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阅读链接”价值和使用

2022-05-30饶庆祥

文理导航 2022年31期
关键词:阅读链接应用策略语文教学

饶庆祥

【摘  要】“阅读链接”属于小学统编版语文教材中的拓展性资源,具有多元价值,既可充实阅读内容,又有利于培养学生语文素养。为此,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时,要重视挖掘以及开发阅读链接价值。在整合语文教学过程中,强化课文理解效果,进而拓展学生语文思维,使得学生迁移应用语文知识,为语文后期学习奠定基石。本文主要结合阅读链接特征及价值展开研究,并提出了小学语文教学时有效使用阅读链接的方法。

【关键词】阅读链接;语文教学;小学;价值;应用策略

在小学语文统编版教材中阅读链接这一拓展性资源,主要安排在3~6年级部分课文中。阅读链接资源可连接生活常识、连接课外阅读内容及文本知识,极大程度提高学生阅读兴致,助力教师完成语文阅读教学工作。在教学时,真正打开学生阅读视野,促进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及核心学习素养的提升。

一、小学语文“阅读链接”应用价值

(一)助力教材文本学习

部编小学语文课本内容逻辑较强,包含阅读提示、批注、课后材料等,可助力学生在课前、课中及课后加深理解程度。另外,语文教材的选用要以学生为本,既要兼顾学生心理发展特征,又要尽量与学生实际情况相契合,便于学生理解。但是,即使展开细致思考,仍有部分内容与学生现实生活脱节,从而导致学生理解困难。因此,统编版教科书在每一篇文章后面都增加了“阅读链接”板块,使整个助学体系得以建立,并以简单“小故事”助力學生更好地理解文本。

(二)拓展学生阅读视野

语文学科既有工具性又有人文性,学科教育目标不仅在于向学生传授基础知识,更在于培养学生审美思维及核心素养。因此,教师教学时应尝试扩大阅读范围,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影响。如今,互联网普及,学生上网时间较长,不可避免地导致其阅读数量逐步减少。所以,在教材最后增加了“阅读链接”,可有效丰富学生阅读,让学生在读完一篇课文后,可以及时地通过“阅读链接”扩展知识面,也可以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获得灵感,使得学生语言能力随之提高,并逐步形成语文审美思维。

二、小学语文“阅读链接”特征分析

(一)凸显人文主题

在强化德育教育大背景下,以人文为本的主题可促进学生对世界、国家、社会和人生产生正确态度,并最终解决“为谁而育”“教什么人”等教育问题。“阅读链接”是教材中新增内容,其恰恰承担着此任务。如“阅读链接”共收录了15篇有关中国优秀文化传统与革命传统主题的资料,几乎占据了全部内容的半数。在优秀诗词和英雄情怀影响下,学生自然地即可形成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健康审美趣味。

(二)实施语文要素

语文要素是构成语文学科素质的重要因素,而统编教材则从浅层到深层、由易到难地将语文各个单元导读、课后习题、语文园地、习作等设计其中。“阅读链接”以教科书为载体,目的在于拓宽学生阅读视野,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及核心学习能力。比如《灯光》这一篇短文,按照既往不同版本小学语文课本设计来看,多以略读课文形式出现,“跳看”一遍即可,不需要多加练习,但在这篇“阅读链接”里,却有三道题目,在学生思考“阅读链接”中的题目时,即可掌握“点面结合”学习方法,促进语文要素学习,通过“阅读链接”功能令学生掌握语文要素,积累语文学习经验。

(三)链接课内课外

如今,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时,最大的缺陷在于学生“读书太少”。课本上篇幅有限,仅依靠教材教学显然达不到提升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目标。为了克服这一缺陷,统编版教材精心设计了“阅读链接”板块,大量选取优秀作品,既能满足学生阅读需求,又能拓宽学生视野,丰富学生阅读风格。比如《守株待兔》等“阅读链接”以《战国策·魏策四》为基础改编《南辕北辙》,而在《陶罐和铁罐》之后的“阅读链接”则是《北风和太阳》,这本书是以《伊索寓言》为基础改编。这两条“阅读链接”不仅指向了语文元素“读寓言,领悟真谛”,而且有效地将“快乐读书吧”内容加以连接,使得学生在阅读小故事过程中明白大道理,激发学生阅读其他古老寓言的热情,或者去读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等,让学生了解这些寓言里蕴藏着的不同民族智慧。可见,如若“阅读链接”运用得当,不仅能够为课堂服务,而且还能持续拓展语文教学范围。

三、小学语文“阅读链接”使用方法

(一)坚持用点带面教学,升华“阅读链接”内涵

小学生喜爱“孩子式”语言,这些生动语言让其认为十分亲切,且易于理解。同时,学生十分乐于与新鲜、富有生命色彩的文学作品打交道。如《桂花雨》和《祖父的园子》恰恰就是小学生十分喜爱的文学作品,属于孩子阅读时发现的快乐心灵乐园。这两个文本中的故事,均记录了美好记忆,让学生有一种强烈代入感。阅读学习后,孩子纷纷梦想着有家人陪伴,渴望前往美好乡村,体会大自然和自由的快乐之感。两篇文本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勾勒梦想世界。然而,仅通过文本教学远不足以促进学生深入想象,在课文后设置了“阅读链接”,在阅读链接内容时,学生可感受真心、真爱及真情,领悟文章真谛,与作者心情感同身受,心中的真情便不由自主地流露而出,深化学生语文学习情感。可见,“阅读链接”架起了一座连接文字和学生的桥梁,让学生能够感知到文本中的“真实”,理解文章主题,揭示文本主题,使文章主题更加直截了当,升华文章内涵,促使学生入情入化地感受文章。

(二)实施里应外合教学,整合“阅读链接”文本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经常会用一些形式相近、相关段落和短文进行对比,使学生更深入地接触到课文,从而拓展学生视野,培养学生语文思维多向性,提高其阅读水平。然而,千篇一律的教学方法,极有可能导致学生出现逆反学习心理。相比之下,“阅读链接”具有精美插图、文本短小、信息量大的特点,是单元精读、略读课文的延伸形式,利用“阅读链接”栏中内容作为辅助教学素材,即可实现语篇间融合教学目标。

语文教材中,每一语篇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转换文本, “阅读链接”栏中内容可以作为辅助素材,或者与其他主题、类型进行比较,也可以将其转换成文字,实现两者结合,从而达到最佳教学效果。比如《威尼斯的小艇》阅读链接朱自清《威尼斯》及乔治·桑的《威尼斯之夜》,不同作者、不同国家,使得学生从不同的视角进行分析,并掌握差异化表达方法。学生在阅读学习过程中借鉴不同文本以及不同作者写作风格,并且积累写作素材,尝试从不同视角模仿文本,这便为学生语文创造力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支持。

(三)把握语文阅读表达,加强“阅读链接”融合

部分“阅读链接”针对相同内容,采用不同书写方式,在课堂上引入“阅读链接”,不仅可以提升学生阅读水平,而且可以作为一个范例帮助学生进行习作表达。例如,在学习《北京的春节》时,“阅读链接”是斯妤的《除夕》,在学生参与阅读链接学习活动时,即可进一步分析老舍笔下春节和阅读链接文章中的春节有哪些不同之处,在与同伴相互交流时,使得学生领悟更为丰富的内容,并且体会不同表达方法的差异点,教师在进行教材中文本教学时,结合详略占比以及总分结构指导学生详细分析文本,并引导学生結合阅读链接内容进行对比分析,使得学生感受作者在选材角度和表达方式上大有差异,从而学会从不同角度观察,并丰富写作素材,争取在后期写作时,从不同角度明晰写作方式,促进学生语文读写能力双提升。

(四)鼓励学生对比阅读,“阅读链接”发展思维

语文教材“阅读链接”中的大多内容都可和文本相对照,一些是对同一题材不同作品进行对比,例如《铁罐和陶罐》和《北风和太阳》对比阅读时,进一步指导学生分析铁罐和北风是否存在相同的特点呢?同时,也有一部分阅读链接板块内容与文本篇章属于同一主题内容,展开同主题对比,如《丁香结》和“阅读链接”的“四句诗”对比,尽管文体上有所区别,但均对丁香意象加以描绘,四句诗中丁香结传达着哀伤之情,而文本中则是“结而不怨”。此外,有些内容主要针对同一本书进行内在对照,比如《祖父的园子》和《呼兰河传》中萧红深情独白,使学生感受到萧红对儿时的依恋和对外公的怀念。最后,另一些则与原文作比较,例如将《草船借箭》和《三国演义》第46回进行对比,保障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详细分析现代白话文和明清小说古文间语言表达方面的区别。教学时,对比阅读可以深入探究文本,通过与“阅读链接”对照阅读,增长学生见识,使得学生语文学习思维和视野得以有效发展。

(五)培养学生阅读习惯,“阅读链接”分享经验

培养学生阅读习惯,既可以让学生参加到语文教学活动中,又可以训练学生语文技能和思维能力,从而形成独立学习及思考意识。教师通过阅读链接培养学生阅读习惯,安排定期交流、互动学习活动,通过“阅读链接”实现学习目标,从而提高学生整体阅读学习能力。

例如,教学统编版五年级上册《古诗词三首》时,文本中的古诗词具有真挚的情感,而且内容相对丰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于既往已掌握部分古诗词学习技巧,可独立探索古诗词内容。教师则应结合阅读链接板块,为学生介绍更多与之相关的故事素材,以保障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和技巧阅读其他古诗词,与诗人情感感同身受,掌握其中传递的情感以及人生哲理。但是,在一些高难度古诗中,一些词汇学生难以理解,则就需要学生自行查找相关材料,并将自身体会与同伴分享。通过阅读链接,使学生逐渐体会到其文化和情感价值,从而使其对文本深层内涵有全新认知理解。通过阅读链接中的古诗资料,使学生更重视与教师交流,培养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阅读链接”模块存在于统编版语文教材中有其必然意义及价值。语文教师在教学时,为了切实发挥阅读链接板块辅助语文教学工作的作用,则需要正视其价值,并挖掘阅读链接中语文学习资源。结合文本教学要求和学生语文学习情况,积极探索更有效的阅读链接应用路径,将其功效发挥到极致,从而使得学生阅读能力及核心素养得以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杨素芬.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实现有效链接的研究[J].当代家庭教育,2022(13):143-145.

[2]陈荪.新时代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评《小学语文链接式阅读教学的研究》[J].语文建设,2022(8):82.

[3]刘向前.借助“阅读链接”  提高阅读能力——以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为例[J].小学生(中旬刊),2021(11):17.

[4]倪文娟.阅读链接助力小学语文教学的策略研究[J].新作文,2021(30):24-25.

[5]章海蓝.主题阅读“筑”架构  家校合作“设”阵地——小学语文链接阅读现状与延伸路径探索[J].华人时刊(校长),2021(10):58-59.

猜你喜欢

阅读链接应用策略语文教学
恰当运用阅读链接,引阅读走向更深处
一粒沙里看世界
巧用“阅读链接”的策略
小组活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技校制冷专业课程一体化教学探析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