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机协同理念指导下小学英语写作教学分析

2022-05-30王颖

求知导刊 2022年16期
关键词:形成性评价写作教学小学英语

摘 要: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加快推动了教育领域的变革,将机器智能与人类智慧融合建立协同教育机制,对转变教学理念、重塑教学流程与创新教学形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结合小学英语写作教学要求对写作教学模型、作文评价指标体系建构思路进行分析,并聚焦写作教学流程重构、写作任务框架调整、问题分析诊断细化、强化教学评价干预四个层面,探索人机协同理念指导下的具体教学改进与实施路径,期望能够为新时期英语写作教学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英语;写作教学;人机协同;形成性评价

作者简介:王颖(1994—),女,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星澄学校。

一、研究理论基础

(一)形成性评价

美国课程评价专家Michael Scriven在1967年首次提出形成性評价的概念,将形成性评价视为与传统终结性评价保持对立关系的新型评价理念。美国教育家Benjamin Samuel Bloom于1969年正式将该理念迁移至学习领域,主张在介入主体学习的过程中给予有效反馈与及时纠正,使个体实现持续性改进优化与自适应性调整,最终实现学习成效的螺旋式上升,并强调将评价与分数进行有机分离,由此提升其辅助教学的效果[1]。在此基础上,美国UK大学教授Guskey,T.R.对Bloom的“Mastery Learning”理念做出延伸,强调将评价融入写作教学的循环过程中,生成“评价—反馈—矫正”模型,依托科学的评价诊断结果归结出学生在写作训练中暴露出的共性与个性问题,这样既能够及时向教师提供教学成果反馈,辅助其改进教学计划,重新定位教学重点,也有助于引导学生客观地审视自身的能力与不足,为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与写作水平的提升打下良好的基础[2]。

(二)人机协同理念

人机协同是人工智能领域延伸出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指将人类智慧与机器智能协同应用于机器学习模型的构建上,利用机器收集、汇总学生的学习过程数据并进行评价与分析,从中梳理、总结出个体写作规律及群体性问题,并由教师根据评价数据反馈结果进行科学的决策编制,完成教学计划的调整与针对性指导方案的设计,由此基于人机协同辅助提升教学质量与效能[3]。针对人机协同应用于教学领域的具体功能进行分析,首先,可利用计算机程序与数据分析技术进行在线测试模块设计,优化以往教师批改作业环节的机械性、重复性、单一性工作模式,可提供学生群体特征与个体差异的智能诊断分析,及时为教师提供课堂测试及学习效果的反馈;其次,通过将人脑智慧与机器智能进行有机结合,可依托多元智能组合形成“1+1>2”的教学效果,并且落实对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化培养目标;最后,现阶段国内外已推出如E-rater、PEG、Writing Roadmap2.0等多种写作在线测评工具,将上述工具应用于写作教学环节,能够有效帮助教师提高作文批改与评价效率,简化教学评价流程,提高作文指导效率,并且为每一名学生提供个性化修正与指导方案,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4]。

(三)小学英语写作课程模型建构

1.人机协同写作教学模型

在人机协同理念的指导下,整合小学生英语作文评价标准,围绕以下四个阶段进行“智慧+智能”写作教学模型的设计。(1)初始写作阶段,主要受人类智慧驱动,由学生通过阅读素材分析写作任务要求,完成作文的初步构思,教师则通过学情分析拟定具体的评价标准。(2)作文评价阶段,由教师登录平台,完成身份认证,利用计算机设备对学生作文进行逐一品读与细项打分;机器设备将教师的评分结果进行自动采集,并直接生成统计数据。(3)数据分析阶段,教师调阅机器生成的评价报告,对学生共性问题与个性需求进行精确诊断;机器分别完成数据分析与学习者分析,生成详细的解读结果。(4)干预矫正阶段,学生根据机器提供的评价报告客观审视自身的优势与短板,并开展个性化学习活动,教师则根据学生存在的薄弱点提供针对性的指导与训练,实现查缺补漏;机器负责为学生提供知识补救练习、微课以及相关资料素材,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实现知识巩固与能力提升目标。

在上述写作模型的建构过程中,机器设备能够帮助教师处理复杂、烦琐、重复性的事务,生成直观、准确的统计分析报告,而教师负责对机器设备难以捕捉的学生主观感受、学习经验、情感态度与学习表现等进行观察和分析,为不同学生个体提供针对性、适应性解决方案,二者合理分工能够有效发挥人机协同价值,辅助教育工作者做出科学决策[5]。

2.英语作文评价指标体系

基于小学英语课程标准、教学纲要与实际学情进行具体评价指标的分析,借鉴Writing Roadmap2.0测评系统的评价标准,共设计以下六项评价指标: (1)词汇,考查学生用词是否正确、贴切、丰富,判断词汇搭配是否合理;(2)句子,判断句式结构是否正确,是否做到主谓一致;(3)语法,检查学生在语法使用上是否做到主谓一致、名词单复数运用是否正确、动词时态以及冠词运用是否准确等;(4)篇章结构,即判断作文中的语句是否实现良好衔接;(5)内容相关,文章是否主题鲜明,内容是否贴合主题;(6)写作规范,单词拼写、大小写、标点符号运用等是否准确。其中,前三项评价指标主要考查学生的基本写作技能水平,属于基础性评价维度,权重均为1;其后两项指标分别考查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与内容理解能力,属于高阶认知维度,权重均为4;最后一项则考查学生是否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权重为1。

二、人机协同理念指导下小学英语写作教学实践及具体实施策略

(一)统筹规划写作教学流程,筑牢顶层设计基础

根据人机协同写作教学模型进行英语写作教学流程的设计,主要围绕教师、学生与机器三个主体展开具体的教学实施步骤,由教师主导英语写作教学的命题环节,确定教学目标,收集、梳理素材后选择教学内容,细化评价标准的设计,并在学生完成写作任务后登陆测评平台分维度对作文进行评分;学生在获取写作任务、阅读素材、领悟写作要求的基础上,确定作文主题与基本构思,并完成作文的撰写与任务提交;机器负责对教师评分后的数据进行智能采集与汇总分析,直观呈现学生作文总分、各评分项的得分以及班级整体评分,支持生成个性化诊断分析报告与相关改进提优策略的智能推荐,借此辅助教学干预,找出学生写作的薄弱点,并依托数据驱动教学流程的实施,供教师在解读报告的基础上对学生的共性薄弱点进行针对性讲解与强化训练,指导学生完成作文的初次修改,配合后续的学生互评与教师一对一指导等模式完成作文的二次修改,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活动的实施,由此形成“写作—评价—分析—干预”的完整教学流程。

(二)搭建写作任务实施框架,整合学情分析结果

在英语写作教学的实施阶段,主要依托机器的人工智能算法辅助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设计与实施。教师登录在线测评平台调取学生的学习进度、历史学习数据、学习进度计划以及波动情况等,根据学情分析结果进行课堂教学目标的制订、教学任务的安排,并对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予以重点倾斜,完成写作任务的设计与发布。学生收到写作任务后,通过分析写作要求与素材内容,完成作文命题、创作主题以及具体内容的构思,在规定时间内撰写作文,并向平台提交任务。教师利用高速扫描仪与网上阅卷系统录入学生的作文,并根据预先设计的作文评价指标对学生作文中词汇、句子、语法、篇章结构、内容以及写作规范六个方面的具体写作情况进行审阅、批改及评分,生成各评分项的扣分情况以及作文總分。

(三)聚焦问题实行精细诊断,辅助教学计划调整

在线学习平台生成班级群体分析结果,以可视化图表的形式分别显示六个作文评分项的得分平均值,供教师查看班级写作存在的共性问题,明确学生英文写作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写作能力水平,便于在后续作文讲评环节进行重难点内容的设计,实行针对性教学内容、教学进度以及课堂教学活动的安排,从而依托形成性评价与及时有效的干预,促进英语写作教学实效性的提升。

在落实群体分析与指导的基础上,位于同一得分层次的不同学生个体仍在写作能力上存在一定差别。例如,基于数据可视化技术将A、B两名学生的作文各项指标得分情况与班级平均得分情况进行比较,建立雷达对比图。从中可以观察到,虽然这两名学生的作文总分均为5分,但其具体扣分项存在细微差别,A学生在词汇、语法上各被扣掉0.5分,因此可确定该名学生的写作能力短板在于单词记忆能力不过关、语法基础相对薄弱;B学生在句子、语法上各被扣掉0.5分,因此可判断该名学生在句式结构掌握水平、语法基础上存在短板。而将这两名学生的各项得分情况与班级整体得分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可知,难以熟练运用句式、语法基础薄弱是当前班级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这提示教师在后续的教学设计与个体辅导过程中应以语法为核心,并兼顾不同学生的短板进行个性化习题训练与知识结构的梳理,以更好地发挥人机协同在辅助教学成效诊断与问题分析方面的价值。

(四)强化写作教学评价干预,推行强化训练模式

在引入人机协同辅助完成教学效果及实际学情分析的基础上,教师需对写作教学的评价与干预策略进行精细化设计,保证在满足群体发展需求的同时兼顾个体差异化学习目标。

一方面,教师根据平台生成的学生作文评估可视化报告获取班级作文得分率的平均值、各项评价指标的平均得分率等数据,通过数据比较明确学生普遍存在语法基础薄弱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对学生进行语法知识的重点解读与专项训练。学生则根据教师的初步总结与指导情况自主完成作文的修改,并明确自身在英语写作上存在的短板,为后续学习计划、学习重点的调整提供明确方向。例如,在以“Season”为主题进行写作训练时,对于学生句式运用不熟练、语法错误等问题,教师可采取以下干预方案:先展示关于四季的景观图片,由学生任意选取一幅图进行季节场景与景观特征的描述,同时需运用到“I see...”“I can ...”“I eat ...”等句型,学生根据所给素材与话题完成作文的撰写。教师登录在线测评平台对学生作文进行批改、评分后,发现学生在句式使用上存在语法错误与表达不当的问题,如“I can fly kite.I can go boating.”“I eat mangoes.”等,但将批改意见反馈至学生处让其进行自改自纠时,学生仅能够发现并改正如“fly kites”等简单的错误。教师经过反思后发现,这种教学指导模式能够引导学生明确其任务是找出句子的错误,但没有进行语句表达效果是否得体、准确的深层次思考,对此教师重新对教学模式进行改进设计,在错误表达句式旁列出“I can fly kites and go boating.”“I eat yummy mangoes.”等句式,引导学生对这两个句式进行比较、分析,找出它们的异同,启示学生在发现语法错误的同时明确形容词、连词的正确用法,由此转换写作思路,提升对句子的应用能力。

另一方面,教师还需关注每一名学生的写作情况,对个体写作存在的不足提供针对性的查缺补漏与教学指导。例如,对于A学生存在的单词记忆能力偏差问题,由在线学习平台根据智能分析结果向该学生推送“词汇卡片”“词汇知识图谱”“百词斩APP”等资源,辅助A学生进行词汇拼写、音标、词性等知识点的巩固,并配合针对性词汇训练题目的推荐,引导A学生结合系统提示要求进行强化联系,教师则根据平台反馈的A学生在线学习进度、词汇练习完成情况进行跟踪指导,及时提供针对性的辅导建议,督促该学生完成阶段性学习计划的制订,完成写作能力的专项训练,更好地促进其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

结语

当前,“互联网+”成为新时代教育发展的主流趋势,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的持续深入推广使人机协同的覆盖范围得到进一步拓展,推动教育领域的智能化转型与智慧化建设。这要求英语教师面向时代要求进行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的更新,遵循人机协同支持下的分工协作要求,运用数据分析、数据可视化等手段进行写作教学成果检验,归纳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及个性化学习需求,做好重难点解读与专项辅导的安排,促进学生写作技能的长效提升,更好地实现英语写作教学的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许齐军.人工智能技术和智慧学习空间在中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明日,2021(21):15.

石艳春.“互联网+”与小学英语教学[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2020(Z5):67-68.

胡玉玲,杨永泉,郝继勋,等.AI参与式英语课堂教学研究[J].国际教育论坛,2020(7):138-139.

甄丽.人工智能教育机器人支持新型双师课堂实践:以人教版英语八年级阅读课为例[J].中小学数字化教学,2021(11):50-54.

黄维金.人工智能优化小学英语课堂活动的教学实践:以外研社五年级下册Module 5 Unit 1 Your bag is broken为例[J].时代教育,2021(7):67-68.

猜你喜欢

形成性评价写作教学小学英语
民族预科生写作教学的对策探究
积累,为学生写作增光添彩
架设作文桥梁,探寻写作源泉
浅论高中语文写作中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中药分析综合教学评价方式的改革思路与实践
趣学理念点亮英语教学课堂探微
英语情境教学中的问题探析
英语语篇教学的策略探讨
寻求英语课堂对话真实性有效性研究
论形成性评价与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