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毛泽东工业化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2022-05-30杨光

客联 2022年5期
关键词:现代化

杨光

摘 要:实现工业化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必要条件。毛泽东工业化思想为发展新时期中国特色工业化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毛泽东工业化思想的理论基础来源于马克思列宁主义工业化思想和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实践经验。坚持毛泽东工业化思想的指导地位,对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工业强国建设、推动形成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关键词:毛泽东;工业化思想;现代化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毛泽东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工业化理论的指导地位,并结合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的具体实际,积极探索中国工业化的发展道路。在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根据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现实需要,创新和发展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工业化理论,逐步形成了完善的工业化思想体系,对于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具有重要意义。[1]新时期我国工业化建设过程中还面临着一系列困难和挑战,这就要求认真思考毛泽东工业化思想的当代价值,从而更好地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工业强国建设。

一、毛泽东工业化思想的主要内容

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在很大程度上是从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工业化道路开始的,因为工业化是现代化的主体和基础,中国工业化道路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基础。如何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工业化道路,是摆在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面前的必须回答的问题。

(一)社会主义工业化要优先发展重工业

为了迅速实现我国的工业化,1953年我国开始执行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确定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指导方针。毛泽东认为,重工业是我国建设的重点,优先发展重工业是由中国国情和重工业的地位和作用所决定的。新中国成立初期,生产力水平低下,在这种情况下,优先发展重工业,才能改变我国经济落后状态,缩小我国与发达国家间的差距。

(二)強调农业在国民经济的基础地位

新中国是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脱胎而来的,经济基础薄弱,文化落后,农业劳动生产率低,农民生活贫困,能为国家经济建设所提供的粮食原料、市场和资金的数量都极为有限,从而制约了我国国民经济发展。针对这种情况,毛泽东指出:“全党一定要重视农业。农业关系国计民生极大。要注意,不抓粮食很危险。”[2]他充分阐述了农业的基础地位:第一,农业关系全国人民的吃饭问题,粮食丰收,人心就稳定。人口众多的中国,解决吃饭问题始终是国民经济的头等大事。第二,农业是轻工业原料的主要来源,农村是轻工业的重要市场。第三,农村又是重工业的重要市场。第四,农产品是主要的出口物资。第五,农业是积累的重要来源。要说服工业部门面向农村,支援农业。要搞好工业化,就必须让农业积累多,注意才能为工业积累更多。

(三)正确处理重工业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

在《论十大关系》中毛泽东提出并论述了要正确处理农轻重三者的关系问题。他指出:“重工业是我国建设的重点。必须优先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这是已经定了的。但是决不可以因此忽视生产资料尤其是粮食的生产。如果没有足够的粮食和其他必需生产品,首先就不能养活工人,还谈什么发展重工业?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必须处理好”[3]。中国工业化道路思想的提出,为在工业化过程正确处理工业与农业、工业内部的关系,推进中国工业化健康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在今天不仅要从农轻重的比例关系来认识工业化,还要从经济与社会、生态与环境、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等全方位的角度思考中国的工业化问题。

二、毛泽东工业化思想的当代价值

(一)毛泽东工业化思想的理论价值

1.毛泽东协调经济思想的集中体现

毛泽东的协调思想是“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方针形成和发展的基础。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毛泽东鉴于苏联建设中出现的弊端和错误,不失时机地提出要以苏联经验为鉴戒,走自己的路。苏联片面强调发展重工业,导致国民经济发展不平衡,人民生活水平提升缓慢。毛泽东在1956年的《论十大关系》中提出要处理好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1957年3月党的八届三中全会上,他明确提出,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同时,实行工业和农业同时并举,正确处理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的关系,毛泽东工业化思想是毛泽东协调经济思想的集中体现。

2.为邓小平理论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毛泽东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思想,为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三代国家领导人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路线提供了良好的基础。邓小平指出,中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依然要和过去进行的革命一样,必须坚持从中国的实际国情出发,探索出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工业化发展道路,这样才能推动我国的工业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并有力的促进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4]。邓小平还在继承毛泽东社会主义工业化思想的基础上,发展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业化,不但是促使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同时也是更好的保障中国社会主义发展。这些都为邓小平理论的形成提供了重要支持。毛泽东也十分注重知识分子的作用和科学技术对工业化的推进作用。在能够运用机器操作的部门和行业,要尽力采用先进技术有效推动我国经济发展。

(二)毛泽东工业化思想的实践价值

1.有助于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工业强国建设

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工业强国建设,必须从中国具体国情出发。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在工业化进程中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对于其他国家工业化的道路和经验,必须坚持具体分析。在探索中国工业化道路的过程中,毛泽东注重从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的基本国情出发,同时重视学习和借鉴苏联及一切先进资本主义国家的经验,走出我国自己的工业化建设道路,这对今天我们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工业强国建设仍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目前中国工业化建设中面临的最大实际是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工业化道路的立足点是我国是一个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且不平衡的农业国。这就决定了我国实现工业化必然会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需要我们做出长期不懈的努力。党的十九大提出“坚持新发展理念,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主动参与和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不断壮大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这是对毛泽东工业化思想的继承、发展和创新。

2.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毛泽东工业化思想强调要在综合平衡中推进我国工业化建设,统筹兼顾是毛泽东领导经济建设的一贯思想,其中蕴含着深刻的协调发展理念。在正确处理好三大产业结构的关系上,毛泽东认为关键在于寻求三大产业间的平衡。我们要坚持工业的主导地位不动摇,优先发展重工业,同时又要考虑重工业与农业、轻工业之间的比重和协调问题。在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上,为平衡工业发展的布局,毛泽东提出必须大力发展内地工业,同时要更多地利用和发展沿海工业资源,使我们更有力量来发展和支持内地工业。我国全面改革的薄弱地方在农村与西部地区,坚持综合平衡的发展理念,可以激发我国工业建设和经济发展的活力,确保我国全面深化改革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为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和社会基础。

参考文献:

[1]杨芳慧.论毛泽东工业化思想的理论渊源及时代价值[J].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30(01):84-87.

[2]中央党史研究室.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199

[3]中央党史研究室.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4

[4]王毅武.论中国工业化的历史定位与实现形式——兼论邓小平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的新贡献[J].琼州大学学报,2001(01).

猜你喜欢

现代化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的创新抉择
边疆治理现代化
中国现代化何以起飞和推进
——评《中国现代化论》
现代化之路:共和国70年特展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
论中国大学治理现代化
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发展
国内某1 700 mm热轧厂现代化改造
中国新现代化论
在各种现代化方案中选择我们的制度