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人篆刻在标志设计中的创新应用研究

2022-05-30袁璐璐陈原川

设计 2022年18期
关键词:标志设计创新应用文化内涵

袁璐璐 陈原川

关键词:文人篆刻 形式美感 文化内涵 标志设计 创新应用

中图分类号:J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22)09-0138-03

引言

纵观篆刻艺术发展史,可以概括为两大阶段,一是早期以实用性为特点的官私印,二是宋元之后逐渐转变为以艺术欣赏为主的文人印,即文人篆刻艺术,其由文人群体自篆自刻,融入了文人的文化修养,呈现出独特的艺术气质和审美情趣,优美的造型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对标志设计的创作和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鉴于文人篆刻艺术不仅具有实用价值,还具欣赏价值,因此与标志设计存在共通之处,不仅都具备识别之用,且都在视觉艺术范畴之下传递美。那么下面将细致探究二者存在的关联性及其中蕴含的设计美感,进而得出文人篆刻艺术运用于标志设计的创新方法。

一、文人篆刻藝术与标志设计的关联性

(一)共同的审美理念

文人篆刻艺术是集篆法、刀法、章法和文人审美情趣于一身的艺术鉴赏品。从印面效果来看,方寸之地上以少胜多的印文布局营造了一种灵动和谐的形式美,再通过刻刀对线条的主观塑造而达到“象”与“意”的融合,使人产生遐想和“意境无穷,无法言表”的审美感受。[2]标志设计是包含文字和图形的视觉符号,功能性很强,凭借简约凝练的设计原则,通过创意图形化和符号化产生简洁美和抽象美等特点,这种视觉美感也是通过图形的外在形象传达出意境之审美感受的。由此可见,文人篆刻艺术与标志设计在呈现形式及内容表达上有一定关联,通过不断发掘他们的审美共性,使二者达到再生与融合,才能为创作出具有民族特色的标志作品提供设计思路。

(二)同一的符号指事意义

文人篆刻艺术作为我国特有的视觉符号,如今发展为统一的用印制度,如社会组织、公司法人都需要通过印章来实现法律效益,这是由于篆刻艺术具有明显的指事意义,即以抽象符号来传达特定意义,如书画中作者留下印迹作为署名落款;收藏者留下印章证明其收藏鉴赏行为;官方文件中,留有印章的单位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甚至个人专属姓名印也具有一定法律效益。[3]同样标志设计也具有指事意义,如注册的商标体系,有图形标、文字标,也有图文结合标,对于文字标志须经过图形化的改造,才能设计出独一无二、更具形象性和识别性的成功标志。如中国银行标志以高度简洁的造型来传递丰富的内涵,借铜钱作为设计元素,同时铜钱造型很好地指代了银行这类公司,再以“中”字为基本形加以贯通,使其更具文化特色。[4]因此标志作品中有针对性元素的提炼,可使其符号指事意义更强烈。

(三)相通的表现手法

从设计角度看文人篆刻,在文字入印、图形处理及章法布局上采用了疏密虚实、大小错落、屈伸挪让、对称均衡等技法,不难发现其表现手法与现代平面设计法则相通。例如标志设计的创意手法有:图形变化。包括具象、意象和抽象图形;构成手法。包括均衡、对称、对比、矛盾空间等;文字图形。在保证识别性的前提下,将文字部件与相关图形进行置换。可以发现以上手法与篆刻艺术的创作技法基本相通,也充分应证了现代标志设计与篆刻艺术的方寸呈现在表现手法上的相通。

二、文人篆刻中蕴含的设计美感

(一)文字之美

篆刻艺术是以篆书为基本元素,以线条来塑型的一门艺术,篆书从古代象形文字中发展而来,向“意”演变,字体直观形象,富有美术性,因此用于印面表现极具欣赏价值。[6]首先选用篆书入印有两点原因:一是篆书历史悠久,不同阶段各具艺术特色;二是篆书字法可塑性较大,可在方寸之间灵活变化。 印人为体现篆刻的文字美,会对入印文字进行合理的构思与编排,即篆法,利用篆书字体的可塑性,整理文字的笔画结构,对基本字形进行提炼概括与再造,达到印面效果的协调一致。[7]常见的入印方法如图1:笔画增减法。增法有“冀州刺史”印,增加笔画使单薄的“州”字看起来与其他三字体量均衡,减法如“灵寿花馆”印的“寿”字,将复杂字减化使其不突兀;离合法。如“当惊世界殊”印之“世界”二字,离合使印面布局更灵活;替换法。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印用两根横线替换重复出现的“星”字。由此看出印面文字都是经过印人精心设计而来,其创作思路和表现字法美的创意思维正是我们进行标志设计时需要具备的创新能力,因此篆书文字作为一种独特的视觉元素极具设计美感等待设计师去发掘。

(二)章法之妙

篆刻中的“章法”指合理安排印面的字与字及其内部的笔画结构,即位置经营和分朱布白。首先印面有大小方圆等不同形态,入印文字有繁有简,因此只有依照形式美法则,合理地运用章法,如均匀、对比、疏密、虚实、变化等,将印文结构和笔画间距安排得当,才能产生一种和谐中透露着灵动变化的视觉效果。[8]这与设计中的平面构成略微相似,二者都依照形式美的规律协调内部元素,并最终达到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如图2“千秋”印,对比后会发现第一枚印两字之间缺乏联系,松散且不协调;第二枚则将“秋”字的“禾”与“火”位置调换,布局明显舒适,两侧以“火”字为轴相对称,稳定又均衡。如图3“星江”印中“江”字的三点水依印面形状排布,外加边框产生一种水波荡漾的艺术联想,使画面产生韵律感,“星”字结构比“江”字方正,强化了曲与直、方与圆的视觉对比。另外,章法讲究“疏可跑马,密不容针”的法则特点,如图4“中庸之道”印不仅图式灵动且线条间的疏密对比呈现出强烈的节奏感和气韵美,因此不同的章法会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这种形式美能为当代设计师提供大量的创作灵感。

(三)刀法之趣

刀法作为篆刻艺术的收尾工作,其篆法美和章法妙都需要通过刀法来实现,由于刀法表现极具主观性,最终的篆刻作品会呈现意料之外的如粗细、光糙、连断等艺术效果,这便是刀法的趣味所在。文人篆刻的刀法有冲刀和切刀两类,冲刀法下线条刚劲挺直,干净利落;切刀法下线条有粗有细,长短不齐富有节奏。外加刀法技艺同印人的习惯及情感表达有直接联系,因此依印人喜好,不同刀法下的刀痕各具特色,这极大丰富了印面的趣味性。如图5“换了人间”印,这枚印章经过两次修改产生了三种不同的视觉效果,第一方线条厚重,缺少虚实对比的呼应,略显呆板;第二方线条拙朴自然,虚实对比有了明显进步;第三方笔意丰富浓郁,线条质朴斑驳尽显刀法之趣,由此可以看出文人篆刻的创作过程充满了审美思考,因此具有强烈的设计美感,那么在创作标志时,不仅可以借鉴篆刻独特的表现形式,也可以将刀法的趣味性融入当中。

三、文人篆刻在标志设计中的创新应用方式

(一)借鉴篆刻的形式美感

1.文人篆刻的基本造型。从整体外部形象来看,文人篆刻包括方形、圆形、三角形和不规则外形即肖形印等造型,同时还有阴刻、阳刻及二者结合、口字日字品字田字边栏界格等形态,以及篆体字的应用和残损斑驳的效果呈现等。[9]

2.借鉴篆刻的形式美感。标志创作除了要借鉴文人篆刻艺术外部的基本造型,更要学习文字是如何在不同的印面形状中合理布局的,还要考虑这种构思技法如何恰当的应用于标志设计当中。如借鉴方形印结合口字界格形式的标志设计可带来沉稳、平静、均衡的视觉效果;再如借鉴圆形印的特点,将入印文字进行“围合适形”处理,达到统一协调的美感;借鉴肖形印的形式美感则需要充分发挥设计师的创造性和想象力,巧妙利用不规则外形,进而扬长避短創作出平稳和谐的标志作品。

3.篆刻的形式美感在标志设计中的应用。如图6国家艺术基金标志则是借鉴方形朱文印的形式,六字印文平分两列排布,将篆书圆润的笔画形态作适方处理,使留白通道齐整均衡,线条粗细灵动富有变化之美,同时将篆刻艺术古为今用与国家艺术基金标志理念融合,彰显了标志的艺术气息,传达了国家艺术基金的品牌特色,这种形式美的借鉴使标志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恰与设计理念相符。肖形印的形式美在标志作品中也时有呈现,其不规则外形往往更加灵活多变,充满审美意趣,如图7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中国印”标志,外部形态灵活自由富有张力和趣味感,内部主视觉“京”字则是由篆体演变而来,借篆书象形的意趣美和灵动的线条来表现奔跑的人物动态,使不识汉字的外国友人也能从造型中理解含义,同时标志的线条延展及分朱布白很有讲究,使得整体构图端庄平稳,可以说此标志是一个古为今用的成功案例。

(二)呈现篆书的文字之美

1.篆刻中的文字美。鲁迅先生曾评价中国文字有三美,分别是形美、意美和音美,不仅以此来赞美汉字独特的艺术魅力,用来鉴赏篆刻作品也十分恰当。首先文人篆刻艺术以篆书入印,篆书字体又由“象形”而来,因此极具美术性,可以为创作者提供调整篆体、突出气势的想象空间;其次篆书字体具有线条美和结构美,线条长短、粗细、曲直都会给人带来不同的视觉感受,字体结构或长或短、或疏或密的一种象形感也能够让观者产生艺术联想,这种丰富多变的字形结构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处处渗透着传统艺术的文化气息;最后可以看出这种“形与意”的高度融合与标志设计追求的独特性、符号性以及强烈的记忆点十分契合,这也是现代标志创作中需要借鉴的创新手法之一。[10]

2.篆书的应用原则。篆书历史悠久且有浓浓的中国气息,因此在将篆书文字应用于标志创作时,首先需要考虑二者的契合度,篆书形式要与设计作品的文化背景和主题理念存在一定的吻合性,才能经过精心的创意构思后,将篆书的文字之美很好地呈现在标志作品当中;其次篆书字形复杂种类繁多,若是直接将其应用于标志设计难免会出现缺乏辨识度的问题,为了保留篆刻艺术的形式、宣传中国传统文化且保证容易识别,一般会采用识别度高的小篆与标志的文字或图形进行融合构思。

3.篆书之美在标志设计中的应用。如图8北京大学校徽,首先高校学府蕴含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篆书字体气质吻合,因此将篆书“北大”二字作为主要的设计元素,将两字上下居中排列并置于圆形之中,极富均衡对称之美;其次笔画线条流畅、结构规整,上面的“北”字像两个人背靠背,下面的“大”字宛如一个展开双臂的人,这样的文字组合蕴含了北大的文化理念,即“三人行必有我师”,最后从视觉角度来看,标志造型简约大气,记忆点突出,篆书字体的呈现丰富了标志的文化学术背景,这些特点不仅突出了篆刻艺术的美学韵味,还从篆书的文字美出发进行创作,风格独特使人过目不忘。如图9 2008北京奥运会名为“篆书之美”的体育图标设计也是以篆书作为基本元素展开设计构思,将篆体“人”字以优美灵动的线条与各项运动人物形态加以融合,通过篆书的象形特点,清晰的解释了该运动项目的主要内容,实现了篆书的“形”与项目动态的“神”的有机结合,因此呈现篆书的文字之美是现代标志设计的重要灵感来源。

(三)学习章法的形式语言

1.文人篆刻的章法之妙。篆刻艺术在印面字与字之间的编排和组织上有独到的章法法则,其根据入印文字的结构特点,运用疏密虚实、屈伸挪移、大小错落等处理手法,将文字一笔一画安排到印面之中,使印面“分朱布白”效果最佳,整体虚实相间,呈现独特的形式美感。

2.学习章法的形式语言。在标志创作中灵活运用篆刻章法的疏密虚实、对称均衡、挪让穿插、大小错落等手法可以丰富作品的节奏感。因此要在一定范围内将文字拆解,对其笔画、笔势、结构等进行重新布局,使字形结构更加多变,如疏密虚实处理手法,可将笔画单一的字体所占空间放大,将笔画较多的字置于小空间内,这样在章法上形成强烈的虚实对比,从而打破单一呆板,产生相互映衬之美;再如对称均衡手法,将字体中线条与线条作等距等长等量处理,细线条也可适度反复,能带来一种秩序感和统一之美;挪移穿插则是将字形结构作重心偏移、将笔画屈伸进行空白补缺;大小错落是通过控制字体结构的松紧进而产生强烈的大小对比和视觉冲击力。

3.章法的形式语言在标志设计中的应用。如图7“中国印”标志,将“京”字重心上移,使上半部分白线条占满视觉中心,并向四周放射,构图紧密,其中一根白线条向下延伸呈“S”形,拉开距离的同时富有动态美,不仅填补了作品下半部分构图的空白,还促成了整幅画面的疏密对比效果,增强了节奏感和视觉张力。如图10富通电子有限公司的标志由四个“F”字母组成电路板的基本造型,利用字母“F”字形的空隙与笔画的伸缩,巧妙地将四个字母安排成穿插布局,错落得当的视觉效果极富趣味性,此标志便很好地体现了章法中“屈伸”的处理手法。如图11和院标志,借鉴了章法“挪移”的表现手法,为使画面紧凑,使两字之间产生互动,设计师将“和”字重心提高,右侧口字上移,以“院”字来填补空缺,达到画面平衡,视觉上又将二字合二为一,彰显了文字艺术的无尽魅力,因此对于现代标志设计而言,文人篆刻艺术中章法的形式语言,有着极高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四)色彩象征意义的应用

1.篆刻艺术的色彩意义。红色作为篆刻艺术的代表色,也是中国人由来已久最喜爱的颜色之一,历史资料显示红色在原始社会时期就有巫术礼仪的象征,在想象中被赋予了神圣的含义,盛唐以红色代表权贵,明代至今红色被老百姓赋予了幸福美满和喜庆吉祥的内涵。因此红色在每一个国人心中具有特殊的情感和美好的象征意义,亲切地把它称为“中国红”。

2.灵活运用色彩的象征意义。在标志设计中,色彩是体现与强化视觉识别的要素之一,它的运用应与作品本身的主题定位和设计理念相符,例如红色能够为我国传统的标志作品提供深刻的象征意义与丰富的情感内涵。图12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标志,运用典型的中国红渲染出火炬的热情奔放和激情洋溢,同时借红色来传达吉祥、美好、祝福的寓意。如图13中华老字号标志,借鉴印章之造型,搭配红色给人一种古色古香的典雅和高贵之气,并与品牌气质相符,凸显文化气息。再如图14中国联通标志,其造型灵感源于“中国结”,线与线的串联代表了企业心系客户和突出的业务能力,同时红色寓意著吉祥和好运,体现了企业的热情和亲和力,因此在标志设计的色彩选用上,一定要考虑与作品的设计理念是否对应,那么在具体的运用中才能起到应有的情感暗示作用。

(五)传承篆刻的文化意境美

1.文人篆刻的意境美。文人篆刻凭借篆书的象形因素,通过合理的章法布局,利用点线的长短粗细、疏密虚实产生形式美和艺术感染力,同时以刀刻石后呈现的笔情、刀趣和金石味产生了富有节奏感和情感联想的意境之美。

2.篆刻意境美的呈现。在标志设计中传承篆刻意境美,需要全面汲取篆刻艺术的形式美法则,因此在标志创作中,可以从文字的大小错落、结体的对称均衡、线条的灵活多变、布局的疏密有致以及效果的残缺破损中着手构思,用以呈现出“天人合一”的意境美,使标志作品更具文化内涵。

3.标志设计中的意境美传承。如图15故宫博物院标志,首先选用篆书“宫”字作为基本元素,将顶端笔画拉伸变形,形成三面包围下端开放式的构造形态,内部两个“口”字居中对齐,遵循了章法中对称均衡的表现手法,也符合紫禁城“前朝后寝”的建筑特点;上方一点的造型来源于传统图案海水托玉璧的意象,体现了天圆地方的设计理念;同时色彩上选用中国红和皇权象征的黄色进行搭配,不仅象征意义浓郁还具有强烈的视觉张力。如图16杭州城市标志利用象形文字这一特点营造了一幅意象美景,将杭州当地风土人情如翘角屋檐、船舶、园林及拱桥用图形符号进行艺术化再造,使之与篆书“杭”字融为一体,共同体现了当地的人文特色,右侧“亢”字隐含“三潭印月”的景象,以此唤起人们的遐想,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和人与自然交融的意境美,韵味无穷。因此在标志创作中传承篆刻艺术的意境美,可以说是对标志设计的一种全新探索,将文人篆刻内含的形式美感与现代标志设计理念结合,使作品既具有民族特色又饱含时代气息。

结论

“方寸之间,气象万千”的文人篆刻独具形式美与民族文化,通过对文字、章法、刀法、意境等形式美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其创作技法、表现形式和审美理念与标志设计有共通之处,因此在设计标志没有创意思路时,我们要努力将传统艺术与现代艺术相结合,巧妙地借鉴篆书文字之美,汲取篆刻艺术的造型灵感和美学营养,传承意境之美并最终达到作品传神的境界,才能将篆刻艺术蕴含的美学特点赋予到标志设计文化及审美的提升上。这不仅使篆刻艺术的美学特征得以延续,还设计出了独具民族色彩的标志作品,对于设计者来说,这是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话题。

猜你喜欢

标志设计创新应用文化内涵
中国现代工业设计中传统文化元素的创新应用
数字媒体艺术在虚拟展示空间中的应用探究
小学数学教育与信息技术的整合问题分析
标志设计教学中创意性思维的拓展
探析标志设计中的简繁运用
浅谈中国传统纹样在标志设计中的体现
浅谈中国传统图案在标志设计中的运用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及其现实意义
英汉动物词汇文化内涵的对比分析
浅谈法语习语的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