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君子如玉

2022-05-30李晓愚

阅读(中年级) 2022年11期
关键词:佩玉诀别装饰品

李晓愚

中国人对美玉有一种特殊的情感,常言道“黄金有价玉無价”。为什么说玉无价呢?因为玉石比较少,物以稀为贵;而更重要的原因在于,人们常常把玉的特性和君子的美德联系在一起。《诗经》中说:“言念君子,温其如玉。”真是想念那位君子,他就好像美玉一样温文尔雅、雍容大度。孔子也曾经用玉比德于君子,认为玉具备仁、智、义、礼、乐、忠、信、天、地、德、道这十一种宝贵的品德。正因为玉被赋予了丰富的道德内涵,所以《礼记》中有“君子无故,玉不去身”的说法,要求君子时刻佩戴玉制的装饰品。这不是为了炫富,而是要提醒自己保持温文尔雅的风范,坚守内心的道德准则。我们来说说几种有意思的玉质装饰品。

首先是珩(héng)。《说文解字》中说“珩”是“佩上玉”。“佩”指的是玉佩,通常由好几块形制不同的玉组成;而“珩”指的是一组玉当中横在最上面的那块,用来节制佩玉者的步行姿态。人在走动的时候,佩玉相互撞击,会发出铿锵悦耳的声音。这个声音就是一种提示,提醒佩玉的人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要体现出君子之风。

其次是瑱(tiàn)。《说文解字》中说:“瑱,以玉充耳也。”瑱还有一个名称叫“充耳”,是先秦时期的一种耳部装饰品。《诗经》中有一首描绘美人宣姜的诗,她佩戴着各种玉制的精美饰品,其中有一样就是“玉之瑱也”。有的注释家把“瑱”“充耳”解释为“塞耳”。其实“瑱”不是真的把玉塞进耳朵里,而是将它悬垂在耳朵的侧面。不是有个成语叫“充耳不闻”吗,我们通常认为这是个贬义词,表示故意不听别人的意见。可是古人强调要“非礼勿听”,不该听见的事还是不听为妙。佩戴瑱是提醒人对于一些不相干的是非,不妨装聋作哑。

还有一种跟瑱功能类似的玉饰品,叫瑬(liú)。《说文解字》中说:“瑬,垂玉也。冕饰。”“冕”是皇帝专用的帽子。在很多古装戏里我们都能看到,皇帝上朝,头上顶着一个长长的、搓衣板似的东西,前后各挂着好多串算盘珠子似的东西,那就叫作“冕”。而“瑬”就是那一串串珠子,是玉做的。这些玉串“自上而下,动则逶迤,若水流也”,所以叫“瑬”。瑬挡在脸前,一来让臣子们看不清皇帝的表情,可以保持君主的神秘感;二来也是提醒皇帝,不要把属下的细枝末节都搞得清清楚楚,要学会不看不值得看见的东西。

最后是玦(jué)。玦的造型就是在玉环的基础上开一个缺口。玦是做什么用的呢?有文物专家认为,玦最初是耳环,因为在早期的墓葬中,玦通常被安放在头骨的两侧;后来,玦的功能逐渐丰富起来,比如可以作为断绝关系的象征,因为“玦”和“诀别”的“诀”同音。大臣被流放,要是皇帝赐玦给他,就表示君臣就此诀别;要是后来皇帝又想他了,可以再赐玉环,表示他可以还朝了。玦还是鸿门宴上的重要道具,范增几次暗示项羽杀掉刘邦,可又不能明说,怎么办呢?他“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一而再、再而三地举起身上佩戴的玉玦,提醒项羽下决心。项羽当然明白玦意味着决断,但他终究狠不下心来。

猜你喜欢

佩玉诀别装饰品
新春满家园
Year of the Tiger calendar makes early impression
诀别
灵动的鸟儿装饰品
姜永满
男性熬夜是一场与生育力的诀别
张灯结彩迎新年
最美大同我爱你
旅鸽的诀别
诀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