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胡荣华:中国象棋界的“胡司令”

2022-05-30

读报参考 2022年27期
关键词:上海队棋坛广东队

15岁时第一次参加全国大赛就夺得冠军,55岁又第十四次获得全国冠军,“独享” 最年轻的全国冠军和最年长的全国冠军两项荣誉的胡荣华,毫无疑问是中国象棋世界的王者。胡荣华曾说,棋局似乎就是浓缩的人生。

得失只在转念间

胡荣华曾和笔者说,一生“征战”无数,唯有两盘棋让他终生难忘。

第一盘棋是1960年, 那年胡荣华15岁,第一次参加全国比赛。胡荣华8岁学棋,虽说胡父是一位棋迷,但老人家的水平也仅能给髫龄的姐弟启启蒙而已。在胡荣华学棋那会儿,报纸上已有关于“六龄童”“七龄童”之类棋坛神童的报道,刚学棋时,胡荣华连姐姐都下不过。但就是这个“小时并不了了”的少年,在学棋4年后,压倒了几位名气颇大的神童,夺得了他有生以来的第一个正式比赛的冠军———上海市小学生组象棋赛冠军,从此成为上海棋坛引人瞩目的小棋手。1959年初,13岁多一点的胡荣华被破格吸收进入成立不久的上海市象棋集训队,得到了系统进修棋艺的最佳环境。

1960年10月29日,胡荣华迎来了平生最大的一次考验———在全国个人赛的第3轮比赛中后手迎战杨官璘。上海队在布局上集思广益,给胡荣华作了一番准备。虽然杨官璘在棋坛有“折不断的杨柳”的美誉,韧性战斗力非凡,但无奈开局失势过大, 胡荣华则将计就计, 弃子争先, 两人坚持到将近80回合,无险可守的杨官璘认输了。

余下的7轮比赛里, 胡荣华胜不骄、败不馁,超常发挥,最终以5胜4和1负积14分的成绩与何顺安、杨官璘“同时撞线”。比较三人之间交锋的战绩,胡荣华最优,遂继挂上全国团体赛冠军金牌之后,他又独享了全国个人赛的金牌, 成了这次大赛唯一的“双冠王”。在颁奖仪式上,曾任上海市长的共和国元帅陈毅副总理为优胜运动员发奖,陈老总将金光闪闪的奖章挂到胡荣华的脖子上高兴地说:“好哇,娃娃赶上来了,英雄出少年嘛!”

下棋就是那么玄妙,在不被看好的情况下赢得人生首战大捷的胡荣华,20年后, 作为连续卫冕了10年的全国冠军, 却在所有人都看好他的情况下,输了。1980年的这盘棋被称为胡荣华的“滑铁卢”,自然让他难忘。但这次惨败,让走了20年顺风好运的他总结出一个规律:往往在最想不到的时候,会输;而非常小心、很谨慎的时候,一般不会输。

“输”有时能刺激“赢”

1980年,“十连冠” 失掉了冠冕,个人从甲组降到了乙组,很多人以为胡荣华就此会一蹶不振。谁知,1983年全国个人赛,胡荣华东山再起。虽然此后他已无法重铸蝉联冠军的辉煌,但仍然在1985、1997、2000年三次夺魁。

尤其值得一书的是2000年的那次夺冠历程: 比赛初段完败于许银川,谁都不看好他的前景, 不料他竟连战皆捷,一口气创造了六连胜的纪录,以55岁的年龄夺得冠军。幸运的是,那届比赛笔者全程观摩,开始还带着一台小录音机, 每晚去胡荣华寝室作“口述历史”,随着他的渐入佳境,我俩便很有默契地按下了“暂停键”。

有一天傍晚比赛结束后,大家在餐厅打饭吃自助餐,人挺多,笔者随意地找个空座正吃着,忽然听到有人用上海话叫我的名字,回头一看是上海队那一桌的兄弟姐妹们在招手。笔者走到近前,嘿嘿,有啤酒!难道是庆祝胡荣华当日赢了正当年的特级大师陶汉明?再一问,才知道,那天正是胡荣华55岁的生日。哈哈,赶上了好日子!笔者赶紧敬了胡荣华一杯酒,祝福语嘛,明码是生日快乐,密码是捧杯凯旋。那次赛后,笔者又成了沪上三大报的“战地记者”,为胡荣华作了独家采访, 他笑眯眯地说,这次我要感谢许银川,因为就是他把我的“象棋细胞”激活了!

1995年的一个夏夜,听说笔者想编胡荣华的自战解说集,兄长葛维蒲陪笔者来到了上海棋院胡荣华的办公室。那年笔者28岁, 是辞书出版社最年轻的编辑,职称还是“助理编辑”。面对偶像组稿,真的很忐忑,笔者真没想到棋盘外的胡荣华如此随和,一个大名家什么条件都不讲,就欣然接受了一个小编辑的请求。因为看过笔者写的一些象棋方面的文章,胡荣华竟然放权让笔者先搜集资料,最后给他审定。

那本名为《胡荣华妙局精萃》的厚书是1997年4月面世的,收集了胡荣华从1960年至1996年间的250多局自战解说,虽然有个别遗漏,但可以说是研究胡荣华棋艺的一本绕不过去的重要著作。

何不潇洒走一回

英雄迟暮,辉煌不再。即使是胡荣华这样的棋坛天骄也抗不过自然法则。但正如55岁夺冠时,《人民日报》对这位棋坛传奇的评价———“青春不老胡荣华”, 无论在赛场上, 还是在日常生活中,胡荣华给人的印象永远是潇洒自如多于低头深思。因为有了骨子里的一分洒脱,才有了年轻的心态;因为有了年轻的心态, 才铸就了他独步棋坛的辉煌。

2003年12月25日,那是首届“千年银荔杯”全国象棋甲级联赛最后一轮的比赛日。当第10轮比赛结束时,上海队的积分已经领先劲敌广东队3分之多,冠军在望了。

在前面的比赛中一直下得很開的上海队的小将们, 毕竟缺乏夺冠的经验,当离冠军奖杯越来越近时,对冠军的渴望反而成了他们沉重的思想包袱,接连两个“四连和”,使得原来手握的3分领先优势,被后劲十足的广东队追得只剩区区的1分。最后一轮上海队如果赢不了,而广东队取胜的话,广东队就有可能凭借局分多的优势实现大逆转。最后一战, 上海队北上挑战北京队,胡荣华特地带上一瓶有点年头的茅台酒,他对弟子们说:“这场棋我们赢了,就开这瓶酒庆功; 要是赢不了丢了冠军,我就把这瓶酒扔了!”决胜时刻,前几轮状态一般的胡荣华毫不含糊地完胜青年棋手靳玉砚,先行得分。这盘价值连城的胜利,确保了上海队的登顶。

胡荣华在赛场上披坚执锐坚持到了七十虚龄,即便退休了,他依然每天步行几分钟去上海棋院, 他离不开象棋,离不开弟子们。10多年前,小青年们练棋已经不需要摆棋, 有台电脑就OK了。胡荣华起初不怎么会摆弄电脑,更别提什么用软件拆棋了, 他只会简单地看看网页、点点鼠标,不过上联众网下四国军棋,他玩得很熟练。每天早上到单位以后, 必得先花一段时间浏览象棋网站上的新鲜对局谱,掌握布局新信息,所以别看他参赛不多,技术上一点不落伍。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胡荣华可以手持手机观看棋赛直播,这些年的象甲联赛,他的身影依然出现在上海队的主场,有时候他也会和棋友们随着手机屏上的比赛进程,热烈地讨论、点评。

平时, 他也很关注围棋赛事的直播,AI的横空出世, 颠覆了一些传统的教条、理念,胡荣华看后感慨道:“当年我学围棋时, 被老先生们否定的招法,现在看来倒是正确的。当初总觉得自己下错了,胆子下小了。现在真是茅塞顿开啊!”他说,最近经常看围棋比赛,感觉自己的围棋水平长了。作为新赛制的倡导者,他继续与棋手、棋艺工作者探讨着赛制的得失以及完善的方案;在讲棋室,他妙语连珠、深入浅出,让现场和电视机前的观众如饮佳酿; 在夜宴上,他扮演圣诞老人的搞笑模样, 令人捧腹,让人们见识了另一个胡荣华———一个十足的老顽童!

言谈洒脱平和, 抬手吞吐风云,他是不折不扣的“旷代棋王”。

猜你喜欢

上海队棋坛广东队
蜕变中的上海队
2019—2020赛季CBA总决赛广东队制胜因素分析
2019-2020赛季CBA常规赛广东队进攻特点分析
2018-2019赛季CBA总决赛广东队制胜分析
CBA2018-2019赛季广东队18连胜不同位置球员技术统计对比与分析
一件让人开心的事
花言巧语
欣慰
2013-2014全国男排联赛决赛进攻情况分析*
死于安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