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构建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的策略

2022-05-30马琳

当代家庭教育 2022年21期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策略

马琳

摘 要:如何构建高效的课堂是每位一线教育者应该思考的问题,教师要通过一定的手段和策略帮助学生在课堂上及时消化教材内容,达成教学目标。现实中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经常会出现一些低效的教学行为,导致课堂时间得不到高效利用,课程目标也难以达成。因此,教师要按照新课标的要求,构建能够落实课程目标、促进学生发展的高效课堂。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2)21-0063-03

Talking about the strategies of constructing an efficient classroom of morality and rule of law in junior high school

MA Lin  (Fuxi Middle School, Tianshui City, Gansu Province, China)

【Abstract】 How to build an efficient classroom is a problem that every front-line educator should think about. Teachers should help students digest the content of textbooks in a timely manner and achieve teaching goals through certain means and strategies. In reality, some inefficient teaching behaviors often appear in junior high school ethics and rule of law courses, resulting in inefficient use of classroom time and difficulty in achieving course goals. Therefore, teachers should build efficient classrooms that can implement curriculum objectives and promote students' development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new curriculum standards.

【Keywords】Junior high school morality and rule of law; Efficient classroom; Strategy

新课标要求教师要构建高效课堂,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也要探索高效的教学策略。课堂时间有限,尤其是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的课时比较少,要想在有限的时间完成教学任务,助力学生深度把握相关的學科内容,培养学生良好的素质和能力,就要求教师一定要充分利用课堂时间,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质量。

1.高效课堂的特征

(1)高效性

高效课堂最明显的特征就是高效性,要求教师要在规定的时间内高效、高质地完成教学任务,让学生掌握相关的知识点,形成相关的素养和能力,落实教学目标。高效课堂不仅强调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表层理解和记忆,更重要的是将这些知识内化、吸收,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这些知识。

(2)主动性

高效课堂应该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课堂,教师讲解、学生被动听讲的模式,学生的主动性不足,对知识获取的参与性、体验性不强,难以真正把握知识的内涵和本质。学生要保持主动学习的状态,主动探索知识,在主动探索的过程中体验快乐,并激发学生的潜能,最终获得更大的学习效益,在学习过程中生成各种能力,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要让课堂成为学生探索、学习的平台,而不是教师讲解的平台,组织各种学生主动思考、探索的活动,鼓励全体学生参与。教师要关注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基础和需求,为学生针对性地设计他们感兴趣、乐于参与的学习活动,确保所有学生都可以真正参与到知识的探索中。

(3)生动性

凸显课堂的生动性需要打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可以自由、大胆地发表看法和观点。教师要采用风趣、幽默的语言来教学,在学生面前保持亲切的形象,教师要尊重学生,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要和学生平等对话。除了教学氛围之外,教师还应采用趣味性强的教学手段,选择学生感兴趣的方式呈现教材内容。

(4)生成性

课堂是动态的,教师要关注课堂的生成性,挖掘并利用一些生成性资源。在实际的授课环节,学生的表现、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不一定完全符合教师的预设,学生常常会提出一些意想不到的想法和观点,或者在学习过程中提出教师没有想到的困难和疑问,这些不可预设的环节都决定了课堂教学的环节和流程不可能完全按照教师所想的展开。对课堂上的这些生成性资源,教师要提高教学的适应性,而不是盲目遵循预设的活动展开。课堂的生成性体现在多个方面,除了教学过程之外,在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上也应该体现出生成性,课程目标是学生需要达到的最基本的要求,教师在授课环节可以引领学生超越预定的目标。

2.构建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的策略

(1)精心设计教学环节

第一,导入环节。如果导入环节设计得不够精彩,不仅不能顺利引出新课的内容,甚至还会让学生觉得这节课的内容枯燥、不感兴趣,学生难以投入具体的课堂活动中。教师可以开门见山地直接导入新课,对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内容,教师可以一上课就直接向学生介绍新课的内容,说明教材的主要内容、重点和难点等,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比如,在“交友的智慧”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直接呈现主要内容和教学目标,让学生明白学习内容和目标,快速进入学习状态。

第二,讲解新课环节。新课讲解的环节非常关键,教师要把握一定的原则讲解新课,全面提高课堂授课的效率、质量。①教师在授课环节要紧扣教材,紧密围绕教学核心内容开展教学,突出重点和难点。如果教师在授课环节高谈阔论,想到什么讲解什么,脱离教材核心内容,那么一节课下来学生真正学习和掌握的知识会非常有限,甚至会出现课程目标没有达成的情况。教师在备课时就应该做好充分准备,始终围绕核心知识以及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主线设计相关的教学活动。②课堂授课环节要确保系统性和连贯性,注重知识之间的联系,助力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而不是零散的知识点。对讲授的内容要有明确的主线,对课堂内容进行精心组织,合理安排各部分知识的呈现步骤和顺序。③教师讲解新课时要做到层次清楚、自然过渡,要有条理性,避免知识杂乱无章,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授课。

第三,总结提升环节。总结提升环节非常关键,教师每次上课都要预留一定的时间对整节课所讲授的内容进行总结,助力学生系统地掌握知识,并关注学生的素养、能力发展。如果教师忽视了课堂总结,那么学生可能无法将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联系在一起,知识点分散在学生的脑海中,最终学习效果不佳。教师在课堂总结环节要使用精练的语言,紧扣教学中心知识点进行总结和梳理,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高度浓缩。如果教师在课前提出了一些现实问题,或者引发了学生的认知冲突,那么教师在总结环节就要首尾呼应,和课堂开头相照应,要使用干净利落的语言将零碎的知识点串联在一起。教师在总结提升环节还要注重主题的升华,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每一单元、每一节课都有明确的主题,教师在最后总结环节一定要升华主题。

(2)采用灵活高效的教学方法

第一,传统讲授法。教学方法的选择对课堂效率和质量的提升也非常关键,其中传统讲授法虽然存在一定弊端,但也有独特的优势,不能完全被其他的教学方法所取代。教师采用传统讲授法时,一定要注意采用简明、准确的语言,声调、音量要合适,要掌握语言艺术,可以采用幽默、风趣的语言授课。在课堂不同环节要突出不同的特点,课堂开始环节要采用简明、新颖、有趣的语言,讲到重点知识时要采用精彩的语言,注重情绪和情感的表达。在课堂结束时,采用的语言要简洁、具有高度概括性。

第二,讨论法。高效的课堂应该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教师要给予学生自主思考和充足的探索时间,因此可以引入讨论法。讨论法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围绕教师给出的学习任务、问题展开交流和讨论,最终对事物产生更全面、深刻的见解,避免学生思维的局限性。在采用讨论法教学时,教师要紧密围绕教学的中心内容设计具有讨论价值的问题,虽然讨论以学生为主,但是教师也应该积极参与其中,需要认真倾听学生的想法,在必要时给予指导和启发。教师设计的讨论问题还要能吸引学生,要从学生的兴趣爱好、熟悉的事物出发设计问题,提高学生的讨论参与度。讨论法教学中教师要给予每个小组展示讨论成果的机会,对小组讨论成果进行探讨,实现全体学生的交流讨论。教师要对学生的讨论过程和成果进行点评,指出其中的一些问题,并肯定优点,促进学生的进步。

第三,问题驱动法。问题驱动法能让学生的思维始终保持在活跃的状态,学生的学习表现出来的是主动性。问题驱动不仅能凸显学生的主体性,还能让学生边学、边想、边实践,促进教学做合一,将知识学习和知识应用结合在一起。问题驱动教学中问题的设计至关重要,教师要围绕教学核心内容设计问题,问题要体现探究性、层次性。问题驱动虽然强调的是学生的自主思考,但是教师同样不可或缺。教师要围绕课堂内容设计合适的问题,确保问题贴合课堂内容,并组织相应的活动让学生参与到对问题的探索和讨论中。问题的设计太过随意、缺乏层次性、问题难度控制不当等都会影响问题驱动教学的价值发挥,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课堂教学是动态的,对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讨论,让课堂内容不局限于教师设定的内容。

第四,情境教学法。脱离情境的学习往往难以取得要领,所有的知识学习都离不开具体的情境。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也要注重情境创设,将道德与法治的知识融合到具体的社会文化背景中,在具体的情境中带领学生感受、体验,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的体验感,以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教师创设情境时要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出发引出真实的案例、事件,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发学生的积极讨论。

第五,练习法。练习法是指让学生通过练习的方式将道德与法治的知识内化、吸收,形成良好的品质和道德。练习法并不局限于传统纸质做练习的方式,还可以引出一些真实的案例和事迹,引导学生尝试解决现实问题。比如,在“善用法律”这一内容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搜集一些现实生活中的事例,让学生思考这些事例中的主人公怎样用法律的手段维护自己的权益,让学生养成善用法律的习惯,形成懂法、用法的意识。

第六,信息技术教学。信息技术和课堂教学的融合已经成为现阶段教育教学改革最常见的路径,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也要善于利用信息技术构建高效课堂。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利用多媒体呈现教学内容,如借助多媒体展示现实场景、创设情境,呈现一些教学材料等。微课、翻转课堂等也都可以灵活运用到课堂授课环节,通过视频将一个知识点讲透,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度理解和把握。翻转课堂彻底颠覆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可以引入课内翻转,先结合微课、课件呈现学习内容,鼓励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索,然后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精炼讲解,帮助学生解疑释惑。

(3)有效呈现多种活动情形

教師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要有效呈现多种活动情形,组织各种学生乐于参与的教学活动。教师设计教学活动时一定要明确课堂活动目标,思考开展这一课堂活动要达到怎样的目标,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能深化对哪些知识的理解、获得怎样的技能和素养,并确保教学活动的目标和教学目标贴合。比如,在“遵守规则”这一内容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基于教学目标设计情境表演活动设置一个小品,让学生围绕十字路口有人闯红灯设计一些对话,演绎不同行为面对这一场景产生的不同做法,有的行人会跟着一起闯红灯,而有的行人坚持自己,还有的人则监督他人要遵守规则,学生可以在小品表演中尽情发挥和体验,最终得到过红绿灯时要遵守规则的结论。比如,教师可以设计辩论赛,将学生分成多个小组,每个小组分为正方、反方展开辩论,让全体学生都参与进来。教师设计的教学活动还要贴合学生的现实生活,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现实生活非常贴近,凸显了生活化教学理念,教师设计的课堂活动也应该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取材,将道德与法治的知识点融合到生活素材中。有效的课堂活动离不开教师的组织和引导,教师也要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和学生一起参与,观察学生的反应、了解学生对课堂活动的参与情况,精准把握学生的学情。教师也可以设计一些师生共同参与的课堂活动,让教师在活动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推动活动的进展。比如,开展角色扮演活动,教师可以在情境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推动故事的发展,在情境故事中制造一些矛盾点,引导学生解决矛盾,围绕矛盾解决展开交流讨论。在学生的交流讨论过动中,教师要认真聆听学生的观点和想法,并在合适的时机进行引导和监督,避免学生的交流讨论偏离正轨,在交流讨论陷入困境时及时启发学生,让交流讨论环节更加高效。还要注重对教学活动的总结、评价,当活动完成后,教师要及时评价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表现,总结通过课堂活动应该掌握的知识点,做好总结、归纳。

综上所述,教师在新课讲授环节要注重语言艺术,紧密联系教材核心内容展开,在课堂快要结束时及时总结归纳,助力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深入理解。教师要结合实际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手段,根据知识的具体特点选择合适的方法,教师要掌握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的应用。

参考文献

[1]梅艳玲.构建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的有效策略[J].甘肃教育,2020(04).

[2]许学春.核心素养下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的构建[J].文理导航, 2020(07).

猜你喜欢

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基于课程标准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
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课堂教学艺术初探
情感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运用
创新视角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模式探究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如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