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猪水肿病的预防与治疗

2022-05-30陈珍玉

国外畜牧学·猪与禽 2022年4期
关键词:临床症状防治措施

陈珍玉

摘  要:猪水肿病是由溶血性大肠杆菌引发的一种急性、散发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又称为大肠杆菌毒血症、胃水肿,常见于断奶仔猪。仔猪断奶后机体内外环境都发生了显著变化,遭受较大的应激,在诸多因素影响下,猪群的抵抗力显著下降,很容易造成大肠杆菌入侵引发水肿病。本文探讨了猪水肿病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和防治措施,希望对养殖户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猪水肿病;临床症状;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S855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1-0769(2022)04-0041-03

猪水肿病是仔猪在断奶阶段广泛流行的一类细菌性传染病,又称为大肠杆菌毒血症、胃水肿,致死率高。一般认为,引起该病的病原体是一种具有特异性血清型的溶血性大肠杆菌。除与病原微生物相关外,猪水肿病的发生还与猪场的饲养管理密切相关。仔猪断奶阶段母乳供给被切断,需要采食植物性饲料,但由于其胃肠道中的酸性环境不足,不能很好地消化利用饲料。进入肠道的饲料异常堆积发酵后会产生大量毒素,不断刺激胃肠道蠕动,使得胃肠道蠕动增强,初期饲料会随粪便排出体外。随着胃肠道酸性环境逐渐变弱,各种有益菌群无法正常增殖,致病性大肠杆菌会通过各种渠道入侵,并产生大量毒素,引发猪群出现严重的毒血症。高应激状态和大肠杆菌频繁入侵下,猪群的抵抗力显著下降,从而增加了大肠杆菌的感染率。

1  发病原因

引起猪水肿病的原因十分复杂,包括应激、饲料因素和病原体入侵等方面。

猪水肿病的致病原是一种溶血性、条件性、致病性大肠肝菌,其在增殖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毒素,之后毒素进入血液循环导致机体出现严重的毒血症。

引起仔猪水肿病的另一主要因素是应激。仔猪断奶时如果时机选择不当,突然断奶,未按照循序渐进原则更换饲料,向猪群提供富含蛋白质的饲料,猪群处于高应激状态,都会导致猪群的抗病力显著下降,增加大肠杆菌的侵入概率。

另外很多养殖户在配制饲料时存在不科学的行为,盲目提高饲料中蛋白质的含量,且在饲料加工期间未对蛋白质原料做预处理,日粮中的抗原较多,影响猪的胃肠道系统。仔猪的免疫力较弱,对饲料的变化不耐受,当采食含有较多抗原的日粮时,仔猪机体会遭受应激,从而出现腹泻和水肿症状。需要注意的是,仔猪断奶后,胃肠道消化系统尚未发育成熟,盲目增加日粮中蛋白质的含量会影响猪的正常消化,从而引发疾病[2]。

气候因素也是造成仔猪水肿病的一个原因。由于断奶仔猪皮下脂肪层较薄,体温调节能力较差,环境突然变化时,极容易造成胃肠道出现不同程度的蠕动。同时,当前大多数猪场采用群体饲养模式,相关管理人员不能保证猪群的生产环境,猪舍经常遭受粪便污染,猪很容易感染各种病原体,不利于猪群的健康生长发育。

2  临床症状

猪突然发病,惊厥,叫声嘶哑,短时间内头部、眼睑、面部严重肿胀,用手触摸肿大部位,可以感觉到内容物具有一定的波动性,全身肌肉麻痹,不能正常行走,精神状态变差,采食量逐渐下降,呼吸极度困难,全身肌肉抽搐,口吐白沫。大多数病猪严重腹泻,排出黑色粪便,体温基本正常。患病时间较长的病猪表现出神经症状,在猪栏中不断做转圈运动,随后倒地不起,四肢呈游泳状划动。个别发病猪在没有出现任何水肿症状的情况下突然倒地死亡,往往个体较大、膘肥的猪群率先发病[3]。

3  病理变化

通过解剖病死猪可见面部、眼睑有明显水肿,同时腹股沟、后颈、下颌等部位伴有一定程度的水肿,其中水肿液多为透明胶状。鼻黏膜存在一些散在的出血点,且黏液增多。胃大弯部有明显的水肿,对于病程较长的病死猪,胃底部和食道部位也出现水肿现象,切开后发现胃壁明显增厚。盲肠或大结肠部位水肿明显,而小肠部位未见水肿现象。水肿严重时肠系膜呈透明胶状。此外,水肿现象也存在于全身其他部位的淋巴结,病情严重的淋巴结甚至有出血现象。发病猪若出现神经症状,剖解可见脑部炎症,神经细胞水肿、变性。肾部和肺部都存在一定程度的水肿,呼吸道及心外黏膜不仅存在水肿现象,还可见许多分散的出血点。

4  防治措施

4.1 治疗

仔猪一旦确诊为猪水肿病,应对其精心治疗,保证猪群在短时间内恢复健康。临床上可采用中西医结合手段,以抗菌消炎、促进消化系统恢复为主要治疗原则。选择盐酸土霉素肌内注射,剂量为30 mg/kg,每天2次,5 d为一个疗程。同时取15 g硫酸镁和100 mL清水,混匀后灌服,每天1次,连续使用3 d,加速肠道内容物的排出。也可以让发病猪口服100 mL 0.1%高锰酸钾溶液,中和胃肠道中的毒素。使用0.1%的亚硒酸钠注射液,每头2 mL,肌内注射,每天2次。

中药可以应用茯苓25 g、地龙25 g、黄芪25 g、车前草20 g、金银花20 g、桂枝20 g,粉碎后拌入50 kg饲料中,连续使用10 d,能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

4.2 加强饲养管理

科学的饲养管理对猪水肿病的控制很重要。首先为了给仔猪提供舒适干净的环境,猪场每天需要做好猪舍的清洁与消毒。特别要注意的是,在仔猪转入前以及转出后需要对猪舍進行全方位的清洁,使用氢氧化钠对猪舍进行消毒,消毒后用清水冲洗猪舍。

为预防该病的发生,每隔5 d给哺乳仔猪喂食2~3 mL 0.1%的高锰酸钾溶液。为了抑制病原体在猪体内的增殖,可对出生3 d的仔猪肌内注射牲血素和亚硒酸钠,同时及时补充一定量的淡盐水。对于7日龄仔猪,需要补充维生素来促进仔猪快速发育。对10日龄左右的哺乳仔猪,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采食训练,减少母乳量,逐步添加颗粒料,切记不要随意更换饲料,及时清理剩余的饲料,保持料槽干净卫生。

4.3 科学的饲料配制

为了保证饲料营养的全面,配制饲料时要注意能量与蛋白质的比例,同时注意添加柠檬酸、维生素B、硒等微量营养物质。为了预防水肿病的发生,还可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的土霉素。此外,添加一些矿物质可促进仔猪更好地生长。在45~60日龄,仔猪易患水肿病,可添加诺氟沙星等副作用较小的抗生素来预防。

4.4 加强病原控制

猪场应避免引种带来的潜在风险,最好自繁自养。若因某些原因必须从外引种,为了避免种猪携带致病菌,猪场要选择正规的、确保安全的种猪场,引进后要加强种猪管理,进行消毒和隔离。外来种猪在混群饲养前需要进行30 d的单独隔离,确保其健康。

预防仔猪发生猪水肿病的有效措施是通过接种疫苗提高仔猪的特异性免疫力。养殖户应对出生后14 d的仔猪接种仔猪水肿病三价蜂胶灭活疫苗。对于不符合接种条件的患病、体弱仔猪需要做好规范记录,以待后续补免。此外,对产前40 d和产15 d的母猪肌内注射  2 mL大肠杆菌灭活疫苗,确保母猪血清中具有较高的抗体水平。

5  病例探讨

2020年5月下旬,某猪场断奶仔猪群出现疑似传染性疾病。先是个别仔猪无任何临床症状突然倒地死亡,随后病情在整个断奶仔猪群中快速传播蔓延。发病猪主要表现为惊厥、叫声嘶哑,头部、眼睑、面部显著肿大,伴有神经症状,并引发不同程度的腹泻。发病猪体温基本正常,但发病周期较短,一般在出现临床症状几天后死亡。

发现病情后,养殖户立即上报当地兽医站,兽医到达猪场后对发病情况进行全面诊断。养殖户制定了较为合理的疫苗免疫制度,猪场重大传染性疾病抗体水平达标,但猪场的卫生条件较差,饲料存在不同程度的发霉变质情况,猪场养殖环境不良,温度忽高忽低,应激因素较多,猪群断奶十分随意[1]。

结合发病猪的典型水肿症状,初步判断为大肠杆菌引发的仔猪水肿病。随后将病死猪解剖,观察病变特征,采集典型病料进行病原分离鉴定。结果显示,所分离的细菌能够在三糖铁斜面上生长,菌落斜面呈黄色,细菌在麦康凯琼脂培养基上生长出粉红色菌落,由此判断病原为大肠杆菌。有条件的养殖户还可将分离到大肠杆菌进行药敏试验,筛选敏感药物。

6  结束语

猪水肿病是仔猪断奶前后极易发生的一类细菌性传染病,发病猪往往表现为突然发病,头部和肠系膜出现严重的水肿,具有极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引起仔猪水肿病的因素多种多样,包括病原侵入、断奶时机选择不当、环境突然变化、运输刺激以及饲养管理不科学等。在猪水肿病防控过程中,需要从饲养管理角度入手,为猪群营造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提高猪群免疫力,从而最大限度降低水肿病的发生率,确保猪群健康生长。

參考文献

[1]武进.猪水肿病的临床症状和预防治疗[J].当代畜禽养殖业,2015(2):39-39.

[2]蒲善曲.猪水肿病的诊断与科学防治探讨[J].甘肃畜牧兽医,2016,46(6):58-58.

[3]王尚荣.中西结合治疗猪水肿病效果好[J].中兽医医药杂志,2003,22(2):24-25.

猜你喜欢

临床症状防治措施
试论犊牛腹泻的临床症状与防治
恙虫病60例临床分析
丙种球蛋白无反应性川崎病药物治疗临床分析
浅析建筑地基不均匀沉降问题的防治措施
蝴蝶兰软腐病的防治
水产养殖中病害的防治措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