的相关知识时,考虑到部分学生对余数的认知不足,教师可以在除法的主题下,加强整除与余数之间的关联,形成“旧知识复习+新知识学习”的课程模式。教师依托学历案,将整个数学知识单元内部的知识进行充分衔接,同时突出学习任务的引领作用,实现对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促进学生知识架构的形成,对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大有裨益。例如,教师在单元设计环节,可以从学科架构及学生已有经验出发,形成“目标—达成—评价”以及“主题—探究—表达”两种学历案教学模式,加强不同学习主题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之间的连续性,使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以小学基本运算为例,相关学历案单元主题设计与教材课时主题之间的对比关系见表1。

通过对单元知识的有效设计,学历案教学模式可以更好地满足小学数学基本运算相关知识的学习要求,使学生更好地围绕主题开展学习,达到“温故知新”的学习效果。

(二)学历案学习目标设计思路

小学数学教学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教师作为课程的设计者,为保证教学效果,应强调学习目标的导向作用,确保教学任务、教学评价等后续活动能够有序开展。基于小学数学教学的课程构成,在学历案设置环节,教师应发挥主导作用,根据课程标准确定教学目标,将教学目标作为课堂教学的先决条件,避免学历案教学的盲目性。此外,教师还应着眼于学生的基本情况、数学知识的学习难度等多种要素,强化小学数学学历案教学目标定位的精准性,保证相关教学方案的实用性[4]。学历案学习目标的设计,要求教师将教学任务与教学目标衔接起来,以教学任务为依托,使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达成教学目标,实现知识内容的内化,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应用能力。为指导学生更好地开展数学知识学习,教师需要综合考量教学目标、教学任务及学生的课程表现,进行必要的教学评价,通过教学评价将教学目标、教学任务串联起来,在了解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同时,确保教学目标与教学任务之间的匹配度,确保数学学习的一致性。

(三)学历案学习过程设计思路

学习过程是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载体。在学历案与小学数学教学的融合环节,教师可以采取进阶式的教学过程,通过“课前学习”“课上学习”及“课后反思”

的方式,使学生更好地融入数学学习活动中。例如,在数学课前准备环节,教师应根据学历案的目标定位,将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与新知识通过课前准备进行有效衔接,培养学生预习和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自发了解数学知识的内容。课上教学中,教师应注重知识点的辨析,对学习目标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巩固及突破,实现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

三、学历案框架下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方法

学历案框架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环节,要求教师在科学性原则、实用性原则下,通过学历案理顺课程流程,优化小学数学教学环节,引导学生数学思维、逻辑思维的形成,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通过问题,串联知识网络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将不同的单元进行必要的串联,加强不同知识体系内部的联系,确保学生可以利用已有的数学知识、生活体验,完成新知识的掌握及新经验的积累。为更好地进行知识网络的串联,教师需要转变思路,精准把握传统教学思路在数学知识单元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清楚地认识到单元数学知识情境创设、问题提出、任务完成及教学评估等环节推进过程中,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较为零散,缺乏知识应用的灵活性,从而影响了数学逻辑思维的形成。学历案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可以将知识点串联起来,促进学生构建知识网络[5]。为实现这种情况,教师应将学历案教学方式与小学数学课程结合起来,围绕学生的知识掌握水平,着眼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明确教学目标,开展教学设计,合理设置课堂教学问题,以更强的导向使学生将原有知识进行迁移,实现知识的升级。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面积”一课时,教师可以采用课堂前测、知识引入、任务评估的基本流程,构建学历案课堂教学模式。具体来看,教师可以运用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进行课堂前测,帮助学生复习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相关知识。在完成上述数学知识前测的基础上,教师可以采取知识自学与集体学习的方式,引导学生形成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探究如何把三角形转换为已知的几何图形。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继续采取合作探究的方式,引导学生探讨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如何转换为平行四边形或者正方形,进而得出三角形可以通过拼接获得平行四边形、长方形的结论。然后,教师继续引导学生进行知识总结,论证三角形面积与平行四边形面积之间的关系,进而获得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S=ah。

在完成三角形面积的验证猜想后,教师还需要回溯整个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这种数学知识的串联,能够促进数学知识网络的形成,在无形之中提升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接受程度。

(二)通过反思,建立数学思维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学历案,教师需要完善课程反思教学环节,改变教学思维。在反思过后,教师需要以教学问题的串联为主导,有目的地完善课堂结构,形成自学、合学及群学“三学”模式。这一教学模式的形成,能够帮助学生实现数学知识的内化,实现具象数学知识的抽象化,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形成。

例如,在“方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取反思教学方式,对学生的知识架构进行相应的完善。首先,教师可以列举相应的练习题目。如姐姐和弟弟都喜欢收集邮票,姐姐收集邮票的张数是弟弟收集邮票张数的3倍,两人一共收集180张邮票,请利用方程式来计算姐姐、弟弟各收集多少张邮票。在解题过程中,由于已经掌握了方程的相关知識,学生可以利用未知数x进行等量关系的表达。但学生在遇到相关问题时,仍旧习惯于应用四则基础运算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利用姐姐和弟弟收集邮票之间的数量关系,将整个180张邮票平分为4份,得出每一份邮票数为45张,从而得出弟弟收集邮票45张,姐姐收集邮票135张。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这种解题思路,引导学生进行学习经验的反思。在这一思路的指导下,教师需要布置教学任务,要求学生利用比较算数、方程解法两种方式对邮票数量进行计算,通过比较优势,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方程式求解在数学运算方面的积极作用,逐步解除学生的困惑,提升学生利用方程式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通过创新,养成科学思维

学历案模式下的小学数学课堂,强调对学生知识架构的延伸,不仅能让学生掌握解题方法,还能逐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引导学生更好地进行知识的自我探究,建立数学思维。崔允潡教授在2017年提出,学科兴趣度较高、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对学历案教学方法产生的学习行为的认同度较高,更容易在学科教学中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及探究学习新模式。因此,教师更愿意通过学历案教学模式,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但是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情,善于发现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思考问题,最终扩大学历案的参与范围。

例如,在“图像旋转”教学过程中,考虑到几何知识较为抽象,学生学习难度较大,接受度不高,为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自制教具,将提前准备的纸张围绕着一个点进行旋转。在旋转过程中,教师应不断引导学生观察图形变化,以及图形变化与旋转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这可以帮助学生快速掌握不同几何图形的性质,培养学生空间感与思维能力。

结  语

数学作为小学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学生思维能力、创新意识的有效路径。考虑到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及学生的认知特点,教师作为课程教学的主导者,需要面对学情,创新教学方法,将学历案等教学方法有机融入数学课堂教学,以教学方法的创新改善课程学习环境,扭转现有的数学课程教学形态,为学生数学思维的形成、创新能力的强化奠定坚实的

基础。

[参考文献]

彭国祥.基于学历案的小学数学课堂探究[J].数码设计,2019(01):90-91.

顾新佳,刘娟娟.小学数学结构化学习学历案及设计[J].教学与管理,2021(06):110-112.

何媛.基于学历案的小学数学教学:延展、反思与创新[J].科教文化,2019(07):44-45.

吕增锋.基于“学历案”的数学微专题设计[J].中学教学,2019(06):32-33.

林玲.优化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实践与研究[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9(12):77-79.

作者简介:吴德微(1981.3-),女,江苏南京人,

任教于南京市梅山第二小学,中小学一级教师。

猜你喜欢

学历案课程教学小学数学
“学历案”评价任务的设计与实施
“学历案”学习目标的确定与叙写
“学历案”: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学习文本
会计专业课程教学国际化的探索性研究
高职物流专业“物流费用结算实务”课程开发研究
高职院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探讨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