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选论据 真实典型

2022-05-30牛春梅

作文周刊·中考读写版 2022年29期
关键词:名言论据事例

牛春梅

范本呈现

耐心成就人生之美

徐文秀

现在不少人感觉到,焦虑、着急和不耐烦仿佛成了一些人的常见病,干什么事都显得急不可耐,总是等不得、坐不住、慢不了和静不下。

比如,有的人看到他人成名成功了,一下子会乱了自己的方寸、节奏和步伐,变得焦躁不安、心慌意乱;有的人看到他人提拔重用了,顿时沉不住气,“两年没提拔,心里有想法;三年没挪动,四处去活动”,千方百计走捷径;有的人则经不起一点怠慢和挫折,绕不得一点弯路和曲折,不愿也不舍得花更多时间做那些默默无闻、精雕细琢的事,恨不得一蹴而就,早日“梦想成真”;还有的人甚至变得有话不好好说,遇事不好好商量,碰到点问题动辄“一急二躁三冒火”,等等。一言以蔽之,没耐心。

耐心就是不急躁、不厌烦,它既是一种性格,也是一种品格,是“高尚的秉性”,能够成就事业,更成就人生。

耐心成就成功之美。在相当意义上说,耐心是成功的“通行证”。在人生的征途上,哪有一帆风顺?总会遭遇挫折,有时还布满荆棘,如果没有耐心,不能坚持到底的话,则很难看到成功的模样。有位年轻人应聘给一位雕塑大师当助理,与其想象大相径庭的是,这位雕塑大师竟是一个整天孤独地埋头于工作室的老人。年轻人问他:如何能够寻找到一个要素,足以表达自己的一切?这位雕塑大师沉默片刻,然后极其严肃地说:应当工作,只要工作,还要有耐心。在相当意义上说,正是耐心成就了雕塑大师。“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很多时候,成大事不在于力量的大小,而在于能坚持多久,更在于你能否坚持到底。

耐心成就过程之美。耐心是一种积极的等待和良好的心态。《道德经》上说,静为躁君。《大学》里讲:“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丰子恺先生曾在《山中避雨》提到,同友人游山遇雨而仓皇奔走,友人不耐煩,但丰先生竟被“一种寂寥而深沉的趣味”牵引了感兴,“反觉得比晴天游山趣味更好”,遂借了把胡琴,信手而弹,一时把这苦雨荒山衬出了暖色。正是这份对世事的耐心,才能在细粒微毫间,得到人生真趣味。“心收静里寻真乐,眼放长空得大观。”心清才能看到万物的生长,心静才能听到万物的声音,而这份静美唯有耐心才可获得。在人生的旅途上,多一份耐心,就会多一些发现,多一重体验。

耐心成就意志之美。哲人说:“无论何人,若是失去了耐心,就失去了灵魂。”耐心考验人的毅力和定力。古往今来,滴水穿石也好、铁杵磨成针也罢,愚公移山也好、精卫填海也罢,难在耐心、贵在耐心、成也在耐心。俗话说,慢工出细活。我们做很多事情,往往要靠绣花功夫、工匠精神,而离开了耐心,这些都无从谈起。好的人生需要文火慢炖、细水长流,这也正是对人的意志品质的锤炼和塑造。

耐心是一种修养,需要修炼养成。耐心不够,或因心里想法太多、欲望太强,或因沉不住气、性子太急。少一点功利,多一份淡泊;少一点焦虑,多一份淡定;少一点杂念,多一份纯净;少一点喧嚣,多一份宁静。如此,方可保持一颗耐心,成就人生之美。

(选自《人民日报》2018年10月9日,有删改)

技法提炼

1.论据要真实、准确。

论据是支撑论点的有力材料,可以说,没有真实、恰当、充分的论据,论点就难以成立。好比一座大厦,需要千千万万块砖头的支撑,如果砖头少,或者有很多“假砖头”,那么,作为论点的“大厦”就会坍塌。

我们在写作时,首先应该先确认事例是否真实可靠,要查阅权威资料来保证它的真实性。引用名言警句的时候,要注意核对原文,保证引述的准确性。

2.论据要与观点一致。

好的论据,不仅是真实的、经得起考验的,还要与观点一致。有的同学积累了不少名言警句和时鲜素材,但在写作时不能与观点相对应。譬如“三顾茅庐”的故事,用来证明“求贤若渴”很有说服力,但如果证明“失败是成功之母”,就有点牵强了。再比如用“鲁迅先生踢鬼”的事例证明“应当崇尚科学,反对封建迷信”就比较好,但如果用来证明“勇气是需要锻炼的”就不太合适了。

这篇文章开篇先叙述现在不少人“没耐心”的问题,表明“耐心成就人生之美”的观点;接着引用相关事例、名言论证这一观点;最后强调“耐心是一种修养,需要修炼养成”“如此,方可保持一颗耐心,成就人生之美”这一结论。论据与观点联系紧密,具有一致性。

3.论据要有典型性。

具有典型性的例子,能够以一当百,说服力极强。这篇文章就列举古往今来有关耐心的事例、名言,从不同方面有力地论证了“耐心成就人生之美”的观点。如选文第五段,引用《道德经》《大学》中的名言,举丰子恺同友人游山遇雨,反而更觉趣味的故事,通过层层递进分析,得出了“静美唯有耐心才可获得”“在人生的旅途上,多一份耐心,就会多一些发现,多一重体验”的道理。这种权威的、生动的、递进的论据,更能使读者体会到“耐心成就过程之美”的论点,这就是典型论据产生的魅力。

学以致用

前进路上

李益轩

人生的道路只能一路向前,无法回头。正值青春,前进路上,我们应有所作为,不负韶华。

前进路上,要选对方向。从“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从舱内实验到太空行走,从短期停留到中期驻留,中国人正一步一个脚印地走进属于自己的太空家园——天宫空间站。伴随着一次又一次航天任务的成功,中国人在太空中走得越来越远,“航天梦”越来越近。中国航天的发展历程启示我们,在选择前进的道路时,我们应将个人理想与时代脉搏紧密相连,努力实现小我的“进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前进路上,要克服困难。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无论选择哪一条路,都是荆棘和鲜花同在,有晴空,也有冷雨。鲁迅说:“人生的旅途,前途很远,也很暗。然而不要怕,不怕的人面前才有路。”是的,前进路上,我们要有克服困难的勇气。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提出了“两弹一星”计划,当时的中国基础薄弱,科技发展水平落后,但广大科技工作者迎难而上,从设计图纸开始,花费十余年时间,研制出了导弹、原子弹、人造地球卫星……他们以克服万难的勇气和智慧,极大地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让我国在强国之路上迈出了坚实一步。

前进路上,要坚持不懈。人生不是百米赛跑,而是一场马拉松,只有坚持到最后一刻的人才能够获得胜利。当得知2020年东京奥运会延期一年举办时,已经36岁“高龄”的吕小军产生了放弃的念头。但在教练、队友、家人的鼓励下,吕小军没有选择放弃,而是刻苦训练,坚持不懈,最终在奥运赛场上一举夺冠,获得男子举重81公斤级金牌。回首来时路,吕小军坦言:“正是坚持不懈,让我最终站上了冠军领奖台。”

如今,我们正昂首阔步走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之路上,要选对方向、克服困难、坚持不懈。唯有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勇敢承担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方能不负时代,不负韶华。

【福建三明市列东中学九年(1)班,指导老师:李耿源】

点评

作文通过举中国航天人、“两弹一星”工作者、举重冠军吕小军的事例,具体、准确、有力地论证了“选对方向”“克服困难”“坚持不懈”三个分论点,进而论证了“前进路上,我们应有所作为,不负韶华”的中心论点。最后总结全文,升华主题,发出号召,增强了作文的说服力。

猜你喜欢

名言论据事例
传神写照,意味深长——写人要关注具体事例和细节
作文想好,“事例”不能少
恰当使用论据
恰当使用论据
用好论据“四字诀”:准、新、精、美
中国十大宪法事例(2017)
名言
名言趣画
中国十大宪法事例(2012)
论据选择“四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