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道德与法治中考复习的几点浅见

2022-05-30马秀丽

文理导航 2022年28期
关键词:中考复习立德树人道德与法治

马秀丽

【摘  要】新修订的《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强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发挥道德与法治课程在立德树人方面的关键作用;强调课程内容组织、教学实施、考试与评价等方面的综合性特征;强调文本课程与实际社会和生活的关联性与实践性。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中考复习;立德树人

近年来,我市道德与法治中考试题就是一幅幅鲜活的生活画卷,整个试卷充分贯彻了新课程理念,注重价值引导,彰显人文精神;突出时代特征,关注重大主题;兼顾国计民生,关注学生发展;贴近生活实际,凸显地域特色;关注时事热点,科学考查“双基”,培养核心能力。试题的设计思路新颖,视角独特,取材鲜活,设问奇巧,在考查学生知识能力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搭建生活化背景平台,全方位、多角度地围绕鲜活主题,以生活为基础,发挥促进学生内在潜能与个性,学习、考试、生活三者互相融合,体现“学习、考试都即是生活”的主题思想。

古人云:“谋定而后动,知止而有得。”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也是一样,必须要有周到而准确的谋划,有明确要达到的目标,才能在复习和考试时从从容容,百战不殆。下文中笔者将自己在中考复习进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与经验,加以归纳总结,与同行共勉。

一、依“标”据“本”,明确方向

新课程标准,是我们教学的指挥棒,也是中考命题的依据。无论试题形式发生怎样的变化,都是“万变不离其宗”。认真研读新课标,明确考试方向,切准考试的脉搏,制定切实可行的复习策略,加强复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有着较强的指导意义。

在升入初三之后,面对着即将开展的中考考试,各学科整体的学习速度都会加快,而作为九年级的学生,他们的心理、思想以及行为都会在伴随着青春期的萌动与发展后产生一种具有特殊性和复杂性的变化,这也使得学生之间的变化十分明显,同时具备着差异性。比如,针对急于求成型的学生,他们的升学意愿更加强烈,对于成绩有着非常执着的渴望,如果之前的学习方式并不足以保证他们在复习阶段能够获得快速发展,就会以一味求快的方式进行大量的题海训练,但这种方法比较盲目,成绩得不到有效提高,此时学生容易产生丧失信心、焦虑等不良情绪,从而导致这类型学生出现思想不稳定,逃避学习、迷茫不前的问题。再如,针对相对稳定型的学生,即使他们的成绩比较理想,但是在进入此阶段后也会产生慌乱的情绪。毕竟,知识总量会不断加大,且各学科均已进入了复习阶段,总复习的压力也会让这类型的学生有一些措手不及。当学生发现问题后,一部分同学有能力自行调整解决,還有一部分学生需要外力给予帮助与优化。基于此,作为教师,只有真正做到根据考试纲要进行全面的分析与整理,实现对重点考查的内容进行整合,进而对所有知识点进行不同程度的分析,帮助学生整理出清晰的复习思路,带领学生依据他们的个性发展实际情况对复习思路进行整合,并生成个性化的复习方案,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学习与发展的过程中,可以始终保持一颗平常心进行复习。

二、夯实基础、拓展提升

教育教学在长时间的发展过程中,整体的模式比较固定,致使部分初中教师在进行知识传授上,会采取比较传统的方式进行开展。与此同时,道德与法治课程更加偏向于文科课程,需要学生通过记忆对知识点进行背诵,还会涉及很多理论知识。在应用的过程中,知识点过于复杂且题型也会由于知识点的复杂而产生多变的现象。对此,在九年级这个阶段中,教师必须要对复习策略进行科学的统筹,更要帮助学生系统且全面地对知识进行掌握,从而实现以实践的方式促使学生能够对知识进行灵活运用。

中考复习时,主要采用三轮复习模式。

一轮复习:立足教材,夯实基础,构建体系。

中考命题“题在书外,理在书中”,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为此我们要立足教材,夯实基础,构建体系。理清考点内涵,纵横联系,前后贯穿,将知识点分门别类加以梳理,串成“串”,连成“网”,做到点、线、面相结合,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复习时要有的放矢,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

在复习后期,很多学生会由于压力等原因无法静下心来学习,对于部分知识点学生会出现易忘或者混淆的现象,更会由于不能扎实记忆导致学生在做题时频频出错,进一步打击学生的信心。对此,教师可从教育方法入手,让学生先进行横向梳理,再根据不同年级学习的内容,对知识点进行串联,并按照发展的顺序与因果的关系进行梳理。此外,教师也可利用实例对知识点进行讲解,再用具体的事例强化学生的理解与记忆,这能起到较好的效果。在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复习阶段,教师必须要明确学生对知识进行记忆是保证学生能够发展的基础,而只有学生能够对知识点进行理解,才能真正使学生学会如何应用知识。

二轮复习:关注热点,精选专题,用好专题。

“得时政者得天下”,时政专题是复习的重点。我指导学生充分利用有效的时事资源,引导他们从不同角度对考点进行分析与理解,拓展学生的思维,盘活考点知识,注重知识的迁移与整合,让学生自己去感知世界,体会和领悟。如引领学生收看《新闻联播》,浏览“中华网”“人民网”“中国政府网”“中国新闻网”“潍坊人民政府网”等网站,让学生写体会、谈感受,真正理解我国的大政方针,让学生与时俱进,跟上形势,做一个“时代人”。

三轮复习:综合训练,模拟演练,查缺补漏

本轮复习重点是查缺补漏,关注答题技巧,提高学生良好的应考状态和实战能力。比如,在模拟考之后,教师应对学生的试卷进行综合的分析,再对学生的易错题等进行整理,从而实现查缺补漏。首先,让学生对没吃透、没理解透的知识,进行统一的反馈,通过这种方式促使学生对自己的问题进行分析与反馈。其次,教师要实现关注学生答题技巧的发展。但是,教师也要注意这种方式不能直接从错题开始讲解,应该要让学生进行自我审视,并让学生对题目进行重新分析及自我改正。当学生通过尝试后,仍然无法修改正确,教师再以集中讲解的方式对易错点、薄弱点进行讲解,强化学生的记忆,让学生能够把握重点,进而带领学生进行深层次的巩固与理解。最后,教师可选择相同类型的习题进行训练,使学生能够达到一种融会贯通的状态,这样才能做好强化工作。

三、科学引导,授之以渔

(一)关注错题,避免习惯性错误

引导学生认真分析自己要注意的事项,如解答的切入口、思路突破方法、解题技巧、规范步骤等,并将自己失误的原因及易错、易混的知识点进行记录;对错题进行适当的改编并解答,做到举一反三。

(二)关注中考试题,把握中考方向

关注近几年的中考试题,研究其特点,捕捉最新的中考动向,明确考试要求,提高复习效率。

(三)关注不同题型试题,掌握解答技巧

道德与法治的中考题型一共两种,选择题和非选择题。

解答选择题时要扣住“三审”:一审题干,确定题干的规定性,明确题干对题肢的要求是什么;二审题肢,注意题肢的迷惑性,明确题肢本身的正误;三审题肢与题干之间的关系,按题干的要求选出题肢。

非选择题(分析与说明题、探究与实践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保持字迹工整,卷面整洁。

四、激活課堂,激发兴趣

有人把新授课的教学比作“栽活一棵树”,把复习课喻为“育好一片林”,说得还是很形象和到位的。但是,“栽活一棵树”相对容易,而“育好一片林”则要下大功夫。为了提高课堂复习的效率,我引导学生采用小组竞赛、组内对抗等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加快他们背题的速度;在题型设计上,我经常选择一些充满幽默感的漫画题、辨析题、情景剧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智慧,也容易引起他们情感的共鸣,从而使知识掌握更加清晰,记忆更加深刻。

五、心理疏导,减负增效

在每一次模拟考试结束后,对于知识点的讲述当学生已经能够进行融会贯通时,教师也要适当做好心态调整工作,并让学生能够正式考试。大多数时候,学生面临着升学的压力以及考试的压力时,都会产生一种迷茫与焦虑的心理。复习过程中适当的压力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动力,但是如果压力过大,则容易导致学生焦虑,影响考试的正常发挥。比如,当学生由于压力产生了中重度考前焦虑时,就会使学生的学习效率下降,还会影响到学生的考试成绩。对此,教师只有帮助学生在考前树立起信心,同时通过明示与暗示来强化学生的潜意识认知,并使学生的自信心获得增加,这样才能起到积极的作用。例如,在分析学生知识点掌握情况后,通过指导学生已经能够对知识点进行有效掌握与应用时,教师可以通过话语进行明示。如“你们是最棒的,你们一定能够取得成功!”这样用语言进行激励,不仅能够舒缓学生的心理压力,也能促使学生在下次考试时更好地发挥。此外,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心理暗示,做一些调整紧张情绪的动作,以帮助学生缓解压力。如写小纸条放在醒目位置,时刻提醒自身我能行,我是最棒的等等,都对学生有一定的助益。

临近中考,复习千头万绪,学生难免产生恐惧、焦虑心理。我总是及时帮助学生进行学习和心理的双层减压,分层次地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帮助后进生树立因暂时落后而丢失的信心,帮助中等生战胜因急于进步而产生的焦虑,帮助优秀生消除因过于优秀而背负的压力,让他们都能在考试中发挥出各自最好的水平,考出最好的成绩!

总之还是那句话:“谋定而后动,知止而有得。”但是我想对于中考道德与法治课的复习,每个老师都有属于自己的经验和绝招,以上只是我的一点拙见,仅供参考并期待与诸位同仁的交流与共勉!

【参考文献】

[1]程慧.利用双向细目表解决中考政治校本练习常见问题[J].名师在线,2021(35):58-60.

[2]王庆东,袁璐.基于理性思维培育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研究——以郑州市中考政治辨析题为例[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4):240-241.

[3]江艳玲.从中考命题看法治素养培育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以2018年广州中考政治试题为例[J].考试周刊,2020(87):114-115.

[4]樵治平.把握命题导向,全面决胜中考——分析中考政治、分享复习方法[J].新课程(下),2019(12):234.

[5]欧阳彩云.如何提高初中生政治中考复习的有效性[J].读写算,2019(27):73.

[6]李志强.初中政治中考改革后的点滴思考[J].亚太教育,2019(10):98.

[7]陈亚亭.基于核心素养的政治中考复习课教学策略探究[J].才智,2019(21):169.

[8]韦旭智.提高政治中考复习有效性的几点做法[J].中学教学参考,2017(16):66.

[9]黄亚.巧记忆 活训练 严批改——中考政治复习方法的创新[J].文理导航(上旬),2014(1):85.

猜你喜欢

中考复习立德树人道德与法治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的中考复习策略
减轻师生负担,提高复习效率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
中考数学复习有效性之我见
语文中考复习的有效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