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阶思维下高中政治思辨能力培养

2022-05-30黄向娟

文理导航 2022年31期
关键词:高阶思维思辨能力高中政治

【摘  要】高阶思维是一种高层次的认知水平,学生在探究中会主动理解知识,分析规律,进行思辨,提高思维能力。通过对政治知识的加工和推理,学生会活跃思维,提高自主意识,在探究中锻炼思维能力,学会迁移应用,达到对知识的灵活掌握。学生通过深度阅读,观察体验,总结归纳,迁移预测,批判创新以及比较类比会形成对知识的客观性认识,在加工中内化知识,提高认识。本文主要探究了高阶思维下高中政治思辨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提高和全面发展。

【关键词】高中政治;高阶思维;思辨能力

《高中政治课程标准》强调了培养和增强学生学科素养、社会理解和参与能力,活跃学生思维,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学生只有具有了高阶思维能力,才能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让学生在体验中进行理性思考,学会思维迁移,达到综合素质的提高。教师要引导学生加工语言信息,指导学生掌握认知策略,促进学生学会分析问题,探究问题,在实践中解决问题,通过自主建构的方式实现思维品质的提高,完成思辨能力的培养。学生主动建构知识、剖析问题,发展思维水平和思维层次,在探究中推进思维高阶发展。

一、引导学生深度阅读,培养理解思维

学生的理解思维能力是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阐述和转换的能力,它是以学生的深度阅读为基础的,让学生在对知识的加工中形成深刻认识。在深入挖掘中,学生会明白知识概念,将概念与知识点融合起来,建构出知识网络,升华自己的理解。学生会按照自己的方法去实践知识,表达自己的认识。教师要引导学生多阅读并进行深度加工和处理,通过逻辑思考的方式来感悟语言知识,形成客观性理解促进学生在理解中深入思考,把握规律。例如在学习《尊重知识产权》时,为了使学生了解著作权、专利权、商标等概念,并掌握专利权的分类及保护,商标的保护以及知识产权的概念、表现以及对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意义,教师可以让学生认真阅读教材,通过主动加工的方式形成自己的认识,在加工中内化知识。学生主动阅读会积极加工语言知识,对每一个字、词进行探究,通过主动思辨的方式来分析和探究,感受到保护知识产权的重要意义。学生通过加工会明确概念,并认识到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等受到法律保护,会结合实例分析是否侵犯了公民的著作权、专利权和商标权。学生在主动阅读中会深入挖掘,积极思考,形成对知识的客观性认识。通过对知识的探究,学生形成了深刻理解就会更好地进行价值引领、思维启迪和品格塑造。在阅读中学生会从基础知识的获得向更高层次转化,得到思维训练,提高思维品质,锻炼高阶思维。在理解中学生会实现知识与思维的双重发展,在探究中使两者良性循环,协调发展,达到良好育人效果。

二、带领学生观察体验,获得分析思维

在学习中教师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学生多观察、多体验,鼓励学生通过参与的方式来发展思维,在此过程中锻炼理性思维,主动迁移,实现高阶思维的发展。学生主动观察、体验会获得大量知识信息,提高认知策略,在分析中主动质疑思考,解决问题,锻炼思维品质。学生的直观观察和体验会使他们获得第一手资料,活跃学生思维,有利于学生加工、处理和分析知识,将思维从一般层次推向更高层次。在解决问题中,学生会通过形象思维,进行抽象思考,在概括中产生灵感进行创造性探究。例如在学习《家和万事兴》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视频,视频讲述了刘某的爸爸妈妈离婚,刘某跟爸爸生活,妈妈每月给她生活费,直到可以独立生活为止。妈妈经常来看望她,并给她所需的东西,母女两人关系十分亲密。爸爸看到后非常气愤,认为他们的家庭破裂就是妈妈的原因,心理失去平衡,不愿意让妈妈来看她。每一次妈妈来时都会把她藏起来,阻止她们联系,让妈妈很苦恼。观看视频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爸爸这种做法是否合法?为什么?”学生通过主动观察会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形成客观性认识,结合视频来分析探究,活跃思维,进行主动思辨。学生会结合所学知识,认识到这种做法是不正确的,因为根据民法典规定,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父母对子女仍然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学生会结合看到的视频联系所学的知识,在加工中进行思辨,实现思维的高阶发展,在分析中提高认知能力,实现思维品质的提升。

三、鼓励学生综合归纳,提高总结思维

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要鼓励学生主动总结,构建知识框架,在归纳探究中进行综合性思考。学生把零散的知识通过关键词,按照一定的思路串联起来会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在总结中学生会基于“关键词”进行分类归纳,细化知识,提高对知识的识记、理解和分析,让思维在总结中不断升华,走向高阶。学生会把分散的知识综合起来,形成一个思维导图,方便在应用时信手拈来。例如在学习《诚信经营 依法纳税》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以“保护消费者权益”为中心词,进行要点知识的总结,学生在分析中会想到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必要性、意义,以及经营者对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维护,消费者的维权途径以及增值税的最大特点和作用等问题。围绕着这些问题,学生会理解依法纳税的意义,主动区分主要税种,在思考中感受到保护消费者利益的必要性以及意义。学生主动加工知识会活跃思维,通过思辨的方式内化知识,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把知識串联起来,形成一张系统的知识网络图。学生在自主梳理和感悟中会树立诚信意识,认识到依法维护合法权益的重要性,并且认识到消费者要树立法治意识,遵守税法。学生主动建构,主动梳理,会明确知识线索,形成清晰脉络,通过加工的方式进行思辨,在探究中提高思维品质。

四、加强学生迁移预测,提升优化思维

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情境中主动迁移预测,内化知识。为了发展学生的高阶思维,教师要给学生创设情境,鼓励学生在情境中产生兴趣,主动探索,开启探索之旅。情境中学生会搭建框架,通过积极建构的方式丰富知识,扩展视野,在交流和沟通中深化认识,提高理解,主动迁移。学生会在迁移中展示出个性,形成不同的观点和认识,优化对知识的理解。例如在学习《积极维护人身权利》时,教师引入“侵害人身权的案例”:张某某和陈某是邻居,因为一些琐事他们之间产生了矛盾。张某某想要发泄心中的怨气,就买了一只小狗,取名“陈某”,并经常当着邻居的面来召唤小狗。陈某很生气,感觉深受侮辱,但是张某某说:“我家的小狗,我愿意给它取什么名字就取什么名字。”案例讲述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分析:张某某的行为侵犯了陈某的什么权利,陈某该如何做?引导学生讨论侵害人身权应该承担的法律责任,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鼓励学生尊重生命,体会人身自由和人格尊严。当学生理解后,教师可以由此及彼,鼓励学生进一步探究生命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等不同的权益,让学生在探究中理解知识,学会思辨,通过逻辑思考的方式来升华对知识的认知,提高思维能力。

五、组织学生批判创新,促进发散思维

学生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对知识进行分析,通过批判性思维方式得出创新性观点和认识。通过批判性分析,学生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实现思维的发散,在思考中形成个性化认识,活跃思维,实现思维高阶发展。在带领学生进行批判创新时,教师要积极引导,勤思考,促进学生在质疑中主动训练思维,养成善于思考的好习惯。批判创新会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势,让学生通过推理判断的方式理解規律,寻找突破,进行创造性思考。例如在学习《立足职场的法宝》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讨论:各地政府产假延长不一,企业招聘人才策略各有不同,是否符合法律规定?为什么?面对这个问题学生会结合法律守护劳动者进行思考和探究,认识到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分析中,学生会想到劳动法的目的和意义,探究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原则,劳动者平等竞争的原则,以及特殊劳动保护的原则。学生主动探究,会在分析中进行批判性思考,通过发散性思维的方式来分析企业为了留住人才可以采用创新的方法和手段。但是不论采用何种手段,都需要以法律为基础,需要建立在法律基础上,遵循劳动法的原则。学生在体验中会活跃思维,从不同角度主动分析,按照不同思路进行加工探究,通过批判性的方式分析知识,创新想法,锻炼思辨能力,实现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

六、帮助学生比较类比,推进比较思维

在知识探究中,有些概念是学生容易混淆的。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些知识,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比分析,通过对比分析的方式发现不同点,解决思维上的困惑和疑问。在比较中学生会明确基础性概念,分析后发现知识概念内涵,在比较中升华理解,发展思维,在比较中学生会明确差异,围绕着知识异同进行归纳总结,提高认识,梳理出清晰的思维脉络。例如在学习《解析三大诉讼》时,学生知道了“民事诉讼”“刑事诉讼”“行政诉讼”,但是对于它们的特点、类型以及如何进行诉讼并不是很了解。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具体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并探究其所属性质和类型,在比较中明确三种不同的诉讼。在比较和对比中,学生会认识到三种诉讼的目的是不同的。民事诉讼解决平等主体之间的纠纷,行政诉讼解决国家行政机关实施的行为和问题,刑事诉讼解决涉嫌犯罪的人是否犯罪、犯什么罪,应该给予怎样的刑罚等问题。三种诉讼提起诉讼的主体也是不同的,民事诉讼是双方当事人,行政诉讼是由行政相对人提起的,行政机关处于被告地位,刑事诉讼由自诉人提起,由检察院提起公诉。学生通过对比会深化认识,主动比较,通过积极思辨的方式来提高认知程度,实现学生认知水平的提升,促进学生思维向着高阶层次发展。

总之,在对学生高阶思维培养过程中,学生会进行思辨,通过逻辑思考和推理判断的方式发展思维。教师要看到学生的中心地位,本着“以人为本”的思想,组织学生在阅读中深化理解,在观察体验中获得直观认识,在综合归纳中总结规律,在迁移预测中优化思维,在批判创新中发散思考,在比较中消除困惑。学生参与到知识探究过程中,思维就会变得活跃,促进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发展思维能力,实现思维品质的提升。学生会在体验中得到锻炼,思维从低阶逐步走向高阶,提高思辨能力。

【参考文献】

[1]黄向娟.新时代背景下高中政治利用议题培养学生思辨性思维的有效策略[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1(18):41-42.

[2]杨秀秀.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J].科幻画报,2021(3):88-89.

[3]郭琼.哲学思辨能力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培养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19(18):130.

[4]彭桂兰.基于命题角度谈高中政治考试对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导学,2016(35):10.

猜你喜欢

高阶思维思辨能力高中政治
历史课堂教学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初探
基于高阶思维的数字出版理论教学优化策略研究
如何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语文学习中的思辨能力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多媒体手段的有效应用
高中政治教学中的“错题管理”研究
高中政治互动教学有效应用研究
基于主动学习的政治“轻翻转”课堂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