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例谈加分券对责任感培养的作用

2022-05-30张树驹吴群年

中小学班主任 2022年13期
关键词:责任感

张树驹 吴群年

[摘要] 加分券即教师引导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发挥潜能、改正缺点、提升学习主观能动性的一种激励措施。它是学生成长的加油站,促使学生在比、学、赶、超的过程中学会观察、反思,学会扬长避短,也学会一定的人际交往技巧。

[关键词] 加分券;责任感;蓄势赋能

小熙是五(9)班一个胖胖的男孩,个子不高,皮肤白皙,笑起来乖巧可爱。这么乖巧的孩子,成绩应该不会差。但接触一个星期后,我就发现这个孩子“不得了”:自习课经常偷偷哼歌,下课搞恶作剧,发现同学有小摩擦或小矛盾时会“煽风点火”“添油加醋”。以前的任课老师谈起他,都摇头苦笑。听说一到四年级,语、数、英三门学科,他得最高分的一科竟然也只有13分(满分120分/科)。果不其然,这学期第一单元的语文检测,他只考了10分!难道小熙真是个“扶不起的阿斗”?

机缘巧合,几周前的研学活动中发生的一件小事改变了我對他的看法,也促使我利用加分券(见下图)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以提高学习成绩的探索有了新的思考。

一、缘起——向冼夫人许愿

9月末,学校组织学生参加“红色主题研学”实践活动。我们走进冼夫人故里。冼夫人历经梁、陈、隋三朝,顺应历史潮流,致力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团结,功勋卓著,周总理曾称她为“中国巾帼英雄第

一人”。

此次研学实践活动,小熙表现得非常积极。报名时,他第一个举手。活动时,他能听从安排,紧跟大部队,完全没有在学校的“哪有热闹往哪凑”的样子。在许愿树下,他双手合十,念念有词:“冼夫人,妈妈说我要有责任、有担当,现在认真学习就是我的责任!所以,请保佑我今年的考试一定要高于13分!我现在就开始努力,力争每次考试都有进步!”虔诚的小熙没有发现我已经将他的一言一行看在眼里,记在心中。研学活动结束后,我对小熙说:“我看到你许愿了,我知道你是一个有责任感的孩子,所以,我相信你一定会取得进步!有需要老师帮忙的地方吗?”

“老师,如果能降低获得加分券的难度我就更有动力了!”小熙说。听到这样的答案,我陷入了沉思:太难获得加分券不利于像小熙这样的学困生的进步,当他们发觉努力了数次都没法获得加分券时,就会失去信心。所以,我得降低获得加分券的难度才行。

二、行动——降低获得加分券的难度

1.举手回答即获券

小熙以前的老师说,小熙在课堂上几乎不是睡觉就是发呆,他从来不会举手回答问题,即便被点名,他也只是回答说:“我不会。”考试时,他只做选择和判断题,不动脑筋思考,全靠猜。小学的前四年他一直都是这样,我有什么办法改变他呢?突然间,我想起了一位名师的教育案例:与学困生提前约定,会的举左手,不会的举右手。我与小熙做了同样的约定,并提醒他:“有责任担当的孩子会先从认真听课做起,待会上课,老师会提一个复述一句话的问题,一定要用心听并举手哟!”

上课时,小熙很认真地听我讲课。突然,我暂停讲课,问同学们:“刚才老师讲了哪句话?”部分同学一头雾水,交头接耳:“刚才老师说了哪一句?老师怎么会问这样的问题?”这时,小熙将左手举得高高的,我点名让小熙回答:“刚才老师说‘少年强则国强。”我马上向小熙竖起了大拇指,大力表扬他上课专心,并即时奖励他一张加分券。一石激起千层浪,许多认为自己比小熙厉害却没有举手的同学一下子坐不住了:“小熙都认真听课了,我怎能神游天外呢?”

自此,我每次上课前都和他约定要回答的知识点或要听写哪几个词,连续一个半月的坚持,小熙上课的专注度逐渐增强,回答问题的次数逐渐增多,听写的正确率提高了很多,小熙的加分券也逐渐地增加。班级里,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不知不觉间浓厚了许多。

2.完成作业能获券

苏霍姆林斯基在研究教育教学过程时,对如何检查学生的作业进行了专门的研究。他认为,检查作业是促进全体学生脑力劳动积极化的手段。小熙的基础不扎实,字都认不全,要他完成作业,基本上是难于登天。所以,在以前的自习课上,当同学们埋头做作业时,他无所事事,于是捣乱、做鬼脸、睡觉,次数多了,同学们逐渐讨厌他,远离他。为此,我专门安排他和科代表坐一起,让科代表监督他。

“老师,这么简单的作业小熙都不会做,怎么办?”“老师,我发现小熙唯一能完成的作业是抄写类的作业。”“老师,小熙偷懒,他说不想做作业了。”科代表经常向我反映小熙的情况。

小熙可能懈怠下来了。我马上和小熙进行一次谈话,再和科代表商量,可以给小熙特权:只要他完成作业,哪怕是抄的,都可以奖励他加分券。目前阶段,让他独立完成作业,还有很大的难度。此后,小熙在科代表完成作业后,马上借过来抄。早读课上,科代表布置最简单的古诗,日积月累让他读、背。我也常常抽查他,如果字写得特别工整,我会额外再奖励他一张加分券。一天,一周,一个月……小熙坚持了半个学期。在期中练习考查时,他的语文竟然考到了35分(100分制),当他看到那鲜红的35分时,狠狠地拧了一下胖胖的脸:“老师,这是真的吗?冼夫人真灵,我终于超过13分了,这是我上学以来获得的最高分!”

“这不是冼夫人显灵,而是你在责任感的驱使下认真学习并持之以恒完成作业的结果!人在写作业的过程中,大脑肯定会得到训练。你有没有觉得,最近的脑瓜灵活了不少,朋友也多了?”

小熙用力地点了点头。

三、比赛——你追我赶争得加分券

罗素曾说:“竞争一直是,甚至从人类起源起,就是对大部分激烈活动的刺激物。”竞争能激发个人的互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人在竞争条件下能够更加努力地学习和工作,而且在竞争中能够获得对自己比较实际的评价。班级中新转来一个同学,他的成绩也不好,从学籍上看,这位同学在一至四年级时,考试成绩也很低。怎么办呢?为了转变小熙,我已经绞尽脑汁、费尽心思,现在又多了一位这样的学生,该怎么办?与其坐以待毙,不如放手一搏——设立PK小组制,以“一发”牵动“全身”,激发小熙及全班同学的竞争意识。

基于这样的思考,我将全班同学按成绩相近的原则两两分组,全班58人分为29个PK小组,捆绑竞争。具体做法:每节课上积极回答问题的次数或作业正确率最高的同学获得加分券,落后者没有加分券;每星期统计一次加分券的数量,数量最多的同学将减免当周的周末作业或根据意愿“换购”小礼物;期末累计加分券最多的同学不但可以换购小礼物,前三名的同学还可以推荐到市里参加“优秀学生”的评选,第四至十五名的同学将获得优先评选学校“优秀学生”的权利。

PK竞争小组彻底点燃了班中所有同学比、学、赶、超的热情。小熙和新转来的同学在课堂上、作业上更是互为比拼,不甘示弱。作业不用科代表催了,课堂纪律也变好了。小熙说:“要努力,学会克制!加分券,我来了!我是不会输给对手的!”

四、触发——点燃集体责任感

榜样具有良好的感染力。赛内加说:“教诲是条漫长的道路,榜样是条捷径。”小熙的进步是有目共睹的,因此,我及时将小熙树为典型,授予他“进步之星”的荣誉,并专门开了一个微型班会。在班会上,我打开全年级的成绩录入表,将小熙等几位同学的分数和班级综合排名栏单独列出。在屏幕上,我给孩子们操作演示:将小熙的成绩录为13分时,我们五(9)班在全年级20个班级中排名为第15名;当输入35分时,五(9)班在年级内排名为第10名。接着,我又输入另外几位同学的成绩,班级的排名也随之而变动。

演示完毕后,我让同学们说说感受。有同学说:“原来,小熙的进步能拉动班级的综合排名,小熙,你可不能拖我们班的后腿哦!”

“小熙在不断进步中。如果我们每人每天都在努力,期末考试时,我们每人都进步一分,我们班不就更厉害了吗?”说话的是一位善于思考的同学。

“从刚才的演示中,我知道,不但是小熙,每一个同学对班级都很重要!”有同学一语中的。

“对!作为五(9)班的一分子,我们每个人都不能懒怠,在PK小组的良性竞争中,我们要在学习上、体育节和艺术节的项目上争取做到最好,这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义務。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五九五九,全级最牛!”班长做了总结发言。

榜样的作用在不断发酵,孩子们的集体责任感在不断增强。11月份的体育节,12月份的艺术节,我们班同学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小熙从学校公示栏看到成绩后,气喘吁吁地跑回来向我报喜,我拍着他的肩膀说:“军功章上有你的功劳!”

五、思考——蓄势赋能向前行

回顾小熙和五(9)班同学的成长过程,我认为加分券起到了蓄势赋能的作用。孩子们的成长也让我思考如何利用加分券,将责任感的培养和成绩的提高进行结合,为他们走得更高、更远蓄势赋能。

1.教育性

教书育人乃师者天职。我们的一切工作都要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性问题展开。学生通过努力获得加分券的过程就是化被动为主动,发挥潜能,积极改正自己的缺点,提升学习主观能动性的过程。学生在比、学、赶、超的过程中学会了观察、反思,学会了扬长避短,也学会了一定的人际交往技巧。这是一个“怎样培养人”的育人过程,也是加分券的根本价值所在。

2.目标性

我们应该怎样引导学生在德智体美劳上全面发展呢?我想,目标的确立很重要。我们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与学生共同确立远期目标和近期目标。近期目标是阶段性目标,只要努力跳一跳就能达到。如小熙在研学回来后的每一节课,他能回答一个问题或听写对两三个词语就是一个近期目标,他认真听课,努力去记,这个目标就实现了。一个个近期目标的实现为远期目标的达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期末的各种评优评先,更是他们成长历程中达成远期目标的加油站。

3.具体性

加分券比积分制更具体。孩子们表现优秀时能即时获得加分券,在课余清点时,能有货真价实的感觉。当加分券累积到一定的数量时,可凭券到老师处“换购”小礼物或减免周末作业,甚至可以累积到期末作评优评先使用。这是学生充分体会“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和“目标实现”具体化的过程,比单纯的只可远观数字符号的积分制度更能激发学生的内驱力。

加分券在学习生活中的使用,体现了一种健康、积极向上的动力和情感,它能精准地找到激发孩子们向上向善、自主奋进的开关,从而培养他们的责任感,提升学习成绩,一举多得。

[本文系广东省中小学“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专项科研项目“基于小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班级日志研究”(BQW2021MBX017)和广东省中小学三科统编教材“铸魂工程”专项课题“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融合的研究”(GDJY-2021-A-b113)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责任感
英国“大爷”的责任感
基于志愿行为的新时代大学生责任感教育研究
培养孩子立身之本
——责任感
国企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要有“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责任感
浅谈提高新闻媒体社会责任感的对策
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原因及对策
媒体品牌推广中的社会责任感
浅议新闻记者的社会责任感
培养责任感强的孩子
浅议新闻记者的社会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