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学习活动观的高中英语教学探讨

2022-05-30向国彬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22年29期
关键词:英语课程创设素养

向国彬

英语学习活动观是指学生在主题意义的引领下,通过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等一系列体现综合性、关联性和实践性等特点的英语学习活动,基于已有的知识,依托不同类型的语篇(包含多模态语篇,如图示、歌曲、视频等),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促进自身语言知识学习、语言技能发展、文化内涵理解、多元思维发展、价值取向判断和学习策略运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的英语学习活动观与学科核心素养目标和六要素整合的课程内容的理念,属于英语课程建设的重大发展和创新,其中教学建议中强调实踐英语学习活动观,促进核心素养的有效形成。在此,笔者现就基于学习活动观的高中英语教学作了一定探讨。

一、把握英语学习活动观的内涵

笔者反复研读了《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英语学习活动观的概念进行了认真的思考和梳理。笔者认为学习活动观具有以下几点内涵:

(1)学习活动目标明确。普通高中英语课程倡导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等学科核心素养的英语学习活动观,强调活动为重点。因此课堂教学应该以活动、行为方式呈现学习目标,应该强调学习过程,也显示学习结果,目标清晰,可操作,也可评价;把核心素养目标内嵌于学习目标设计中。因此语言学习应紧紧围绕以学生为主体学习活动中展开。

(2)学习活动基于主题。英语学习应以主题语境、语篇类型、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等课程内容相一致教学活动开展,教师应精心设计英语课堂学习活动,使学生通过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等一系列多维活动,学习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发展语言技能,运用学习策略。问题设置从低阶思维到高阶层面逐级推进,确保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同步提升。

(3)学习活动凸显学习主体。英语学习活动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整合性学习,因此教师要为学生创设支持和激励的学习环境,精心设置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教学活动,如课前合理布置自学活动,课中组织小组合作学习与探究活动,课后布置适量的拓展性作业等。

二、重视活动情境的创设

高中生英语素养的学习活动设计要按照《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基本理念要求以及教材的内容进行精心设计,并且学习活动设计要和学生的学习内容以及生活实际相一致,然后再进行课堂教学的组织,使得更多的学生能够在特定的情境中感受并且参与到实践当中去。这样才能够给课堂带来更好的氛围,使学生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也能够主动地参与到其中。传统的导入方式并不能够很好地吸引学生,达不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在情境创设的时候应该多下功夫,和学生多沟通,调动起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可以先创设一个趣味性的课堂,这就需要教师了解学生的喜好及兴趣所在,提出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请他们进行讨论。另外,教师也可以运用一些新的方式,如微课的形式,将活动的内容呈现到一个简短的视频当中,也能使学生也很快了解活动的内容。还可以创设比较贴近生活的教学情境,使学生更好地投入到活动中去。例如,在学习同“music”相关的课程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向学生提问:“Which singer do you like best?”学生就会开始讨论:“Jay chou is my favorite singer.”教师可以请他们说一说喜欢他的原因,也可以和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歌星,或者播放一些歌曲,然后创设一个和音乐相关的教学情境,再来完成其他的活动任务。

三、优化实践活动的设计

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师可以在硬件设施允许的情况下,多为学生提供一些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使其学习更多的语言知识。首先,是重视延伸性活动的运用。高中英语教材的编写都是以一个主题为主线,然后串联更多的同主题相关话题,所以知识的前后都是有着密切联系的,同时又各有侧重。每一个章节的内容在前一个知识基础上都有延伸,内容是密切联系且比较集中的。因此,教师在学习活动设计的过程中,不能仅局限于本章节的内容,同时也可以结合前面章节所学习的内容,制定教学的活动设计,然后再进行知识的拓展及延伸,使得学生能够学到更多的语言知识。其次,是培养的学生的语言能力,即语言具体的应用。当前很多学生进行英语学习多是为了应付考试,并没有真正对英语进行实际的应用。核心素养的视域下,英语素养的提升不仅仅是要提升学生英语学习的能力,还要重视对于学生进行爱国情怀、国际视野还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运用,教师在进行学习活动设计的过程中,也应该以核心素养作为引领,并且将跨文化交际能力作为切入点,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提升学生的语言水平。

四、设计分层递进的学习活动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很多科技都在进行创新,教师的教学模式也应当进行适当的改革,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循序渐进开展不同层次的学习活动。教师要善于提出从理解到应用、从分析到评价等有层次的问题,引导学生的思维由低阶向高阶稳步发展。语言学家Anderson和Krathwohl创立了认知能力模型,由记忆、理解、运用、分析、评价、创造逐级组成,这个模型把学生认知发展的过程进行了分层次划分,也是英语教学中设计递进式的认知和学习活动的理论依据。如,阅读学习活动可从学习理解,应用实践到迁移创新三个层面进行设计,引导学生从低阶的思维训练逐步深入语篇;接着以合作学习的形式,进一步深入分析三个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最后在人物分析的基础上让学生预测戏剧的发展,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高阶思维。

总之,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应致力于帮助高中生建立合理的英语学习活动观,使他们能对学习活动建立正确的认识,使他们学会在日常英语学习的各个环节中,实践英语学习活动观,并有效提升和培养其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英语课程创设素养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以高级英语课程为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论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金融英语课程教学改革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