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高职院校参与式教学策略研究

2022-05-30潘凤红张涛

职业时空 2022年4期
关键词:参与式教学高职教育教学方法

潘凤红 张涛

摘要:分析了参与式教学在高职院校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及应用过程中的常见问题。针对参与式教学应用中遇到的分组搭便车、课堂活动受传统课堂时空限制难以展开等问题,提出了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高职院校参与式教学策略。遵循高职院校的生源特征、学情特征设计参与式教学活动,有力保障了参与式教学过程的有效实施。

关键词:参与式教学;教学方法;高职教育

在传统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主导和控制了教学的全过程,学生处于被动参与的地位,不能充分参与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学习的积极性得不到充分激发,不利于新经济和新产业背景下高技能应用技术人才的培养。参与式教学秉承以学生为中心、主体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参与教学的各个环节,在开放包容的教学环境下,使师生在相互平等、共同协作中完成教学任务,可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专业知识、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对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适应行业发展要求的高素质职业技能人才具有积极作用。

参与式教学理念自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由英国的社会援助项目引入到教育领域,因其可充分调动参与者积极性而被广泛认可。近年来我国各高校也积极开展该领域的研究,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以小班授课和分组讨论为主要形式的正规参与式教学;另一种是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加入参与式教学元素。[1]由于参与式教学广泛采用情景演示、小组讨论、头脑风暴等对教学空间、时间具有较高要求,在大班中教学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一、 参与式教学在高职院校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

(一)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高职教育既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初等职业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的延伸。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学生掌握未来职业所需的扎实专业理论知识,但没有强调知识的系统性,而是从岗位的角度强调知识和技能的职业性。[2]这就要求学生既要有较高的行动力,又要具有较好的综合职业素质。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参与整个教学环节的参与式教学方法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工匠精神、团队合作精神,这是新经济背景下国家大力发展高端制造业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要求。

(二) 高职院校生源多样性的要求

高职院校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目的,为适应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国家对高职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办学规模不断扩大,2019年专科招生人数高达483.61万人,自2009年以来,首次超越本科招生人数。[3]在招生生源上,有高中毕业生、中职毕业生、初中毕业的五年制高职生等,自2019年高职院校实施“百万扩招”政策以来,又将退役军人、下岗职工、企业技术工人、新型职业农民等纳入招生对象,使得高职院校的生源更加多元化。多元化的生源背景下高职学生呈现出年龄跨度大、社会角色多样、学习能力差别大、学习需求个性化的特点[4],这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课堂教学的组织与实施提出了新的挑战,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课堂组织形式难以适应这一要求。参与式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中心,结合不同教学内容,合理设计学生主体体验的教学活动,可以通过让学生自主选择不同难度等级的讨论活动等实现因材施教、个性化培养。

(三) 高职院校学生学情特征的要求

高职教育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承担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端技能人才的重任,《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指出“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类型”。但是社会上长期形成的认为高职教育要比本科教育低一等的偏见依然存在,这就造成高职学生学习态度各不相同,不同程度的影响了学习效果。再加上高职院校学生生源多样,各类型生源知识水平参差不齐,总体上来讲文化基础知识较差,易产生厌学情绪。研究发现高职学生在感知学习类型上更多的表现为动觉型学习者[5],对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不适应,易产生挫败感。参与式教学法,更加尊重高职学生的感知学习类型,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自信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

二、参与式教学应用中遇到的问题

(一)分组搭便车现象

参与式教学的核心是使学生在平等、和谐的教学环境中充分发挥主体作用,主动探索新知识。为了达成这一目标,分组学习、小组讨论是参与式教学经常采用的学习方式。通常每个学习讨论小组的人数应为10人以下,小组的组建一般采用学生自愿的方式[6-8],学习讨论的成果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展示,这就给了部分学生“搭便车”的机会,不积极参与到小组活动中去,而是坐享小组的成果。为了杜绝这一现象的发生,有的教师要求小组明确分工,给出每位成员的贡献率[7];有的在成绩评定方式上下功夫,学生的课堂表现成绩由团队成绩和个人成绩综合評定[8],收到了一定的效果。若同一小组内学生的基础水平相差较大,容易造成小组的主导权被少数优秀学生占据,部分基础较差学生沦落为旁观者,若小组成员始终固定,会加剧这一现象的发生,形成恶性循环,使参与式教学的效果大打折扣。

(二)课堂活动的空间限制

参与式教学作为一种开放式的教学过程,注重学生的全程参与互动,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活动的参与者,而不是倾听者、课堂笔记记录员。正规的参与式教学以小班授课和分组讨论为主要形式,通常采用小组讨论分享、情景模拟、投票辩论、项目合作、头脑风暴等等丰富的参与式课堂教学活动,对教学场所的要求较高。通常要求有符合条件的多媒体教室、实训室、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教学道具、教室桌椅的布置能够根据教学活动进行调整等。完全符合要求的教学场所很少,再加上近些年高职院校扩招,大班教学、混合编班很普遍,并不具备学生在课堂上自由走动的条件,限制了参与式课堂活动的顺利开展,因此只能退而求其次,采取在传统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加入诸如提问式讲课等参与式教学元素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三)课堂讨论的时间控制

参与式教学强调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获取知识架构,设置开放议题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在相互讨论、团队合作中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通常带有辩论性的主题更能吸引学生的兴趣,积极参与讨论,同学们畅所欲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常常一个议题讨论时间很长,严重影响教学进度。若采用教师严格把控讨论时间的方式强行终止讨论,讨论小组又还没有得出最终结论,学生无法从自身内部的感悟获得知识的结论,使参与式学习活动的效果欠佳。

三、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参与式教学模式

(一)线上、线下相结合,打破传统课堂时空限制

如前所述,参与式教学活动的实施常常受到传统课堂教室场地的限制,小组讨论也受到课堂时间的限制,使得参与式课堂活动的优势无法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可充分利用互联网超越时空的联通特点,借助于如“易智教”等网络教学平台实现教室空间的延伸及空间结构的多变,线上线下有机结合,打破传统课堂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保障参与式教学过程的有效实施。

充分的课前预习有助于学生提前了解课堂教学任务,课上能够快速投入课堂学习活动,提高小组讨论的效率。但是由于高职学生理论基础薄弱,如果仅是让学生参照教材预习,对于专业性、理论性强的专业核心课程,学生理解困难,每次课的教学内容又多,学生易产生畏难情绪,很难达到预习效果。教师可将每节课的基本知识点录制成3-5分钟的科普视频上传到网络教学平台,让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有一个初步了解。同时也在教学平台分享网络在线教学视频、相关文献资料等供有余力、兴趣浓厚的学生深入研究。

教师课前将课上要讨论的专题、案例上传到教学平台,学生根据自己的预习情况和对学习内容的理解程度选择分组,这样观点相近的成员分在同一讨论小组,上课时同一讨论小组的同学坐在一起方便开展课堂讨论。每次课同学们根据观点、理解程度自行分组,小组成员对讨论议题的兴趣度、理解程度相近,讨论时更易产生共鸣,达成一致结论的用时相对缩短,有利于对参与式课堂活动时间的把控。而且同学们是由于观点相近而分到同一组而不是因为跟某个人关系更好,每次课的分组成员不固定,能够有效减少小组讨论“搭便车”现象的发生。

(二)讨论主题多样化,注重个性化发展

在讨论主题的设计上,应紧扣专业培养大纲的核心思想,针对专业特点和要求,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遵循高职学生的认知规律,合理安排课程内容和学时分配,基于民主决策、过程导向、学生本位、动态设计的理念设计多样化的讨论主题。

研究认为只有当学生认为通过努力能够胜任相应的挑战,也就是当挑战和技能二者达到某种平衡时才能产生愉悦的、积极的学习情绪体验,即沉浸体验[9],因此设计的讨论主题的难度应与学生的能力相匹配。而高职院校学生生源多样,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差别较大,设计讨论主题应当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注重个性化发展,因材施教。针对同一知识点设计不同难度、不同方向的讨论主题上传到教学平台,学生根据自身的能力选择讨论主题并分组研讨,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促进能力提升

一般来讲,高职学生的理论知识储备不够扎实,相比于理论知识的学习,他们更擅长于实践技能类课程的学习。但是實践技能应当建立在理论基础之上,完全脱离理论的实践技能教学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提升,无法满足国家发展高端制造业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要求。因此在参与式课堂活动的设计上应巧妙安排,注意理论与实践的合理衔接,尽可能降低学生对理论学习的排斥度。

讨论专题、案例的引入可从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常识、身边常见现象开始,提炼其中的理论基础,采用问题引导、步步深入的方式加以深入讲解,待学生完全理解后,再将得到的结论推广应用到实际中。如此循序渐进,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接受理论学习。

(四)全过程的课程考核方式,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客观全面的课程考核方式不仅能够及时反映学生的学习状态,督促学生积极参与课程学习进程,而且有利于教师及时掌握学生对知识技能的理解应用程度,实时动态调整参与式教学活动设计。借助网络教学平台的大数据技术,能够实时全面反映学生参与式学习的整个活动过程,线上线下相结合,更加客观、全面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学生的最终课程成绩评定方式为:平时表现20%(主要由出勤、课堂讨论等参与式活动的参与度组成)、平时测试20%(主要包括课堂测试、课后作业等)、期中考试20%、期末考试30%、技能考核10%。

(五)动态评估与监控,持续改进

参与式教学具有主体参与性,在教学设计上更注重于及时采纳学生的合理建议,因此在参与式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进行评价,总结存在的问题,是不断完善参与式教学模式、持续改进的有力手段。借助于网络教学平台,学生对参与式教学活动的教学内容、活动组织形式、讨论议题等进行评价并提出建议;各讨论小组对其他小组的讨论活动及成果进行评价;教师对每位同学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进行评价。这样构建起师生互评和生生互评相结合的评价体系,可对参与式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进行动态评估与监控,形成不断完善、持续改进的良性循环。

结   语

参与式教学法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主动参与为过程和环节,使师生在完全平等的环境中相互协作完成教学任务,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潜能、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参与式教学模式线上线下相结合,打破了传统课堂的时空限制。借助于现代教育技术的大数据分析,遵循高职院校的生源特征、学情特征设计参与式教学活动,可有力保障参与式教学过程的有效实施。

参考文献:

[1] 肖扬伟. 参与式教学在高效课堂的应用研究[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 ,38(04):98-101.

[2] 王凤军.我国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及培养规格定位分析[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12(03):32-88.

[3] 王松柏,杨京钟. 高职生源多样化人才培养:学理因由、现实困境与改革路径[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1 (31):84-90.

[4] 郭茂华,张来军,黄晓璐. 多元化生源背景下高职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2 ,20(09):174-176.

[5] 王岩. 高职生学习心理特点与教育教学策略研究[J].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8 ,20(11):67-72.

[6] 白冰,雷桂林,晏青华等. “五步教学法”模式下参与式教学的实践与应用[J]. 教育教学论坛,2019 (07):217-218.

[7] 张琪. 高职互动讨论式教学法施实效果的调查研究[J]. 河北职业教育,2021,5 (05):53-56.

[8] 谢小妍. 探索“互动性参与式”的教学方法在高职教学中的应用[J].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9 ,21(04):30-32.

[9] 刘甜芳,杨莉萍. 高职生学习沉浸体验的量表编制与特点研究[J]. 职业技术教育,2017 ,38(13):56-62.

收稿日期:2022-05-24

基金项目:2021年全国电力职业教育研究课题“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高职院校参与式教学方法创新研究与实践”(20212005)

作者简介:潘凤红(1982-),女,福建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高职教育、新能源发电技术。

猜你喜欢

参与式教学高职教育教学方法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普通生态学参与式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智能手机普及化时代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创新研究
参与式教学在“旅游与生活”植入式在线课程改革中的运用
人文主义视野下的高职教育研究
参与式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
论高职生未来职业发展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