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视阈下音乐教育的匠心传承

2022-05-30吴含宇

艺术评鉴 2022年21期
关键词:网络教育音乐教育工匠精神

吴含宇

摘要:伴随着信息共享的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教育在变革,网络技术也在高速发展,教师的教学面临着崭新的挑战。如今社会心浮气躁,追求“短、平、快”,很多人都沉迷于短视频的刺激,导致琐碎的、片面化的信息纷至沓来,视频制作者也为了效果和流量而放弃了质量,放弃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音乐教育者需要具备工匠精神,并通过不断的学习以及培训来完善自己的教学,通过网络让更多的学生感受到音乐之美。

关键词:工匠精神  网络教育  音乐教育

中图分类号:J6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359(2022)21-0177-04

现如今许多音乐教师在教学中都缺乏工匠精神和创新精神。笔者认为,音乐教师是灵动的,他们应该在传授音乐文化的基础上加入自己独到的见解。教师若想上好课,可以利用互联网上的资源,在每节课中都融入新知识、新思想,并融入工匠精神,让学生通过课堂了解音乐,感受音乐之美。“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笔者认为教师在教学时应做到“传道”“授业”“解惑”,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具备工匠精神,用严谨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学生。

一、工匠精神的定义及意义

(一)工匠精神的定义

在我国,“工匠”一词最早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其是在出现了专门从事于手工业的群体后才产生的。在民间,工匠与体力劳动的关系极其密切,其属于一种特定的职业或者特定社会阶层 ,有了这一界定之后,“工巧”一词便出现了。该词最早出自《战国策·秦策五》中“贞女工巧,天下愿以为妃。”笔者认为这句话可以解释为天下人都愿意娶矢志不渝的、心灵手巧的女子。其中“工巧”就是指心灵手巧,技艺高超,而那些具备工巧的人也可以称之为匠人 ,这些匠人精益求精、锲而不舍的工作精神即为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本指手工艺人对产品精雕细琢、追求极致的理念,即对生产的每道工序,对产品的每个细节,都精益求精、力求完美、踏实认真、持之以恒、刻苦钻研的精神,工匠精神也是一份职业信仰。中华上下五千年,工匠精神从精妙绝伦的技艺中应运而生,在历史大河的淘洗下,专注工匠精神转变为了生活创新的体现,还凝聚为了修身之道。笔者认为,不仅仅匠人需要具备这种精神,各行各业的工作者都应该具备这样的精神。学生需要在学习上勤勤恳恳,坚持不懈地解决困惑;教师需要用认真的、严谨的、精益求精的态度对待自己和学生。

(二)工匠精神的意义

由此可见,随着时代的不断更迭,在大浪淘沙中,工匠精神的意义也随之发生了改变。在传承与创新中,工匠精神具备一定的时代特征与意义。在如今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大发展的过程中,工匠精神逐渐发展成了一种工作态度和思想境界,这种工作态度与思想境界在教育中是不可或缺的。

当前,为了提升教育质量,国内开始大规模进行教育改革,教育改革之所以面临重重困难,是因为社会风气浮躁、人心浮躁的原因。在教育中,这不仅影响教师教育的技能提升,也影响学生学习的专注力,工匠精神的出现犹如一剂社会浮躁风气的良药。教师应引导学生静心、踏实、专注,热爱学习、忍受枯燥、注重过程,摒弃急功近利、投机取巧的学习态度,教师自身也应该在传授工匠精神的同时,做到教学相长、不断提升、追求极致。工匠精神不是口号,而应存在于每个人身上,倘若工匠精神成为了年轻教师追求的信仰,教学质量必定会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我國一直在强调文化自信,文化自信关乎民族精气神的凝聚和社会精神风貌的呈现。如果想让人人都具有文化自信,首先就要从孩子开始培养。对于学生而言,教师就是坚定文化自信的楷模,教师的言行举止、精神思想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三观。倘若一个教师坚守工匠精神,那么他的学生便一定会被工匠精神所影响。工匠精神是国家文化和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文化自信的重要来源。只有深厚的中华文化底蕴才能酝酿出坚韧不拔的工匠精神,从而影响一代代人,影响一个个职业。

二、工匠精神对音乐教育的影响

工匠们喜欢不断雕琢自己的产品,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艺,他们十分享受产品在手中升华的过程。工匠们对产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们对细节的要求很高,追求完美和极致,对精品有着执着的坚持和追求,他们精益求精、持之以恒的精神理念,将作品的品质从“0.99”提高到了“1”,这看似微乎其微的改动,却能让产品发生质变。

(一)工匠精神对音乐教师的影响

对于音乐教师而言,他们的产品是其学生。音乐教师应该用工匠精神去培养学生,将学生当作具有独特性的产品去打磨,并思考打磨的方式和方法,塑造具有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学生。但塑造成功作品的前提是,音乐教师应该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他们不仅应该具备过硬的专业技能,还应该拥有充足的知识储备量和兢兢业业的态度。工匠享受打磨产品的过程,注重产品最后的效果。音乐教师也应该享受培养学生的过程,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如果想要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首先就要先培养教师的工匠精神。工匠精神在教师身上的体现,可以表现在其教育方法、教育内容上。笔者认为,教师应比其他行业的匠人具备更多的仁爱之心。从事音乐教学的教师要学会不断地思考和总结,融会贯通,不要在浮躁的社会上丢失行业的根本。音乐教师还应当拥有工匠精神,严格地、精益求精地要求自己,要求学生。

(二)工匠精神对音乐教学法的影响

教学方法包括了教法与学法,我们可以用教师教学任务是否完成,学生是否学会内容来检验教学方法是否合适。教学方法面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时,采用的方法也一定不同。简单地举个例子,在音乐教学中分为欣赏课与教唱课,欣赏课主要任务是让学生多方面地感受、聆听这首歌曲的特点,以及它与其他歌曲的区别,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审美能力以及对音乐的理解。届时,教师应当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将音乐理念从欣赏中逐渐渗透给学生。

教师在面对不同年龄层段的学生时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也应该不同。笔者认为,小学阶段学生的专注力、理解能力不强,教师可以多采用游戏的方式对他们进行教学,这种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专注于音乐课堂,增强节奏感,并在潜移默化的情况下让他们学会简单的歌曲,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中学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知识,这一阶段,教师可以营造氛围,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在实践中增强其创造能力;面对更高年级的专业音乐生时,教师应该用更系统、更专业的方法,培养他们的专业能力以及音乐感知力。届时,音乐教师要具备工匠精神、创新精神,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挖掘新教学方法。

音乐教学方法应该要与时俱进,教师要不断地探索、不断地研究、不断地创新,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随时做出调整。教学方法应该安常守故,应该在守与破、退与进、留与弃中披荆斩棘,积极革新。当代教学逐渐认识到了发展学生的个性与提升学生的素质的重要性,为追求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应当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学生常有各种千奇百怪的想法,教师们应该利用这一点,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例如:教师可以尝试让学生自制乐器,这样既可以增强他们的动手能力,又可以增加他们对乐器的了解。自制乐器的过程往往需要制作者具备极大的耐心,追求精细的极致。这一过程既可以巩固他们从书本上所学到的知识,又可以发展他们创造知识的能力,让他们能够更加体验到工匠精神的魅力,并让工匠精神潜移默化地影响其一生。

(三)工匠精神对学生的影响

有些学生可能认为工匠精神就是周而复始地做相同的工作,就像在学校学习一样枯燥而又乏味,其实不然。当一个人将事情当作有灵气的生命体的时候,他一定是充满动力、乐观积极的,这种状态再加上工匠精神中“精益求精、坚定”的信念,必定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对于学音乐的学生来说,以务实的心态认真学习音乐理论知识,多参加一些比赛和演出,一步一个脚印去磨砺和提升个人的琴技、唱功,在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中养成求真务实、踏实严谨的工匠精神,是十分有必要的。这样的精神可以使其干一行,专一行,精一行。

具有工匠精神的人在学习上也一定不会太差,这种专注的品质可以让他们保持良好的心态,建立充分的自信,这在学习功课上也会有所体现。例如:钢琴演奏者在练琴时,需要注意每一个音的强弱、节奏变化,注意每一段独特的感情色彩,这些练习可以使他们成为一个行动敏捷、认真仔細、沉稳踏实的人,有利于他们的日常学习。

三、工匠精神与网络教学

(一)互联网教学的利弊

网络教育具有可透视作用。在线下教育时,如果不与老师沟通,家长是很难知道自己孩子的学习情况的,自然也很难了解到孩子上课时的状态。通过网络平台上课,家长就可以随时关注孩子的学习情况,也可以了解到孩子的上课内容以及上课状态,从而做到更好地与孩子沟通,及时指正其不足之处。网络教育相比于线下教育,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其突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其可以避免人与人之间过多地接触,减少人员聚集,让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教师应当领略到其独特的便捷性和可视性,将有限的教学资源更广、更全地输送。

网络教育也有一定的弊端,对于教师而言,在开展网络教学时,其很难考虑到所有学生的学习水平以及学习需求,从而会导致部分学生跟不上,部分学生又认为学习内容太过简单的情况。此外,管理学生也将是一大难题,有些学生会因为老师看不到而上课时缺乏紧迫感,容易走神,导致上课效率不高的后果。对于学生而言,网络教育过于自由,这会让学生失去学习的目标和动力。网络教学节奏比较快,这会给学生带来较大的压力,从而使其产生对网络教育的恐惧心理。

如果将纯线上教学模式改为 “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会提升教师对学生的了解程度,教师可以利用对学生的了解调整教学进度,学生家长也不会将孩子的教育问题直接甩手交给老师,对此不管不顾,学生也能在这种模式中时时刻刻保持高涨的学习热情。

(二)互联网教学中体现工匠精神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知识的学习者,我们应该以学生为本,既要关注学生的情绪发展,又要培养其健全的人格,注重学生获得知识的成效。教师在制作课件时,应注重情景的创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依托交互软件的文字描述、色彩传递、声音动画的播放等综合功能,让教学内容最大限度地吸引学生的注意,既耳目一新,又便于记忆。

就当前教育情况分析,东部地区师资力量远远大于西部地区,互联网的资源共享可以适当地减少这种差距,让西部地区的教师也拥有丰富的教学资源。在这种良好趋势下,首先,教师要热爱教师这份职业,全身心地投入教育事业中;其次,教师在上课前应充分尊重、了解、关心每一位学生。此外,在音乐教学中,细心也是至关重要的,在教学过程中,音乐教师要注意每一处的节奏、旋律、和声以及织体,感受学生的心理变化,即便是在录制微课,也要考虑所有的细节是否符合学生的需求。笔者认为这些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和工作习惯也是默默传承工匠精神的一种体现。

四、网络教学与音乐教学

现如今,网络资源共享使得互联网打破了时间与空间上的限制,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在课余时间随时随地听音乐、学音乐知识,也可以通过网络向老师提问,并得到老师的解答,这可以让师生之间得到良好的互动,能够促进师生之间相互了解,提高师生默契。

(一)互联网对音乐教学的影响

教育也正处于不断改革的阶段,近些年,学校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学习能力。将原来的 “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为客体”的教育理念转变成“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有助于践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核心思想,从而增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对话交流、主动建构知识意义。互联网的资源应有尽有,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学习感兴趣的音乐知识,自主选择、自主学习,增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互联网下的教学模式更加的灵活,音乐教师可以自由地调整课程安排。学校教学的音乐教师可以在完成教学任务的情况下,增加一些学生感兴趣的知识点,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喜爱程度,也可以让学生在繁重的学习生活中感到一丝轻松。辅导班的音乐教师也可以通过互联网,了解前沿的音乐动态,了解学生感兴趣的流行音乐。此外,声乐课上可以不仅仅只有美声作品、民声作品,还可以结合流行音乐;器乐课上也可以不只是练习乏味的基本功以及难以理解的古典音乐或是传统音乐,还可以尝试让学生练习流行作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些尝试会激起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让其保持对音乐的新鲜感,也可以增加学生对于不同类型音乐的乐感。

(二)互联网对音乐教育的作用

表格3-1

该表(表格3-1)是笔者于台州市学院路小学随机抽样调查的数据。该数据显示,85%以上的学生是喜欢上音乐课的,81%的学生喜欢音乐课的内容,一半以上的学生喜欢流行音乐,在外面学习音乐的学生占比将近一半,音乐教育在生活中已经必不可少了。有些家长因为一些客观因素,使孩子错失了学习音乐的机遇,而互联网刚好可以解决这一系列的问题。现在已是信息共享的互联网时代,网络上的音乐资源一应俱全。对于音乐教师来说,这可以使他们的工作变得更加简便,既提高了备课的质量,又节省了备课的时间。教师上课前都会查阅许多本节课的相关知识,音乐教师不仅仅要参考以往老师上课的教案,还要掌握歌曲的创作背景、作曲家的生平经历等信息,在之前,这些大量的信息需要到图书馆才可以查阅,现在,随着网络的出现,教师只需去网上搜索曲名,就会呈现很多与之相关的信息。在传统的音乐课堂中,教师时常只机械地依据教参书讲课,未能融入美育教学,教学内容枯燥。只一味地输出,较少与学生进行互动,教学手段单一,会使得学生对音乐课感到乏味。而如今,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增添与学生的互动,将枯燥的知识通过动画形式得以展现,让教育充满趣味性,从而增加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网络教育还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注意力比较差的低年级学生,对事物的关注时间相对比较短,线下音乐课大量的时间都在教授内容,学生会觉得枯燥无味,从而导致注意力分散。如果有了互联网的介入,通过网络平台直播或者录播,改变传统课堂的信息交互模式,许多知识点都会变得新奇,生动有趣。这可以让学生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其注意力也一定会牢牢地锁定在课堂上。此外,网络教学还可能使一些内向的学生更加舒适自在,他们可能会因为没有同学的关注,从而更加大胆、放心地跟着老师的上课节奏,积极地做一些小游戏,这样,在课堂上,学生的参与度也会有所提升。

网络可以丰富教学方法。有一些枯燥、难以理解的古典音乐,如:交响乐等,在互联网的包装下会变得栩栩如生,利用相关软件,教师可以将旋律线条以动画的形式呈现出来,将旋律描述的场景做成故事,从而让学生更好理解音乐的线条,也不会产生听觉疲劳。由此可见,互联网音乐教学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拓宽学生的知识广度。

五、结语

在网络信息发达的时代,信息渠道十分广泛,这也是对工匠精神进行传承的十分有利的重要因素。但网络资源鱼龙混杂,不仅存在好的音乐资源,也会存在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音乐信息和错误的音乐导向。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音乐教师应当充分挖掘优质资源,同时提高学生判断是非的能力。首先,音乐教师应该提高自己的见地、思想、境界,带动不仅在于追求业绩,更在于本心的升華。其次,音乐教师应该将工匠精神带到工作中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塑造学生的灵魂。音乐教师不仅仅可以在线下对学生进行教学,还能采用 “线上+线下”的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教学活动,并在此教学模式中践行工匠精神。

参考文献:

[1]钱凯一.新时代“工匠精神”背景下非遗进校园探究——以常州学校为例[J].教育观察,2020(22):141-142.

[2]罗梅,何涛.匠心初心,行稳致远[N].贵州日报,2017-08-17.

[3]石琳.“工匠精神”的时代特征、内涵、意义与启示[J].营销界,2020(43).

[4]张鑫.设计创客教育的场域构建研究[D].杭州:中国美术学院,2020:12-31.

[5]刘邦奇.智慧课堂的发展、平台架构与应用设计——从智慧课堂1.0到智慧课堂3.0[J].现代教育技术,2019(03):18-24.

猜你喜欢

网络教育音乐教育工匠精神
云计算教学平台下课程协作教学设计
网络虚拟仿真实验中心建设研究与实践
论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的运用
音乐美学基本原理对音乐教育的几点启示
中等职业学校音乐教育的价值与功能探讨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