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策略分析

2022-05-30马紫玉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22年40期
关键词:文章目标语文

马紫玉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最为关键的环节之一。教师在课程正式开始之前引领学生进行文章朗读,可以帮助学生识别出课文中不认识的字词短语,并将其标注出来。教师再根据学生的标注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能够使学生迅速理解文章内容。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朗读,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者借助文字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深化学生的认知。因此,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在日常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加深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程度。

一、当前小学语文朗读能力的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教师在培养学生朗读能力时,通常会从学生正在学习的语文课文中选取内容,并未过多关注所选内容的主题、形式,但学生往往对这些内容比较感兴趣。教材中的文章对于学生来说已经非常熟悉,对课文进行反复朗读练习,学生的学习热情往往会迅速消退,从而产生消极抵抗的情绪,这对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会产生严重的阻碍。

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策略

(一)树立明确的朗读教学目标

要想让语文教学课程取得成功,使学生更为高效地进行朗读训练,教师首先要明确自身的教学目标,将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作为教学重点加以体现。然而,朗读目标的设立并不如教师想象中的那样简单,教师所树立的目标必须贯彻“以学定教”的原则,即对本班学生的具体朗读水平、阅读兴趣和阅读理解能力等综合素质进行考量,根据分析出的信息具体制定朗读目标。其次,教师还需要参考当地教育部门或者教材中对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为自身教学目标的设定寻找科学合理的依据与明确的方向,最终在教学要求与学生诉求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以便于更为高效地培养朗读能力。此外,教师还要及时转变自身的朗读教学理念,不能完全依靠学生的自觉性推进朗读训练,而要加强监督与辅助,为学生安排朗读训练的频率与时长,尽量在课堂上完成朗读训练,而不要给学生增添额外的学习压力。在学生的朗读训练陷入瓶颈时,教师需要给予学生有效的引导,帮助学生找到容易被忽视的问题或朗读训练中存在的不足,使学生可以更好地实现朗读能力的提升。教师在明确的朗读教学目标下对学生进行朗读能力的训练,可以使教学更具针对性,教学效率也会得到相应的提升。

(二)为学生营造适合进行朗读训练的教学氛围

小学生的感性体验能力要远远超过其理性认知能力,对于小学生而言,“感受”远远比“明白”更让人印象深刻,这是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面临的难点,同时也是个人教学手段进行转型的契机。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转变自身的授课方式,不要将教学的重点放在朗读理论知识的教授上,而是要为学生营造浓厚的朗读氛围,通过氛围带动学生的感受,使学生自发地去进行朗读训练,感受朗读为自己带来的成就。学生进行阅读能力训练的主要场所一般集中在课堂上,因此教师要格外注重营造课堂氛围。比如在进行《从军行》一课的教学时,为了引导学生更好地对诗歌进行朗读,教师可以在网上搜集一些较为优质的朗读片段,然后在课堂上为学生播放,让学生对比不同朗读片段之间的差别,分析这些片段分别融入了怎样的情感表达,是否有不同之处,等等。教师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深化学生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同时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使学生能够自主进行课文朗读,从而通过模仿完成朗读训练。

(三)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进行朗读教学

成功的朗读必然蕴含着个人对于所朗诵的文章的深刻理解,如果朗读过程中没有融入感情,那么就和机械别无二致。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时,要注意引導学生深入理解与把握文章中的思想感情,注意与作者产生精神、情感上的共鸣,如此才能准确理解文章的主旨情感。学生对同一篇文章的内容可能会产生不同的理解,这是正常的现象,教师不必将学生的情感全部调整到同一方向,而是应当鼓励学生对文章产生独特的感受和思考,并在朗读过程中通过声调的变化等将自己的想法体现出来。学生在对文章有了深入理解之后,朗读水平也会随之获得提升。

综上所述,在语文课堂中对学生进行朗读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文中的思想内容,从而实现精神上的熏陶与个人人文素养的提升。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充分意识到朗读的重要性,并寻找更为有效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

猜你喜欢

文章目标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做好深化国企改革大文章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