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味标题 分析词句 解读语段

2022-05-30

作文周刊(中考版) 2022年38期
关键词:南瓜饼疼爱烟火

阅读综述

一、体味标题

1.标题的含义:表层含义,即标题的字面含义、文中内容;深层含义,即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双关义等。

2.标题的作用:包括标题与情节的关系、标题与人物的关系、标题与环境的关系、标题与主题的关系、标题的艺术效果……

二、分析词句

1.品味词语

(1)分析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①理解词语的本义;②看该词在句子中的表达对象是什么;③对表达对象作必要的提炼。

(2)分析词语在语境中的作用:按照“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文”的原则进行分析,不可断章取义。

2.理解句子

(1)理解句子的含意:借助修辞手法、描写手法、表现手法等进行分析。

(2)理解句子的作用:内容上,可以从句意、与主题的关系等角度进行分析。结构上,可以从总领全文、承上启下、前后照应、作铺垫、推动情节发展、点题、总结全文等角度进行分析。

三、解读语段

1.开头段:开门见山,点明主旨;引起下文;为下文作铺垫;提供背景,渲染气氛。

2.中间段:结构上承上启下,起过渡作用;内容上扩展思路,丰富内涵(如由写景转向抒情、由叙述转向议论、由正面转向反面等)。

3.结尾段:篇末点题,卒章显志;升华情感,深化主题;照应前文,结构严谨;引人深思,意蕴丰富。

4.点睛句:点明全文中心,统领全文;句子含意深刻,耐人寻味,读后给人以启迪。

5.反复出现的句子:内容上,有突出主旨、强化感情等作用;结构上,有交代线索、前后呼应等作用;表達上,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有强化或一唱三叹之效。

典例呈现

烟火里的疼爱

袁秋茜

那日回到家时,天色已晚,舟车劳顿的我很是萎靡,原想吃点水泡饭得了,洗洗便睡。

母亲不同意,她说知道我要回来,白天就买好了饺子皮,下午剁肉做馅儿,晚上包好了就可以吃上热乎乎的饺子,空着肚子的人哪能睡一场好觉?于是,她让我歇着,自己开始了忙活。

虽然一身倦意,但我看着她端来肉馅儿,拿出圆筛子,摊开了饺子皮,熟练无声地包着饺子,我不再好阻止。

灶台旁放着的花茶,是我过年时带回家给她泡着喝的,常听她说受凉嗓子疼,想着花茶会润喉滋脾。我过去打开一看,还有很多包,撕了一包泡了喝,我问母亲:“怎么没泡呢?”

母亲抬头望了我一眼,继续低着头包饺子,“我喝不惯的,白开水就行了,冲茶多麻烦啊。”“那包饺子不麻烦吗?白开水泡点饭不是很省事吗?”我有些不依不饶。

听到母亲的回答,我倒是有几分后悔去问。

母亲回答道:“你回来了做什么都不麻烦,我一个人哪怕是喝茶都觉得费工夫。”我没有答话,实在是不知道如何回应这份她觉得理所当然的疼爱,我是既心暖又心疼。

我知道,平日她一人在家的时候,若不是过节的日子,很少煮肉烧鱼,常常是炒点自家种的蔬菜,烧一个汤便能完成一日三餐。耗时间费精力的,如包饺子、烙饼这类,她是不愿意忙的。

可我回来了,她必然是要大肆在油烟里做各种吃的,从不怕麻烦。

回到家的第二个晚上,她捧出一个南瓜,切开,去除掉黄橙橙的瓤,打算烙南瓜饼。她笑意浓浓,一遍拍着南瓜一边说道:“南瓜越老越香,特意给你留着,我做南瓜饼的手艺可是从你外婆那里传下来的。”听她得意的语气,真觉得她好像一个等着被夸的孩子。然而我知道的是,做南瓜饼耗时费力,光站在灶台边一个个煎就需一两个小时。

母亲愿意用整晩的时光去为我做南瓜饼,她说,每次吃都会想起外婆,每次做出来都会想,味道是否和外婆曾经为她做的一样。我知道,她是想我以后吃到南瓜饼会想到她,吃不到时也会深深想念,她想将她做的味道烙进我的生命里,令我念念不忘。

我看着母亲用不锈钢勺子一点点将南瓜肉刮下来,那逐渐堆砌的南瓜肉儿卷着边,在瓷盆里很精致,仿佛是艺术品。再把鸡蛋打在南瓜肉里,放上切好的一堆葱碎,撒上盐,倒上豆油,再添点味精。这时去看瓷盆里的南瓜,大片的黄配上新鲜的绿色,没有被破坏的鸡蛋就像娃娃躺在上面,单单去看,我就觉得世界上的幸福应该都汇聚在这里了。

母亲让我起火热锅,她则将面粉倒在南瓜肉里,和配料搅拌在一起,粘稠稠的。“我们一会儿就可以尝到香喷喷的南瓜饼了,明天中秋节,还可以盛两个放盘子里祭月亮……”母亲站在灶边等着锅热,往窗外看着那轮已经渐圆的月亮,这个中秋她不再是独自一人,应该会很开心吧。

我享受这样的时刻,母亲在锅边用勺子一个个烙着南瓜饼,锅里的南瓜裹着面粉一点点变得金黄,散发出沁人的香,她的脸上有着满足的笑容,说着一些寻常话。我添着柴火,时不时跑到她身边,眼馋着锅里的南瓜饼,嗅一鼻子的南瓜香,体会着油烟里她的快乐。

简单不喧哗,外面的月亮安静地照着屋内的我们。

待第一锅的南瓜饼熟了出锅,母亲会放在窗边让风吹凉一会儿,然后用筷子夹一块让我张嘴尝。正如她常说的,“孩子无论多大,在父母眼里始终是孩子”,所以我就真像一个孩子接受着她的宠溺。

南瓜饼入口香甜,咽下去则满腹都是南瓜香。

母亲做的南瓜饼里,有着整个秋天的味道,带着烟火里的深情,无声无息就入了生命里。

月升至树梢,满满一盆的南瓜饼在屋内散发着清香,我们边烙边吃,早就吃不下了。

全部烙好后,母亲收拾碗筷,洗刷锅盆,这才发现刮南瓜肉的时候太过用力,手指肚上都划出了小口子,沾水后隐隐作痛。

我说:“吹吹吧,给你贴上创可贴,怎么那么不小心呢?”母亲憨憨地笑着,说:“忙着做好吃的,一点儿都没觉得。你回来了我就高兴,一点儿都不疼。”她身上满满的南瓜香,还有岁月静好的味道,一并让回家的我感到心安。母亲在,家才是我日夜思念的地方,她做的所有饭菜,今生难忘。

我会永远记得母亲在烟火里给我的疼爱,带着温暖走过日后的岁月。

(选自《知识窗》2019年第1期,有删改)

借鉴

1.文章以“烟火里的疼爱”为题,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标题的作用。结合标题“烟火里的疼爱”的表层意思和深层含义进行回答即可。揭示了文章主要内容,“烟火里”指通过做饭来表达对孩子的疼爱;暗示(揭示)文章中心,歌颂和感恩母爱;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2.赏析文中画线句中黑体词的表达效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词语理解。答题时要先分析词语的本意,再看语境中的含义;然后分析该词起什么作用。无声无息,是没有声音和信息的意思,形容没有什么动静和声响,文中指南瓜饼承载着母亲深邃无私的爱,静静地融入我的生命中,不求回报。

3.选文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语段作用。答题时结合段落内容和结尾段的作用进行回答即可。选文最后一段,结构上照应文章标题,总结全文;内容上点明文章主旨,抒发了“我”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猜你喜欢

南瓜饼疼爱烟火
再没有如此疼爱我的人
疼爱
Fun in Spring Festival
我做南瓜饼
烟火镇的盛典
母爱
烟火镇的盛典
美味的南瓜饼
学做南瓜饼
长明未安,烟火阑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