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参与与共治:英国国家档案馆历史档案开发利用众包项目探析及启示

2022-05-30徐亚娟陈建

档案管理 2022年5期
关键词:社会参与

徐亚娟 陈建

摘  要:本文基于英国国家档案馆官网开展的11个历史档案开发利用众包项目进行网络调研和文献分析,从众包选题、众包平台、众包任务,以及众包激励与质量控制等方面对英国国家档案馆历史档案开发利用的整个众包生态的特点进行探析,并结合我国档案众包项目存在的不足,从准备设计、群体管理、质量把控三个层面提出了立足丰富馆藏、选择合适平台、加强教学训练、培养社区精神、即时更新指南、多种审核并用等切实可行建议,以期为我国档案部门开展历史档案开发利用众包提供借鉴。

关键词:英国国家档案馆;档案众包;社会参与

Abstract:  Based on the network research and literature analysis of 11 crowdsourcing projects of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in the historical Archives carried out by the official website of the UK National Archive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whole crowdsourcing ecology of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in the historical Archives of the UK National Archives from the aspects of crowdsourcing topics, crowdsourcing platforms, crowdsourcing tasks, and crowdsourcing incentives and quality control. Combined with the shortcomings of China's Archives crowdsourcing project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practical suggestions from three aspects of preparation design, group management and quality control, such as standing on rich collections, selecting the appropriate platform, strengthening teaching and training, cultivating community spirit, updating the guideline immediately, combining multiple audits. It is expected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s for the Archives department in China to carry out the crowdsourcing of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in historical Archives.

Keywords: UK National Archives; Archives crowdsourcing; Public engagement

2006年,杰夫·豪(Jeff·Howe)在美国《连线》(Wired)杂志首次提出“众包”一词,并将其界定为“一个公司或机构将过去由员工执行的工作任务以自由自愿的方式外包給非特定大众网络的做法”。[1]此后,基于互联网的众包模式便凭借其高效灵活、分布协同、公开号召、大众生产等核心优势在国内外众多实践领域迅速推广开来,并引发学术领域的广泛关注和探讨。档案领域也不例外,通过文献梳理发现,目前我国档案学界对档案众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理论层面主要针对档案众包的管理环节和平台进行探索,涵盖了“档案众包质量控制与管理”[2-4]、“档案众包平台与内容构建”[5-7]、“公众参与意愿与动因”[8-9]、“档案编研众包”[10]等主题;在实践研究层面强调对具体档案众包项目的分析,主要涵盖了“国外档案众包实践与经验”[11-13]、“国内外档案众包单个案例介绍与比较”[14-15]、“我国档案众包实践”[16]等主题。

整体来讲,我国学界对档案众包的研究已经取得了较为丰富的成果,对于国外档案众包项目的介绍和经验总结已有较多,但不足在于:其一,学界关注的部分国外档案众包实践项目的发起主体不是档案机构,这对我国档案机构开展档案众包项目的启示作用有限,如美国的“反奴隶制手稿”转录项目[17]的发起主体是波士顿公共图书馆;英国的“边沁手稿转录”项目[18]的发起者是伦敦大学学院图书馆。其二,学界对国外档案众包实践项目的研究大多停留在某个国家的单一项目上,缺乏对某个国家整体档案众包生态的系统研究,目前仅有一篇全面介绍澳大利亚国家档案馆档案众包项目[19]的文章。其三,学界在总结国外档案众包项目的经验与启示时,与我国档案众包的实践现状和具体情况结合不深,部分经验流于表面。

基于此,本文拟在既有研究的基础上,以英国国家档案馆(The National Archives,UK,以下简称NAUK)的历史档案开发利用众包项目为调研对象,结合我国历史档案开发利用众包开展现状和具体实际,探讨NAUK历史档案开发利用众包项目对我国的借鉴与启示意义。

1 NAUK历史档案开发利用众包项目的背景、目标与成效

NAUK组建于2003年4月,前身是1938年成立的英国公共档案馆,现由公共档案馆、皇家历史手稿委员会、公共部门信息办公室和皇家文书局共同构成,主要保存自11世纪末以来英国政府产生的文件和公共记录,馆藏数量超过1100万份。NAUK在官网中设有“在线目录”和“参与其中”两个模块,主要职责是为了提供检索利用、开展包括档案众包在内的各种公共参与项目。

NAUK开展档案众包项目旨在促进馆藏档案的数字化和在线获取利用,为用户提供机会参与馆藏资源优化,增强公众与传统档案馆之间的互动。近年来,NAUK通过自建平台、第三方平台、社交媒体平台等开展了大量的与档案众包相关的社会公众参与项目,本文介绍的历史档案开发利用众包项目主要包括近期完成的、正在进行和计划进行的项目。

1.1 基于自建平台开展的历史档案开发利用众包项目

1.1.1 “发现——我们的目录”项目(Discovery-our catalogue)。“发现——我们的目录”项目是NAUK网站常项项目,NAUK在官网中的Discovery页面引入标签工具,用户可以在浏览档案时标记关键词或短语,帮助其他用户找到他们以前无法识别的档案。由于许多目录数据使用旧的语言来著录档案,该项目提供了一个机会来刷新和更新这些语言,使其与今天的用户相关。目前,Discovery网页拥有超过3200万份国家档案馆保存的档案著录,以及全国2500多份数字档案,超过900万份档案可供下载。截至2022年3月底,公众累计已为82201份档案添加了46882个标记。

1.1.2 “C115-时间表”项目(C115–Schedule Project)。C115系列档案是托马斯·伯德在1816年编制的一份公爵夫人(弗朗西斯·斯库达摩尔)家庭文件的清单,内容包括斯库达摩尔家族在英格兰各郡的地产转让或产权契约,斯库达摩尔家族自15世纪以来的通信、遗嘱、债券、家庭协议等,该系列中一份1085年的契约是NAUK持有的最古老的档案之一。

为了使时间表中包含的信息能够被转录成详细的描述,更好地挖掘利用这份珍贵档案、改善研究人员的访问,NAUK已经在官网中“志愿服务”模块上线了“C115-时间表”项目的相关信息和联系方式。目前该项目仍在筹备培训中,暂未托管相关平台。

1.1.3 “贸易委员会设计登记册”项目(Board of Trade Design Registers Project,1901-1932)。NAUK收集了丰富的1839年至1991年间注册的版权保护的设计,注册外观设计收藏包括代表作和登记册两部分:代表作是指被注册的物品的样品、照片或图纸,登记册是指关于注册外观设计的人或公司(称为业主)的信息。但是NAUK的检索目录中没有这一时期外观设计的任何信息,公众只能到NAUK现场查阅,为此NAUK开展了“贸易委员会设计登记册”项目。

NAUK的登记册和《插图官方期刊》已被扫描并保存为PDF文件,PDF中的信息已经用光学字符识别(OCR)软件进行了“阅读”,但是有些部分OCR软件没有正确的读取字符,电子表格中存在错误,所以该项目的志愿者需要比較PDF和电子表格,以确定信息不匹配的地方,并将正确的信息输入到注释栏。目前该项目仍在筹备培训中,暂未托管相关平台。

1.1.4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护理档案”项目(First World War Nursing Records)。NAUK收藏的WO399系列档案——由近16000份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在军事护理单位服务的妇女的服务档案组成,这些档案中包含了这些妇女及其服务的丰富而详细的历史。为从档案中获取更多信息和更详细的数据,如军衔、婚前姓名和确切的服役日期,同时更准确地追踪20世纪上半叶在世界各地医院服务的妇女,NAUK决定开展“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护理档案”项目,在该项目中志愿者们需要从Discovery下载相关档案,使用MS Excel转录20世纪的手写体。

1.2 基于第三方专门平台开展的历史档案开发利用众包项目。专门平台是指具有成熟的众包经验、完备的众包制度和工具、可直接利用的庞大志愿者资源的专业众包平台,NAUK托管档案众包项目的专门平台是FromThePage网站和Zooniverse网站。FromThePage是一款用于转录文件和与他人协作转录的软件,被称为“地球上最好的众包手稿转录软件”,拥有OCR校正、自动标记、版本控制、多格式导入和输出、多语言翻译等强大功能。

Zooniverse是世界领先的在线众包研究平台,该平台现在拥有90多个正在进行的项目、来自全球234个国家超过246万注册志愿者,该平台不仅可以转录,还拥有分类、收集数据等多项功能,任何人都可以在Zooniverse平台上免费构建众包项目。

1.2.1 以FromThePage网站为依托。(1)“版权登记表:绘画和素描”项目(Copyright entry forms: Paintings and drawings)。为统计1862年至1912年交付The Stationers' Company(书商公会)已获得版权保护的绘画和素描的基本信息,帮助公众更好通过线上检索作品的名字、描述、作者等关键词快速找到作品的照片,NAUK借助FromThePage转录平台开展了“版权登记表:绘画和素描”项目。该项目的主要转录内容为登记表和样本中对绘画或图画的描述、版权所有者的姓名和地址、作品作者的姓名和地址、登记的日期等,截至2022年4月,NAUK在该平台上发布了7个合集,共5232页,共有124个志愿者参与,完成转录5171页。

(2)“英国陆军:著录和继承书”项目(British Army: Description and Succession Books)。英国陆军起源于1642年的英国内战,组建于1707年,是现代英国军队前身的重要组成部分,在18世纪至19世纪,英国陆军在各种殖民化行动中扮演了主要角色,该时期形成的英国陆军士兵、军官的详细资料是珍贵的研究史料。

为便于公众和研究人员更好挖掘利用这一时期的英国陆军士兵和军官资料,NAUK借助FromThePage转录平台开展了“英国陆军:著录和继承书”项目,该项目包括3个子项目,分别是针对团级士兵、军官和军士的继承书。NAUK在该平台上发布的数字化微缩胶卷提供了英国陆军士兵和军官包括入伍、任命(晋升)和退伍或死亡的详细资料。志愿者需要转录继承书中的入职日期(证明)、晋升日期等额外信息。截至2022年4月,团级士兵的继承书包括11个合集,共1571页。共有62个志愿者参与,完成转录629页;军官的继承书包括3个合集,共699页,共有45个志愿者参与,完成转录314页;军士的继承书包括8个合集,共1335页,47个志愿者参与,完成转录157页。

(3)“索引转录”项目(Index transcription project)。NAUK收藏了大量未公布的纸质版档案检索工具和索引,这些资料包括印刷品和手稿,只能在伦敦邱园的现场获得。为方便公众利用、提高这些档案检索工具和索引的可用性,NAUK借助FromThePage转录平台开展了“索引转录”项目,志愿者需要将这些资料数字化,转录成可重复使用的格式,以便添加到NAUK官網的在线目录——discovery中。截至2022年4月,NAUK在该平台发布了12个合集,共327页,共有19个志愿者参与,完成转录322页。

(4)“张伯伦勋爵:杂项档案”项目(Lord Chamberlain: Miscellaneous Records)。张伯伦勋爵是英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曾任英国首相,是英国历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LC5系列档案包含了1516年—1920年期间与皇家家庭有关的不同材料,许多材料都是张伯伦勋爵发出的关于任命或付款的授权书原件或复印件,或者是授权书的记录簿。在其余的杂项中,有家庭条例、先例书、各种命令以及与张伯伦勋爵对剧院的管辖权有关的记录。为丰富张伯伦勋爵人物档案的数字馆藏,NAUK借助FromThePage转录平台开展了“张伯伦勋爵:杂项档案”项目,截至2022年4月,在该平台上发布了3个合集,共152页,共有16个志愿者参与,完成转录152页。

(5)“外贸商船船长和副船长的合格证书登记册”项目(Registers of Certificates of Service,Masters and Mates,Foreign Trade)。根据1845年的命令,贸易委员会授权对打算成为英国外轮船长或大副的人进行自愿能力考试,这一制度在1850年由《商船法》规定强制性执行,这些合格登记册由海员总登记处和档案办公室及其后续机构保存,现由国家档案馆保存。NAUK借助FromThePage转录平台开展了“外贸商船船长和副船长的合格证书登记册”项目,目的是转录BT122卷册中列出的1845年—1906年期间强制考试后颁发的证书和自愿制度下颁发的证书,这些卷册提供了该人的姓名、出生地和出生日期、登记票号和被审查或服务的等级,以及证书的日期和编号。截至2022年4月,在该平台上发布了BT122卷册中的3个合集,共850页,共有13个志愿者参与,完成转录561页。

1.2.2 以Zooniverse网站为依托。“战地日记”项目(Operation War Diary)于2014年启动,由“公民历史学家”对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英国陆军西线战地日记进行标记,标记项目包括日期、地点、活动类型和个人姓名。该项目是由NAUK和帝国战争博物馆通过Zooniverse平台合作开展的,旨在丰富NAUK对战争日记的目录描述,为帝国战争博物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生活”项目提供有关指定个人经历的证据,向学术界提供大量准确数据。8年来,志愿者们转录并注释了来自国家档案馆收集的英军西线战地日记的数字化图像,总页数超过一百万页,这个项目的第一阶段已经完成,转录平台暂时关闭无任务。

1.3 基于社交媒体平台开展的历史档案开发利用众包项目。社交媒体(Social Media)指互联网上基于用户关系的内容生产与交换平台,用于公众彼此间的信息分享和交流。NAUK目前用于托管档案众包项目的社交媒体平台是照片共享网站Flickr,该平台主要功能包括图片服务、联系人服务、组群服务,其重要特点就是基于社会网络的人际关系拓展与内容组织。

NAUK依托Flickr开展档案众包项目的主要内容为给每一张档案图片加入标题(Title)、著录(Description)和标签(Tag),代表性项目为“镜头下的世界”项目(World through a lens),其开展目标为维护公共历史档案的完整性,通过鼓励公众为NAUK馆藏档案贴上标签并提出意见和建议来改进档案目录描述和地理参考,该项目涉及四个专题,分别是“镜头下的非洲”“镜头下的美洲”“镜头下的亚洲”“镜头下的大洋洲”,这些照片取自外交和联邦事务部的摄影集(CO1069),时间跨度超过100年。

目前,NAUK已将完整的CO1069系列摄影集放在了Flickr平台上,公众可以通过Flickr平台添加注释和标签。截至2022年4月,公众已经在该系列摄影集里添加了7400多个描述标签,8000多个地理标签。其中完成描述的4558张照片可以通过NAUK官网的展览页面向公众提供利用,同时也可以在官网的Discovery页面供下载。

2 NAUK历史档案开发利用众包项目的特点

2.1 众包选题丰富多样,馆藏需求和社会需求相结合。为了保证档案众包项目具有持续的社会影响力,充分激发社会公众的参与热情,NAUK充分结合自身馆藏实际和社会公众的需求,形成了丰富多样的众包主题。

具体来说,第一,NAUK的档案众包项目选题涵盖了战争、艺术、卫生、军队、商业、世界地理等诸多方面,这些选题自古便与公众生活密切相关且为人们所津津乐道,如“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护理档案”项目中挖掘出的感人故事、“战地日记”项目中军人的生活状态等。第二,NAUK所有的档案众包项目选题均是基于自身丰富的馆藏资源,这样不但可以完善NAUK官网的索引条目,也可以加快推动历史档案馆藏的数字化。

2.2 众包平台类型多样,以专门平台为主。为更好吸引到不同类型的志愿群体、提高历史档案开发利用众包的质量和效率,NAUK根据众包内容的不同选择了类型多样的众包平台,由表1可知这些平台以专门平台为主。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对于众包内容侧重于档案整理环节的项目,NAUK倾向于托管于专业化的众包平台。例如被托管于FromThePage转录平台的“版权登记表:绘画和素描”“英国陆军:著录和继承书”“张伯伦勋爵:杂项档案”等项目,这些项目众包内容单一、数量庞大,尤其适合托管于志愿群体庞大、专业化程度高、转录工具多样的专业众包平台。FromThePage支持自由文本和结构化文本转录,并为个人、小型组织和大型机构提供计划;Zooniverse支持图像分类和结构化转录,并且可以免费使用。

第二,对于众包内容侧重于档案收集和传播的项目,NAUK一般会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开展。例如被托管于照片共享网站Flickr的“镜头下的世界”项目,该项目以照片档案为主、趣味性强、贴近公众的日常社交习惯,比较适合在用户活跃度高、图片服务功能强大的社交媒体开展。

第三,对于单个众包任务简单易操作、尚未试点成功的档案众包项目,NAUK会在自家官网上开展。例如“发现——我们的目录”项目,用户仅需要在浏览记录时标记关键词或短语即可完成一条任务;“贸易委员会设计登记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护理档案”等项目在未确定是否托管之前,会在NAUK官网上进行小规模的试点。

2.3 众包任务独立明确,以件、页为切分单位。为了让志愿者能够充分利用其碎片化时间从事档案众包、持续获得满足感和新鲜感,NAUK在历史档案开发利用众包项目的任务设计上短小简单、单一且明确,大多都以件、页为切分单位。例如,NAUK在自建平台上开展的“发现——我们的目录”档案众包项目中是以一件档案为一个任务。用户只要注册登录,通过搜索或浏览查找要标记的单件档案,在档案详细信息页面上点击“添加标记”选项输入标签,然后点击“提交”选项,这样一个任务就完成了,用时极短且步骤简单。

NAUK在FromThePage平台上开展的档案众包项目的单个任务形式包括件、页两种形式,用户可以选择注册或者以游客的身份开始一页或者一件档案任务,通过搜索感兴趣的项目名称,便可到达项目主页,点击任何一页或者一件已完成或者未完成的档案都可以在原件的右侧转录,无论转录多少都可以点击保存,保存后算完成一个任务,并且在下次登录时仍然可以继续上次的转录。

2.4 多重情感激励并存,质量控制手段多样。情感激励是指以满足人的心理和社会需要为手段,使人对工作和集体产生肯定性的情感,从而强化人的工作动机,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一类方法。NAUK在开展档案众包项目时所使用的情感激励方式主要体现在三方面:

其一,志愿者与平台之间的尊重性激励,主要体现在众包平台主动了解志愿群体、主动宣传志愿群体的贡献、鼓励志愿群体贡献智慧,从而使志愿群体认同自身工作的重要性。例如NAUK的自建平台上有志愿者日志模块、FromThePage转录平台首页开设有“用户说了什么”模块。

其二,志愿者之间的挑战性激励,主要体现在每个项目首页的贡献排行榜,志愿者会为了保持自己的名次或超越排在自己前面的志愿者而不断工作,排行榜的形式在FromThePage转录平台、Zooniverse平台和Flickr平台都存在。

其三,社区内部的互动性激励,这体现在志愿者在空间社区内部可以通过评论、求助等与其他志愿者建立联系,这样可以增强志愿者之间的黏性。例如,在FromThePage平台上志愿者可以在他人转录过的页面进行评价、添加注释和寻求帮助。

NAUK对档案众包质量控制方式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开放式社区修订,这种方法是指用户可以永久修改转录的文本,所有的更改记录都会记录下来,最后导出时由发包方判断众包成果的可用性,FromThePage平台主要采用这种质量控制方式。第二种是定期社区修订,这种方式是指专家定期审查众包结果,一旦专家团认定该成果可用,该任务就会被锁定且无法更改,NAUK自建平台主要采用这种质量控制方式。第三种是开放式社区修订与定期社区修订相结合,Zooniverse平台采用的是这种方式。

3 我国历史档案开发利用众包项目的开展现状与不足

相较于NAUK历史档案开发利用众包的成熟实践,我国开展历史档案开发利用众包的时间较晚,目前整体处于试点探索阶段,具有代表性的档案众包项目是2017年由上海图书馆在其历史文献众包平台启动的盛宣怀档案抄录项目,这是我国首个历史档案开发利用众包项目。

截至2022年4月,该项目共在历史文献众包平台发布了33个合集,共2180页,注册人数近200人,已完成转录1346页,完成率为61.74%。此外,我国也开展了一些有档案众包色彩的项目,包括2013年中国人民大学开展的“我的北京记忆”互动网站项目、2016年上海图书馆开展的家谱知识服务平台项目、2010年沈阳市档案局开展的家庭档案网站项目,这些项目多集中于开展档案收集众包的低层次任务上,且多数网站处于沉寂状态。

经文献分析和网络调研,我国历史档案开发利用众包项目的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3.1 准备设计不足。其一,项目选题与馆藏资源的联系性不强。在已开展的档案众包项目中,仅有盛宣怀档案抄錄项目和家谱知识服务平台项目是基于自身特色档案资源进行选题。其二,缺乏专门的档案众包平台。我国的档案众包项目多是依托某个机构的网站,仅有盛宣怀档案抄录项目有自己独立的众包平台。其三,单个任务量大,且认领任务后无法更换其他志愿者。这种任务划分方式对志愿者无疑增加了无形的压力,虽然盛宣怀档案抄录项目的任务主页有“任务难度”标识,但是志愿者未经测试,无法确认自己是否能够胜任。

3.2 群体管理不够。其一,众包平台上缺乏志愿者的社区建设模块。上海图书馆历史文献众包平台仅有意见反馈一栏,说明志愿者内部沟通交流渠道较少,这不但阻碍了社区精神的培育,且无法形成完成同一目标的强大合力;其二,群体活力明显不足。在盛宣怀档案抄录项目中,“文化遗产数字化”竞赛活动前期发布的南大竞赛合集(1~11)的完成率均在90%,中后期发布的南大竞赛合集(12~24)的完成率不足50%,竞赛结束后发布的32个合集中,仅有3个合集全部完成。

3.3 质量把控较弱。其一,项目主页上缺少志愿者手册和抄录说明的规范性文件。缺乏志愿者手册和抄录说明这类必需的规范性文件,不仅不利于对志愿者群体的管理和约束,且会弱化志愿者对众包项目的认同感,对志愿者的动力、众包结果的有用性都有较大影响。其二,单一的专家定期审核制度。该制度审核周期较长、效率较低,且专家组不能自己控制工作量,需要依据该时期内志愿者的工作量开展工作,工作强度分异显著。

4 NAUK历史档案开发利用众包项目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4.1 准备设计层面。对历史档案开发利用众包项目进行充分准备和设计是其能够顺利开展的前提,这要求我国历史档案开发利用众包的发包方应至少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努力。

第一,立足于本馆丰富的馆藏资源,结合多方的需求进行选题,且选题必须丰富以契合不同志愿群体的兴趣。例如,可以通过开展档案机构内部征询会确定馆藏自身的实际需求,通过对学术研究群体进行访谈确定学术研究的迫切需求,通过社会性的问卷调查确定社会公众的需求等。第二,根据档案众包内容的侧重点,选择合适的众包平台。例如,照片、地图等档案材料的标引、收集和展览可以借鉴NAUK的“镜头下的世界”项目,托管于用户基数大、活跃度高的社交媒体平台,这样不仅能够保证志愿群体的广泛性,也能在社会中有较广的传播度和较大的社会影响力。第三,在单个任务设计中,任务要求要明确简洁,任务量要小且允许多个志愿者协作,这里可以借鉴NAUK托管于FromThePage平台的项目。任务要求明确简洁可以减少志愿者的阅读时间,提高众包结果的可用性;任务量小能够适应当今人们时间碎片化的特征;允许多个志愿者进行协作且各不影响,能够有效减少志愿者的心理压力,提高其参与众包的积极性,同时可以提高众包的效率和众包结果的可用性。

4.2 群体管理层面。志愿群体的持续有效参与是历史档案开发利用众包成功的关键,因此,作为发包方的档案机构应加强历史档案开发利用众包参与群体的引导和管理。第一,加强教学和训练,撰写明确的工作指南。教学和训练是管理众包群体的重要环节,档案机构可以通过PPT、视频、文档的形式展示完成任务的流程、具体工作中的问题指南等,这样可以提高志愿者工作的效率,减少众包管理者的工作压力,这里可以借鉴NAUK在FromThePage和Zooniverse平台项目首页的教学视频和工作指南。第二,构建空间社区,培养社区精神。这个空间社区可以是一个论坛,也可以是一个社区博客,允许志愿者发表评论、感想等,同时档案机构必须把握空间社区的主动权,通过更新工作进度、上传工作照片等树立起志愿者的认同感,增强对志愿群体的情感激励,这里可以参考NAUK的托管平台FromThePage和Zooniverse的社区博客。

4.3 质量把控层面。档案众包结果的质量是衡量档案众包项目目标是否实现的最终标准。为保证档案众包结果的可用性、实现项目最初的开展目标,我国档案機构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对档案众包的质量进行控制和改善。第一,在项目进行的过程中,即时更新操作指南。项目推进过程中志愿者可能会因为理解不到位、能力有限等问题,进行错误的标记或者抄写,项目的管理者必须及时发现问题,并将该类问题的解决方法及时更新进志愿者操作指南。这样可以避免更多错误的产生,提高任务完成准确率,具体可以借鉴NAUK的自建网站中“发现——我们的目录”项目的主页。第二,在项目终期审核的过程中,多种审核方式并用。我国目前主要采取定期社区修订,也就是专家定期审核众包结果,这种审核方式过于单一、审核效率较低。为此可以借鉴NAUK采用开放式社区修订和定期社区修订相结合的方式,任务完成后先由社区内部的志愿者对不同的版本进行投票,对于得票最多的版本进入专家审核阶段,专家审核完毕后可以锁定该任务以供出版和导出。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减少专家审核时所用时间,而且可以充分发挥大众智慧的力量,提高最终众包成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本文系2018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基于过程管理的历史档案开发利用众包模式研究(18CTQ039)资助成果。

参考文献:

[1]Howe·Jeff.The Rise of Crowdsouring[J].Wired,2006,14(06):176-183.

[2]锅艳玲,陈红.我国档案众包质量控制探析[J].档案学通讯,2019(03):43-48.

[3]裘丽.档案众包质量管理及评价体系研究[J].档案与建设,2017(09):14-17.

[4]苏君华,姜璐.档案众包服务:模式、特征及质量控制策略[J].浙江档案,2020(07):28-31.

[5]聂勇浩,董子晗.档案信息资源建设中众包的实施框架与路径[J].档案学通讯,2019(04):63-69.

[6]葛悦,邵华.新修订《档案法》视角下中国特色档案众包建设研究[J].浙江档案,2022(02):49-51+48.

[7]赵宇.档案众包平台的构建及运行机制研究[J].浙江档案,2016(04):23-25.

[8]张轩慧,赵宇翔,宋小康.数字人文类公众科学项目持续发展阶段的公众参与动因探索——基于盛宣怀档案抄录案例的扎根分析[J].图书情报知识,2018(03):4+16-25+77.

[9]谭宇彤.数字人文视域下档案众包项目公众参与意愿影响因素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21.

[10]刘芮,张丽华.基于众包模式的档案编研工作构建分析[J].北京档案,2017(12):27-29.

[11]闫静.档案事业公众参与特点及新趋势探析——基于英国“档案志愿者”和美国“公民档案工作者”的思考[J].档案学研究,2014(03):81-84.

[12]陈建.澳大利亚国家档案馆档案众包项目实践探析[J].档案学通讯,2019(06):72-78.

[13]顾丽娅.国外档案众包实践及启示[J].浙江档案,2015(07):13-15.

[14][17]李可儿,陈建.基于众包模式的美国反奴隶制手稿转录项目探析及其启示[J].档案管理,2021(05):117-119.

[15][18]蔡栋梁.中外档案资源数字众包项目比较研究——以盛宣怀档案抄录项目和边沁手稿转录项目为考察对象[J].浙江档案,2021(06):37-39.

[16][19]陈建.我国档案众包实践特点?问题及完善路径[J].浙江档案,2021(12):29-31.

猜你喜欢

社会参与
山西省S高校社区离退休教师的社会参与研究
近年来民生政策制定社会参与问题研究综述
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的实现路径探析
随迁老人心理健康、社会资本现状及其作用研究
随迁老人心理健康、社会资本现状及其作用研究
引导社会参与丰富老年教育形式研究
英国的高校自治与政府调控及启示
网络民粹主义近十年(2007—2016)的研究梳理
赋权增能:成人教育发展新视角
烟台市加快推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