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女性公众号的话语特征研究

2022-05-30谭婉雯江茼茼陈滢萱

艺术科技 2022年15期
关键词:父权规训语料库

谭婉雯 江茼茼 陈滢萱

摘要:女性自媒体的涌现,改变了传统媒体的话语秩序,为女性提供了广阔的表达空间。其中,女性公众号具有其他女性自媒体所不具备的社会影响力。文章研究自建女性公众号语料库与无特定性别受众的公众号语料库,结合批评话语分析理论,通过分析女性公众号的关键词,探究女性公众号的话语特征。研究发现,女性公众号虽然打破了男性中心叙事,但是仍沿袭了父权社会对女性的规训,并与消费主义合谋,引导女性进行身体消费。

关鍵词:女性公众号;语料库;批评话语分析;话语特征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2)15-00-03

0 引言

传统媒体的话语权长期被男性垄断,女性始终无法进入话语中心。但随着自媒体时代的到来,传统媒体的话语体系被颠覆,女性“失声”状态被打破,在网络空间发出自己的声音,女性自媒体在各平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微信公众号是全国范围内使用率最高的社交平台,受众广、浏览量大,具有其他平台所不能比拟的传播度,因此研究女性公众号尤为必要。

目前,对女性公众号的研究基本采取了定性分析,研究内容可以分为传播策略与女性话语建构两类。基于此,本研究自建女性公众号语料库与无特定性别受众的公众号语料库,结合批评话语分析,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探究女性公众号的话语特征。

1 理论背景

批评话语分析认为话语是建构社会现实、体现权力关系和意识形态的社会实践[1],旨在通过对表层语言形式的分析,揭示话语背后的权力、控制、支配关系[2],是当代语言学研究的重要分支。然而,由于量化困难与语料局限,不少学者对批评话语分析提出了怀疑。在此背景下,莫那、斯塔布斯等学者提出将批评话语分析与语料库语言学结合,运用语料库技术展开高效的大规模文本分析。基于语料库的批评话语分析,结合了量化研究方法与质性文本分析,突破了传统话语分析样本少、主观性强等局限,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应用。

2 研究步骤

首先,根据2020年微信500强年榜,筛选出100个无特定性别受众的公众号和20个女性公众号,在每个公众号中随机抽取5篇发布时间为2021年的文章作为语料文本。

其次,整理文本后得出清洁文本,在运用分词工具jieba对清洁文本进行分词处理后,人工检查处理结果,从而建立起共180 334词的女性公众号语料库与共742 156词的无特定性别受众的公众号语料库。

最后,以女性公众号语料库为观察语料库,以无特定性别受众的公众号语料库为参照语料库,运用语料库分析工具AntConc生成关键词单,结合索引行分析,探究女性公众号的话语特点。

3 数据提取与分析

关键词是指与参照语料库相比,观察语料库中具有统计意义上特殊词频的词。结合语境分析关键词,能有效揭示文本的话语特征。

本研究以女性公众号语料库为观察语料库,以无特定性别受众的公众号语料库为参照语料库,导入AntConc生成关键词单,在去除虚词以及仅在单篇文章中出现的专有名词后,提取出关键值前30的词语,并按词性对其进行划分(见表1)。

3.1 人称代词

通过“她”的索引行分析,可以发现女性公众号常以女性为推文主角,以第三人称的方式诉说女性故事。而在传统叙事中,男性总是作为叙事中心,女性只是可有可无的点缀。“她”的高频出现,体现了女性公众号对男性中心叙事模式的突围。

此外,人称代词的选择反映了作者与读者的关系,第一人称的使用能拉近作者与读者的距离。“我”作为关键词,表明相对于无特定性别受众的公众号,女性公众号中作者与读者的链接更为紧密,反映了亲密的女性情谊。

3.2 副词

“很”作为程度副词,能传达表达者更丰富的感情,增强修饰效果。“很”作为关键值前五的关键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女性公众号语言更具情感色彩、表达效果更强。

3.3 动词

关键词中的动词共有522条索引行检索结果,其中,477条检索结果与时尚与美容相关,主要服务于为女性提供时尚与美容相关建议的目的。而在为女性提供建议的同时,女性公众号建构了女性的审美。例如,公众号“LadyDaily”发布的《最废「谋女郎」倪妮:成也街拍,败也街拍?》指出,“当然,无论她怎么搭配,还是遵循全身只有一个亮点的守则的”。该文以倪妮为例子,引导读者遵循一个亮点的穿搭原则,间接否认了花哨的审美。

3.4 名词

本研究按语义对名词进行主题划分,将其分为以下五类(见表2)。

其中,时尚与美容主题的关键词占比最大,与关键词中动词的关联内容相呼应,反映了女性公众号的焦点话题。

3.4.1 时尚与美容

对时尚与美容主题中的关键词进行索引行分析,可以发现它们围绕女性外形的方方面面展开。女性公众号通过运用这些词,从五官、身材、穿搭等角度塑造理想的女性身体,并引导女性追求其所塑造的理想身体。这些词的运用,体现了对女性外形的强调,折射出对女性评价的单一化。在父权社会中,女性丧失了审美的主体地位和审视男性的自主权、主动权[3],从而受到了更多身体规训,并逐渐将其内化为自身需求。女性公众号对时尚与美容的关注,是对女性被规训之下产生的需求的迎合,维护了父权社会施加于女性的身体规训。

同时,为促进女性消费,从而提高创收,女性公众号不断细化女性身体的审美标准,塑造受众对时尚与美容产品的需求,推动女性身体消费的精细化。关键词“风格”“单品”“颜色”等无不是女性身体消费精细化的体现。例如,公众号“VOGUE”在《秋天最适合穿的5种色系,黄黑皮女孩也能照搬不出错》中提出“亮橙色是十分适合通勤穿搭的颜色”,创造了新的消费场景——通勤,并将它与亮橙色联系起来,引导女性进一步细分穿搭场景,促进新消费需求的产生。

3.4.2 健康与生活

分析健康与生活主题中两个关键词的索引行,发现其主要围绕“树立正确性观念”“重视性教育”“月经科普”展开。“性”“月经”等话题与女性的生活及权益密切相关,但在传统男性叙事中,这些都难登大雅之堂。女性公众号科普女性生理知识,强调树立科学性观念,呼吁良好的性教育,为这些“禁忌”“羞耻”的话题提供了一个科学、安全的讨论空间。

3.4.3 亲子

女性公眾号对亲子话题的关注,反映了母亲作为孩子主要照料者的现实。分析“宝宝”与“孩子”的索引行,可以发现其主要围绕育儿经验分享展开,涵盖了健康、安全、教育等方方面面的内容,呼应了社会对母职的全方位要求。同时,受众往往较为热烈地参与评论区互动,表达自己的情感态度,分享育儿经验和观点,它们的存在,体现了女性在育儿过程中对技术和情感支持的普遍需要。

3.4.4 娱乐明星

女性公众号常以女性娱乐明星展开话题。关键词中的四名女明星,主要因其作品与感情生活而在该年度的女性公众号推文中较为频繁地被提及,相关推文可以分为人生故事分享和时尚与美容两类。前者聚焦女明星的事业与婚恋,常以女性自立自强为升华;后者则常将女明星塑造成女性的身体偶像,借此提出时尚与美容的建议。一方面,女性公众号通过女明星的故事,号召女性了解自己、爱护自己,体现了女性主义思想;另一方面,女性公众号对女明星的婚恋与身体进行审视,在观察视角上仍具有明显的父权文化印记。

3.4.5 其他

“女性”与“女孩”彰显了女性公众号的主体。“她姐”是公众号“她刊”作者的自称,用于代替人称代词“我”。“×姐”的称谓常用于称呼年纪略长、关系亲近的女性。通过自称“她姐”,“她刊”作者在保留身为“姐”的权威的同时,利用女性情谊拉近与读者的距离。“女性”“女孩”“她姐”作为关键词,体现了女性公众号的女性社区属性。

4 结论与展望

分析女性公众号语料库的关键词,可以对女性公众号的话语特征作出以下总结。

4.1 以女性为中心,突破男性叙事

女性公众号关注女性经验和感受,女性是推文的主角和叙述者,男性仅作为女性的陪衬存在。传统叙事中被边缘化的女性生活成为内容主体,女性公众号由此打破了男性中心的叙事模式,体现了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

4.2 沿袭父权社会对女性的规训

女性公众号关注的话题集中在私人领域,使受众仍囿于传统性别文化对女性的分工。它认可社会对母职的期待,迎合男性凝视下对女性外形的要求,并帮助受众成为父权社会中的理想女性。尽管强调女性独立,女性公众号却并没有挑战父权社会对女性的规训,而是迎合女性被规训之下的需求。

4.3 强调女性外形,鼓励身体消费

女性公众号高度关注时尚与美容,通过推送大量与外形有关的内容,引导女性重视外形,依据其所提供的建议改造外形。

综上所述,女性公众号体现了一定的女性主义意识,但整体而言,依然受限于传统性别观念,并与消费主义合谋,给女性带来了新的束缚。媒介是意识形态的鼓吹者,社会形式的严格组织者[4]。作为女性话语的建构者,女性公众号须深刻认识到其可能产生的社会效应,自觉承担社会责任,引领女性挑战父权秩序,而非帮助受众成为父权社会的理想女性;还须打破选材上的局限,走出私人领域,积极参与公共讨论。女性公众号唯有在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中找到平衡,才能获得健康、长远的发展。

5 结语

本研究基于自建的女性公众号语料库与无特定性别受众的公众号语料库,结合批评话语分析,通过对女性公众号关键词的索引行分析,探究女性公众号的话语特征。研究发现,女性公众号关注女性生活、讲述女性故事,突破了男性中心叙事,但对女性的定位仍局限于刻板印象,它帮助受众迎合父权社会对女性的要求,无形中延续了父权社会对女性的规训。此外,女性公众号高度关注时尚与美容,这既是对女性被规训下所产生的需求的迎合,又进一步引导了女性重视外形、进行身体消费,加重了对女性的身体规训。

本研究突破了女性公众号研究止步于定性分析的局面,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公众号是以语言模态为主模态,融合了图像、板式等符号模态的多模态话语,对语言模态的解读并不能阐释话语的全部意义。协同多种符号模态展开话语研究,可以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女性公众号话语。

参考文献:

[1] 许涌斌,高金萍.德国媒体视域下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研究:语料库辅助的批评话语分析[J].德国研究,2020,35(4):151-167,191.

[2] 王靖潭.拜登政府能源话语的国家意识研究:一项基于语料库的批评话语分析[J].中国石油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38(4):56-64.

[3] 杨斌,虞重干,李延超,等.女性身体美的历史审视[J].体育文化导刊,2009(7):140-143.

[4] 尼尔·波兹曼.技术垄断[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34.

作者简介:谭婉雯(2000—),女,广东江门人,本科,研究方向:语料库语言学。

江茼茼(2001—),女,广东肇庆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语料库语言学。

陈滢萱(2004—),女,广东深圳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语料库语言学。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2021年度华南农业大学省级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女性公众号文章的语言特征分析——一项基于语料库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S202110564033;2019年度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基于农林院校创新型英语人才培养的英语教学模式研究”成果,项目编号:JG19092

猜你喜欢

父权规训语料库
规训与惩罚:雍正尊孔的帝王心术
《语料库翻译文体学》评介
关于实现规训的发展性价值的思考
论利维坦的父权路径
规训与政治:儒家性别体系探论
后现代语境下科学话语在广告身体规训中的转向
基于JAVAEE的维吾尔中介语语料库开发与实现
胡适的父权缺失与母权凸显——兼论中国传统女性在社会转型中的作用
《华盛顿广场》中话语权背后的父权统治与女性成长
语料库语言学未来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