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冰雨火》:禁毒剧叙事边界的扩展与类型重塑

2022-05-30王柯

综艺报 2022年17期
关键词:空间叙事

王柯

【摘 要】叙事的成熟和美学的进步,让禁毒剧成为近年来炙手可热的电视作品类型。在现实主义与类型叙事之间,《冰雨火》试图找到禁毒剧叙事的新生长点和可能性,它把禁毒和“解谜”两大主题相结合,呈现被毒品团团围困的群体困境;它探索了禁毒剧的空间叙事策略,完成了物理社会空间与人物精神空间的双重搭建;同时,它回归到毒品与人性的深度开掘,在情理法的永恒辩证中传递主流意识形态。

【关键词】类型复调;空间叙事;主流意识

毫无疑问,禁毒剧是如今电视剧创作的“显学”。自中国第一部禁毒剧《中国缉毒警》(1987年)问世后,《永不瞑目》《黑色金三角》《等你归来》《喋血金三角》更新了国人对禁毒剧的历史记忆,《湄公河大案》《破冰者》《橙红年代》《破冰行动》等又将禁毒剧推向高峰。在此基础上,描摹新时代禁毒人民战争的《冰雨火》,试图开拓禁毒剧类型边界与叙事生长点。

由傅东育任总导演,麦利雅斯、张鸢盎、傅东育任总编剧,陈晓、王一博等主演的《冰雨火》正在优酷播出。以边境禁毒民警的真实事件为故事基底,《冰雨火》试图搭建一个截然不同的禁毒空间:在独具热带雨林风情的西南边境,一场围绕毒品制卖的猫鼠游戏正在上演。

较为复杂的叙事结构、拼贴错乱的线索和多形态的视点变化,是《冰雨火》较为传统的一面,与此同时,《冰雨火》也试图做出有效创新,如将带有复仇性质的“解谜”叙事引入禁毒剧里,并由此更新“双雄合作”的人物格局;在完成鱼龙混杂的边境县城的场域搭建后,尝试从精神空间出发,展现人物情感、意识、心理等空间,挖掘毒品对人性的终极考验。此外,以正邪莫辨的警察群像,使得警匪对决的重点向警察内部些许“位移”,借以完成“打伞破网”主流价值观的回归。

双雄携手的另类应用让“解谜”与禁毒交织进行

“双雄”设定并不罕见。尤其是在香港动作片里,从邵氏新派武侠片里的“狄姜”组合,到吴宇森开辟的港式英雄片双雄时代,再到近年银河映像的警匪对决,“双雄”背后蕴藏的兄弟情谊,不仅体现了某种东方式的英雄义气,也成为男性社会的关系凭证。在“双雄合作”上,《冰雨火》塑造了两个既具有人物个性,又具有化学反应的男性角色形象。

陈晓饰演的吴振峰,是个阴鸷、隐忍又狠厉的社会边缘人物。3年前,吴振峰的父亲吴刚被毒贩所杀,所有证据都指向吴刚贩毒运毒,为了寻找真相、还父亲清白之身,吴振峰潜入东南亚,委身地方私人武装。3年后,他带着近似“复仇”目的重返云河县,要重新找到父亲意外死亡的真相,并将凶手绳之以法。王一博饰演的陈宇,则是敏锐、热情又略带莽撞的基层禁毒民警,他与吴振峰是玩伴发小,也深陷在吴振峰所搅动的毒品风云里。

与传统的互为镜像、彼此敌对的“双雄”关系不同,《冰雨火》主创团队在进行人物设定时,让吴振峰与陈宇呈现出亦敌亦友的复杂关系,并以此完成了叙事动力的框架搭建——三年来吴振峰销声匿迹,却偏偏在新型毒品泛滥时回到云河,陈宇试图从多种途径了解吴振峰所掌握的毒品信息,以及他回到云河的真实目的;一心想要找到真相的吴振峰,并不知道曾经的发小好友是否被毒贩所收买,因此面对陈宇的追问总是答非所问,喜欢独来独往。

为窥探毒品之“罪与罚”,《冰雨火》主创团队反复打磨剧本。该剧原定于2020年1月开机,但为捋顺剧本逻辑推迟到4月底。其间,导演和编剧们一场一场地讨论,关在房间里反复修改,修改最多的一集甚至重写了12遍。

主创团队确信,《冰雨火》的悬念设置、行为逻辑、人物形象等必须是前后呼应、相互勾连的,且都应该事先设定好。具体来看,《冰雨火》把“解谜”叙事与禁毒叙事交织在一起。让“解谜”情节贯穿始终,为人物和情节增添了更多合理性支撑。吴振峰回到云河的目的,是为了找到贩毒K集团的首脑,挖出父亲惨死的真相,为此他不惜亡命境外,甚至卷入枪击、贩毒、斗殴等刑事案件中。如此行为动机,赋予吴振峰近似疯癫、不计后果的人物个性,也让吴振峰成为打入贩毒集团、撕开贩毒真相的一把锋利“武器”。

基于错综复杂的案情,《冰雨火》的主创团队还编织起巨大的故事网,呈现出与《破冰行动》类似的“网状叙事”概念——即以吴振峰和陈宇为核心,让每个人物都成为这个复杂网络中的某个结点。以吴振峰为串联,云河县贩毒集团的“首脑”郝东浮出水面,与塔寨村村委会主任林耀东“土皇帝”不同,郝东更像是隐藏在阴影中、搅动云河县禁毒大事的黑手。在郝东身边,有负责毒品外运的物流公司老板万贺达、打手姜磊与阿坤等。跟随陈宇视角,云河县公安局乃至省公安厅的一众人物迈步台前,无论是即将退休、布下禁毒大网的县公安局长林德赞,还是嫉恶如仇的禁毒大队队长刘恺华,都面临着情感与理智、正义与邪恶的两难抉择。

这样的“网状叙事”,意在让作品不断延展叙事半径,铺陈故事悬念,让观众持续推翻自己的预设,进入剧作所设定的故事轨道。

虚实空间的双重搭建描摹视觉奇观下的禁毒图谱

在以禁毒剧为代表的影视作品里,空间既是建构故事合理性和真实性的依托,也是传达空间个体生存状态与群体心理状态的独特方式。《冰雨火》主创团队尝试从物理的有形空间和心理、社会的无形空间来搭建活动場域,折射作品意蕴。

《冰雨火》的地理位置设置在西南边陲的云河县,因民风相近、语言相通、口岸发达,云河成为勐佧(勐佧和云河县均为剧集虚构地名)毒品输入境内的重要“窗口”,也是禁毒警察与毒贩交锋的“主战场”。建构这一物理空间,《冰雨火》主创团队想表达多重意义。其一,将热带风情与城乡接合部融合,能呈现出奇观化的视觉形态。茂密的热带雨林、酷热潮湿的气候、南来北往的生意人,渲染了毒品过境的浓郁氛围;同时,因为破旧、残败、粗粝的县城面貌,废弃仓库、乡野密林、逼仄街道都成为追逐、打斗、枪战的场所,紧凑空间的闪转腾挪,对镜头调度与动作设计提出更高要求,但也让视听观感直线上升。其二,云河县位处边远地带,日益严重的贩毒问题折射出它的复杂性,但这里并非法外之地,禁毒警察与毒贩斗智斗勇,捍卫法律尊严,这种能够震慑境外毒品势力的叙事空间,为观众提供了强烈的国家想象和身份认同。

精神空间的深入挖掘,也是《冰雨火》做出的重要尝试。精神空间是主创表达情感和内心的重要载体。

以3年为时间间隔,《冰雨火》不断闪回吴振峰在境外流亡的遭遇。这些遭遇与其阴鸷孤僻、冷傲果决的个性相关,无论是中巴车里的拼死搏杀,还是雨夜树林的奔忙逃亡,或是在地方武装下的刀口舔血,都映衬出吴振峰难以忘怀的伤痛和记忆。为凸显人物无助、孤独又坚韧的内心世界,《冰雨火》主創团队还反复呈现吴振峰伤痕累累的场景,如或蜷缩在出租屋内,或侧卧在戒毒所里。

当然,在呈现冷厉、肃杀的氛围之外,主创团队还想通过对温暖人际关系的描摹、对复杂人生经历的治愈,向观众传递温暖触感。禁毒民警陈宇住在女友杨玲的咖啡馆,这家陈设温馨、格调优雅的餐饮小店,不仅是陈宇在禁毒迷局里能稍息片刻的港湾,也是陈宇与女朋友杨玲感情得以升华的爱巢。在这里,一名曾犯下大错又重新出发的禁毒民警,与备受毒品之害、从小缺爱的孤儿院女孩抱团取暖。

黑白莫辨的人物塑造在人性开掘中回归主流价值

亚里士多德认为,戏剧的六个成分中,最重要的就是情节。狄德罗也曾表示,“剧本的主要成分是情节、人物和细节。”电视剧情节和戏剧情节、文学情节都有相似之处,时空在电视剧叙事结构中为事物发展搭建框架,情节则为叙事填补躯干,形成完整的血肉之躯。

《冰雨火》的情节设定,既有叙事线索明暗呼应、悬念迭生的传统技法,也通过叙事视点的不断变化,向观众展现有限的人物与故事信息,更加有效地调动观众的主观情绪。

一方面,《冰雨火》采用“全知全觉”的零聚焦视点,观察着警匪双方所发生的一切。跟随镜头调动,观众既可以在人物关系中,感受吴振峰与陈宇的反复拉锯、彼此试探,又能超然于人物关系的枷锁,知道吴振峰潜回云河县的真正原因,以及他所知晓的信息底牌。

另一方面,借用“零散限知”的内聚焦叙事视点,《冰雨火》还试图带领观众代入主要任务的情感情绪。在多次抓捕毒贩的过程中,陈宇发现公安局内部或存在着“保护伞”,这种人人皆可能走漏风声的强烈怀疑与不信任感,平添了叙事的紧张和悬念感。

从多样的叙事方式出发,《冰雨火》力图开拓禁毒剧的叙事边界。打破黑白二元对立,《冰雨火》增设公安系统忠奸莫辨的身份谜题,以及“于无声处听惊雷”的内部斗争。

在禁毒主线中,审讯室这一极具象征意义的地点成为多方角力的重要场所,折射出警队内部的波诡云谲。审讯室内,毒贩“老八”正在被审讯,“通风报信”的公安局局长林德赞在外监听,本就怀疑林德赞是“内鬼”的陈宇冷不丁以“认识啊?”试探,言语之间目光交汇,虽然寂静无声,但却在观众心里投下重磅炸弹。也正因警队内部的身份迷雾,观众可以处处感受到剑拔弩张的紧张关系,以及言语机锋背后潜藏的惊天秘密。比如,作为上级机关领导,省厅负责人陈力文询问禁毒布局,却被公安局局长林德赞以组织原则为由婉拒;深挖吴振峰提供的重要线索,陈宇在没有汇报的情况下突袭夜总会,事后受到严重警告;表面上姜磊因打架斗殴进遍辖区派出所,护犊心切的禁毒大队队长刘恺华却貌似并不知晓侄子其实是贩毒集团的核心成员。

充满张力的人物塑造,是《冰雨火》的创作重点之一,即开掘人性的深度,并以此实现维护社会秩序、遏制犯罪行为的主流价值回归。以郝东为首的制毒贩毒K集团,是亡命之徒的合集,他们或私欲膨胀,或受金钱蛊惑,或因情欲支配,最终跌入无尽深渊。一线民警陈宇在一次又一次的正邪较量中获得成长,也明白了情理法之间该如何抉择。表面上背负着“恶”,在犯罪边缘肆意游走的吴振峰,实际上在坚硬保护壳下,藏着对父亲的无尽依恋。不计一切后果要找到幕后真凶的吴振峰身上,涌动着创作者对于温暖亲情、真相追寻的倾情讴歌。

回顾《冰雨火》的创作历程,其在现实主义与类型叙事之间找到了奇妙的平衡点,既有双雄格局下的新鲜探索,又用奇观化的禁毒图谱搭建完整的空间叙事,但最后的落脚点依旧是以剧说理的人文性与价值性灌溉——维护社会秩序,遏制犯罪行为,守护公民健康,塑造国家形象。这也正是《冰雨火》从现实破土生长的意义之所在。

(作者系潇湘电影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冰雨火》出品人)

猜你喜欢

空间叙事
空间视阈下的《拉格泰姆时代》
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空间叙事的结构与功能
论《三城记》空间叙事艺术特征
浅谈中韩电视剧、电影的叙事差异
论徐则臣小说的空间叙事
酒楼:彷徨与抉择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