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之关联组合类

2022-05-30吴燕

作文周刊·高二版 2022年29期
关键词:名言谎言网络时代

吴燕

关联组合类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命题者或罗列若干关键词语,或摆出若干条富有哲理的语句,或罗列出几个看似不相关的、没有明显主观评判的事实材料,然后提供特定的背景或条件,要求我们按照一定的写作任务去选择、权衡、思考,从中选取两三个词语、句子或事实材料进行搭配组合,联系题目任务要求,在充分理解组合材料各方面内涵的基础上,发表自己独特的看法。

这类题目材料搭配组合的自由度比较高,我们能有效结合自己的感触和思考,发挥自己的写作特长。但要选好组合,并符合题目任务要求,写出文质兼美的作文,并非易事。

关联组合类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的最大难点就是将所选的材料形成有机关联,这既是为了满足写作要求,也是夺取高分的关键。不管是选出两三个词还是两三句话,都得在契合任务的基础上,先明确每个词或每句话的意思,再从中选出两三词或句子,有机联系,将所选词或句子的内涵统一到一个主题之下,使之形成逻辑关系,确定出一个立意。

那么,如何组合关联组合类作文题中的材料呢?

一、材料同构型——并列组合

如果一组材料中的几个词或句子是内涵相同或相近的,那么适宜用并列式组合:逐一解读材料中的词或句子,选取内涵相同或相近的材料组合到一起。例如: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作。

①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张潮)

②读书忌死读,死读钻牛角。(叶圣陶)

③读书就像蜜蜂采蜜一样,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有限。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鲁迅)

④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⑤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不能久也。(朱熹)

对于读书,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方法和看法,那么,你有怎样的看法和理解?请在以上句子中任选三个,以“我看读书”为主题,写一篇作文,表达你的感悟和思考。

本道作文题的任务驱动指令明确,要求“以‘我看读书为主题,写一篇作文”。五句名言都是关于“读书”的:第一句是说不同年龄层次的人读书有着不同的境界和感受;第二句是强调读书要讲求方法;第三句是以蜜蜂采蜜来比读书,讲读书的涉猎范围要广,要博览群书;第四句谈读书积淀对个人学识修养的作用;第五句谈读书的态度贵在专一,要眼到、手到、心到。我们可以运用并列关系组合不同名言,不同的组合,侧重不同层面。如②③⑤或②④⑤组合,侧重点是关于如何有效读书的,可以得出观点——有效读书须掌握有效方法。①③⑤组合,可以得出观点——有效读书可以使人开阔视野、提升境界。

二、材料互补型——递进组合

如果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所给的各个材料之间是互补型的,那么可以尝试递进关系组合材料。先逐一解读材料中的词或句,然后按照事理的逻辑关系,一层递进一层地组合材料进行论证。例如: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作。

某班班会上,同学们纷纷介绍自己最欣赏的格言名句并畅谈感想,其中有六句同学们感受尤深,这六句是:

①凡百事之成也,必在敬之;其败也,必在慢之。(《荀子》)

②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韩非子》)

③立身成败,在于所染。(《贞观政要》)

④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孟郊)

⑤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⑥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龚自珍)

请结合其中的两三句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联系现实和自身实际写一篇发言稿,在下次班会上与同学们交流。

本题六句名言是关于“人生成败”和“责任担当”的。第一句是说大凡在事业上取得成功的人,对自己所做之事一定是非常虔敬、认真对待的;那些失败的,一定是因为怠慢了。第二句是说成败有时关乎细节。第三句是说人的成功和失败与他所接触的事物、所处的环境是密切相关的。第四句说的是人应当趁着青春年少奋发有为。第五句是说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到达新境界。第六句是说要想一个民族灭亡,首要的方法是让它自己践踏民族历史,解构民族文化,涤荡民族自信,破坏民族认同。在解读每一句名言的基础上,我们发现,①②③组合,是关于如何能够取得成功的几个方面,三句话之间是互补型,可立意为要取得成功,除了环境因素,更取决于个人的细节和态度。③④组合,可立意為摆脱“佛系”环境,选择奋斗青春。④⑤⑥组合,主题可立意为新时代青年要有责任与担当。

三、材料异构型——对比组合

组合类材料如果是异构型的,那么用对比关系去组合材料较为恰当。同学们在充分解读材料中的词或句子的基础上,寻找到同一话题下正反两方面的材料切入:或从材料中解读出正反两个方面,将两个方面作为分论点,或将材料作为论据,从正反两方面加以论证,通过对比论证得出结论。例如: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作。

在如今的网络时代,网上演绎着各种故事,形成一个个爆热的话题、一场场意外的反转、一次次舆论的“征伐”……有的是真相,有的是谎言,有的是真相加谎言,有的是谎言加真相,让人“傻傻分不清楚”。某班班会上,同学们纷纷围绕网络时代的谎言和真相展开讨论,其中有些观点让同学们感受尤深,这六句是:

①真相永远只有一个!

②真相不止一个,有多少人见证过就有多少真相。

③如果真相是种伤害,请选择谎言。

④最痛苦的真相,也好过最甜蜜的谎言。

⑤有人说,人需要弄清了一切的生活奥秘,生活才有意义;也有人说,对生活的真相,不知、不尽知,生活才有滋味。

⑥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真相还没有来得及展开,便被人们丢到脑后了,真相变得越来越次要。

请结合其中的两三句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联系现实和自身实际写一篇发言稿,在下次班会上与同学们交流。

很明显,此题的材料属于异构型,其中①和②、③和④、⑤和⑥都是对立的观点,这也是作文思维的生发点。材料中的话都有一定的道理,但又都不够全面,这就需要我们将对立的句子联系起来,辩证地看待网络事件的真与假。

当然,此题运用“同构型”或“互补型”的组合方法也未尝不可。例如,①④⑤组合,强调人生应直面真相,求实求真;②④⑥组合,可以得出网络时代对“真相”的理性思考等观点。

所以,关联组合类材料作文中的材料的组合方法,有时并不是唯一的,我们需要在充分读懂材料的基础上,灵活运用各种组合方法。

猜你喜欢

名言谎言网络时代
[保你平安]网络时代的真相
一场网络时代的围殴
网络时代
真实的谎言
谎言
名言
名言趣画
揭穿谎言
网络时代“人”的再发现
读名言 话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