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一体化教学探究

2022-05-30廖春丽

格言·校园版 2022年27期
关键词:读后感调动课文

廖春丽

在由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是关键的构成,阅读可以理解为内化,而写作则可以被认为是向外输出的过程,二者共同组成学习语文的整个过程。如今,语文教学逐渐以阅读写作一体化教学作为发展的基本趋势。目前,小学语文阅读写作教学的互动性并不强,通常情况下高度关注阅读教学,却忽略了写作教学,进而妨碍学生增强自身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在组织语言教学的过程中,训练学生的语感格外关键,而阅读和写作则能够有效地训练学生,使学生形成强大的语感。学生使用的语文教材题材多样,具有丰富的思想感情,可以增加学生的专注度。目前,语文教学急需针对应用资源素材推动阅读和写作一体化教学的策略展开探究。

一、核心素养下阅读与写作关系探讨

阅读和写作是语文教学中两个关键的部分,并且这两部分都是学生习得语言技能的重要途径。阅读可以用于吸纳语言知识,而协作则可以很好地将其应用起来,二者彼此互相成就,一旦可以把二者有效联系起来,便可以打造出效率更高的语文课堂。在追求核心素养培养的背景下,已经有大量的教师侧重于开展阅读写作一体化教学,分析其本质原因则在于阅读和写作彼此有紧密的关联,联系二者可行性较强。

众所周知,理解和表达沟通构成语言行为,二者之间关系密切。叶圣陶先生曾经谈到,如果谈到写作,最离不开的便是阅读,勤于阅读和勤于写作是极为奏效的策略,核心在于阅读和写作的方法,使用何种方法推动阅读和写作形成一体。阅读教学要将学生的教材作为前提,接下来组织涉猎广泛的课外阅读学习,阅读教学并不只在于增强学生在阅读方面的技能,还要增强学生的表达能力,使其形成优秀的素养。写和作文无法画上等号,写更多的代表写作,是通过语言文字表述自身内心的想法,写作则是完成阅读内化之后形成的全新语言,是模拟优质的写法,也是在迁移其他的知识,表现出自身情感的外显、价值观的流露。阅读能够和文本直接生成对话,而写作则需要改变写作的方法,将读写形成一体,能够促进学生学会用更优秀的方式表達。读写一体化核心是写能否奏效,是否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增强写作和阅读方面的能力,帮助学生增强自身的核心素养,切实使学生在接受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完成知识的内化,让读和写彼此互动联通起来,渐渐增强学生的核心素养。

二、小学语文阅读写作一体化教学策略

(一)在阅读中通过仿写帮助学生学习写作技巧

阅读写作一体化的教学中,仿写是比较多见的教学方式,仿写便是模仿他人的句子完成写作,需要以学生浏览其他人的作品作为前提条件,是将阅读和写作有效联系起来的重要桥梁。无论是组织阅读课程还是写作课程,教师皆可以对学生开展仿写方面的训练和指导。在阅读课程中,组织学生开展仿写训练能够有效增强学生的审美,帮助他们了解鉴赏的相关知识,让学生在深刻思考作者写作技巧的前提下领略文本中藏匿的语言风采,进而继续加深阅读的深度。写作课程中,组织学生仿写则可以有效地增强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让学生可以学会应用合适得当的书面表达语。陶行知先生曾经谈到,教育并不可以创造任何的事物,却可以不断启迪儿童,让他们不断进行创造。而仿写便是可以有效训练儿童创造力的读写结合的方式。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在阅读的素材中选择意义深厚、文笔优美并且特色突出的句子组织学生开展仿写训练,不但可以有效训练学生的创造力,还可以让学生学习作者应用的写作方法,进而也便于其在未来将这些写作方法应用到自己的写作之中。

例如,一位教师在对《富饶的西沙群岛》阅读课进行教学时,这篇课文中的许多句子美感较强,教师在指导的过程中便组织学生分析这些句子,接下来让学生鉴赏这些美句,并对其开展仿写,其中有一句话,作者应用比喻修辞,生动形象且直接地描绘珊瑚,将其比喻为鹿角,让乏味的描述变得活力十足。学生选择生活中比较多见的花花草草仿写,不但可以在这一过程中有效地增强表达能力,还可以提升自己的鉴赏能力,学生也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文本内容。不仅可以在阅读课程中选择句子组织学生仿写,教师在写作课程中也可以展示部分示范的文章,组织学生仿写相应的句子,采用此种方式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学习作者灵活应用的技巧。

(二)在阅读中写作读后感,增强情感表达

小学生作文中显现出比较突出的一项问题就是情感表达能力不足,导致创作的文章死板并且像流水账,例如,学生在刻画人物形象的时候总是乏味地刻画外貌的情况和行为,并没有携带一定的思想感情。如在描写一个人物时,枯燥地描写这个人的外貌以及做过的事情,没有流露出任何情感,此类作文根本无法激发读者的共情。在书面表达能力中,情感表达也是极为重要的构成,小学生却在这一方面并没有形成较强的能力,而究其原因在于其情感阅历不充分,还没有过多的生活经验。而且,最为关键的一点则是他们的语言还在发展的早期阶段,即便内心思想情感丰富,却并不可以通过书面的方式有效地表达出来。实践显示,写读后感是可以帮助学生增强情感表达的有效渠道,也是实现阅读和写作相联系的多见形式。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可以在写作课程中组织学生浏览若干阅读的材料,组织学生就这些材料写读后感,也可以让学生简述自己的感悟和体会,通过这一方式有效加强其情感表达的能力,帮助其写作能力实现质的飞跃。

例如,一位教师在对《圆明园的毁灭》这一阅读课程开展教学的过程中,这篇课文的意蕴极为深厚,而且教育价值极高。然而大量的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仅仅理解表层上的文字,尚未体会其中的思想情感和深刻内涵。在正式指导学生的过程中,该教师为学生安排练笔的任务,让他们根据这篇课文创作读后感。通过这一任务驱使,学生能够深度理解文本的内容,挑选恰当的角度,写出自己阅读之后的体会。部分学生在自己的感想中阐述对于列强侵略行为的愤愤不平,对其恶毒的行为开展批判。还有部分学生在其中体会到自身坚定不移的信念和将来的理想,并且谈到自己为了祖国国力强盛而读书的宏大志向,还有部分学生对古人的智慧表示赞许,并表述自己油然而生的爱国感情。在写读后感的过程中,学生的情感成功得到调动,直接跨越时间和空间,和作者展开直接的互动,了解藏匿在字字句句中的感情,并且也了解到联系自己的经验阐述思想感情,实现阅读技能和书面表达能力的同步提高。

(三)引导学生续写课文,调动写作积极性

写作这一学习活动有比较突出的综合性,当学生在开展创作的过程中,必须调动自己的语言组织能力,还要具备一定的想象力、情感表达的能力、逻辑能力等,这令大量的小学生恐惧写作,并且极度抵触写作。被此种消极心理所影响,他们基本上无法创作出高质量的文章,这也令教师的教学难度持续提升。陶行知先生认为,如果学生有趣味,就必然会调动自己的一切精神做事,因此‘学和‘乐二者必然是有机的整体。因此,要尽可能调动学生的兴趣,这是极为关键的一步。教师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要求将具体实际作为切入点,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大量的教学实践结果验证,如果直接提供给学生创作的题目,不能够调动他们的写作积极性。教师则可以选择将读写一体化作为切入点,采用续写的方式调动学生的思想感情,让学生加入到写作中,增强自己的写作技能。

例如,一位教师在对《穷人》阅读课进行指导的过程中,该教师并没有直接把知识传授给学生,也没有直接告诉学生主人公的优秀品质,更没有直接询问学生主人公可供我们学习的优秀品质,介绍知识和提问学生这两种方式都不能够调动学生的阅读能动性。最恰当和妥帖的形式是,在设计的写作任务中藏匿一系列问题,组织学生通过写作任务驱使,自主考虑这些问题。笔者询问学生,“渔夫和桑娜收养邻居的孩子,生活将会极为艰辛,他们未来又会如何度日?调动自己的想象力,为其续写结尾。”学生更喜爱此种主动的方式,可以由学生自主决定其他人的发展走向。学生随后不断加入到写作中,结合自身的想象,为其设计各不相同的结局。部分学生写夫妻二人的善良行为打动附近的人,因此大家也都向他们一家施以援手;还有些学生写孩子数量增多过后,夫妻二人的生活即便极度赤贫,然而家中每日都格外热闹,特别是收养的两个孩子,他们二人懂得感恩,因此家中的氛围极度和谐。此种教学形式不但可以开拓学生的阅读深度,还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学生的写作技能,使他们的想象力可以得到调动。

(四)借助实际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积攒更多素材

阅读和写作二者都属于语言类别的活动,阅读是对内的输入,而写作则是外部的输出,教师首先要确保学生的输入量充足,学生才可以以更高的效率向外部输出。所以,在核心素养导向的读写结合语文教学背景下,教师可以将生活实际作为切入点,指导学生开展广泛的课外拓展阅读,为学生未来的输出做好充分的准备。教师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可以联系教材与文章的内容为学生介绍课文的相关背景,以此为切入点展开课外阅读,打开他们的视角,也可以结合学生的爱好和教材的内容,对课外阅读展开科学的指导,进而打开学生的视角,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的水准和表述的基本能力。例如,一位教师在对《草船借箭》一课进行教学之前,可以使用课外的时间安排学生浏览名著《三国演义》,而且按时组织阅读分享的活动,引导学生分享最近課外阅读中的所得。一旦有此种阅读基础,学生在阅读这篇课文时便会格外顺利,也能够清楚地了解人物彼此之间的联系,从而对这一趣味性的故事产生深切的体会,更加深入地理解诸葛亮的聪明形象,体会到这一人物的睿智和绝顶。除此以外,在组织《鲁滨孙漂流记》一课的教学之后,教师可以安排学生继续浏览这一著作,此种方式不但可以填补课内阅读的缺陷,进而让学生对于课文内容有更加深入的体会,还可以打开学生的视域,辅助他们积攒更多的写作素材,进而帮助学生提高阅读技能和写作技能。

结束语

总而言之,将阅读和写作二者结合,使之形成一体化的教学,此种教学形式极为奏效,其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增强写作方面和阅读方面的能力,快速且高效地增添其阅读的数量,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得到优异绝佳的成绩,还可以训练他们的表达能力,使学生拥有优秀的文学素养。在组织语文教学的整个过程中,教师务必要及时更新自己的观念,形成与时俱进的先进意识,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断指导学生仿写句子,撰写读后感,抑或是完成课文的续写,通过课外阅读开阔自己的视野,真正使阅读和写作高度结合,进而获得二者结合超过各自所发挥的教学效果的目的,不仅能有效驱动学生的阅读能力,也有效地促进学生提高写作的能力和水准,进而打造更高效率、品质更高的语文课堂。

猜你喜欢

读后感调动课文
春意盎然——《春》读后感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调动多方资源 加快成果转化
背课文的小偷
合作学习中如何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调动主观能动性,提高写作水平
抉择——《给我一个拥抱吧》读后感
调动感官,描绘多彩的世界
“读后感”等十七则
《没头脑和不高兴》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